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我十一二岁时,某个星期日,大哥陪大嫂回娘家办事,需要一个看家望院的人。大嫂从不轻易信任谁,她选来选去,认为我比较靠谱,于是让我到她家“当差”。临行前,大嫂打开一个密封的坛子, 醉枣的香气,瞬时弥漫开来。大嫂取出两大把醉枣对我说:“醉枣虽然又甜又香,但是不要集中多吃,吃醉了可要遭罪。”说罢,她又把坛子密封起来。
“馋虫”直闹腾,我时不时围着醉枣坛子转悠,观察封口是不是有记号?研究坛口系的绳扣,我能否系得一模一样?几次想动手开封取醉枣, 但终于没敢做。我想,万一大嫂做了记号,我偷嘴吃的名声可就传出去了, 多不光彩。与“偷”沾边儿,以后谁还信得过呢?
等兄嫂归来,大嫂在屋里“视察” 一遍,笑着说:“好样的,大嫂没看错你!”此后,我“信得过”的名声便传扬开了,我庆幸没敢偷吃醉枣。被信任是幸福的,被信任可使人高尚起来,让我不敢辜负基于信任的任何托付。
晋代傅玄《傅子·义信》云:“祸莫大于无信”“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斯不信。”意思是说,待人真诚守信,本来人家不相信的,也会相信了;待人失信,伪诈相欺,本来人家相信的,也再不敢信任你了。只有为人真诚不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摘自《今晚报》 张树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