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颖媛 王冰 赵晓雨
摘 要: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化思想极富激情的时代,由于人们自我的觉醒,对自然美的追求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人物绘画的发展也在不断成熟。通过先秦、汉朝风格和形式的不断演变,魏晋时期的绘画艺术逐渐发展,技法表现也从“工”转为“艺”的审美表达。探讨东晋时期顾恺之《洛神赋图》的风格特征,分析顾恺之人物画审美风格对早期中国画和思想理论的影响,总结魏晋时期人物画审美风格的影响和审美价值。《洛神赋图》不仅是前所未有的人物绘画,也在山水画体系上走出重要一步。其丰富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绘画形式,奠定了山水画的初始形态,树立了中国古典赋色技法。
关键词:魏晋时期;线条;山水画;《洛神赋图》
顾恺之,东晋画家,“六朝四大家”之一,有画绝、才绝和痴绝“三绝”之称。精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现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摹本传世。《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以三国时代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为创作原型。此外,顾恺之“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艺术论述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艺术理论是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艺术创作实践与艺术理论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家们不仅积极投入绘画实践,同时也在不断地思考并总结绘画理论与经验。受魏晋玄学的启发,魏晋南北朝形成了独特的绘画理论体系,对于其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观念及谢赫阐述的“气韵”理念,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一道永恒且深刻的印记。这两大理念涵盖的内容广泛,寓意深远,深入表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特质及其精神层次。顾恺之、陆探微等人注重神情的审美取向明显受到了玄学思想的影响。如美学家宗白华曾指出,魏晋人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这一美学特征在《洛神赋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丰富“以线造型”的绘画形式
(一)超越时空,意境深远
任何一种艺术现象的兴起、演变以及进步都与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具体来说,它与特定的社会政治形势、文化潮流和审美取向息息相关。对于艺术研究而言,这些因素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内容。对个人性格魅力和独特价值观的展现是晋代士人的共识,他们通过一种空灵的心态与道家的思想来体验生活,他们的思想活泼且不受拘束,用一颗充满活力和自由的精神去理解这个世界,并超越了传统规则的要求,寻求真实而丰富的生命体验。这是一种由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塑造出的独特的文化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主要体现在当时的文人阶层身上。正是这种文化心态的确立,促进了魏晋南北朝艺术的大发展。
中国绘画的特征在于其“以线造型”,因为线在表现对象时常常是婉转灵动,线的美丽在《洛神赋图》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画家不执着于描绘物体的表面形态,而是注重气韵、势态,极大地发挥了笔法的作用,创造了一种空灵通透的境界。通过对《洛神赋图》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时代艺术追求生动形象、超越世俗的主流美学取向。纵观中国绘画的历史,线条是大多数作品中组织画面的重要元素,承担了表现气韵和势态的双重作用,同时展现出独特、生动、丰富的绘画美感。顾恺之《洛神赋图》这一部典型的绘画作品,不仅表现力强,而且把再现和表达完美结合,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虽然仍然表现出早期艺术的特征,但画家情感表达能力与前代相比有了质的飞跃。画面中洛神和曹植的形象、动作和表情充分展现了他们矛盾的心理活动,展现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对分离的惆怅,这一切都是“以线造型”和“以形写神”的结果。
(二)疏密相间,张弛得当
中国绘画的基本造型方式是线。在古代绘画著作中,谢赫在《古画品录》总结了“六法”,其中“骨法用笔”一词首次将线在中国绘画中的应用提升到理论高度。张彦远对中国人物画中线的表现有多层次的讨论,他不仅将绘画与书法中的线联系起来,而且融入了对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绘画审美特征的分析:“或问余以顾、陆、张、吴用笔如何?对曰:‘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论。张僧繇点曳斫拂,以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
