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期,必须提高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性,提升企业的收益和利润,使企业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影响企业工商管理效果的因素很多,包括人才匮乏、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等。本文主要阐述了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意义和对策,以期对企业现代化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工商管理;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工商管理的作用和职能不断增强。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在企业营销、生产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决策中对企业进行管理,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工商管理创新与企业的转型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要在企业转型中发挥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的价值,就必须深入探索制度、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保障途径。
一、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意义
(一)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的工商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提高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性,可以促进企业工商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企业整体管理的水平和效率[1]。
(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性是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优化工商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性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通过有效的战略规划、组织管理、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性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企业工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资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工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结合市场需求和经济形势进行合理配置。这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工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创建更好的管理环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四)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强化企业工商管理效能,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它能赢得消费者和社会的信任和支持,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同时,加强企业工商管理效率,可以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和秩序,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加强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性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2]。
二、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对策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一是确定工商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之前,需要澄清工商管理的目标和要求,以便确定所需的职能和模块。首先,梳理业务流程。企业的业务流程应该清晰明了,以便更好地集成和管理数据。业务流程可以通过流程图、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分类。其次,分析业务需求。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确定需要管理的数据和信息的类型,如需要管理销售订单、库存、客户信息等。最后,确定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和模块。根据企业的业务管理目标和需求,确定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包括的功能和模块,如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二是选择合适的软件: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如ERP、CRM等。在软件的选择上,需要考虑软件的功能、性能、价格等因素。三是数据整合与过程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业务流程整合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和流通。同时,通过过程优化,可提高工商管理的效率和质素。例如,采购部门可以实时了解库存情况,避免购买过多或过少;销售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制订更有效的销售计划等。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和纸质文件的使用,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处理和统计,减少数据输入错误,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数据的共享和循环,可以更快地获取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信息,提高决策效率,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四是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技术支持。因此,需要为有关人员提供资讯素养培训和支援,以确保系统有效运作。五是定期维护和更新: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系统功能。定期维护和更新可以修复系统中的错误和漏洞,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并降低系统崩溃或中断的风险。增加新的安全机制和加密技术,有助于保护企业数据安全,降低数据泄漏和攻击的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系统功能,帮助用户提高体验感,满足用户的
需求。
(二)强化人才培养
企业要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首先,明确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需要具备战略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责任感等多种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和创新。人才需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力,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思考,制订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它需要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提出新思路和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的能力。需要有能力与所有部门和利益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以协调利益和促进企业发展。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领导和管理团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学习能力强,能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负责和执行,对企业和员工负责,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推动企业不断进步[3]。
其次,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在引进人才方面,必须制订招聘计划,厘清招聘需要和工作职责,优化招聘程序,提高招聘效率和招聘人员的素质,加强招聘宣传,扩大招聘范围和提高知名度;筛选简历,以确保应征者符合资格和背景要求;进行面试和测试,以评估应征者的能力和资历;与职责明确和薪酬待遇清晰的应征者签订合约。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制订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内容,选择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培训等合适的培训方式,加强培训管理,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在人才考核中,要制订考核指标和标准,明确考核内容和方法;建立考核制度和程序,确保考核公正客观;定期考核人才,及时反馈考核结果,鼓励人才成长和发展;根据考核结果,制订激励措施或改进方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转变经营理念
1.促进品牌建设
企业应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增强品牌意识和声誉,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要推进品牌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构建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一是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建立品牌战略、品牌定位、品牌传播等方案,确保品牌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二是加强品牌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推广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品牌影响力。三是品牌形象的建立:通过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视觉吸引力和认知度。四是提高品牌质量: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确保品牌的信誉和口碑。五是建立品牌文化:通过品牌故事、品牌价值观等方式建设品牌文化,提升品牌认同感。六是加强品牌保护:通过商标注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加强品牌保护,防止品牌侵权或剽窃。
2.加强风险管理
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一是完善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企业应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协调与配合。制订风险管理流程和标准,明确业务流程和标准的步骤和联系,确保风险管理标准化。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评估和监测所有类型的风险,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加强内部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增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责任感。二是风险识别与评价:企业应定期识别与评价各种风险,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需要建立风险识别机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以及时识别潜在风险。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对各种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三是建立应急预案:企业应制订应急预案,预先计划和准备各种可能的风险,以便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企业应明确应急预案和执行者,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建立应急预案流程和标准,明确应急预案执行流程和标准的步骤和环节,确保应急预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预先规划和准备应急计划,预先规划和准备各种可能的风险,以便能够在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地作出反应。定期演练和评估应急预案,检查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四是畅通沟通协作:企业应加强内部沟通协作,确保部门间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降低风险的可能性。企业应建立内部沟通机制,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方式,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各部门能够及时共享信息和数据,减少信息孤岛现象,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组织定期会议和交流,并在各部门之间分享经验和做法,以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各类风险。五是参与行业组织与交流活动:企业应积极参与行业组织与交流活动,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风险动态,不断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3.加强供应链管理
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结构,提高供应链效率和质量。一是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包括供应链管理政策、建立供应链管理机构、明确责权等,确保供应链顺畅高效。二是优化供应链结构:根据供应链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合理设计供应链结构,包括选择合适的供应链伙伴、优化物流、控制库存,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加强信息管理:企业应加强对供应链信息的管理和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对供应链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及时掌握供应链各环节的情况,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四是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率:企业应加强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协同决策机制,以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和稳
定性。
(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工作有序进行。二是建立健全企业章程、规章制度和流程标准,确保企业工作有法可依。必须订立清晰的企业章程,包括企业宗旨、业务范围、组织结构、责任分工等。完善规章制度,包括人员管理、业务流程、安全管理,规范企业的管理和运作。加强制度的实施和监督,建立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和监督机构,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监督。加强制度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制度的认识和了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健全人员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和福利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四是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确保企业财务状况良好,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规范的会计制度,包括基本的会计工作、会计处理、财务报表,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完善财务预算和管理制度,包括年度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和监督,确保企业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完善资金筹集、使用和监督管理体制,确保企业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包括税收筹划、税收遵从、税收征管等,确保企业合法经营,减少税收风险。完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和安全。五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经营的安全稳定。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督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六是加强信息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体系,提高信息管理和利用效率。七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和管理理念,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通过建立明确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确保员工按照这些价值观和理念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向员工和社会展示企业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追求。成立文化组织或文化团队,负责策划和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归属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建设的联系,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声誉。
结束语
为了提高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企业应借鉴优秀经验,引进新的工商管理方法和理念,在人才保障、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推行全面的企业工商管理体制,提高企业工商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正彦.新时期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商展经济,2022(24):146-148.
[2]卢晨.新时期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方法[J].销售与管理,2021(3):114-115.
[3]杨燕.新时期背景下地质企业提升工商管理有效性的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3(4):4.
作者简介:冯程(1986— ),女,汉族,江苏丹阳人,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本科。
研究方向:财经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