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手段优化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探究

2024-06-21 23:04赖欣
华章 2024年9期
关键词:内控体系事业单位

[摘 要]内控体系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的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管理会计手段对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事业单位内控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分析了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手段优化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意义,探讨了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其内部控制水平,确保财务稳定,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现代管理会计;事业单位;内控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的主体,其功能不断增强,需要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新形势。在这一背景下,优化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显得尤为必要。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在运行阶段存在对内控缺乏正确的认识、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人才等问题,为了降低这些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手段,优化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改善事业单位运行的质量。

一、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手段优化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意义

(一)有助于持续增强内部管理的规范性

通过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规范性管理,有利于建立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责任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各项任务有明确的责任人和管理层级,进而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确保信息质量和决策有效性;有利于建立标准化的内部管理体系和流程,确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既定标准进行;有利于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使员工绩效与目标保持一致,并通过明确的绩效衡量标准促进员工按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体系,定期检查和评估本单位的各项业务和流程,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风险管理,避免潜在风险;有利于强调文化特征和价值观,树立积极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强调诚信、责任、合规、透明等价值观,增强员工对规范要求的认同感。

(二)有助于增强内部风险控制能力

现代管理会计的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涵盖广泛的管理层面,不仅关注财务数据,还包括非财务数据,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必须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优势,对信息进行更全面的分析与预测[1],以更好地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结合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来解决问题。内部控制体系被视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基础,它确保了管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只有在一个强有力的内部控制框架下,管理会计才能促进后续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二、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控缺乏正确认识

目前,事业单位在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方面面临着各种挑战,对其内部经营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虽然被认为是管理领域的一部分,但目前还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认识不足,缺乏一致的认识和统一的管理方案。特别是在财务和管理部门,缺乏沟通和交流,各自独立制订内部控制管理计划,导致内部管理出现大量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影响力和作用日益凸显,在事业单位中的地位也在逐步加强。但是,由于对内部控制管理认识不足,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威胁到其未来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在这种情况下,缺乏一致的内部理解和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计划,将成为事业单位发展的主要障碍,削弱其竞争力,甚至阻碍其进步和发展。

(二)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

在事业单位的运作中,风险防范机制涉及管理多个方面,但由于许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不足,未能完全覆盖所有关键领域,导致风险防范机制薄弱。缺乏创新思维是内部控制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管理方法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风险和挑战,需要更具创新性的方法来加强内部控制,以适应不断演变的环境。缺乏创新思维可能导致忽视新的风险,使内部控制机制无法及时应对新出现的威胁。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的不足可能导致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监督存在漏洞,使得潜在的风险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事业单位更加容易受到各种风险的威胁。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其工作和决策主要依赖于过去的经验。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限制了组织内部的创新和适应性,使得工作方式和决策模式相对固化。会计部门在风险控制中具有潜在的预防作用,但如果该部门的管理不到位,其效力会受到影响,导致会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甚至引发新的风险。

(三)内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复杂性与其发展水平呈正相关,随着事业单位规模和业务的扩张,导致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难度显著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出现各种问题的可能性,对其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首先,规范性不足。会计内部控制的规范性不够明确,缺乏清晰的指导原则和准则,使员工在执行控制措施时存在理解上的模糊性,影响内部控制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其次,工作标准模糊。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标准缺乏明确度,未能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导致员工在执行控制任务时存在失误,甚至出现工作重复和遗漏情况。然后,部门职责不明确。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漏洞,影响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协调性,使得整个控制系统失去效力。最后,监管体系不完善。由于监管机构无法有效确保独立性,监管体系难以履行对财务信息的充分监督,导致信息的失窃和失真问题。即便存在监督制度,监管者可能因为对领导权威的担忧而未能履行充分的监督责任,使得监督工作变得肤浅。

(四)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事业单位提供了便利和技术支持。然而,实际情况表明,事业单位未能及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导致相关建设明显滞后[2]。首先,事业单位对信息技术建设重视不够,对信息技术手段、设备技术等更新缺乏深入学习,这导致技术滞后,难以充分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影响内部控制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此外,由于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些单位难以有效挖掘内部控制信息,也无法实现内部控制数据的共享和输出,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整体效率。其次,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在信息技术流程方面,事业单位往往直接模仿其他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管理流程,而不考虑本单位的业务运营标准。这种机械的流程复制导致内部控制系统难以与实际运营业务协调和整合,影响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有效性。

