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许身国威壮河山

2024-06-24 10:28梅兴无
老年人 2024年6期
关键词:氢弹邓稼先原子弹

梅兴无

今年是“两弹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1986年7月29日,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祖国原子弹、氢弹研制事业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走完了他62年的人生旅程。时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的张爱萍称赞他:“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

“为它死了也值得”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1948年考入美国普渡大学留学,仅用两年时间,就获得博士学位, 26岁的他被称为“娃娃博士”。1950年8月29日,在获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他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返回祖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做出研制核武器的决策,成立负责核武器研制的第二机械工业部。邓稼先在原子能所工作8年,是中国核理论的领军人物之一。1958年8月的一天,二机部副部长、中科院原子能所所长钱三强找他谈话,调他参与原子弹研制,并强调了组织规定:隐姓埋名,上不禀父母,下不告妻儿。

邓稼先这天回家比平时晚,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妻子许鹿希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说:“我要调动工作了。”许鹿希问:“干什么工作?”他回答:“不知道,也不能说。但做好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为它死了也值得。”

邓稼先到二机部九局(后改称九院)报到,担任理论部主任。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等高校挑选了28名大学生,并带着他们在北京郊区的一大片高粱地开始了中国原子弹的研发之路。他们同施工人员一起搬砖搞基建,经过三个月紧张的施工,盖成了接纳由苏联提供的原子弹教学模型的大厅。根据和苏联方面约定好的模型到达时间,邓稼先高兴地派人到车站迎接,可一连去了几次,都不见模型踪影。不久后,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全部专家。邓稼先对大学生们说:“只能靠自己了!”

邓稼先顶着重重压力,一方面办起“原子理论扫盲班”,自己讲课、辅导并组织翻译、学习外文资料,一方面思考原子弹研制的主攻方向。在一无经验、二无图纸,研究设备也极其原始、简陋的情况下,邓稼先选定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物质性质这三个方面作为主攻方向。这是他为我国原子弹理论设计工作作出的最重要贡献。他将理论部人员分为三个组,自己亲自参加状态方程组。在国外极端保密、国内无任何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大家推算出高温高压下核材料的状态方程。为核实某个关键数据,他们曾经反复计算了9遍,装计算机打孔纸带的麻袋,从地面堆到了房顶。经过近三年苦战,终于拿出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华罗庚曾说他们计算的问题“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

“签字以后,就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了”

1963年初春,根据邓稼先团队完成的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原子弹的冷试验成功,研制工作将转向实战。邓稼先随九院迁到青海核基地,此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青海和四川(1969年九院迁至四川梓潼)基地,偶尔需要回北京汇报工作或开会时,他才会回到北京家中与妻儿短暂团聚。

青海基地地处高寒缺氧的戈壁滩,邓稼先带领团队以顽强的精神克服了高原反应,在青海基地造出了原子弹试验模型。

1964年5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金银滩总装成功。两个月后,基地人员陆续向着新疆罗布泊试验场集结。离试爆时间越近,邓稼先的压力就越大,他说:“核试验起爆前,技术负责人要签字负责,签字以后,就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了!”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邓稼先和同事六年的心血、辛劳随着原子弹的烟云一块升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大蘑菇云。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球震惊,举国欢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稼先的岳父许德珩看到《人民日报》“号外”上的这则消息,兴奋地问任中科院副院长的老友严济慈:“知不知道是谁这么大本事,把原子弹给搞出来了?”严济慈哈哈大笑:“去问你女婿吧!”许德珩这才恍然大悟,经常“失踪”的女婿,原来干这么大的事去了。

在遥远的戈壁滩试验基地,九院党委书记刁筠寿递给邓稼先一张回北京的机票,轻声地说:“你母亲病危!”等他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邓稼先使劲地喊母亲,可是母亲已听不到他的声音。后来,邓稼先就使劲地捏母亲的手,这时,母亲的手动了一下,溘然长逝。

