牛新华
摘要:横山是陕西未来的大粮仓,耕地面积比较大,但质量差,种植收入低,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横山区耕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遵循自然资源,合理规划、综合利用,增加有机肥的投入,有效种植绿肥,减少大化肥的投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以提高耕地等级,确保粮食安全。
关键词:横山区;耕地现状;问题;建议
1 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横山区位于陕西省北部,位于东经108°56′41″~110°01′48″,北纬37°21′43″~38°14′53″,地处榆林市中部,东与米脂县相邻,东南与子洲县毗邻,南连延安市子长县,西接靖边县,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接壤,北倚榆阳区。横山区地域面积4 333 km2,无定河和芦河的形成把横山分成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和风沙地貌两大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区约占全区70%。主要分布于芦河以东、无定河以南地区,面积2 204 km2;风沙地貌区约占总面积近30%。主要分布在芦河、无定河以西、北地区,面积1 402 km2。
1.2 行政区划
2016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横山县改为横山区,区辖13个镇:石湾镇、高镇、武镇、党岔镇、响水镇、波罗镇、殿市镇、塔湾镇、赵石畔镇、韩岔镇、魏家楼镇、白界镇、雷龙湾镇;5个街道办:城关街道办、怀远街道办、夏州街道办、怀仁路街道办、崇德路街道办;1个农场:石马洼农场。4个便民服务中心:南塔便民服务中心、艾好峁便民服务中心、双城便民服务中心、石窑沟便民服务中心;1个派出机构:横山新区管委会。
1.3 自然条件
山区地处陕北黄土梁峁丘陵区北端,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分为: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地势平缓,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滩地宽谷;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无定河、芦河和大理河川道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主要山脉有横山山脉,境内最高峰西阳坬山位于魏家楼镇,海拔1 534.9 m,最低点孙园则的无定河出境口河床位于党岔镇,海拔887 m。土壤类型以黄垩土、白垩土、褐色土以及少量的红色土,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但是透气性差。横山区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二级河无定河1条,境内长95 km:四级河大理河、芦河2条,境内长94 km;五级河石窑沟、黑河子、黑木头川、小理河4条,境内长135.2 km;河流总长度634.2 km,河网密度0.14 km/km2,径流总量5.3亿m3。
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无定河,从雷龙湾乡的黑河村入境,至党岔镇朱家沟出境,流经境内横山镇、波罗镇、响水镇、白界镇,年平均流量15.31 m3,主要支流有芦河、大理河、黑木头川河等。
1.4 气候特点
横山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冷热剧变,风沙日多;夏季日照强烈,炎热期短;秋季降雨集中,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期长,干燥少雪。降水四季分布不均,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大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多年平均气温8.9℃,1月平均气温-8.2℃,极端最低气温-29.0℃(1954年
12月28日);7月份平均气温23.4℃,极端最高气温40.4℃(2005年6月22日)。最低月均气温-13.2℃(1955年12月份),最高月均气温25.9℃(2001年
7月),无霜期年平均175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800.8 h。年平均降水量352.2 mm,极端年最大雨量516.0 mm
(197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210.9 mm(1974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份,7月最多,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
2 耕地基本情况
2.1 耕地等级划分
根据横山农技中心提交的化验结果和山西农资环学院完成的横山耕地质量等级报告,把横山112 285.82 hm2农耕地,分成4~10级7个等级,其中四等
地1 456.91 hm2,占全区耕地的1.30%;五等地4 544.24 hm2,占全区耕地的4.05%;六等地4 539.47 hm2,
占全区耕地的4.04%;七等地4 196.67 hm2,占全区耕地的3.74%;八等地6 780.89 hm2,占全区耕地的6.04%;九等地45 836.10 hm2,占全区耕地的40.82%;十等地44 931.53 hm2,占全区耕地的40.02%;九、十等耕地占全区耕地比例80.84%,是4~8级耕地的十几到几十倍,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区,地形复杂,难以治理。
2.2 土壤类型
横山区用于耕地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垆土、红黏土、沼泽土、新积土、水稻土、潮土、风沙土、黄绵土8种。其中,黑垆土245.18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22%,红黏土126.9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11%,沼泽土397.8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35%,新积土654.4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58%,水稻土717.9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64%,潮土2 748.1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45%,风沙土12 461.48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1.10%,黄绵土94 933.68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84.55%。
