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创作中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表现

2024-06-23 09:39徐子怡徐子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

徐子怡 徐子悦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艺术审美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促使画者不断提升作品的艺术意境。分析意境的审美特征在创作过程的体现,探讨艺术意境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性,并对于不同的艺术品类如何看待意境的审美特征表现进行研究,让人们在感受艺术家创作的同时,发现意境的作用和魅力。通过对优秀绘画作品的拆解,结合创作基本步骤,将艺术意境在绘画创作中的实际应用清晰呈现出来,淡化绘画创作的装饰意义,提高艺术家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虚实关系;艺术意境;审美特征;画面需要

石涛语:“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画者是山川的代言人,山川反映画者心中沟壑。山川自然不必多加谈论,艺术家眼中可观之物、手中可触之物都是灵感的养料,经过不同心境、不同情境的解读内化成为意象,映射为作品。山川与“我”神思交融,又借“我”之笔墨迹化而出。郭熙《林泉高致》中强调从不同角度师法自然,“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四时之景不同,用自己的主观思考、创设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创构艺术意境。此时绘画创作已非“所见即所得”。如何使观者站在作品前的所思所想与画者心意相通,这是绘画创作中主要讨论的问题。本文将从绘画创作与意境阐发关系探讨如何表现其审美特征。

一、身临其境,情感交融

古往今来,中西方绘画一直是许多艺术家和评论家讨论的话题。中国画和油画表现同种题材,虽然绘画语言载体不同,但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是一致的。造成二者迥异面貌的原因,不可避免地与地域、国情、历史等许多因素有关,但相同点是都相当重视对意境的营造。画者以现实为依据,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融汇成带有自身主观意识的绘画创作。绘画语言表达情感,绘画手法抒发意境。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以不同的绘画手法、绘画方式为骨骼,以中心思想传达出的主题、画面效果的表现力为支撑。点线面的穿插、色彩搭配、虚实对比、画面整体构成,每一幅带着画者思考的画作诞生之时,都离不开创造艺术意境这一过程。艺术意境的营造对于绘画创作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不同的情景建构会产生不同审美特点的艺术意境,画者在创造作品时应注意审美特征的运用。列宾在完成其代表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前,和同学去伏尔加河畔的镇子度过整个夏天。其间,列宾为了尽可能地收集素材,熟悉和了解纤夫的形象,与其同吃同住,力求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最后将所感所知浓缩在一幅艺术作品中。正是他的耐心和生活体验,给了他最真实的艺术感受。创造养料成就了他。尺幅不大的画面展现出基层群众自身的光彩,仿佛一部时代默剧,超越了画者和观者之间的界限,使观画者仿佛身临其境。成功的作品离不开艺术意境的塑造,画面传达的气息比形式主义的炫技堆积更为强烈。

画者常常遇到这种难题:他们照着摄影作品呈现出自然山峦,却得不到想要的感受;大部分停留在平面客观描绘,无法得到满意的绘画创作。解决这一境况的方法,无非是走出室内,身处自然。画瀑布,就要感受瀑布的湍急汹涌、气势磅礴。瀑布给人以壮观、雄浑之感,人们面对它会感受到自身的渺小。画溪流,就要感受它的流水潺潺。溪流流动的声音和节奏,闻之令人神情放松,非常舒适。画者想塑造意境,就不能满足于对现实景物和事物纯客观、自然主义的再现,而要注重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描绘与画者在景物中所感受到的情感相互交融。优秀绘画作品的定义是宽泛的,但无一例外都可以使观者感受到纯粹的意境色彩。情的融汇离不开景的建构,景的表现也离不开情的抒发。把情与景的相互交融视为意境创造的来源和核心,也是当代画者努力的方向。

“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王履是明初描绘华山的山水大家,他52岁时游览华山,在有限的时间里创作出华山的无数种面貌。壮美雄奇的华山使他对绘画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丰富了画学理论,正是师法造化感受的丰富经验引发了他对前人因袭古人风气的不同思考。遇华山前,王履的绘画观念停留在“师法家数”与“笔绢承袭”的摹古思想;遇华山后,受华山的奇险岭秀的宏伟之象启发有所顿悟,发觉华山的钟秀灵奇绝非纸上云山可比拟[1]。他认为,形的创造和意的抒发都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描绘、观察和体验。艺术创作应以造化为师,画者在创作时需要什么样的画面效果、运用何种创作手法,都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思考。