“时间不多了,要抓紧啊”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一副更重的担子压在了邓稼先的肩上:研制氢弹。邓稼先带领研制原子弹的全班人马,义无反顾踏上了新的征程。1965 年,为了加强氢弹研制力量,组织上又从中科院原子能所调于敏等一批科研骨干充实到理论部。邓稼先把所有人员分成三路,分头探索氢弹研制的途径。

1965年9月下旬,理论部副主任于敏带队赴上海,利用华东计算机研究所的J501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进行大量运算,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关键课题。邓稼先随即率队赴沪,与他们共同奋战。历时14个月,终于形成了一个有充分证据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后被称为“邓—于方案”。

1965年底,中央批准了氢弹研制方案。1966年5月9日,第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核爆炸成功。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时距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仅两年零八个月,这在世界上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1972年,邓稼先担任九院副院长,他仍然工作在核试验的第一线。1979年,一架军用飞机在西北大戈壁滩上空投下一枚试验核弹,可人们期待的蘑菇云并没有出现。为了弄清楚事故原因,邓稼先不顾身边人员劝说走进了辐射区,捡起碎片观察。他最终确认了事故原因,因降落伞没有打开,导致核弹坠地,核弹设计本身并没有问题,最坏的结果也没有发生。

正是这次奋不顾身的选择,邓稼先受到了放射线侵害。他的健康每况愈下,多次在试验现场昏倒。别人劝他休养一段时间,他说:“时间不多了,要抓紧啊!”因为已掌握实验室模拟核爆炸能力的美国和苏联,很快就会宣布全面停止核试验,以此限制中国核试验——中国尚没有这样的实验室能力。

1984年冬天,邓稼先在罗布泊指挥我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他拉了几天肚子,在雪地里迈不动腿,就让两个同事架着自己挪到目的地。第二代核武器试验最终取得圆满成功,邓稼先满怀胜利的喜悦离开了罗布泊。可他没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到罗布泊。

1985年7月,邓稼先被检查出患了直肠癌,住进了医院。其实当时直肠癌并非绝症,但由于邓稼先长期受核辐射影响,一做化疗,他的白细胞和血小板马上就跌到零,然后引发全身大出血,非常痛苦,挽救也近乎不可能。面对死神的威胁,邓稼先首先想的是,在住院这段“空闲时间”要做点什么,他对妻子说:“有两件事,我无论如何得做完:一件事是我国今后核武器发展的对策;还有一件事是有一本书得写完。”

手术一段时间后,医生同意他回家休养。他首先把于敏等人请到家里,商谈进一步发展我国核武器的设想,要一起研究起草一份呈中央的建议书。1986年春,邓稼先病情恶化,再度住院。他预感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决心与死神赛跑。他常常坐在橡皮圈上伏案修改建议书,坐在身旁的许鹿希不断地给他擦拭满头的虚汗。他改完稿子,在反复征求于敏的意见后,二人联合署名上报。

邓稼先想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是写书。此前,他以当年为新进九院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辅导授课的“群论基本概念与理论”讲义为基础,准备撰写专著《群论》。他打算写40多万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他带着病痛的折磨完成了20多万字。

1986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对隐姓埋名28年的邓稼先解密,公开他的身份。6月24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刊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长篇报道。邓稼先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邓稼先的病情迅速恶化。中央领导人前往医院探视,并在医院为他颁发全国劳动模范证书和奖章。他十分不安地说:“核武器的研制成功,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广大科技人员、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一小部分工作。”

7月29日,邓稼先终因全身大出血而与世长辞。临终前他留下了三句话,第一句是对妻子说的:“苦了你了。”第二句是对自己说的:“永不后悔,死而无憾。”第三句是对后辈说的:“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8月3日,党中央为邓稼先举行追悼会,多位中央领导人参加,张爱萍致悼词,并为他题词:两弹元勋邓稼先。

编辑/汪慧

猜你喜欢
氢弹邓稼先原子弹
艰苦奋斗的邓稼先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绝密运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运载历程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徒手“撕开”原子弹
氢弹,不过如此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