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 安培培
摘要:
基于2008—2021年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并对周边城市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分时期看,科技创新在冲击抵御与恢复调整两个阶段对城市经济韧性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调节效应检验发现,金融集聚能够强化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因此,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水平、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对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
科技创新;金融集聚;城市经济韧性;空间杜宾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DOI:10.7535/j.issn.1671-1653.2024.02.002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Urban Economic Resilience: Also on the
Regulating Effect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LI Quan, AN Peipei
(School of Economic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HQK]Abstract:
Based on panel data from 277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nd above from 2008 to 2021, a two-way fixed effects spatial Durbi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urban economic resili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s urban economic resilience and has a positiv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n neighboring cities;In different perio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ignificantly promotes urban economic resilience in both shock resistance and recovery adjustment phases;The test for moderating effects reveals that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strengthen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urban economic resilience.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continuously advance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ptimize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nhance the support of finance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urban economic resilience.
Key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urban economic resilience; spatial Durbin model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的加速推进,城市经济面临来自国内外各种复杂多变因素的外部冲击。增强经济韧性成为各国和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3月,我国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加强韧性城市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不断提高城市抵御外部冲击、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①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②作为科技创新和现代要素集聚的中心,城市能够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提供重要战略支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科技创新能够赋能数字经济时代的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在科技创新和城市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金融能够为创新研发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实现区域科技创新、城市创新和金融创新的良性互动。当面临外部冲击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城市区域更容易更快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有效调动其丰富的科技、金融和创新资源优势,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保障,从而保持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
实践证明,提高城市经济韧性是城市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其中的空间作用机制如何,以及不同时间阶段的影响方向及其强度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科技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存在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其次,加入时间轴异质性分析,考虑不同时期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的影响;最后,运用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与金融集聚的协同作用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作用机制。本文旨在丰富已有研究并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动力、优化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以及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提供具有现实价值的启示与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们就科技创新、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基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的丰富成果,为进一步探讨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现有研究主要聚焦在科技创新对经济韧性的作用方面,大部分学者认为科技创新对经济韧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Bristow G等[1](P265-284)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角度探讨了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韧性的关系,发现在危机期间被认为是创新领导者的地区更有可能抵御危机或从危机中恢复。杜志威等[2](P170-179)的研究表明,科技创新可以帮助城市在恢复期进行适应性的结构调整,提高珠三角城市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陈奕玮等[3](P90-93)研究了技术溢出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发现技术溢出作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能力的关键因素。王鹏等[4](P48-58)构建了一个包含科技创新效率和经济韧性的联立方程组,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效率与经济韧性之间存在协同促进作用。另外,也有学者认为科技创新对经济韧性具有消极影响,如Calignano G等[5](P31-49)通过分析科技创新与意大利地区经济韧性的关联性,发现科技创新的传播和应用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从而削弱了科技创新对经济恢复能力的促进作用。