(五)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人才

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详细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专业人才短缺,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应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内部控制人员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和准确把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导致制度设计不完整。其次,专业人才的缺乏可能导致对法规和制度问题的敏感性不足,难以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最后,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资产安全和使用效率低下,难以有效监控和管理资产的流动和使用,导致资源浪费和滥用,防止欺诈和腐败的能力相应减弱,增加内部管理的风险。

三、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手段优化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策略

(一)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

在事业单位中,领导层的思想意识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领导层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对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管理的制订和执行。因此,领导层要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学习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制度建立和执行中发挥引领作用。只有领导层展现出对内部控制的高度重视,员工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责。同时,领导层需要理解并精准把握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便建立符合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3]。而且,会计人员作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主体,需要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完成工作,并杜绝一切违法违规行为,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明确责任等手段,促使会计人员养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改善内部环境,实现全过程风险控制

一是优化财务会计管理。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主要侧重于财务数据的简单汇总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缺乏对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变化的深入分析。通过引入管理会计概念,会计人员可以显著减少他们的操作时间,使他们能够更早地关注风险控制工作。通过及时的市场和内部环境分析,可以预防潜在的风险因素,为后续活动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二是建立信息技术预警机制。为了应对财务数据的重大变化,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信息预警机制,需要在系统中体现管理会计的理念,以便在财务数据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发出预警。这不仅有助于及时调整财务计划,也有助于实现管理会计的监督功能。通过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结合,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可以更紧密地合作,逐步实现业务与财务相结合的发展目标。三是加强成本管理和会计控制。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

在建立健全合理的会计管理内控体制方面,作为单位内控制度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责任的明确和分工。在内控制度中,职责的明确和分工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每个职位和个人的职责都应该有具体划分,科学的权力划分必须伴随着相应的职责。这一制度确保了权力和责任的相互联系,并在合理范围内将责任分配给相关人员。这有助于确保单位各级都有专职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并确保关键部门配备专业人员。通过责任制,可以实现内部管理和问责制跟踪的有效性。第二,健全监督制度。内控制度中的监督制度至关重要,包括对工作流程的审查和对工作人员的监督[4]。应特别注意会计人员是否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以及是否正确遵守这些规定和程序。监督制度还包括对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督,以确保内部资金流动清晰明确,并确保透明度和合规性。有效的监督体系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防范内部风险。第三,建立预算制度。预算制度在会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核心。这一制度不仅包括专项资金,还包括流动资金的使用。通过建立健全的预算制度,有效避免资源浪费,降低财务风险。

(四)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在现代管理会计手段下,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先进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使用专业软件管理日常业务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例如,财务软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更高效的内部控制。同时,不同事业单位有不同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因此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定制,以确保系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财务管理人员应确保财务信息系统能够与其他部门的系统兼容,并及时共享财务信息,这种共享有助于事业单位在现代管理会计手段下有效实施平行记账模式。技术人员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财务会计制度,利用技术手段提高财务系统的效率、准确性和透明度,加强对各种工作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更有效地控制该单位的财务状况并进行预算安排,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便有效适应和实施现代管理会计手段。

(五)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迫切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质[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管理者和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管理,始终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中的潜在问题保持敏感性,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战略来快速解决这些问题。所有员工的管理标准也需进一步加强,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纪律和秩序。同时,鼓励员工在发现内部控制问题时积极发表意见,并为解决问题提供多样化的视角和建议,这一过程有助于消除事业单位内部不公平现象。为了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正确实施和有效性,优化财务部门会计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要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范围,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沟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确保其理解和遵守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遵循持证上岗的原则,确保会计人员具备必要的资质,以胜任工作。

结束语

由于现行会计制度的不断深化,与传统的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难以满足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发展的需要,影响了事业单位对社会公益职能的履行。为此,事业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有责任及时、合理地实施有效措施,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实现全过程风险控制、建立科学合理内控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保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有效性。这将充分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手段优化事业单位内控体系,避免和妥善处理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为促进事业单位长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翁宇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防范探讨[J].今日财富,2023(17):137-139.

[2]陈晓阳.从内控视角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财会学习,2023(22):7-9.

[3]王婷燕.事业单位如何优化财务管理内控体系[J].中国商界,2023(5):170-171.

[4]姜桂平.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23(11):107-109.

[5]刘家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讯,2023(7):79-81.

作者简介:赖欣(1991— ),女,汉族,四川德阳人,德阳开放大学,助教,本科。

研究方向:事业单位会计,成人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

猜你喜欢
内控体系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强化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建设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规范高校内控体系加强防范经济风险
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与化解措施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