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 点“绿”成“金”奋力谱写绿色金融新篇章

2024-06-21 05:21:03李强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智慧 2024年5期
关键词:金融绿色

李强

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导致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生态系统受到威胁。近30年北极冰层厚度减少了40%,全球每年森林面积减少1000万公顷,近百万个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如何更好地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通过绿色金融引导资源配置,助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是新时代赋予金融业的重要课题。

回望过去,绿色金融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

绿色金融并不神秘,虽然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是西方舶来品,但中国古人早有许多关于绿色金融的思考与实践,保护环境、守护绿色的古人智慧,就像历史长河中的明珠,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文献记载,都江堰等生态工程的修建,除政府出资外,部分资金来源于当地大户的资助,这是绿色金融的萌芽,此类民间集资情况在巴蜀地区小型水利设施上更加普遍。商品经济发达以后,不少县志中均有关于钱庄、当铺支持农业的记载。

习近平总书记深谙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以“两个结合”对传统生态观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发展。199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三明调研时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考察时进一步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正式诞生;2016年3月在参加“两会”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提出“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得到进一步升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屋建瓴、举旗定向,既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绿色金融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此过程中,绿色金融扮演着重要角色。

2007年以来,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相关政策;也正是在2007年,工商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倡导并践行“绿色信贷”理念,经过多年努力,工行已将绿色金融融入战略规划、公司治理、政策制度、业务流程及风险管理等各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作为惟一中资机构参与起草了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牵头草拟并发布的《气候友好银行北京倡议》得到国内外金融机构积极响应。目前,工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稳居同业首位,“工银绿色银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2023年工行的明晟(MSCI)ESG评级提升至AA级,是境内首家达到该评级的上市银行。

立足现在,中国的绿色金融已取得丰硕成果

从机制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已构建起“1+N”政策体系(“1”是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管总体管长远,发挥统领作用;“N”是指国务院印发的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首的政策文件,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作为全球首个由政府部门制定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国家,我国逐步形成了以《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为代表的制度框架,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设立了以“碳减排支持工具”为代表的激励机制,引导更多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出台了以“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为代表的绿色投融资目录,强化了产业绿色发展导向,为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从实践看,绿色金融市场取得蓬勃发展。2023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突破30万亿元,居全球首位;绿色债券规模全球领先。各金融机构纷纷进行探索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高效金融服务,以工行为例,在业内率先推出了绿色投融资分类管理机制、投融资绿色指南等做法,并对绿色项目加大考核权重、降低资金价格、进行规模倾斜。

在产品方面,工行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发行了境内首单商业银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券、全国首单绿色汽车分期资产支持证券,推出了市场首支ESG主题ETF基金。在业内率先建立OFD云回单、云对账单服务模式,助力企业通过财务数字化实现绿色降碳。在“两山”理论发源地湖州安吉,工行支持当地上线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让一百多万亩竹林的空气变成了源源不断的宝藏,湖州工行还与当地监管部门共同推出了转型金融投融资试点目录;在福建,工行创新推出“种子贷”“茶e贷”等绿色普惠产品,在全省推广“养殖贷”“渔排贷”,为绿色农业与海洋生态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从新疆的光伏“方阵”,到北京新工体大楼;从海南的天角谭水利枢纽,再到胜利油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碳利用与碳封存项目,工行发挥集团优势,综合利用“贷、债、股、租”等多种方式践行着绿色金融使命。

在风控方面,工商银行将“绿色”纳入信贷业务全流程,率先建立ESG风险智能化管控机制,实现ESG风险信息实时获取、智能管理。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地图”项目,在贷款项目选址环节自动增加生态保护红线判定功能。构建投融资碳核算体系,研究投融资碳排放计量方法,为计量和管理气候风险提供支撑。在工商银行总行的风控顶层设计下,各地工行也根据自身需求开发了不少功能。例如,福建工行实现了对农村生产要素平台、产业大数据溯源平台等外部数据系统的运用对接,建立“政、监、银、担、保”跨界合作的联动机制,提升了授信准入和贷后管理质效。