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的关系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从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两个维度展开。直接效应方面,主要探讨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影响差异和影响阶段。赵春燕等[6](P102-114)基于285个城市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两个角度分析了经济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表明多样化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专业化集聚则不具有显著影响。吴富强等[7](P73-87)从效率、韧性与活力三维视角探究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质量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城市、地级市以上城市以及人口密集型城市中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张学超[8](P47-51)从冲击抵御与恢复调整两个阶段考察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在冲击抵御阶段和恢复调整阶段金融集聚均能有效提高城市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但前一阶段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方面,主要关注了金融集聚在不同区域层次上对周边地区经济韧性产生的溢出效应。朱金鹤等[9](P72-79)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三大城市群的城市经济韧性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提高金融效率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陈若愚等[10](P112-129)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式发展会使中心城市产生涓滴效应,通过释放积极的技术溢出效应来推动周边城市经济建设,并对周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积极影响。
总体而言,学者们主要关注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并且从不同角度、不同阶段和不同区域对金融集聚和城市经济韧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然而,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大多数研究分别探讨了科技创新或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而较少有研究将这两个变量与城市经济韧性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在分析空间影响时往往局限于特定区域或城市群,缺乏对更广泛区域的综合分析。此外,对于金融集聚在科技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是否起到调节作用,现有研究尚未涉及。基于此,本文选取2008—2021年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金融集聚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以期丰富相关研究。
三、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一)科技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
科技创新是提高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11](P185-188)。科技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城市经济韧性。一是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2](P121-125)。科技创新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负荷,提高城市的竞争优势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促进产业多样化和创新技术的引入,降低城市对单一产业或市场的依赖程度[13](P88-104)。科技创新可以通过推动新兴产业和创新技术的发展,优化和多元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强城市在不同情境下的适应性和恢复力。三是培育和吸引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提高城市的科技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14](P1-11,32)。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核心资源,对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至关重要。通过吸引优秀人才、加强科技教育和培训、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等,可以塑造城市的科技品牌和影响力,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四是提高集聚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增强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产业链、价值链、知识链等多种方式,向周边城市传播信息、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促进区域内的协同创新和协作网络的建立,提高区域整体的经济韧性。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1。
H1:科技创新对本地区城市经济韧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其他地区城市经济韧性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二)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
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规模经济效应使金融集聚能够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透明度,促进资源配置效率[15](P69-80)。此外,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了风险敞口,进而提升经济的抗冲击能力。其次,金融集聚具有正向的外部效应,集中的金融机构和专业人才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吸引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入,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和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提高本地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加速受冲击后的经济恢复速度,增强经济的适应性。最后,金融集聚具有联动效应,通过跨区资本流动和信息共享为周边地区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提升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综上,本文提出假设2。
H2:金融资源配置均衡时,金融集聚对本地区城市经济韧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其他地区城市经济韧性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三)金融集聚的调节作用