2.3 耕地质量状况
(1)有机质:横山112 285.82 hm2耕地,土壤有机质小于6 g/kg的面积为1 944.9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有机质在6~10 g/kg的面积为89 248.3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80%,有机质在10~15 g/kg的面积为21 092.4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8%。(2)pH:横山112 285.82 hm2耕地,土壤pH值在8.0~8.5的面积为90 045.5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81%,pH值在
8.5~9的面积为22 240.2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9%。(3)全氮:横山112 285.82 hm2耕地,土壤全氮小于0.5 g/kg的面积为30 870.7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8%,全氮在0.5~0.75 g/kg的面积为76 408.8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8%,全氮在0.75~1 g/kg的面积为5 006.2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4)有效磷:横山112 285.82 hm2耕地,土壤有效磷小于
5 g/kg的面积为196.12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17%,有效磷在5~10 g/kg的面积为54 511.0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8.55%,有效磷在10~15 g/kg的面积为38 457.2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4.25%,有效磷在15~20 g/kg的面积为13 235.6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1.79%,有效磷在20~30 g/kg的面积为5 715.12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9%,有效磷在30~40 g/kg的面积为170.5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15%。(5)速效钾:横山112 285.82 hm2耕地,土壤速效钾小于30~60 mg/kg
的面积为85.9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08%,速效钾在60~100 mg/kg的面积为24 338.52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68%,速效钾在100~150 mg/kg的面积为82 365.7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3.35%,速效钾在150~200 mg/kg的面积为5 462.6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86%,有效磷在200~250 mg/kg的面积为32.92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03%。(6)缓效钾:横山112 285.82 hm2耕地,土壤缓效钾小于200~400 mg/kg
的面积为5 264.0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69%,缓效钾在400~600 mg/kg的面积为63 768.68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6.79%,缓效钾在600~800 mg/kg的面积为43 253.0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8.52%。
2.4 质地构型
横山区将质地构型分为5种,即:上松下紧型98 976.54 hm2、松散型12 520.86 hm2、薄层型654.44 hm2、
紧实型67.59 hm2、海绵型66.39 hm2,分别占总面积的88.15%、11.15%、0.58%、0.06%、0.06%。
2.5 耕层质地
根据耕层质地状况,将横山耕层质地分为5种,分别为:砂壤98 463.79 hm2、轻壤12 298.91 hm2、砂土1 382.29 hm2、中壤73.24 hm2、黏土67.59 hm2。其中,耕层质地为沙壤,占总耕地面积的87.69%。
2.6 阻碍因素
横山区耕地质量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包括瘠薄、盐碱和渍潜三类,面积分别为87 751.97 hm2、2 124.92 hm2和558.08 hm2;无障碍因素面积为21 850.85 hm2。
2.7 基础设施
(1)灌溉能力:灌溉能力充分满足的耕地面积为14 804.63 hm2;灌溉能力满足的耕地面积为2 355.23 hm2:灌溉能力基本满足的耕地面积为133.00 hm2;灌溉能力不满足的耕地面积为94 992.96 hm2。(2)排水能力:排水能力充分满足的耕地面积为94 992.95 hm2;排水能力满足的耕地面积为14 929.43 hm2;排水能力基本满足的耕地面积为2 022.66 hm2;排水能力不满足的耕地面积为340.78 hm2。(3)林网化程度:全区林网化程度分为高、中、低3种,其中高程度林网化耕地面积为16 678.75 hm2,中程度林网化耕地面积为1 068.18 hm2,低程度林网化耕地面积为94 538.89 hm2。
3 存在问题
一是坡耕地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二是与
30年前相比,土壤有机质降低;三是机械投入不足,耕作层变浅;四是土壤结构破坏,板结严重;五是农作物连作造成的“土壤病”严重;六是绿肥种植面严重不足,改良土壤困难;七是化肥偏施,土壤趋于酸化;八是管理不善,农田土壤污染;九是大量、中量和微量化肥施用不合理,利用率低;十是轮休、间作、倒茬不合理。
4 建议
4.1 全面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
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原则,治理水土流失,通过各种工程和生物技术措施,全面实施土地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形成田块成方、渠系成网、道路相通的网络化、规范化现代耕地,成为适宜集约化、机械化耕种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把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因地制宜抓改良土质,增厚土层,还要重点抓坡地改梯田地这项工作,扩大高标准农田的面积。注重节约用水,大力提倡兴修集雨窖、小坝,积溪成河,并发展喷灌、滴灌,扩大水浇地面积。
