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思懿
最近,我和妈妈在电影院共同观赏了一部饱含人文情怀的影片——《长安三万里》。影片背景设定在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年代,吐蕃大军如同贪婪的野兽,猛烈地攻击着大唐的西南边境。大唐节度使高适虽然英勇善战,但年迈体衰,在与敌军交锋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长安城岌岌可危。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高适困守孤城,心中涌起了对过往的深深回忆。在监军太监的逼问下,他将那些与李白有关的种种往事娓娓道来。整部影片不仅再现了唐朝的盛世繁华,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鲜活、立体,拥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和三观。特别是李白和高适这两位大唐的诗坛巨匠,他们的友谊如同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天才诗人,豁达洒脱,极具想象力,作诗天马行空,不受任何束缚;而高适,则是一位坚韧不拔、正义凛然的战士,虽然有点“社恐”,说话也不怎么利索,但内心滚烫,始终抱有一颗报国之心。他们是两种不同性格的人,但他们将彼此视为人生中难得的朋友,相互扶持、同舟同济,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在永王攻打长安的危急关头,高适凭借智慧与勇气,巧施小计,成功骗过了永王,让敌人放松了警惕。这时,他不禁想起了李白曾经说过的那句话:“高适,你知道怎样才能骗过对手吗?那就是连自己都骗过,连自己都以为是真的,这样才能做到绝处逢生,绝地反击。”这句话如同醍醐灌顶,让高适在困境中找到了突破的方向。
然而,永王战败后,李白受到牵连,被流放夜郎。高适心中担忧不已,他深知自己与李白的关系,不便出手相助。于是,他寻求郭子仪出面。最终,李白重获自由。这些感人的画面、动人的情节,让我不禁为他们之间的友谊点赞。
但命运的无常,也让我感慨万千。李白和高适都有着各自远大的志向,渴望建功立业。可李白到老都没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高适却大器晚成,成了唐代唯一一个被封侯的诗人。人生的变数很多,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用心过好每一天,保持初心,不断努力,勇往直前。不负青春,便无悔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