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旨在加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科技创新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如资金需求、技术风险、市场不确定性等。在这种情况下,金融集聚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金融地理现象,可能会对科技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一方面,金融集聚能够凭借充足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将资金合理分配以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16](P13-23)。科技创新需要巨额投资和资金支持,而金融集聚可提供各种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从而减轻科技创新所面临的资金限制和成本压力,提升创新主体的投入动力和信心,促使其在研发活动中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另一方面,金融集聚还可以提供有效的信息传递和知识扩散渠道,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而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因此,金融集聚可以借助其规模和效率优势,加速科技创新的速度和质量,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积极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
H3:金融集聚在科技创新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四、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城市经济韧性(Resi)
借鉴王钦等[17](P30-35)的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抵抗力、恢复力和转型更新力3个维度的城市经济韧性测度指标体系。抵抗力反映了城市在遭受各种经济风险和挑战时,能够维持经济稳定、降低损失的能力,主要由人均GDP、外资依存度、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等4个指标构成。恢复力是指城市在遭受各类外部或内部冲击后,通过自我调整实现经济系统逐步恢复的能力,主要由地方财政收支比、GDP增长率、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4个指标构成。转型更新力反映了城市在经济系统调整恢复后,能够实现创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由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产业结构高级化、每万人口专利授权数等3个指标构成。采用熵值法计算城市经济韧性综合指数,外贸依存度为负向指标,其余为正向指标。
2.解释变量:科技创新水平(Tech)
科技创新水平可以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维度进行衡量。其中,创新投入主要体现在研究经费和研究人员数量,而创新产出主要体现在专利授权数量。考虑到数据的可靠性和可得性,从投入的角度衡量科技创新水平,并参考华桂宏等[18](P48-56)的研究方法,选取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的比重作为科技创新水平的衡量指标。
3.调节变量:金融集聚(Agg)
参考王钦等[17](P30-35)的研究成果,从金融规模、金融密度和金融人才3个方面对金融集聚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来说,金融规模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中金融活动的总量水平,主要包括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等指标。金融密度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中金融活动的普及程度和效率水平,主要包括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与年末总人口的比值、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与土地面积的比值等指标。金融人才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中从事金融业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水平,主要包括金融从业人员数量、金融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比例等指标。在明确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进行加权处理,得到了各个地区的综合得分,并据此对其金融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和分析。选取的各个指标见表1。
4.控制变量
参考张学超[8](P47-51)、王晓等[19](P120-143)的研究方法,选取5个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控制变量,分别是信息化水平(Inf)、人力资本水平(Human)、收入水平(Salary)、城市规模(Size)和创业活力(Entrepper)。其中,信息化水平使用人均电信业务总量进行衡量;人力资本水平以每万人口大学教师数量作为衡量指标,并对其进行对数化处理;收入水平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对数值表示;城市规模选取人口密度的对数值来度量;创业活力则以每百人新创企业数作为衡量指标。
5.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选取2008—2021年期间部分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作为样本。在样本选择过程中,剔除了数据缺失较多的城市,最终保留27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总计3 878个样本。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各地区历年统计公报。考虑到部分数据存在缺失值,研究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了填补处理。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展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从表2可以看出,城市经济韧性的均值为0.211 4,标准差为0.092 1,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507 1和0.089 1,反映了不同城市在应对外部冲击时的经济恢复能力有较大的差异;科技创新的均值为0.160 8,最大值和最小值也有明显的差距,表明不同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强度和效果存在显著差别;金融集聚的最大值为4.199 7,最小值为0.248 8,说明城市之间金融集聚程度参差不齐。
(三)研究方法
1.空间权重矩阵选择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是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和测算 Moran's I指数的基础。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常用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采用二进制矩阵描述两个城市之间是否存在邻接关系,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为0或1,如果城市[WTBX]i与城市j之间存在邻接关系,则矩阵中元素(i,j)的值为1,否则为0。第二种方法是基于城市i和城市j之间的地理距离的倒数或地理距离平方的倒数计算的空间地理距离矩阵。第三种是以城市i人均[WT]GDP年均值和城市[WTBX]j人均GDP年均值差额绝对值的倒数测算空间经济距离矩阵。本文根据空间是否相邻设定了空间邻接矩阵,具体表示如下:
wij=1,城市i和城市j相邻,
0,城市i和城市j不相邻。(1)
在稳健性检验中,根据经济距离的倒数设定空间经济距离矩阵,计算公式如下:
[WTHX]w[WTBX]ij=[SX(]1[]|[AKx-]i-[AKx-]j|[SX)],i≠j,
0,i=j,(2)
其中[AKx-]i=∑[DD(]T[]t=T0[DD)]
xit[SX(]1[]T-T0[SX)],xit表示i地区第t[WT]年的实际人均GDP水平。
2.空间自相关检验
在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前,首先检验变量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WTBX]I值用以衡量空间自相关性的程度,该值介于-1和+1之间,其中负值表示测算变量的空间分布具有负的自相关性,正值表示测算变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正的自相关性,0表示没有自相关性。一般认为,Moran's I的绝对值越大,自相关性越强。全局Moran's I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Moran's I[WTBX]=
