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银
1 问题的提出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逻辑起点,是激发与升华数学思维的保障,也是培养多种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数学教育教学领域十分关注数学概念教学策略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可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是值得深思的.本文给出了“曲线和方程”这一节课新教学设计下的具体实践,并提出了核心素养指导下概念教学的一些思考.
2 教学过程
2.1 问题前置,创境引思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解析几何的一些知识,如“直线与圆的方程”.那么,大家知道哪位数学家被称为解析几何之父吗?
生(齐):笛卡儿.
师:很好,让我们一起来一场与他的“亲密接触”!(课件展示:数学的两大分支“代数”与“几何”完美结合成为解析几何,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它们一改往日的缓慢进展,变得愈发迅猛,最终向着完美的方向前进,这样伟大的贡献源于——笛卡儿.由于他对数学事业的杰出贡献,产生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笛卡儿坐标系”.)
师:笛卡儿坐标系有哪些?
生1:平面直角坐标系.
师(追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如何?
生(齐):一一对应.
师:若点运动成了曲线,是否还有方程与曲线对应?又该如何去求这样的方程的呢?(学生若有所思.)
师(拾级而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引入的形式多样,从数学史角度引出新课题是其中的一种,形象生动.学生似懂非懂,此时最能激起思维的浪潮,激发探索的热情,感悟理解新知的实际意义.
2.2 初步探索,形成感知
问题1 如图1,方程x-y=0,|x|-|y|=0,x-y=0中表示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的有哪些?为什么?
生2:方程x-y=0可以,其余均不可以.
师:理由呢?
生2:方程|x|-|y|=0,即方程y=±x,它对应的图形即为两条直线(见图2),对照图1,多出了一部分,所以不可以;方程x-y=0,即方程y=x(x≥0),它对应的图象即为一条射线(见图3),对照图1,又缺失了一部分,所以也不可以;而方程x-y=0所对应图象恰好就是表示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生3:点集.
师:很好!那图3中,射线上的点与方程x-y=0的解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4:一一对应.
师:我们将A视为直线上点的集合;B视为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那么问题1中各个方程的集合B与集合A的关系如何?
生5:“x-y=0”是“A=B”;“|x|-|y|=0”是“AB”;“x-y=0”是“BA”.
师:还能再精确些吗?
生6:“x-y=0”是“A=B”;“|x|-|y|=0”是“AB”;“x-y=0”是“BA”.
师:真棒!那么,从直线上点与方程解的对应关系的视角该如何阐释呢?
生6:以方程x-y=0的解为坐标的点均在直线上……
师:可以如此精确而全面地阐述,真是太棒了!现在思考“方程表示直线的条件”,谁能试着归纳?
生7:方程表示直线的条件——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均在直线上;直线上所有点的坐标均为方程的解.简记为“方程→直线,直线→方程”.(其余学生被生7的一番阐述所震惊,有赞同,有钦佩,有惊叹.)
师:生7在归纳条件的基础上还能进行提炼,太妙了,充分展示了他的探索力和创造力!来,掌声送给他!(此时,如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问题2 试着画出方程x=1-y2(y≥0)所对应的曲线.
师:谁来试一试?(有学生自告奋勇板演出图4.)
师:是个半圆,为什么呢?
生8:由x=1-y2(y≥0),得出x2+y2=1(y≥0),所以它对应的图形是个半圆.
师:似乎有点道理.真的是半圆吗?(学生开始小声讨论,有的陷入沉思.)
生8:我想到了,不对!方程x=1-y2(y≥0)中实则还包含了隐含条件x≥0,所以可得x2+y2=1(x≥0,y≥0),它对应的图形应该是四分之一圆,如图5所示.
师(追问):你能基于“方程的解与圆弧上的点的对应关系”的视角,具体说一说图4不可以而图5可以的原因吗?
生8:图4满足“方程→圆弧”,但不满足“圆弧→方程”;而图5两个方向均满足.(学生都点头赞同生8的观点.)
师:那我们再来思考“圆弧表示方程所对应的曲线的条件”,谁来归纳?
生9:圆弧表示方程所对应的曲线的条件是“方程→圆弧、圆弧→方程”均满足.
设计意图:“曲线与方程”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概念,不易与生活经验对接.像这样的概念教学,我们只有通过已有知识经验来搭桥引路,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通过解析几何中最为核心的两个问题来达成曲线与方程的双向研究,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获得初步感知,为之后的生成提供有效助力.
2.3 深入探究,有效生成
问题3 在问题1和2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思考:
(1)若用方程f(x,y)=0表示给定的曲线C,则该方程需满足哪些条件?
(2)若用一条曲线C表示给定的方程f(x,y)=0,则该曲线需满足哪些条件?
师:根据你们刚才探索获得的理解,解决问题3.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5分钟后展示你的想法.(学生自然进行思考和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呢?
生10:在第(1)问中,方程需要满足2个条件,即“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均在曲线上”“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均为方程的解”.
生11:在第(2)问中,曲线需要满足2个条件,即“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均在曲线上”和“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均为方程的解”.
师:非常好!(课件呈现具体概念.)
师(追问):这个概念中两个条件可以去掉一个吗?概念中的“能”可以去掉吗?
生12:不可以,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能”字也不能去掉,它代表无一例外.
师:我们将A视为曲线上的点所构成的集合;B视为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所构成的集合,请阐述这两个条件所对应的集合A,B的关系.
生(齐):条件1表示AB;条件2表示BA.
师:概念中条件1、条件2同时成立,表示什么?
生13:A=B.
师:方程f(x,y)=0的解与曲线C上的点一一对应.曲线C的方程即为f(x,y)=0,我们也可以说曲线f(x,y)=0.
设计意图:数学的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因而概念的叙述也需准确精炼,所以概念的论述需要步步有依据且简洁明了.在以上设计中,学生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能够获得概念的内化,水到渠成地生成概念,同时可以很好地孕育抽象概括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2.4 小试牛刀,巩固提升(略)
2.5 课堂小结,总结提升(略)
3 教学评析与思考
3.1 基于“生本理念”,设计适切问题
基于“生本理念”,就是很好地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学习内容的有机联系,设计适切的问题,激荡学生的探究之情.本课的导入中通过一位数学家的故事将以前学过的“点与坐标的关系”和即将要学的“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联系在一起,从一个较高的角度让学生体验和感知“数形结合”的魅力,自然而然地从已有知识区域向着四周发散开去,就这样,新的发展区域水到渠成地出现了.显然,这样的问题导入不仅有趣,也是高效的.
3.2 基于“三个理解”,准确实施教学
数学教师不仅需要传授数学知识,还需要将数学意识与数学思想传授给学生,需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智能水平和学习需求出发,基于“三个理解”准确定位和实施教学,让学生沉浸于教师营造的探索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想象、思考、实践、表达去主动发现规律、生成知识、体验成功,最终培养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