画家通过线的长度、力度、粗细、虚实、转折来创造不同的画面,展示不同的纹理质感、时间和空间感,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绘画艺术中最重要、最具表现力的表现形式。在这些表现效果基础上,再加上用笔的速度和力度创造线条之间排列和组合的不同变化,可以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顾恺之的笔法紧劲连绵,其作品中的线条优美流畅,富有节奏,犹如“春蚕吐丝”。《洛神赋图》中描绘的场景充分发挥了线条的内在表现力,这不仅使线条更加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也为其审美想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历代绘画大师的基础上,中国所有的作品在用线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从顾恺之“春蚕吐丝”和“春云浮空”的线条绘画艺术开始,到唐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再到明代周履靖在《天形道貌·论画人物》中总结的“十八描”,这些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绘画基本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洛神赋图》中使用的“高古游丝描”为中国绘画的许多描法奠定了基础,为丰富中国绘画的形式和表现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奠定山水画的初步形态
(一)置景有度
东晋艺术不同于以往的表现是对世俗的超越,它通过大量包含超越世俗精神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东晋文人雅士沉浸在江南清秀美丽的自然景观中,如王羲之“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不做官就“尽山水之游”“卒当以乐死”。在东晋时期,如王羲之一样热爱自然山水的文人不在少数,在优美宁静的山水间旅行成为东晋文人的普遍生活方式。为什么东晋文人对自然景观情有独钟?有很多原因。江南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观确实吸引了南渡的北方士人,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自然景观视为体玄悟道的媒介和体验超越现实生活的渠道。他们表现心中山河的独特性,也表现了自己的心灵体验。中国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真正形成了一个新美术形态,中国美术领域也得到了巨大发展。
魏晋时期山水画被当作人抒发才情风貌的媒介,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在亲近与欣赏自然山水画的过程中与自己相化相忘。这就使山水成为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走向个人理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世说·容止篇》有云:“江外无烽燧之警,宇内归穆然之美。公雅好所托,常在尘垢之外,虽柔心应世,蠖屈其迹,而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这种对山水的心理体悟,成为畅情之媒介,这为以后借畅情而产生的空间意识提供了思想源泉。
“由魏晋时代开始的人物画的传神——亦即气韵生动——的自觉,虽然是受了庄学的影响,但庄学的艺术精神,绝不能以人物作对象的绘画为满足;自然,尤其是自然的山水,才是庄学精神所不期然而然的归结之地。”学者徐复观的这段话恰恰指出了魏晋时代山水画产生的思想根源。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顾恺之《洛神赋图》来理解魏晋时代艺术家对于山水的设计理念及布局方式。《洛神赋图》中不仅有水的流动感和云彩的变化,还有清晰的水面反射效果,如松树和岩石、赭色石头和黄色沙土,这些元素都起到了衬托人物动态和静态的作用,创造了充满浪漫氛围的环境,同时也反映出山水与人和谐相处的心境。虽然这是一幅以人物为主的绘画作品,但如果移除其中的角色图像,作为背景的山脉、河流、树木等构建要素产生的空间联系仍然保持了山水画的基本特性,尽管可能显得简单粗糙,然而这也是山水画发展初期的重要标志,并对其后的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隋朝《游春图》中使用墨线勾勒出的线条和色彩,都带有《洛神赋图》的风格,呈现出一种古典优雅的美感。画面中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山石树林有勾无皴,填以青绿色为主的厚重色彩。同时,将唐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和《洛神赋图》相比,二者不仅山峰形态相似,而且峰顶上都画有类似的树木,这种现象绝不是巧合,而是一种历史承继的痕迹。
(二)主题突出
