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目标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4-06-23 07:57任良玉
关键词:教学资源思政同学

摘要: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挖掘“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以课程思政目标为导向,提出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并从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环节、教学过程性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研究表明,以课程思政目标为导向,创新教学设计和实践,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同时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事业心责任感,师生的敬业精神交相辉映,成就了有能量、有效率、有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DOI:10.7535/j.issn.1671-1653.2024.02.012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e Ideolog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als:

Taking the"Found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as an Example

REN Liangyu

(Student Employment Department, Inner Mongolia Arts University, Hohhot 010010,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strategic measure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found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 was proposed, and reform and practice were carried out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e links, teaching process evalu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systematic practice and improvemen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guided b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patriotism,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trengthens teachers' consciousness of curriculum and politic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undertaking, and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dedication to work. The achievement with the energy, the efficiency, the quality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y, has improved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found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goals;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

2020年6月,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每个专业的每一门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环节,都要承担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责任,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2]。《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3]。因此,“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应担负起价值育人的重任。

基于此,本文以某艺术学院“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为例,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评价的完善等方面总结提炼,以期为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同时为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理念[4],

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质上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在润物无声中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课程观[5](P31-34)。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出来,通过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实现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与价值引领塑造相统一。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是高校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精神,让创新创业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把个人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为社会创造价值。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专业,具有非常丰富、鲜明的课程思政元素。其中,创新创业概念、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者素质、企业家精神等内容,本身就蕴含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岗位创新等思政元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业机会识别和市场调研模块,通过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发现痛点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团队组建、创业资源两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基于项目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项目团队要主动寻找合作伙伴,通过协商洽谈达成协作合作,实现创业目标,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创业主动性,从而提升自信心,坚定创新创业理想;商业模式构建模块可以拓展应用到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有效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业、创新创业项目、职业发展,培养学生刻苦学习、专心致志、迎难而上的拼搏敬业精神。

从教学内容中选择合适的课程思政切入点,并与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进行融合,让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成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这样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生动而形象,更具有亲和力、渗透力,便于理解和认同,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责任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见表1。

综上,“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为:培养掌握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新创业与专业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自觉遵守创业规律,能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

目前关于创新创业类课程思政的研究多为宏观层面的理论建构,集中在必要性、可行性、如何应用等方面[6](P49-51)[7](P91-94)[8](P168-170),关于“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改革和实践的系统性阐述较少[9](P152-157)。因此,在寻找

和挖掘具有思政元素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本土、本校相关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利用,并将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以案例或举例的形式设计到实际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完善考评体系。

(一)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创新创业基础”课程采用基于项目的课赛一体教学模式,其思政教学设计可以分为讲授环节思政教学设计及实践环节思政教学设计两个部分。

1.讲授环节思政教学设计

以第1讲中的“创新概述”为例,该部分内容包括创新的概念、类型、主体、意义等4个子知识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思政教育渗透不足的问题[10](P106-108),选择了影响力大、知名度高,且学生们比较了解的学校原创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作为案例,并将该案例中小姐妹的感人事迹作为育人元素与创新概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在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小姐妹勇于担当的精神,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具体的教学设计见表2。

在讲授“创新概述”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思想,启发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去思考和感悟,继而提升同学们对“创新”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同感,从而自觉树立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2.实践环节思政教学设计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均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是价值塑造、能力训练的关键环节。我们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精神”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同时将与“互联网+”大赛、红旅赛道相关的获奖项目作为案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创业观,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把个人追求和时代需求结合起来,在项目的实践中练就本领、增长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努力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此外,为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需要格外重视项目创意环节,这是项目的初心和起点。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美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方面的内容,选择对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有促进作用的公益项目作为创新创业项目。整个课程的项目实践活动包括4次头脑风暴、创业计划撰写、路演ppt制作、路演答辩等7个环节,可以系统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担当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拼搏奋斗精神。详细的教学设计见表3。

(二)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头脑风暴、反思、游戏体验、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为学生创造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项目的选择是调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为了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我们把选择项目的权力交给学生团队,作为项目的主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及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应用研究和改进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11](P46-50)。在课堂教学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教师的组织、引导和督促作用。首先,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参与,每次课都设置互动或游戏环节2~4个,每次互动都会选择2~3位同学分享,教师点评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其次,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和使用案例,这样会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让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渗透到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便于理解和认同。第三,针对创新创业的核心理论等重要内容的教学,增加了课前小测、课后小测以及学习反思,在强化思维训练的同时理解内化知识。第四,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头脑风暴的过程性引导,把握好节奏,提高参与感和仪式感,如“全体静默1分钟”这个环节,让每个同学都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而“延迟判断”让每个同学都能畅所欲言。对于创意好、行动快的小组要擅用表扬和激励;对于创意不切实际且行动慢的小组,要重点观察、积极引导,并耐心陪伴和期待,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头脑风暴的质量,进而提升项目的质量。第五,在综合实践环节加强对项目的综合性、过程性辅导,一般每个项目要辅导5轮以上,以保证项目的完整性和综合实践训练的效果。

(三)改进课程思政的考评体系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由5次个人作业、7次团队作业、考勤和课堂表现组成,考核要点兼顾课程核心内容和思政育人元素,具体的考核设计见表4。

