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泓瑄
今年又去大西北,坐上火车,不由得翻开书本。古代的历史,有好大一部分都与边塞有关。
越走,越远。铁路两旁都是茫茫戈壁。在书上仔细寻找,哦,原来唐朝大将西征时,走的就是这样的戈壁。他们通常得走上半年,才能到达远征之地。在平沙莽莽中穿行,没有绿色,没有湿润。忍不住翻开书找到唐朝侯君集率军远征高昌那一段。这西征的路,走出去可能就回不来了。那种行军的艰苦和过程中所需的坚韧意志,不是我可以想象的。令人惊奇的是,史书记载,这一仗打赢了,平定了西北,留给后人无尽的佳话。我感觉到,古代战士们的灵魂,还深深地嵌在车窗外的每一寸土地中。看看文字,再看看土地,两者的距离,忽然变得很近很近。
越走,越深。经过两天的跋涉,我们进入了大漠腹地,我还是书不离手。依旧是唐朝年间,太宗皇帝战术精良,将强大的突厥可汗驱赶到北边的大漠。望着无尽的沙丘,仿佛听见滚滚马蹄声,英勇的士兵在黄沙中勇往直前。一抬头,书中所看到的战斗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黯淡了刀光剑影,但若隐若现在沙上的马蹄印,带着那一份豪气,随着书上的一字一句,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越看,越迷。转眼到了明朝时期,征西将军冯胜带兵攻打到了黑城,残忍屠城后放弃了这一地区。从此,黑城便神秘地沉在了大漠之中。看着残缺的城墙,看着城头的岗亭,一切与书中所写的是那么贴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光辉岁月,引我入迷。地区的情形,战斗的过程,书中描写得淋漓尽致,但身临其境感受到的风味,却是书中难以诠释的。
越看,越惊。刚看到《使至塞上》这首诗,我们又踏上了“居延古国”。走在古人走过的路上,我也看到居延海上,长河落日是那么惊艳,那么令人惊奇。我也惊于书中诗人那诗中有画的笔风,惊于眼前景观的自然魅力。
长途的旅行,因为书的陪伴而变得更加精彩有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一本书去旅行,能够走走看看,倾听历史,神交古人,走过历史的足迹。从书中了解,在路上感受,依稀记得,在去往远方的火车上,在大漠腹地,在黑城下,在居延海旁……每当在书上看到中原大将平定入侵时,不禁想起“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民族气节,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走在路上,更感到战事平息,远去了鼓叫铮鸣的和平是多么可贵。
我期待着下一次,仍然带一本书去旅行,仍可缓缓地翻开书页,踏上新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