[SX(]∑[DD(]n[]i=1∑[DD(]n[]j=1[WTHX]w[WTBX]ij(xi-[AKx-])(xj-[AKx-])s2∑[DD(]n[]i=1
∑[DD(]n[]j=1[WTHX]w[WTBX]ij[SX)],(3)
式(3)中,[WTBX]s2=1n∑[DD(]n[]i=1(xi-[AKx-〗)2,[AKx-〗=1n∑[DD(]n[]i=1xi,其中:n表示样本数量;xi表示样本i的观测值;
[AKx-]表示所有样本的均值;wij表示样本i和样本j之间空间权重矩阵的元素。
检验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2008—2021年城市经济韧性在空间邻接权重矩阵和空间经济距离矩阵下的莫兰指数均为正值,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各城市间的经济韧性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即各城市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经济韧性高的城市会带动周边城市提升经济韧性。因此,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城市经济韧性的溢出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
3.空间计量模型选择
对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因此,在实证分析中引入空间因素是必要的。参照Elhorst J P[20](P389-405)的研究,依次进行LM检验、Husman检验以及LR检验,最终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应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为进一步判断应采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进行Husman检验。根据Husman检验结果,[WTBX]P=0.000,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因此,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结合似然比检验结果和拟合系数,综合考虑选择控制个体和时间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再进一步通过LR检验,由表4的检验结果,空间杜宾模型(SDM)不能退化为空间滞后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
最终,选择双向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WT](SDM),模型具体设定如下:
[WT]Resiit=α0+ρ∑[DD(]n[]i=1[DD)][WTHX]wij[WT]Resiit+α1[WT]Techit+
δ1∑[DD(]n[]i=1[DD)][WTHX]w[WTBX]ij[WT]Techit+αcXit+δc∑[DD(]n[]i=1[DD)][WTHX]w[WTBX]ijXit+
μi+δt+εit,(4)
其中:[WT]Resi表示城市i在第t年的城市经济韧性;[WT]Tech表示城市i第t年的科技创新水平;Xit为控制变量,包括信息化水平
([WT]Inf)、人力资本水平(Human)、收入水平(Salary)、城市规模(Size)以及创业活力(Entrepper);[WTHX]w[WTBX]ij为本文设定的空间权重矩阵;μ是个体固定效应;δ是时间固定效应;ε是随机扰动项。
五、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空间杜宾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到,被解释变量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479 9,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经济韧性与周边地区经济韧性存在空间依赖性。高经济韧性地区的辐射效应通过产业结构互补、创新合作和城市网络联动等方式,不仅增强了单个城市的经济韧性,而且提高了经济韧性在整体区域内的上升概率[21](P23-33)。解释变量科技创新的系数为0.060 2,且通过了1% 的显著性检验,说明科技创新能够在经历外部冲击后寻找到新的发展机会,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而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韧性。另外,在空间杜宾模型中,不仅可以看出本地区经济韧性对周边地区经济韧性的影响,也可以看到本地区科技创新对周边地区经济韧性的溢出效应。科技创新的空间滞后项系数为0.028 3,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科技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的科技创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韧性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这可能是由于科技创新引领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在地区间的传播和应用,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经济韧性水平,H1得到验证。
在控制变量中,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收入水平、城市规模以及创业活力对本地区经济韧性存在正向影响。从空间滞后项系数来看,创业活力的系数显著为正,可以初步判定其能够对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收入水平和城市规模的系数为负,表明其对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产生了负向影响。
(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
为了更准确地估计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采用偏微分方法对SDM模型进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将总效应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反映了本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对本地区经济韧性的影响;间接效应反映了本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对周边地区经济韧性的影响。
空间杜宾模型效应分解结果见表6。
由表6的分解结果可知,从直接效应来看,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科技创新水平每提高1单位,本地区经济韧性就会提高0.067 9单位,说明科技创新水平越高,本地区经济韧性越强。可能的原因在于:第一,科技创新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体逐渐减少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并转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推动区域整体朝着更具活力的产业结构转型,降低生产过程的脆弱性[21](P23-33)。第二,当面临经济环境变化时,企业通过利用现有技术或推动技术变革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可以显著增强其市场适应能力,这使得企业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保持竞争力,为提升本地区城市经济韧性奠定了发展基础[22](P78-92)。同时,从间接效应来看,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科技创新水平每提高1单位,周边地区经济韧性就会提升
0.099 6单位,且占总效应的50%以上,说明科技创新水平越高,周边地区经济韧性越强。这可能是因为科技创新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知识、信息、人才等要素资源更多地向高效、高附加值、高质量的区域传递,形成了城市间的正向溢出效应,进而增强周边地区的经济韧性。此外,技术流通的加速能够促进地理邻近区域之间的技术模仿和知识交流,从而提高这些区域在应对挑战时的转型和重塑能力,增强其经济适应性和抵抗力[23](P72-79)。
