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雯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不鲜艳的蘑菇无毒
从外观、形态、颜色等方面区分蘑菇是否有毒是无科学依据的,部分色彩不艳丽、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有毒。谬传“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但有此特征的菌并非必定有毒,许多毒菌外观平平无奇却有剧毒。野生蘑菇形态迥异、品类众多,且可能同时具有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等多种毒素成分,仅凭肉眼主观判断其是否有毒是非常危险的。
误区二:虫子吃了没事,我吃了也一定没事;别人吃了没事,我吃了也一定没事
有人认为,有虫子叮咬、小动物啃食痕迹的蘑菇肯定没有毒。事实上,有些毒素对动物无害,对人而言却能致命,因此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对于同时食用野生菌的人而言,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对毒素的耐受力也不同。我们常说“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中毒的情况也与吃了多少蘑菇密切相关。假如别人只是尝了一两口,而你吃了一大碗,那即便是微毒的蘑菇,量变引起质变,也可能导致蘑菇中毒。
误区三:可使银器、大蒜等变色的蘑菇有毒;将蘑菇与大蒜高温烹饪可以解毒
银针验毒是个流传千年的方法,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但所有毒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至于毒蘑菇致大蒜变色的说法则完全出自臆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实验人员曾经用致命毒蘑菇和大蒜同煮,结果汤色清亮,大蒜颗颗雪白,并未变色。对于毒蘑菇,不管是否经过高温煮熟都不能吃。部分毒蘑菇毒素的化学性质较稳定,耐高温、耐酸碱、耐干燥,一般的烹饪加工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
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最常见的主要表现为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一些蘑菇具有神经毒性,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云南的“见手青”,进食后可能出现幻听、幻觉、胡言乱语等精神症状。较为严重的可能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及溶血等情况,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身体某部位自发性出血、尿色变深、发热、腰痛、尿量减少等。
进食野生蘑菇后一旦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就要时刻警惕自己毒蘑菇中毒,必须立刻前往就近的医院就医,采取洗胃、导泻及其他专业的救治措施,千万不能拖延,否则一旦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后果不堪设想。
作者单位|德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