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乐
初二寒假某天,我在整理小学资料,一个透明文件袋出现在我眼前。那里面装着小学六年级时,我导演课本剧时的人员表、剧本和视频U盘,它如同一个时光宝盒,打开了我脑海中那段尘封的美好记忆。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老师教完《景阳冈》这篇课文后,要求我们以这篇课文为母本,演一场课本剧《武松打虎》,并拍摄成小视频。老师的作业很新颖,我们小组成员都热情万丈,积极参与。由于我此前参与过一些课本剧的拍摄,所以这次导演的重担自然就落在我的肩上。
当导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难,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技术人员匮乏的小团体中。表面上,我是导演,实际上却要充当多面手,角色设计、编剧、选角,都得我负责。先说选演员吧,本以为大家应聘的角色都很均匀,但发下收集表的第二天,我惊奇地发现,大家都愿意当武松打老虎,都不愿意当老虎被武松打。我有些无奈,没人演老虎也不行啊!于是,我只得给一些同学打电话,说服他们演老虎。经历一番曲折,我们终于敲定了角色名单,那份人员表也因多次修改而被写得花花绿绿的。创作剧本也不是一帆风顺,我与几位同学在放学后讨论剧本时,常常吵得不可开交。“这里武松应该用坚定的语气。”“不不不,我觉得应该用豪爽的语气!”……最终,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吵出来”的剧本成功地分发到各个“演员”手里。
经过几天的定制道具、买衣服与背台词后,终于迎来了我们的第一次彩排。我们租用了一个会议室,并清出一片空地,在我的“三、二、一、Action”声中,排练开始了。武松、老虎、店小二等人的演技,证明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特别是“老虎”一出场时,那憨憨的动作和狼嚎般的“嗷……”,令在场所有人都忍俊不禁。每一次彩排结束后,我们都会认真观看录像,针对每个动作、每个表情进行细致的调整。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彩排中,我们的表演逐渐完美起来。
最终的拍摄地点选在了环城公园的—片林子里。我们信心满满地在树上挂好旗子和其他道具,开拍!就在我们正紧张地拍摄时,一个保安叔叔冲进了片场,对我们说:“这里不能拍,会破坏环境。”我们与他商量,说我们尽快拍完,并保证不破坏周边环境,他也终于表示同意。在观摩了我们的表演后,保安叔叔竟然也在旁边指导起我们来。周围也逐渐有人围了过来,人们津津有味地观看着我们的《武松打虎》,还纷纷给我们提出建议。最后,在保安叔叔等人的指导和演员的努力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拍摄任务。
如今想想,那次课本剧的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友谊和成长,更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一个角色、每一次彩排、每一个镜头背后,都浸满了我们的汗水,藏满了我们的欢笑。这件难忘的童年乐事,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