二、探寻本质,虚实互通

画者在描绘某一事物时,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光影观察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客观认识事物,以达到创作目的。从事绘画的艺术群体眼中的本质,往往在一定时间、地点和状态下呈现出事物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纯真的理想图画。当然,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特殊性指的是某个事物有其特殊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性或规律。事物本质的概念常出现于法学领域,事物本质是法律人(包括法学家和法律实务工作者)运用权威性的法学方法或法律方法对法律规范进行论证、解释,以适用理想图景[2]。此概念在美学中同样适用,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客观事物的主要矛盾指出其性质和发展趋向。观者肉眼观察往往起到引导和概括作用,艺术意境的生发则交给画者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法和方式呈现出事物本质的描绘过程。如席勒曾通过这一思维现象对歌德的思维方式做出精准的概括:通过其“稳固的风格”,总是从对象中获得法则,从事物本质中推导出它的规则①。

绘画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式”,如同样的画笔、同样白色的绘图纸。画家真正要做的,是用自己的审美和灵性审视他所见的事物,将这些事物筛选、变形、裁剪,直到将每一个事物中最“美”的部分抽象出来,再刻进画布里,这样才能完成一幅画。不同的画者跳出舒适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现方法或是绘画语言。经过自我思考,追寻事物本真。

虚实的统一,一直是人们对于和谐意境的追求。从构成来看,一些学者将意境分为实境和虚境。“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意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相互生成,是老子哲学思想中著名的“相对性原理”的表述。实境较好理解,绘画创作中实境的构造就是客观事物的如实再现,如活动的氛围、人物和环境等,都可以成为画者笔下的创作构成。实境的建构是需要画者花费心思,将自己选取的主体物经过摆放前后虚实关系、推演经营位置、搭配和谐色彩,创构统一为完整的绘画创作。然而仅仅追求实境的逼真表现是不够的,艺术家也不满足于此。画者意欲将自己的情感和通过实境构图产生的哲理性思考注入其中,就必须借助虚境,也就是绘画手法和方式的形式因素,构成一种“不再现”的实境。实境是虚境的基础,虚境是实境的内在表现。此时关于实境和虚境的探讨又产生了两种看法:一种是注重实境的刻画,以景为实,以意为虚;另一种强调以形写神。两种理论流派的创作理念在画面最终产生的效果上,可以说是完全统一的。

绘画创作是具有一定流动性和创新性的艺术活动,需要画者具备一定艺术视野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画者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时,不妨观摩名画,从色彩铺陈、经典构图、典型人物中汲取灵感,学习场景的衔接和情思的交融,以及如何描绘主体和背景,如何过渡才会显得自然而呈现娓娓道来的韵味。寻找古今中外绘画的共通点,融入自身对物或人的情感,直抒胸臆,使观者联想到与画者主题情感相通的情境或景色。

三、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郑板桥的《画论》提出:“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落笔前应生成意念,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和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转在法则之外,全靠自己的运化之功。他一生画竹无数,《画论》包含其个人对绘画创作的看法。早秋晨起看竹,生出无限情志,此时胸中之竹不是眼中之竹,提笔落墨继而变相,此时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了。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高度概括了他的绘画过程和心历。其一,眼中之竹是客观物象和绘画素材;其二,胸中之竹是观者在看到自然景观后的创作感悟和意境;其三,手中之竹是对胸中之竹和眼中之竹的表达和提炼。可见,绘画创作终点是艺术意境的创造,同时也是创作目的。正因为意在笔先,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画的是一位袒胸露怀的仙人,步履蹒跚,像是走在云雾之间。他用酣畅淋漓的水墨尽兴泼洒,打破了精工细描院体画的桎梏,背离了传统线型经典语言。画者提笔,首先要思考自己的创作要表达什么思想,这种思想怎样才能和谐融入创作中,其次思考该用何种方式手法描绘产生传达情感的意境,并让观者感知。

四、情感共鸣,观感倒置

接受者需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充分调取主体的审美感觉和知觉能力、想象力、理解力、感悟力,方能对作品传达出的内涵予以透彻的解读[3]。可以说,接受者对于作品的审美感受是艺术家实现其审美价值的核心。