在控制变量中,信息化水平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并提高协作效率,从而显著推动当地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通过促进知识共享和技能提升对本地区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可能导致周边地区经验丰富和高技能的劳动力向本地区集中,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收入水平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表明高收入水平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和刺激消费需求,显著提升了本地区的经济韧性。城市规模的扩大对本地区的经济韧性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并且通过经济联系和区域一体化,也对周边地区的经济韧性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创业活力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促进区域间的知识共享和技术转移,从而加强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韧性。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可靠性,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一,参考郭永等[24](P33-43)的研究,分别建立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滞后模型(SAR),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见表7。无论是采用SEM模型还是SAR模型,科技创新的系数均为正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采用替换空间权重矩阵的方法验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鉴于城市间的经济基础和地理距离之间存在空间联系,使用经济地理距离矩阵进行回归分析。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显示,科技创新的估计系数仍为正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进一步证明了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第三,为了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借鉴梁向东等[25](P113-127)的研究,在模型中引入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重新检验科技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城市经济韧性的一阶滞后项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上一期的城市经济韧性对本期的城市经济韧性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基础研究结果一致,这一发现验证了本文实证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六、进一步分析
(一)分时段分析
借鉴王鹏等[26](P38-55,205-206)的研究,将2008—2010年和2011—2021年分别作为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抵御阶段和危机发生后的恢复调整阶段。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的直接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两个时期的回归结果(见表8)表明,两个时期中,科技创新对本地区经济韧性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科技创新通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增强了城市系统在不确定环境下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此外,两个时期中,人力资本水平、城市规模以及创业活力等控制变量也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科技创新对周边城市经济韧性的间接效应系数在两个阶段都显著为正,但在2011—2021年的系数有所下降,说明科技创新能够促进周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但后期这种促进作用有所减弱。控制变量中,城市规模和创业活力的间接效应系数在两个阶段均显著为正,表明对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具有促进作用。综合发现,在恢复调整阶段各变量的系数值及其显著性水平整体上优于抵御阶段,这反映出社会发展正不断推动城市经济焕发崭新活力,科技创新也在持续为增强经济韧性提供支撑。
(二)调节效应检验
为了进一步探讨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是否受到金融集聚的调节作用,在基准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科技创新与金融集聚的交互项,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表9的空间效应分解结果,金融集聚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018 7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间接效应系数值为正,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金融集聚通过集中金融服务,提高了本地区的投融资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增强了经济韧性。同时,这种集聚效应通过区域金融合作和资本流动,为周边地区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和发展机会,通过资金的正向溢出效应和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稳定与增长,共同提升了整个区域的经济韧性,H2部分得到验证。其交互项Tech×Agg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说明金融集聚程度越高,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越强,H3得到验证。这说明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需要良好的金融环境,金融集聚地区通过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科技创新进程,进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七、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深入研究城市经济韧性对于增强城市应对危机能力、推动城市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了探究科技创新如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及其空间效应,本文基于2008—2021年277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了科技创新和城市经济韧性的测度指标,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总体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科技创新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城市经济韧性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采用新技术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式,直接增强了本地区的经济韧性。此外,科技创新通过技术传播、知识共享等路径,对邻近地区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经过不同空间计量模型和空间权重矩阵的稳健性检验以及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第二,分时期来看,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城市经济韧性在冲击抵御阶段和恢复调整阶段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控制变量中,城市规模和创业活力在这两个时期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韧性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综合分析发现,后一阶段各变量的系数值和显著性水平普遍高于前一阶段,表明在恢复调整阶段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第三,调节效应检验发现,科技创新与金融集聚交互项的直接效应系数和间接效应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金融集聚在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影响效应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即金融集聚程度越高,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越强。因此,金融集聚地区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满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加速科技创新进程,进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二)启示