4.2 持续实施有机质提升工程
随着农家肥的减少,耕地土壤有机质缺乏,养分失调是粮食产量低或不稳产的原因之一。土壤有机质提升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粪肥、堆肥、沤肥、人畜粪肥、河湖泥等良好的有机肥;鼓励城肥下乡,扶持利用工厂下脚料、作物秸秆等建设有机肥生产企业。二是提倡秸秆还田。普遍施用有机肥,充分利用秸秆、落叶、绿肥等还田,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提高。主要有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堆沤还田3种形式。三是粮肥轮作、间作,用地养地相结合。四是重施生物菌肥,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活性。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复种指数越来越高,致使许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实行粮肥轮作、间作或轮休制度,不仅可以保持和提高有机质含量,而且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的品质,活化已经老化的腐殖质,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素,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土壤的理化性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4.3 大力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为了横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应合理搭配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降低化肥投入,减少农业化肥污染,切实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通过对土壤养分进行分析,结合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肥料种类及用量,根据不同作物需肥量和需肥种类及需肥规律的变化而制定的施肥种类和施肥量,即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策略[1]。通过化验土壤,根据土壤测试结果来确定划分该区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向农民发放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户科学施肥,使土壤养分结构趋于合理化,提高耕地质量。
4.4 有效实施绿肥培肥土壤工作
要利用冬闲田或春季种植绿肥培肥土壤。绿肥能给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转化土壤中难溶性养分,以利于作物吸收利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种绿肥不仅是增加肥源的有效方法,对改良土壤也有很大作用,因此,利用冬闲田种植绿肥,以“消灭冬闲田,抵制抛荒地,开辟有机肥源,减少化肥用量”为目标,逐年增加绿肥种植面积,并通过翻压、过腹等方式还田,降低土壤板结、酸化,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4.5 深入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
虽然近年来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实质上改造过后的中低产田地多数还是中低产田地,距离“专业化规划,标准化设计,区域化布局、高标准建设”的中低产田地改造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应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对于下湿盐碱地应用土壤调理剂或农用石膏,改变土壤的质地,或使用些酸性肥料,改变土壤的酸碱性,还可以添加客砂,改变土壤质地[2]。对干旱缺水型中低产田地,要大力推广适合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气候环境的节水农业综合配套技术,采取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节水措施,通过完善配套蓄“土壤水库”,提高土壤吸水保水能力;通过推广湿润灌溉、秸秆、地膜覆盖、避旱种植、生化调控等新型节水农业技术,提高农用水的利用效率。
4.6 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结构
横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农作物可以长期生长,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结构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有效手段,要逐步改变过去古老的种植模式,科学推行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和轮休的耕作方式,合理利用土壤中多种养分元素,让农民耕种收入有所增加,耕地质量也不断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5 结语
横山是陕西未来的大粮仓,耕地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而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水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合理的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保证土壤质地和地力不会下降,就要采取增加有机肥的投入,科学施用化肥,合理的农作物布局,强化农田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措施,需要多部门相互配合,大力支持,加大投资,才能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地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肖敏.邛崃市耕地地力评价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2.
[2] 刘新兰,孙建军,吕锦萍.博州地区土壤肥力现状及改善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20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