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睿
[摘 要]柳腔作为传统地方戏曲,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青岛即墨地区。2008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柳腔录入,凸显了柳腔戏在戏曲音乐方面的造诣和历史文化价值。本文从柳腔历史形成着手,并以柳腔中声腔的悲调和曲牌【四不像】为分析对象,对柳腔艺术的形成和特色进行分析,力图在对柳腔研究、发展和传承保护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柳腔;唱腔;曲牌;板腔体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6-0080-03
一、柳腔的历史演变与形成
柳腔的前身名为“肘鼓子”,又有“周姑子”“肘骨子”等称谓,均指流传于山东地区的传统声腔系统,原是由名为“姑娘腔”的民间曲调发展而来。追溯柳腔的历史根源基本可以认为是由“姑娘腔”—“肘鼓子”—柳腔戏的过程。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从“巫傩小曲”到“声腔初成”。
作为声腔的“肘鼓子”最早是由山东地区的“姑娘腔”演变而来,“姑娘腔”本是流传于鲁南地区(临沂)的民间曲调,最早可见于宋代《钵中莲》的记载,是兼具巫术和戏曲双重属性的民间曲调,通常以单手击鼓演唱的形式出现。根据《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记载“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前后,在鲁南民间说唱形式‘姑娘腔的基础上,结合花鼓秧歌的剧目及演出形式而发展形成的‘肘鼓子戏 ……”同时,《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中也有“肘鼓子是在鲁南民间说唱形式‘姑娘腔的基础上,吸收了花鼓秧歌的剧目及演出形式,逐步发展起来的”的论述。
根据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的《百戏竹枝词》中对“唱姑娘”有记:“齐剧也,亦名姑娘腔,以唢呐节之,曲终必绕场宛转,以尽其致。”从中不难看出三点信息,一是齐剧作为山东的地方戏曲,实则是以“姑娘腔”作为本质出现;二是伴奏乐器重用唢呐,这一点与如今之柳腔相符合;三是曲终婉转,与柳腔的尾音上扬、尾声帮腔等都是较贴切的。
第二阶段:从“声腔概念”到“戏曲雏形”。
柳腔产生于即墨西部的大沽河流域,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发展而来的。从“肘鼓子”的本质上看,它一方面可以认作是发源于山东鲁中南地区的民间小曲,在民间又有“周姑子”“哦嗬唵”“轴棍子”等众多称谓,虽然各种称谓在民间流传的解读不同,但是均指的是这一发展出各种戏曲的民间小曲;另一方面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戏曲声腔的总称,“本肘鼓”声腔作为山东地区特有的声腔体系,是独立于四大声腔之外的、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声腔,包括了柳腔、茂腔、柳腔、五音戏、灯腔等多个剧种。
根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记载: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本肘鼓”于胶东半岛流行,分为两个流派:一支为活动在高密、诸城的流派,受到临沂一代传来使用柳叶琴伴奏的“肘鼓子”影响,发展成茂腔。另一分支流传到即墨、平度、莱阳等地,经常在庙会和农闲时期演唱,深受群众喜爱。受到当地民俗习惯及方言的影响,形成了“柳腔”。“本肘鼓”流传到即墨等地区后,结合当地的方言调值,形成了与其他“本肘鼓”截然不同的音乐形式,成为柳腔的初期形态。
第三阶段:戏曲柳腔的最终形成。
流行在莱阳地区的民间小调叫作“四弦调”,其伴奏乐器是四胡。1910 年左右,莱阳县管村的业余音乐爱好者郭凤鸣,采用莱阳、平度一带演唱四弦调中“绣花朵”等民歌俚曲时用来伴奏的四胡寻声伴唱,并加上月琴配合,听来分外悠扬婉转。柳腔就是借鉴了“四弦调”的音乐,又使用四胡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四胡不似其他拉弦乐器一样只能演奏单音,它能奏出同度双音,因此也受到柳腔艺人的喜爱,于是使用四胡作为伴奏乐器的演奏体系被普遍推广。演出初期,演员与伴奏配合不够协调,只能顺着弦音强往上“溜”,所以群众称它为“溜腔”,后来改“溜”为“柳”,定名“柳腔”,又因它的形成和流行区域是以即墨为中心,所以又有人称其为“即墨柳腔”。
