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交流的秘诀

2024-06-21 00:00:00岸晓风
风流一代·青春 2024年6期
关键词:希金斯托里圈子

《共享现实: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作者:[美] 托里·希金斯(E.Tory Higgins)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2月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天然有与人倾诉的需求、自我表达的欲望。也许一些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会提出异议,但显然,交流与表达并不仅限于社交,宅在家里的人也不可避免地通过网络与外界建立连接、共享信息。对此,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托里·希金斯在其新作《共享现实: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中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他的核心观点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懂得共享现实。

“共享现实”是托里·希金斯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他认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之处不仅在于我们有智慧,更特殊之处在于,我们有一种与他人分享情感、信念,以及我们对未来期许的动机——我们希望与他人建立一种共享的现实,继而分享自身的情感、信念和关切。书中举例,当与密友聊天时,我们会根据对方的情绪和想法来修正和调整措辞,目的是共享现实。当我们与他人共享自身的体验时,共享的内容会变得更加真实,也会快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消除隔阂感。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托里·希金斯解释了“是什么造就了我们人类”这个根本问题,但是作为普通读者,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共享现实”也是“如何进行有效交流”这一问题的答案。

众所周知,人类的新生儿尤为孱弱,儿童超长的依附期迫使儿童只有与他们的照护者共享喜怒哀乐、思维活动等,才能得到他们维持生存所需的足够帮助。书中举例,新生儿想要与大人分享他们觉得有趣或是有关联的事物,会通过肢体语言、动作等获得注意和欣赏。他们也会通过观察大人的神态来决定是否对某件事或是某个物体做出积极或消极的反应。可以说,人类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天然就有与人“共享现实”的意识以及具体实践。

当然,按照辩证法的逻辑,有效的交流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人进入不同的圈子,很大程度上会有不同的人生轨迹。同理,共享现实从好的方面看,可以快速地融入他人的圈子、融入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了解世界的真相,也带给我们人生更多的可能性。然而,我们与他人建立共享现实的动机也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当我们与某些群体建立共享现实时,这些共享现实就变成与情感和信念相关的真相,甚至是全部的真相,而那些我们所不从属的、对世界持有不同情感和看法的群体,不论是不同的种族、宗教还是其他团体,都可能成为我们不信任甚至是恐惧的对象。

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我们的共享现实成为我们所知与所处的世界的绝大部分,甚至变成了“耳听为虚,共享为实”。尤其是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很多人受到“信息茧房”影响,人们虽然掌握了高效沟通的方式方法,却又在共享现实中变得狭隘和固执。

该当如何呢?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加入更多的圈子,或者说与更多的人、更多的群体共享现实。根据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人际交流可以增强伴侣之间的亲密感和亲近感。更进一步来说,作为伴侣的一方,有着广泛的阅历以及不断扩大的交往圈子,也更有助于伴侣之间建立共享现实,即互相表达、互相回应、互相分享好消息等。推而广之,除了伴侣,朋友、工作同事、生意伙伴之间也同样如此。

书中最终给出结论,人类社会良好运行的基础是源于共享关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学习优点,找到最大的公约数并建立共享现实,从而一起推动这个世界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

猜你喜欢
希金斯托里圈子
小希金斯的烦恼
兼具理论与实践品格的社区音乐著作——评李·希金斯《社区音乐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 06:29:18
人间自有真情在
——浅析美国短篇小说《宰恩的召唤》中的爱情观
长江丛刊(2020年34期)2020-11-18 23:01:47
笔画游戏:汉字橡皮泥
孩子(2020年8期)2020-08-13 06:52:30
传说中的“圈子”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
现代苏州(2016年24期)2016-02-04 17:28:31
托里舞
论内消托里法在外科的运用
完美替身
故事林(2013年10期)2013-05-14 17:30:13
你的圈子在哪里
意林(2011年24期)2011-02-11 1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