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之景 乐意无穷

2024-06-25 09:32:23张逸诗
美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湖心亭断桥平湖

张逸诗

春夏秋冬皆成诗,晨昏夜色皆如画。

西湖之美,在于其别具一格的湖山风光,更在于其处处浸染的山水美学气质。

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西湖》所载:“近者画家称湖山四时景色最奇者有十,曰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宋高宗赵构精于书画,又热爱游西湖,因而在杭州建立了一个南宋画院。画家们常年濡染于湖光山色之中, 笔下的山水画作题名也成为后来闻名遐迩的“西湖十景”。这西湖十景像是为西湖定下了标题,选好了格调——春夏秋冬,四时之景皆有不同,却又美得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春有“苏堤春晓”

西湖之美,春有“苏堤春晓”。苏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的林荫大堤,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岸边桃红映日、垂柳拂堤、鸟鸣莺啼,美不胜收。

苏堤名字的由来,与大文豪苏轼有关。苏轼曾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开京城,赴杭州担任通判。在杭州的时候,苏轼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那首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在此时写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晴天的西湖活泼潋滟,雨季的西湖恬静朦胧。苏轼将西湖比作美人西施,西施无论怎样打扮都动人,就像西湖无论何时都美,可见他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可惜三年任期一到,他就离开了杭州。

也许是缘分使然,16年以后,苏轼于北宋元祐四年(1089)再次赴杭州出任知州。当他再见到西湖时,发现这里竟然杂草丛生,淤泥堆积,早就没有了往日的风光。于是,苏轼发动百姓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淤泥堆积成一条长约三千米的堤岸,并沿堤岸修建了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桥,种上垂柳、海棠、芙蓉等花木。

后人为怀念苏轼浚湖筑堤的功绩,将这条长堤命名为苏堤。因春景迷人,“十里长堤跨六桥,一株柳树一株桃”,此景亦被称为“苏堤春晓”。

夏有“曲院风荷”

西湖之美,夏有“曲院风荷”。曲院原本是宋朝时官府酿酒的酒坊,它的后方有一个通向金沙涧的水池,酒坊以金沙涧的溪水做酒,而水池里则种植了各种颜色的荷花。

夏日清风徐来,池中红色、白色的荷花争相盛开,荷香与酒香交织在一起,令人不饮亦醉。这一幅生机勃勃的市井画卷,被当时的人们取了个别致的名字——麯院荷风。清朝康熙年间,皇帝南下巡视时,将“麯”改为“曲”,将“荷风”改为“风荷”,成了今天的“曲院风荷”。

一湖碧水,荷风送香。咏荷花最著名的诗亦诞生在夏日的西湖边上。

那年夏天,诗人杨万里送别即将赴福州任职的好友林子方。两人在西湖附近的净慈寺畅谈一夜,第二日清晨走到西湖时天上残月仍在,见到眼前一片连绵无际的荷田,杨万里不由得诗情大发,一首传世的荷花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此诞生了。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六月天的景色与其他季节大不相同。 那层层叠叠的荷叶在荷塘上铺展开来,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像与蓝天相接。映着朝阳的荷花也显得分外红艳。

秋有“平湖秋月”

西湖之美,秋有“平湖秋月”。古时人们喜欢泛舟湖上,游览西湖秋色,并无固定的观景地点。有“梅妻鹤子”之称的北宋诗人林逋,在隐居西湖孤山期间写下不少有关西湖的诗作,这首《秋日西湖闲泛》描写的便是秋日的西湖,意境清远: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

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巡视西湖,定孤山东南角的临湖水院为景址,题书“平湖秋月”匾额。平湖秋月的湖面宽阔,湖水清澈,湖里栽植荷花,岸边栽植西府海棠、桂花树以及垂柳。每当秋高气爽之际,湖面平静如镜,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水岸间呈现花影绰约、绿柳飘拂的景象。

南宋文人孙锐在秋夜泛舟西湖的时候,也不禁为眼前的美景所震撼,写出一首《四景图·平湖秋月》: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清冷的月色照在泉水之上,泉水仿佛凝固了,显得非常寒冷。渔歌四起,人们划着轻快的小舟荡漾在湖中。朗月清风,水中的白苹和红蓼摇曳,整个湖面仿佛承载了万顷的秋意。

冬有“断桥残雪”

西湖之美,冬有“断桥残雪”。从古至今,“断桥”在西湖诸多桥梁中最为著名,每当西湖雪后初晴,阳光下的石桥拱面冰雪消融,露出褐色的桥面,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仿佛长长的白练到此中断了,呈“雪残桥断”之景,因此被人们称为“断桥”。

断桥的扬名,与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那缠绵悲怆的爱情故事有关。白娘子与许仙在断桥相会,从此开始了一段千古传奇,这座桥也随之被披上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当然,西湖赏雪不只断桥一处,明末散文家张岱独爱湖心亭。湖心亭是西湖中的一座小岛,张岱笔下的湖上雪景令人心旷神怡: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大雪下了三日,张岱独自乘一叶小舟,穿皮衣拥火炉前往湖心亭看雪。此刻天、水、山、云连成白茫茫的一片,湖面上船影寥落、雨雪霏霏、小岛若隐若现。透过诗句,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立于西湖边眺望远方的孤寂身影,一种寂静、空灵的美跃然纸上。

关于西湖四时之景的描绘,诗人留下诗文,画家则奉以画作。作为“南宋四家”之一的宫廷画家刘松年,绘有一幅《四景山水图》。在他的笔下,西湖随四时不断变幻:春日踏青,桃花妍妍;夏日纳凉,碧荷点点;秋日观山,霜叶尽染;冬日赏雪,银装素裹。

《四景山水图》中不仅有景,更用写实的笔调还原了西子湖畔士人的雅逸生活。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渴望身处此画中,体味那幽静古朴的江南风情。

另一位南宋画家李嵩的《西湖图》则堪称传世最早、内容最丰富、摹写最细致的西湖实景山水图像。他以“无人机”的视角鸟瞰彼时西湖景象,随着画轴展开,一个朦胧阔远的南宋西湖出现在眼前,“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横卧、楼台亭榭、宝塔庙宇等名胜奇境尽收眼底,让人叹为观止。

春夏秋冬皆成诗,晨昏夜色皆如画。西湖之美,在于其别具一格的湖山风光,更在于其处处浸染的山水美学气质。在古人的笔墨里穿行,我们也仿佛与千百年前的西湖,实现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深情对望。

猜你喜欢
湖心亭断桥平湖
湖心亭看雪
青春(2022年2期)2022-02-09 00:46:04
吟荷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湖心亭看雪
断桥真美
漫话民间故事 白娘子——断桥初相识
幽默大师(2018年3期)2018-10-27 05:50:44
梅兰芳演出的《金山寺》《断桥》
中华戏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44
平湖“三制三线”防范处置企业欠薪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46
平湖秋月
小说月刊(2015年4期)2015-04-18 13:55:17
湖心亭看雪
视野(2015年1期)2015-01-05 07: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