虽然《洛神赋图》是一幅以人物为主题的绘画,但当我们试图将人物从绘画中移除时,只留下山、岩石、云、水和树木作为背景,它仍然具有山水画的空间关系和面貌特征,只是有些不成熟。此外,目前现存较早的山水画主要是隋唐五代时期的作品,但据记载,在魏晋南北朝已经有许多独立的山水画,表明山水画逐渐脱离人物画而独立存在。虽然我们再也看不到这些尚未传下来的杰作的真实样貌,但我们仍然可以依据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感受到当时山水画的水平。之所以认为《洛神赋图》能够代表山水画的初期形态,是因为它确立了“散点透视”的山水画的基本观点与对风景近大远小的处理方法。在洛神的脚下,河水水纹的处理已体现出一种透视的关系;树木作为人物的背景也具有透视效果,近处细节丰富,远处概括模糊;至于巨龙仙鸟,都是依据这样的原理描绘的;远处的山脉以淡墨描绘,潇洒自如,并且创造出空间关系。顾恺之把中国绘画从原始意义的概括,上升到精致技巧的形式处理,为丰富中国绘画的形式和表现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树立中国古典赋色的重要技法
(一)鲜明和谐的设色
中国的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的兴起,人们的审美倾向从汉魏时期强调绘画的道德教化作用,转向欣赏绘画的魅力和特性。当先秦、后汉绘画艺术的一切成就都汇集在魏晋这一特殊时代,在社会政治、思想、艺术发展的相互作用下,中国绘画的转型和飞跃自然而然地到来。这一时期的绘画从上一代的自发状态进入了自觉的意识状态,开始为了绘画而绘画,中国绘画审美特征有了质的飞跃。《洛神赋图》的整体布局不仅基本摆脱了上一代在图像布置上的“稚拙”,而且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营造了丰富而生动的图像氛围。《洛神赋图》中的背景,如敦煌壁画一般由线描绘,直接赋以青绿重彩,被视为青绿山水的萌芽,直到隋朝展子虔的画作《游春图》的出现,山水画才真正摆脱了人物画的附庸地位,之后开始逐渐形成独立绘画体系。
(二)古朴稚拙的描法
《洛神赋图》中的景观、树木、石头都以线条勾勒、色彩填充的方式创作,这与绘画史上记载的“空勾无皴,单线平涂”的时代风格是一致的,色彩厚重、优雅、和谐,具有工笔重彩的特点。青绿山水是重彩山水画出现和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继承了早期传统绘画语言特征,脱离了魏晋时期人物画的传统绘画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为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我们没有办法验证青绿山水画的早期形态,但依据历史传承的基本规律,它大概保留了初始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一部分特征。《洛神赋图》虽然是人物画,但它是基于大量的景观而展开故事情节的,画中的线条细而有力,线条勾画的块面内都填满了青绿,颜色变化很少,只有岸边用赭石赋色,这便是青绿山水的初始形态。艺术家牛克诚结合自己的学术专著讨论了“积色体”和“敷色体”这两个中国画的语言样式,他认为《洛神赋图》体现了早期“积色体”山水的语言特征,是中国绘画两大色彩体系之一的“积色体”的代表。
中国的人物绘画在魏晋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并在唐代达到了艺术的鼎盛时期。唐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画是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从这些代表性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其造型和绘画技巧是相当自然的,人物形象丰富,色彩典雅富丽,具有工笔重彩的特点。唐代人物画色彩风格多样,有些是明亮的,有些是深沉的,着色方法也多种多样,饱满柔和但不庸俗,从这些代表作品中不难发现《洛神赋图》的基本赋色方法的影响深远。
四、结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充分展现了中国绘画的审美特征。以《洛神赋图》为代表,魏晋南北朝是整个中国艺术史上一个壮丽的篇章,继承了秦汉的伟大艺术传统,开辟了唐宋的审美氛围和绘画的基本模式,表明中国的早期绘画已经从政治关联转变为有自我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郭兴华.“传神论”的继承与发展新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
[2]刘相叶.从《洛神赋图》中谈顾恺之绘画中的“虚灵”之美[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3]张燕清.由顾恺之《洛神赋图》看魏晋绘画的自觉性[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4]肖雅萍.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5]张晓慧.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书学思想浅析[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夏颖媛,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王冰,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彩。
赵晓雨,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