此外,各家金融机构也进行了不少创新实践,例如兴业银行2008年成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建设银行某分行发放了全国首笔“绿证收益权”贷款等,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展望未来,要乘势而上,先立后破

当前绿色金融主要面临四个困难、四个趋势,本文相应提出四个建议。

困难方面,一是坚守难。受能源危机和地缘政治等影响,部分西方国家在双碳目标、行动上出现停滞甚至倒退,2022年起德、奥、英、法等国陆续重启或推迟关闭燃煤电厂,德国放弃了2035年能源系统碳中和目标,绿色金融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当然,中国政府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义取利,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之路。二是界定难。金融机构在绿色技术认定方面仍存在短板,对于企业包装产生的“刷绿”“漂绿”项目的识别存在困难。同时,不同主管部门项目标准间尚存在不一致之处。三是评估难。绿色金融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客观要求和当前中小企业信息披露能力较弱之间存在矛盾,导致项目后续减碳效果的量化评估难以进行。四是覆盖难。认定为绿色贷款常需由外部机构出具相应证书或报告,并支付一定费用,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对绿色金融在小微企业的覆盖产生阻碍。

虽然面临挑战,但绿色金融发展的环境整体向好。一是市场主体在扩大。保险、资管等各类主体的绿色投融资参与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个人消费者通过绿色消费贷、“碳中和”借记卡等创新产品参与绿色投融资活动。二是融资确定性在增加。光伏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风电已于2021年起实现平价上网;电池、电动汽车出口快速增加,中国取代日本成为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不少新能源产业已摆脱政策依赖。三是交叉融合在增强。金融机构开发出科创双碳贷、岩茶贷等产品,实现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的相互渗透。此外,同业纷纷推出碳账户、碳空间等产品,绿色金融与消费金融的融合也在增强。四是国际合作在深化。金融助力低碳发展仍是主流,是全球共同的愿景。中英、中新、中美已成立绿色金融相关小组(中英的绿色金融工作组2018年启动,中国和新加坡在2023年4月成立中新绿色金融工作小组,中美金融工作组于2023年秋季成立,可持续金融被纳入工作议题),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等成果陆续发布,缓解了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推动了绿色资本的全球流动。

更重要的是,绿色和绿色金融,时与势在中国。以能源为例,光伏、风力、核能、水力发电技术及装备、产能目前几乎皆是中国领先。福建的宁德时代已连续7年动力电池销售全球第一,市值一度超过工商银行,也带动宁德市从过去福建省内经济落后地区逐步赶超。宁德经济发展水平在福建省各地市中曾排名第九位左右,现在连年GDP增长全省领先,这其中绿色产业发挥了关键作用。

面对总体向好态势,建议从四方面乘势而上。一是坚持先立后破。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在碳定价上坚持实事求是,避免一步到位对经济社会运行成本产生重大冲击。对金融机构而言,要稳妥推进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协同发展,既抓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服务,也积极支持传统行业减碳改造。二是细化统一标准。建议多部门联合出台统一的绿色字典(即《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和《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对项目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梳理,解决绿色金融“界定难”的困境。三是完善激励政策。针对绿色融资周期长、收益低、投资大的特点,建议财政和监管共同发力,在补贴、考核、人才等方面进行激励。四是加强信息披露。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碳排放指标收集和测量体系,进一步加强各类数据与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在增强企业绿色金融可获得性的同时,避免融资“评估难”的困境。

绿色金融是大势所趋、也必将大有所为。福建工行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奋力写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为共建美丽中国贡献金融力量。(作者系工行福建省分行行长,本文根据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班发言整理)

责任编辑_赵晓璐

猜你喜欢
金融绿色
节俭绿色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绿色环保
品牌研究(2021年35期)2022-01-18 08:45:18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支持“小金融”
金融法苑(2014年2期)2014-10-17 02:53:24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再造绿色
百科知识(2008年8期)2008-05-15 09: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