通过了解画面与细究作者的生平过往发现,每个色块绘画语言的表达都与整幅画面的意境脱不开关系。可以说,画者在创作进行的一切步骤都是为画面服务的,每个点、每根线都在诉说画者在作画时的心灵体验。我们仿佛跟随他的脚步完成整幅创作与画者的主观思考和意愿交汇,从而达到感官共鸣。由此可见,绘画作品从构建到完成创作需要按照一定规律进行。从观摩景物、情感交汇,探寻本质、注意虚实相生,到意为笔先、法外得趣,最后与观者神思相通、情感共鸣。每一步骤都需要客观相照和画者情感的参与,最终创作出具有审美特征的艺术意境。

美术在我国文艺界中取得了和音乐、书法、摄影、舞蹈、文艺评论等具体艺术门类等同的并列地位[4]。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有其叙事性和特定的学科规范,其中意境美是中国画创作的最高追求和审美原则。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注重意的表达,艺术意境审美特征大都体现在绘画作品中,通过浓淡干湿和轻重缓急的笔墨变化来表达精神和情感,以画传情,以情达意。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以文学作品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文学接受的过程。文学对于艺术意境的表达方式藏在语句间,或是内敛含蓄,不经意流露出的比喻,或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的表达。不论是长篇文学,还是诗词歌赋,意境的深浅和词句的长短并没有太大关联。此处以屈原《离骚》中的片段为例,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虽九死其犹未悔”,自然流露的情感意境升华了整篇的主题。文学作品中采用隐喻、暗喻的手法,多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或宣泄因国运衰微、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悲愤抑郁,或表达忠于故国、独善其身、坚守节操的人生信念[5]。词短情长,仿佛身临其境,令人回味无穷。

在那些音乐艺术中,如马丁·布莱斯特(Martin Brest)导演执导的《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其中有个片段描绘了双目失明的史法兰中校邀请带着英国口音的陌生女郎唐娜,演绎一段经典的探戈。主题曲《一步之遥》(Por Una Cabeza)随着他们的舞步从优雅到激昂,两个人开始僵硬不自然,到结束时耳鬓厮磨[6],令人仿佛看到这个男人年轻时的灵魂。他常想着死亡,因为总是预料到生命的美好即将远逝。然而生命本身就是奇迹,美好会离去,但绝不会死去。刚柔并济的旋律似乎适应每一个角色的心理,任何一个场景的铺垫、过渡、高潮不断预示着中校的人生,似乎与圆满只差“一步之遥”,表达出“美”的缺憾,使人在缠绵悱恻的氛围中获得自己理想中缤纷的景象。影片想表达的意境也在这一刻得到完美展现。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科体系的不断相互渗透已经成为大趋势。不同艺术品类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其本身呈现出交叉趋势。究其根本,时代反映艺术功能,意境创构情感,事物本质规律也体现其中。艺术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了多种品类,但不论何种艺术品类,在艺术家的精心构建下,都会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意境。画者绘画审美特征的发现和艺术意境的创造因素,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共同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灵感的发掘,不仅体现了画者身处客观世界,对其进行一系列高度的概括,寻找本质进而产生的哲理性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当代艺术的审美表征。

注释:

①席勒于1795年11月9日写给威廉·冯·洪堡的信。

参考文献:

[1]陈恩威,陈祥云.状形主意:刍议王履绘画思想的成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4):68-70.

[2]郝胜林.事物本质与法律职业能力培养[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2(1):100-102.

[3]田川流.艺术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315.

[4]祝帅.作为“艺术”的“评论”:兼谈文艺评论与具体艺术门类并列的意义[J].中国文艺评论,2022(12):53-63.

[5]张克锋.屈原及其作品在绘画创作中的接受[J].文学评论,2012(1):81-90.

[6]王琪琳.小提琴探戈舞曲《一步之遥》分析[J].黄河之声,2018(6):53-54.

作者简介:

徐子怡,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书法。

徐子悦,福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海峡工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
伊斯特伍德女性电影的审美特征
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艺术审美特征对比研究
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探讨
自然与建筑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论广西龙州旦歌的审美特征及功能
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功能
论宫廷院体画的审美特征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