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周
又到毕业季,初三的同学除了在毕业照上定格青春的笑脸,还要忙着写同学录、参加班级聚会、策划毕业旅行……如果我们能穿越时空,不妨回到八九百年前,来看看宋朝太学的毕业季是如何一番热闹景象。
在宋朝,太学是最高学府,最初只招收官员子弟,后来也向成绩优异的平民子弟开放。南宋有个人叫王栐。他是副宰相王蔺的侄子,酷爱读书,博学多识,所以非常顺利地考进了当时位于杭州的太学。
在太学里常年就读的太学生有1000名左右,被分入几十个“斋”,平均每斋只有30人,有点像现在的小班化教学。跟现在的学校不一样的是,宋朝太学不设毕业年限,太学生们只有在每月的月考和每年的大考中多次取得全校前几十名的好成绩,才有可能获得进士身份,进而离开太学,步入官场。换句话说,每年只有几十个太学生能顺利从太学毕业。
公元1190年,王栐以优异的成绩从太学毕业。按照当时的惯例,他跟另外几十个进士搞了一场期集。宋朝人将聚会称为“期集”,后来的期集主要指同学聚会(包括同一年考中的举人聚会和进士聚会)。期集时,大家做些什么呢?要会餐,要饮酒作诗,要请艺人表演,还要印制发放一批“小录”,也就是同学录。这份同学录里会印上每个进士的名字、年龄、籍贯,以及他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的名字——古代没有手机和电脑,万一将来哪个同学失联,只能去老家联系他的长辈了。
举办大型聚会需要专人组织,职事们分工合作,负责整理制作同学录、写请柬、租场地、订酒菜、请艺人等事宜。据《鹤林玉露》记载,秦桧在太学读书时喜欢东奔西跑,擅长处理这些俗务,因此被同学们戏称为“秦长脚”,每次期集大家都让他跑腿。
吃饭喝酒要花钱,印制同学录也要花钱,钱从哪儿出?主要是大家凑份子。王栐并不反对凑份子,但他对凑份子的方式很不满,因为负责召集聚会的那几位职事没花一文钱,每天好酒好菜地吃着,还把印制得最精美的同学录留给自己,其他同学出了钱,却只能分到质量低劣的同学录(见《燕翼诒谋录》卷五)。
如果王栐是现代人,我猜他会建议职事们去拉赞助、打广告,与更多的人分享这场盛会。好歹也是最高学府的毕业聚会,想必会有不少人感兴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