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鹃 庞明慧
“春晚”这个词看似很现代,但实际上,类似的传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从古时的腊祭到今天的春晚,不变的是华夏儿女欢聚一堂、喜迎新春的美好心愿。
我国春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先秦时,人们把春节称为献岁。两汉时,称为三朝、正旦等。晋南北朝时,称为元日、岁朝等。到了唐代,称为元旦、岁日等。而在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1914年才改称春节。
有学者认为,我国春节的民俗来源于虞舜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或腊祭。由于先民们认为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可能延迟或阻滞时季变化,所以试图凭借脸涂朱砂、着鸟翼装、唱跳相伴的腊祭仪式安稳度过这一特殊时期,重新回到正常的自然与社会秩序之中,迎来风调雨顺的新一年。这便是“春晚”的雏形。
到了周朝,虽然各国的历法有别,但腊祭的习俗都得到了延续。腊祭主要是为了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是为了祈求除疫祛灾。
春秋战国时期的腊祭,人们除了用猎来的动物和种植的粮食祭奠诸神,还会有文艺表演,但形式比较单调,以吹吹打打为主,名曰“演春”。之后,“演春”一直在民间流传。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偷桃》中就曾写道:“童时赴郡试,值春节(立春)。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直到今天,立春前后,我国有些地方还有“演春”的民俗,只不过含义与形式较过去已大不相同。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国文化也是兼收并蓄,此时的春节也由原来的以祭祀祈福为主,渐渐变成了娱乐的节日。隋唐时已有新春守岁习俗,这从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中可见一斑:“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诗里描述的正是宫廷守岁的盛况:新年的消息传来,东郊的梅花开放,宫中进行着新的娱乐活动。沉香在庭院里燃烧,琼浆玉液装满了寿杯。远远望去,露盘好像空中升起的月亮,远处传来的鼓声宛如惊雷。
唐朝春节放假七天,宫廷除夕有宴席,通宵达旦,重臣、亲属均须陪伴皇帝“入阁守岁”。宴席共持续十多个小时,歌舞表演内容丰富:有优人表演的滑稽节目,还有以相扑等为代表的竞技节目,此外更有吞火杂技、耍刀功夫以及驯兽、舞狮、口技等。最让人称奇的是“舞马”——高头大马会按照音乐的节奏起舞,口衔酒杯,半跪送至客人桌前,最多时百匹马同时表演,活蹦乱跳的马儿在宫廷里化作乖乖听话的宠物。唐玄宗时,大年初一还会让走索艺人到宫外表演,引来百姓围观。
不仅是宫廷,民间各地的除夕夜也非常热闹,唐朝初期张说写过一首《岳州守岁》:“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拂,醉坐合声歌……”诗里描绘的就是他任岳州刺史时,当地人们春节守岁时醉舞酣歌、辞旧迎新的欢乐盛况。
宋朝时,“春晚”进一步从宫廷贵族的娱乐,变成了老百姓一年一度的盛会。根据宋朝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的记载,春节这天,皇帝除了接受万邦朝贺,到了晚上会在庆瑞殿办晚宴,放烟花、赏灯、看“联欢晚会”,“联欢晚会”的规格和正月十五那天一样。
清朝时,宫廷“春晚”已颇具现代元素:歌舞、大合唱、表演唱、相声、硬气功表演、小品等,其间还穿插宣读海内外各界发来的“贺电”和现场“采访”。2019年对故宫养心殿进行修缮保护时,修复工匠在砖雕透风与柱根空隙闻发现有细卷状纸张堆砌,取出后发现其质地绵软,颜色泛黄,字迹基本清晰。其联首处书:“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造办处呈”“重华宫承应”字样,券内首行注明“十二月三十日”,以及“升平除岁、福寿迎年、看状、下海”等十九出曲目名单及演职人员名单。经考证,这是乾隆时期的“春晚节目单”。
(选自2024年2月7日《北京日报》,有删改,原标题为《腊祭古代“春晚”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