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宏
自2014年以来,一个新的名词开始渐渐获得认同,即深臀综合征。深臀综合征不是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也不是骨盆压迫导致的屁股疼、腿疼。按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套路来对付深臀综合征,结局往往就是久治不愈。
深臀综合征产生的原因
在深臀空间造成坐骨神经压迫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纤维或纤维血管束带;梨状肌综合征;孖肌—闭孔内肌综合征;股骨夹挤综合征;腿后肌压迫。
深臀空间有着独特的解剖结构:神经通过坐骨切迹进入骨盆,并随着髋关节的动作呈现出显著的活跃性;坐骨神经在髋关节屈曲时产生28毫米的位置偏移,有16.2%的人群会受到坐骨神经和梨状肌之间的解剖影响。
其实,深臀综合征是个统称,它包括梨状肌综合征、股骨夹挤综合征、大转子坐骨夹挤综合征、坐骨管道卡压综合征、阴部神经卡压综合征等几种不同的疾病,这些疾病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深臀综合征
深臀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反复的后方髋部或臀部疼痛,可出现双侧疼痛,但多数病人出现的是单侧疼痛;无法久坐超过20~30分钟;有类似坐骨神经痛的传导痛(自臀部延伸到大腿、小腿甚至足部);受影响的脚存在麻木、感觉异常或是感觉迟钝等问题;可能因疼痛或无力造成跛行;严重的夜间疼痛并伴有睡眠不安;少部分人可能合并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坐骨神经痛。
如何预防和治疗深臀综合征
深臀综合征的预防需要从控制体重、改变不良姿势、避免风险因素等方面着手。如果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选择正规医院。病人可在自身能接受的范围内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如快走、散步、跳绳等,进行简单易行的身体锻炼。同时,病人可以选择肌筋膜松解、神经粘连松解等治疗方法。在CT或肌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类固醇药物或阻滞麻醉药物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于严重的深臀综合征,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利用关节镜松解腘绳肌或梨状肌与坐骨神经之间的粘连。
梨状肌综合征在临床上经常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梨状肌综合征病人被当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无效后,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情况。自1947年起,梨状肌综合征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梨状肌综合征是指由于梨状肌损伤,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出口位置受到各种压迫,发生粘连而引起的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组症候群。
梨状肌在哪里
梨状肌属臀肌中较小的肌肉,位于臀区中部,位置较深,与臀中肌处于同一平面。坐骨神经离开骨盆时从梨状肌下方穿出,当梨状肌劳损或肿胀时,便有可能对坐骨神经产生压迫或夹挤,进而形成坐骨神经痛。
梨状肌综合征产生的原因
梨状肌综合征产生的原因较多,如长期注射药物导致梨状肌部位发生粘连,运动过度、行走姿势不良等导致梨状肌粘连和压迫。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表现为剧烈的屁股疼,可向腿部放射,严重时行走困难,甚至出现臀部肌肉萎缩;有时疼痛较重,难以忍受,影响休息和生活;可因受凉、劳累等加重。梨状肌综合征容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混淆,病人在判断时需要注意区分。
如何预防和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为了预防梨状肌综合征,人们可对臀部进行热湿敷。在运动康复方面,建议选择强化臀部肌群的功能性、渐进性负荷训练,着重进行髋外展肌群、伸髋肌群、髋外旋肌群的训练,比如下台阶、动态弓箭步、单腿深蹲等。训练时间一般应限制在每天15~20分钟,并且应以训练后第二天疼痛症状没有加剧为宜。如果状况严重就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疏筋解痉、祛瘀通络等操作,如俯卧位髋关节内外旋转法。
很多腿疼、屁股疼的病人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者梨状肌综合征,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一种疾病叫作股骨夹挤综合征,其疼痛部位为股方肌,股方肌的位置与梨状肌的位置非常接近,因此较难分辨。
股方肌在哪里
股方肌位于股骨小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的空隙中。当股骨小转子和坐骨结节的间隙狭窄时,就可能造成股方肌的机械性压迫。坐骨神经从其上穿过,股方肌受到损伤时就会出现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屁股、大腿后侧)的牵涉痛。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股骨夹挤综合征
股方肌的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肌筋膜病,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屁股深处隐痛、酸胀,伴有大腿后外侧酸痛;抬腿和踢腿动作开始时受限,抬起和踢起时不明显,屁股与大腿后外侧有牵拉感;半蹲时屁股有空虚感;部分人有腰部轻度疼痛;取侧卧位,健侧肢体在下伸直,患侧大腿在上做屈髋、屈膝、内收动作时,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存在触痛;抬腿稍高时,屁股外侧、下部及大腿后外侧有牵拉胀痛感;大腿后外侧的肌群有酸痛,压之有酸胀感;髋关节不稳定,用患侧下肢支撑身体时,难以做到侧身扭转弯曲、抬重物或用力旋转等动作。
如何预防和治疗股骨夹挤综合征
股骨夹挤综合征的出现与病人的体重、鞋子是否合脚有关,在最开始出现时伴有双腿麻木、疼痛、肿胀、痉挛等现象。此时,病人需要通过适当的运动进行减重,如快走、跑步、跳绳等,以此保持适当的体重,减轻身体对双腿的压力。病人需穿适合的鞋子,高跟鞋对腿部压力较大,尽量选择低跟、合脚的鞋子,减少对腿部血液循环的影响。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通过局部按摩、热敷、理疗等缓解症状,必要时请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上述疾病都是常见疾病、多发疾病,其预防和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坐骨神经运动学的研究。近年来,人们对髋关节后部解剖结构和坐骨神经运动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这为临床医生判断坐骨神经被卡压的位置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临床医生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支持疑似诊断的若干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上海宝山区仁和医院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