12个过程性考核作业,涵盖了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和实践训练过程,既能考查学生的个人学习和实践能力,也能考查其合作学习效果和项目实践效果,能集中体现课程对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效果。为了帮助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不断提升作业质量,建立了作业成绩预警机制,分别在第4周、第8周进行两次预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敬业精神,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经验及启示

(一)将价值引领、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实施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改革之后,我们重新搜集选用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让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赋能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从而使教学有温度、有力度、有信度,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案例、互动和体验游戏的导入为同学们营造了真实而具体的情景,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践环节的教学设计系统而深入,能有效引导同学们积极投身基于项目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贯通了听课、思考、思维训练、亲身体验和主动实践,知行合一,同学们的获得感提升,收获较大。结课时产生的创新创业项目100%报名参加学校当年的大学生创新大赛,红旅赛道的项目比例由2021年的30%左右提升至2023年的70%左右,个别项目得到了投资并落地孵化。

第一,课程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将项目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团队,有效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强。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的实践活动达到14周,在实践层面为师生提供了围绕项目实施进行多次交流的契机,有的项目需要教师协助联系企业导师,有的项目需要教师协助链接外部资源,密切了师生关系

[12](P108-113)。第三,项目组的实践活动因项目内容不同而向不同方向拓展,每个学生都因项目的实践需要进行拓展学习,构建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13](P33-39)。第四,项目分为红色文艺作品创作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振兴乡村文化教育服务、文旅服务和其他等四大类,同学们根据项目实践的需要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精神谱系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方面的相关政策。通过深入调研和访谈,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并加以验证,学以致用的同时也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总之,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创新精神均有所增强,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了较好的协同效应。

(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赋能教学内容,提升了课程的思政价值

深入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具有思政价值的教学资源,精心设计,选择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充实应用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库。

第一,选取具有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内容,共搜集到相关的政策文件14个、电影6部、短视频242个、案例80多个、校友创业典型29个,积累了290多个思维训练测试题和8种类型的班级游戏;将学校艺术创作成果,如原创大型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原创话剧《战士战马》以及复排的《黄河大合唱》转化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融入课堂,引起同学们的共鸣,有效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第二,考虑到艺术类院校的专业特点,课程还将央视频中的《平语近人》《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相关栏目内容引入课堂教学,精准推荐给不同专业的同学们,深受同学们欢迎。这些学习资源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具特色,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具有非常高的学习价值。我们发现,只要用心,处处都有可以利用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三)实施过程性评价,培养了学生的敬业精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可视化成果,12个过程性考核作业,涵盖了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和实践训练。第一,过程性评价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敬业是价值塑造的具体内涵”[14],学生对自己学业的敬业,就是对自己学习的敬畏和专一,高质量完成作业是学生敬业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因此,我们要求同学必须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积极与老师互动,吸收内化所讲知识,唯有如此才能完成学习反思、头脑风暴等课堂作业,完全融入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中,全程全身心投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项实践活动中。

第二,建立了及时预警及有针对性地帮扶机制。遇到个别同学学习进度跟不上、课堂作业质量差等问题,教师必须“挑起思政的担子、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4],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及时进行预警和有针对性地帮扶。我们在分组和项目创意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事实证明,教师只要进行多次认真的提醒、指导、帮扶,同学们的学习效果肯定能得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担当意识、创业实践能力均得到有效培养。

(四)增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提升教学能力

“要想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必须强起来”[15](P24-27)。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师要提高政治觉悟,增强课程思政意识,以立德树人的责任感投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6](P49-51)。基于此,教师定期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活动、集体备课,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进行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的实践探索,教学设计组织能力、教学水平均得到锻炼和提升。

第二,教师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之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实施过程性考核后,教师评作业的工作量陡然增大,然而为了学生的成长,教师们凭借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坚持下来。实施课程作业预警机制后,教师们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会及时评判和记录,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作业质量较差的同学,会及时干预,加强引导和辅导,想方设法指导学生提高作业质量。师生的敬业精神交相辉映,成就了有能量、有效率、有质量的课程教学活动,进而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EB/OL].(2020-06-0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12]4号)[EB/OL]. (2012-08-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72/201208/t20120801_140455.html.

[3]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2015-05-04).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68465.htm.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5]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6]刘春阳. 课程思政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1).

[7]张艳妮,花晗佶.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科学咨询,2023(6).

[8]陈艳梅,李存国,都三强.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理论内涵与实践探索:以“创新创业基础”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5).

[9]林雪治.“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改变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4).

[10]梁国初.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现场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论管理,2023(17).

[11]周杨.内涵式发展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上下功夫:访厦门大学潘懋元先生[J].中国大学教学,2018(1).

[12]任良玉,张吉维.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

[13]刘益东,任良玉.课题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探析[J].大学(研究版),2015(5).

[14]谢维和.清华本科教育的质量标杆[EB/OL]. (2017-12-14).https://www.ioe.tsinghua.edu.cn/info/1142/1059.htm.

[15]徐平国.“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2).

收稿日期:20240112

基金项目:

内蒙古艺术学院202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2JG03);内蒙古艺术学院第二批创新创业立项课程建设项目(2021sckc01)

作者简介:

任良玉(1965-),女,河北邢台人,内蒙古艺术学院学生就业工作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思政同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