20世纪初期,即墨的移风、南泉等地区,均有人自发组成的小规模柳腔班社,开始在平度、莱阳等地区的巡演。后期,部分艺人相继到青岛东镇平民广场、中山街和四方等地的小戏院进行演出,他们的演出活动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往返进行。随着社会时局变化,农村被禁止聚众唱戏,艺人又回到了青岛,演出逐渐趋于固定,戏班的队伍也壮大起来。这段时间,柳腔演员经常和京剧、茂腔等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柳腔也吸收了不同剧种的优势。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柳腔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且柳腔剧团遍及城镇和乡村,并于1959年三次赴京进行大型演出。1971年,青岛市柳腔剧团和即墨县柳腔剧团前后被撤消,随之平度县的柳腔剧团也被撤消。直到1976年,即墨柳腔剧团才得以恢复,也成了当今唯一一个专业的柳腔剧团。2008年6月,柳腔被国务院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现在,柳腔已经有了100多个传统剧目,60多个移植剧目,30余个现代剧目。
二、柳腔的“腔”和“曲”
(一)柳腔之“腔”
柳腔声腔系统不属于四大声腔,而是山东特有的肘鼓子声腔系统。柳腔的声腔包含了悲调、花调、生调,以及借鉴了其他剧种形成的反调、娃娃调、南锣等,其中柳腔最基本的腔调是悲调和花调,本文选取其中的悲调作为分析对象,用音乐分析的方式对柳腔中的悲调进行相对详细的分析。
悲调亦称“悲宫”“大悲宫”。是柳腔中基本的腔调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悲调的旋律凄凉哀怨、缠绵悱恻,多使用徵调式,适于表现悲痛咏叹的情感,是青衣、花旦、小生行的基本唱腔,唱腔尾音用假声唱(见谱例1)。
谱例1:
从结构上看,悲调又可分为上句和下句,由多个上下句反复叠加、变化延伸后组成基本唱段,唱腔上由哭腔、垛句、留板、锁板等多个部分组成,节奏快慢根据剧情需要来确定,均为一板一眼的二拍子。
1.悲调中的上句
悲调的上句最常见的是眼起板落或闪板起,上句起音为“re”或“sol”音,落音多为“do”或“re”音(见谱例2、谱例3)。
谱例2:
谱例3:
上述两个谱例中,均为眼起板落,其中谱例2起音位“re”结束在“re”音上,谱例3起音为“sol”结束在“do”音,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谱例2中第二小节和谱例3中最后一小节中由“do”至“si”的装饰音,在演唱中为从“do”往“si”下滑,装饰音音高为突出柳腔特点,比“si”稍低,比“[XC降记号.TIF;Y-*2]si”稍高,音高相当于A到B的四分之三音高处。
由上例可以看出,上句的句读大都为XX XX XXX的形式,其中前四字呈现民族调音阶式下行,后三字也呈下行音阶,但较前四字整体音区更低。
2.悲调中的下句
悲调的下句最常见的是眼起板落或板起板落,下句起音为“re”或“sol”音,落音为“sol”音,在结尾处常常带有小甩腔(见谱例4)。
谱例4:
该谱例中,起音为“sol”,结束在“sol”音上,通过对比上下句可以看出,下句与上句虽然为结构中的首尾关系,但是在音乐的进行中有着明显的差异,上句采用从“do”下滑至四分之一音出,而下句则是在尾声处采用高六度的假声演唱,戏曲中将这种演唱的方式称为小嗓演唱,而柳腔中将这种用小嗓演唱高六度的方式称为“打冒音”。柳腔中的下句大都采用此方式,一是在结合方言时充分体现出地方语言的特点,最大程度体现出该剧种的艺术风格;二是下句作为结束句,小嗓演唱在加强语气、体现情绪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哭腔仅用作上句时使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上句演唱方式,演唱哭腔落“sol”音前需要用喉音吸气,发出类似于打嗝的声音,更有力地表现剧中人物泣不成声的悲切心情(见谱例5)。
谱例5:
垛句是悲调和花调中均有使用的一种形式,是将时值较短的唱词在无过门的情况下连续唱出,整个节奏较快,大多用于情绪较为激动或者活泼的场景之中,不区分上下句,仅用区分情绪之分(见谱例6)。
谱例6:
三、柳腔之“曲”
柳腔为板腔体,音乐多以板式变化为主。柳腔的曲牌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声乐曲牌和器乐曲牌。其中常见的唱腔曲牌有【四不像】【南锣】【娃娃调】【句句双】【花垛子】【朝天子】【芙蓉花】等50左右个;器乐曲牌又可以分为丝竹曲牌和唢呐曲牌,常见的丝竹曲牌有【金枝曲】【朝天子】【八板】【万年欢】【满天星】【小金船】【双重调】等;唢呐曲牌有【更衣曲】【柳青娘】【水龙吟】【点绛唇】【园林好】等。