第一,提升城市经济的抗冲击能力,强化科技创新是关键。其一,通过政策手段,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及融资支持等,可以系统性地增强对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的投入,进而激发创新实体的研发活跃度。其二,鼓励和引导经济体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或改造,从而提高经济体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其三,从宏观角度来看,强化区域间的技术互通与交流,有利于形成技术外溢的区域网络效应,确保技术进步与城市经济韧性在区域层面达到互补,进而提高整体区域经济的稳定性与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二,充分发挥金融集聚在提高城市经济韧性方面的作用。加强对城市金融集聚的规划和引导,建立健全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监管机制,促进金融资源的均衡分配和高效利用,形成多元化、协调化和包容性的金融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跨区域金融合作平台,实现市场信息的共享,加强城市内外部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区域金融资源的流动性,从而共同提高城市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第三,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金融集聚的互动协调。科技创新与金融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驱动力,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协调关系。为了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各地区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金融集聚的双向促进作用,构建科技创新与金融集聚的协同发展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需要在政策支持、激励机制、监管框架和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加强跨区域合作和交流,促进科技、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EB/OL],2020年11月3日,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访问日期:2023年5月18日。
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年10月25日,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访问日期:2023年5月18日。
参考文献:
[1]Bristow G, Healy A.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An Exploratory Analysis[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18(2).
[2]杜志威,金利霞,刘秋华.产业多样化、创新与经济韧性:基于后危机时期珠三角的实证[J].热带地理,2019(2).
[3]陈奕玮,吴维库.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城市经济韧性[J].统计与决策,2020(23).
[4]王鹏,钟誉华,颜悦.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韧性交互分析:基于珠三角地区的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8).
[5]Calignano G, De Siena L. Does Innovation Drive Economic Resistance? Not in Italy, at Least![J]. Rivista Geografica Italiana, 2020(3).
[6]赵春燕,王世平.经济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1).
[7]吴富强,杨晓丽,陈雨佳.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质量:基于效率、韧性与活力三维视角[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5).
[8]张学超.金融集聚、创新能力与城市经济韧性[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6).
[9]朱金鹤,孙红雪.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演进与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20(2).
[10]陈若愚,霍伟东,张莹.金融集聚视角下区域技术扩散的机制与成效:基于长三角六大都市圈的实证及比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9).
[11]王甜.数字产业化、跨境电商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3(16).
[12]朱岚田,葛扬.市场分割与区域经济韧性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23(13).
[13]徐圆,邓胡艳.多样化、创新能力与城市经济韧性[J].经济学动态,2020(8).
[14]程广斌,靳瑶.创新能力提升是否能够增强城市经济韧性?[J].现代经济探讨,2022(2).
[15]郭龙,孙东升,吕刘.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
[16]韩越,李国庆,侯佳璇,等.金融集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J].现代管理科学,2023(4).
[17]王钦,张林,孙永权.中心城市金融集聚与经济韧性的耦合关联研究:基于国家中心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J].城市发展研究,2022(12).
[18]华桂宏,陈雨佳.金融集聚、科技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J].华东经济管理,2022(5).
[19]王晓,李娇娇,王星苏.创新型城市试点有效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吗?[J].投资研究,2022(5).
[20]Elhorst J P. Matlab Software for Spatial Panels[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14(3).
[21]张安伟,胡艳.中国市域经济韧性结构分解与演变及其创新驱动机制[J].经济地理,2023(10).
[22]郑威,陈辉.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基于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3(12).
[23]韩冬日,石孖祎,丁莹莹.数字经济及其内部耦合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3(3).
[24]郭永,巫瑞,梁申颖.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2(9).
[25]梁向东,阙启越.要素配置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城乡融合发展: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21(4).
[26]王鹏,钟敏.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与城市经济韧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
收稿日期:2023-12-01
基金项目:
甘肃省软科学项目(22JR4ZA047)
作者简介:
李泉(1976- ),男,甘肃宁县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等研究;安培培(1998- ),女,河南洛阳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2021级应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