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绍云
摘 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从不同层面论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提出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对应工作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加强教师课程思政培训与团队建设、共建共享课程思政优质资源、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关键词:课程思政;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2-0061-0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职业人才的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建设和发展新文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打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壁垒,使知识学习、技能提升和价值引领实现全方位统一,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培训与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涵盖了人员培训的理论与实践、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设计、培训实施与评估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培训与开发课程内容,能够深入了解企业培训的重要性,掌握有效的培训方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培训与开发课程虽然属于管理领域,但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具有较强的价值引领功能。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教学,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技兼修”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高职院校开展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职院校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意义。
(一)国家层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属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在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过程中贯穿育德理念,融入思政教育,是呼应国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三全育人”的要求,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层面: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质人才。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岗位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特点,在培训与开发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双向赋能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将思政教育融入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设计,包括融入教学目标的制订、大纲的修订、教学计划的设置、教材的选用以及教案课件的编写等各个环节中,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一致性,培养思想和专业能力均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德才兼备的综合型管理人才[2]。
(三)企业层面:满足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财经商贸类的教学领域进入了数字新商科时代,为适应未来信息时代对管理类人才的需要,提出了综合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3]。在企业所需人才的多种素质指标中,排在前列的是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对组织忠诚度高、追求进步、敢于承担责任、坚忍不拔、能独立自主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因此,培养企业培训与开发人才,应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忠诚诚信、爱岗敬业、大胆创新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更大程度满足企业的需求。
(四)学生层面:发展自我、实现理想
学生层面的成长动力主要源自内在的渴望——发展自我和实现理想。发展自我意味着要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个人品质、兴趣爱好上。实现理想则是将内心渴求知识的种子培育成大树,让梦想照进现实。在发展自我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获得真正的成长。因此,对学生而言,发展自我、实现理想是他们开展课程思政学习的根本动力。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突出课程的价值引领,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开展“培训对象的选择和培训方法的选择”内容的教学,融入敬业爱岗、大胆创新等思政元素,可以引导学生发奋图强,未来进入职场争做“标兵型员工”“工匠型员工”。此外,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往往要将人文知识、时政知识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使“课程”与“思政”有效衔接,这既能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又能拓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家国情怀和民族感情,激发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高职院校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一)党建引领下打造专业教学团队,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水平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须在党的领导下实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也要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引导力和凝聚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第一,组建课程思政教研团队。尤其加强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党员教师牵头组建课程思政教研团队,共同研究、探讨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有助于教研团队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第二,推进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如将党建工作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整体工作规划中,建立健全党建与专业教育教学相互支撑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制订党建引领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计划,提高二者融合的效果[4]。
第三,建立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和监督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确保目标的实现;教学设计组负责将思政教育融入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设计,开发特色教学资源;实践活动组负责策划组织思政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有序、有效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评估反馈组负责制定评估标准,收集分析反馈活动开展情况与信息,报告工作进展与成效;宣传推广组负责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成果的宣传推广,提升影响力。同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的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第四,定期组织集体学习和交流活动,如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生活会等形式开展培训与开发课程教研团队的集体学习和交流活动,让教师共享课程思政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
(二)思政元素自然、适量融入教学设计,避免课程思政“两张皮”
高职培训与开发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为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便利。但是,部分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将“课程”与“思政”割裂,往往是先讲授专业知识内容,然后才根据一些知识点开展思政教育,这样不利于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理解思想政治理论。
首先,教师要提前梳理好每个章节中的思政元素,再将其自然地融入教学设计之中。如“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流程与方法”内容中蕴含着“行业法规”“法治意识”“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融入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意识与能力;“企业培训文化”内容中蕴含着“企业社会责任感”“仁爱、和谐的传统观念”“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人才培训理念、实例”等思政元素,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一些大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实例,通过视频、PPT等方式展示,促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企业的培训文化,同时学习更多先进的培训理念。