柳腔中曲牌的曲式结构多为单曲体结构,复曲体和曲牌连缀十分罕见。受到“本肘鼓”演变过程中影响和柳腔中板腔的影响,柳腔中所使用的曲牌大都是变体曲牌,原曲曲牌几乎没有。以曲牌【四不像】为例,【四不像】原是山东高密县的一首民歌,原名“拾棉花”,又名“姑娘拾棉云中飞”,
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这首民歌被吸收到柳腔之中已有较长的历史,原是受到茂腔中对于该曲牌使用的影响,艺人既可填词将它用于伴唱,也可将其作为伴奏曲牌单独使用。历经许多琴师的演奏和整理,不仅使其在旋律上有所变化,而且发展出几种变体,并冠以【四不像】的曲牌名称(见谱例7)。
谱例7:
通过该例可以看出,运用曲牌【四不像】写作的柳腔音乐在结构上保留有传统音乐起承转合的曲式结构,其中“do-la-sol”的主要动机在旋律中贯穿,调式上,该旋律采用了雅乐的徵调式,这与柳腔惯用的调式结构相符合,由于柳腔曲牌是由高密民歌【四不像】发展而来的。
谱例8:
高密民歌《拾棉花》(见谱例8)作为柳腔【四不像】曲牌的原曲形式,在结构上属于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体,与【四不像】曲牌一致,说明原曲被柳腔吸纳为曲牌后,保留有原曲的结构特征;动机音组为“do-la-sol”,与【四不像】相比,使用音列相同,仅是在加入的“re”音在顺序上进行了互换,导致了音乐色彩的稍有不同;在调式上,原曲采用五声的徵调式,与【四不像】的调式类型相同,柳腔的音乐组织更加丰富;从起承转合乐句的长度来看,两者之间稍有不同,前三个乐句长度相同,为四小节、三小节和四小节的长度,乐句“合”在【四不像】中加入了一个契子性质的反复,形成了七小节的长句。
在旋律方面,原曲《拾棉花》与曲牌【四不像】之间虽然存在些许的差别,但是大都保留有原曲的基本旋律特征。前奏部分,两者都采用“do-re-sol”为主要框架,结均为宫起徵落,并在结尾处均是下行由“la”到“sol”结束。乐句“起”为例,在两个旋律中均为四小节的音乐片段,节奏上可以看出【四不像】在保留原曲节奏框架的同时进行了发展,第一、第四小节均为相同类型的节奏型,二、三小节略有变化。总体而言,曲牌【四不像】的旋律骨架与民歌《拾棉花》相比是求同存异的,基本音调“do-la-sol”在原曲和曲牌中得以很好的体现,除此之外,如乐句“起”的结尾处均采用“sol-mi-re-do-re”的旋律进行;乐句“承”更是采用了相同的音列组合“sol-do-mi-re-do-re-la-sol”的旋律进行,唯一不同仅是音符所用时值和数量上的区别,在音乐旋律风格上几近相同。
通过上例可以看出,虽然柳腔的曲牌【四不像】在实际运用中会存在不同版本、差异较大的情况,但是本文所选取的柳腔戏《隔帘》中的曲牌【四不像】较好地保留了原曲《拾棉花》的大部分音乐特征。
除了戏曲唱段中运用了曲牌,在柳腔伴奏中也运用了较多的曲牌,其中用唢呐伴奏的器乐曲牌【南锣】和【娃娃调】在柳腔中的使用较为频繁,这两个曲牌源自民歌《锯大缸》,曾经被许多地方剧种所借鉴,被吸收到柳腔之中后,保留了原来音乐的特点。而【朝天子】这种曲牌则是既可以作为丝竹曲牌,又可以作为唢呐曲牌。
结 语
作为地方戏曲的柳腔,虽然在知名度上不能比肩“四大声腔”剧种,但是它的音乐感染力不逊色于其他剧种。作为板腔体为主,曲牌为辅的综合性戏曲艺术,它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兼备高超的艺术魅力,正是因为柳腔音乐的“腔”之所动、“曲”之所依,不断地突破自我,这才使柳腔艺术延绵至今。
参考文献:
[1] 即墨文化志[M].即墨:即墨文化局,2004.
[2]即墨柳腔选萃[M].即墨:即墨文化局,2003.
[3]杨瑞萍.胶东一枝花——柳腔艺术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4]肖俊卿.即墨柳腔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5]李杨.平度地区柳腔的生存现状及传承保护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
[6]车万里.青岛地方戏柳腔的生存现状及传承发展[D],青岛:青岛大学,2015.
[7]纪雪艳.柳腔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21.
[8]孙赟.山东即墨柳腔唱腔音乐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5.
[9]李赵璧、纪根垠.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10]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李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