其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要注意匹配性。如进行《评估培训效果》章节的教学设计,应将课程思政重点放在评价的过程与所取得的效果上,在“培训效果评估方案实施”教学中融入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观念以及大局意识等思政元素,讲述企业人员培训考核的正面案例,教育引导学生在培训效果评估中要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偏不倚,促进培训公平。
最后,要注意适宜性。课程部分章节内容蕴含的思政教育点较多,教师应该从中选择与教学目标最契合的部分展开课程思政教学,避免思政教学占用大部分课时,出现喧宾夺主现象。如分析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趋势、挑战,重点从国家发展战略切入教学,引导学生从国家发展大局和行业发展的角度思考培训与开发的方向和目标,了解国家和社会对培训与开发工作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战略思维。
(三)梳理课程内容,对应工作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工作任务”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学名词,是指个人职业活动中能独立执行的最小单元,课程教学中的“工作任务”可以理解为对应课程目标学生能独立开展的一项学习任务。在培训与开发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不能脱离课程本身,应围绕工作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首先,教师要梳理课程内容,将其划分为若干模块;其次,根据模块的内容细分出各项工作任务;最后,对应工作任务将与之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情怀、职业道德与操守、大国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耦合为一体,以起到互融互渗的教育效果。(见下页表1)
(四)建立网络资源库,推动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首先,整合优质资源,这是建立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库的关键。培训与开发课教师应积极搜集和整理各类与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资源,包括经典文献、优秀案例、影视资源等。同时,要注重资源的筛选与分类,确保内容的质量和适用性;要加强与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资源库的内容,而且能够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
其次,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这是推动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库持续不断更新、发展的关键。要制订明确的资源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资源库的维护和使用有序进行;要建立资源审核机制,确保用于共享的资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加强用户管理,设定合理的权限和访问控制,保障资源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通过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取得理想效果。
再次,定期更新、维护资源库,这是保持网络资源库活力的关键。一方面要制订定期更新和检查资源库的制度,根据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教师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资源库内容;另一方面要建立反馈机制,鼓励任课教师积极提供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课程思政教学需求。通过定期更新和维护资源库,可以确保资源库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深化。
最后,加强资源库推广应用,这是发挥网络资源库作用的必要步骤。一要开展培训和指导,帮助培训与开发课教师熟练掌握资源库的使用技巧,提升其使用资源库的能力。二要举办基于资源库的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观摩活动、研讨会等,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广优秀的教学成果。三要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资源库的优势和特色,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建设和使用。同时,积极与兄弟院校交流合作,共同推广课程思政优质资源与优秀成果,实现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推广,可以促进网络资源库的普及和应用,提升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
(五)重视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构建多主体、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课程教学的“指挥棒”,在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实施专业课程思政评价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构建多主体、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多主体评价已逐渐发展为一种评价模式,其指多个评价主体参与教育评价活动。高职院校以往的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主体比较单一,通常以教师、学生管理者为主,其他评价主体缺失,不利于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道德发展等情况。在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同学、学习小组成员、学校的教育教学督导、学校的领导层人员,以及行业专家、企业导师、岗位主管、家长等。教师评价可以促进师生反思和总结课程思政教学;学生评价能够反映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和对学生的影响;同学或学习小组成员的评价则有助于分享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行业专家、企业导师、岗位主管等的评价能提供专业意见和改进方向,家长评价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多主体参与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能够更全面地反馈教学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提供依据[5]。
多元化评估是避免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的重要手段。为了全过程、动态化地评价学生在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学习情况,除了使用传统的考试和测验评价手段,还要综合使用其他多种方式如课堂观察、学生访谈、小组讨论等,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情况。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培训与开发课程实践中的行为变化、道德表现,将理论教学评价与实践活动评价相结合,以全面评估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效果。
多维度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方式、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在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评价中实施多维度评价,包括评价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情况与融入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以及课程思政对学生个人成长作用、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影响等,以更全面的视角评价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多方面的参考。
开展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可以满足国家、学校、企业、个人层面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取得理想成效,同时为国内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朱旭东,刘乔卉.“不变”中求“变”: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百年发展经验探赜[J].中国远程教育,2024,44(1):3-14.
[2]黄璐璐,张雨,沈晓静.基于翻转课堂探索高校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化学专业课程仪器分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20):31-35.
[3]陈怡琴.加强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1):89-95.
[4]张阿兰,李慧颖,刘美红.促进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想有机融合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4):177-179.
[5]李艳.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3(7):169-174.
注:本文系2022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打造新型混合式‘金课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改革与实践”(GXGZJG2022B052)的研究成果。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