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摘 要:政治仪式因其具体性、公共性、在场性等内在特质破解了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困境而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政治仪式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功能发挥遵循人的思想意识形成规律,具体表现为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之以意、笃之以信、训之以规的方式发挥传递政治价值、激发政治情感、深化政治认同、坚定政治信仰、规训政治行为的政治功能。新的历史起点上,探索进一步发挥政治仪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应在政治仪式的筹策展布阶段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操演互动阶段保证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在记忆刻写阶段实现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关键词:政治仪式;意识形态教育;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4)06-0054-06
纵览古今,横观中外,仪式始终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形形色色的仪式中,政治仪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如大卫·科泽所言:“没有仪式和象征,就没有国家和政治。”[1]1新时代背景下,多元社会思潮暗流涌动,政治仪式则因其独特的内在规定性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厘清政治仪式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功能发挥机理,探讨以政治仪式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路径,能够为更好地发挥政治仪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提供理论观照和实践指导。
一、政治仪式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为维持统治阶级思想在社会上的主流地位,必须对本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社会化,使国家意志转化为个人意志,意识形态教育则是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所谓意识形态教育,就是通过教化活动将统治阶级的思想主张传达给社会大众,使社会大众内化于心、外化与行,其实质是思想掌握群众。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但同时指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要进一步“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4]。做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持之以恒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是必由之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开展依托一定的载体,这些载体承载和传导着意识形态教育的因素,充当着教育主客体活动的桥梁和纽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治仪式由于适应了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思想活动的复杂多变、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意识形态向日常生活空间拓展的趋势,成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谓仪式,是指一种“体现社会规范的、重复性的象征行为”[1]11。政治仪式是指与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仪式,内蕴着一定的政治信息。具体来看,政治仪式是政治内容与仪式形貌的统一体,其中,政治内容体现其内在本质特征,仪式则是其外在表现形式。通常来说,仪式的要素包括特定主题、象征符号、时空场域以及参与人员等,政治仪式区别于其他仪式的典型特征在于其举办者通常是政党或者国家等最高权力行为体。政治仪式往往包含着寻求政治合法性的意图,又能够在思想领域发挥教化作用,在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具有特殊作用。在我国,政治仪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发挥已然是客观事实,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运用丰富多样的政治仪式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包括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等纪念性政治仪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等以节庆为主题的政治仪式以及领导人就职宣誓等党内政治仪式。政治仪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缘何值得被关注?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政治仪式的功能特质符合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能够破解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政治仪式的具体化特性消解了意识形态教育的抽象化困境
意识形态通常被理解为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凝练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当前的意识形态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抽象晦涩的问题,宏大叙事为主的教育内容远离生活世界,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距离。要让党的意识形态“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好地为人们所感知和接受,必须对意识形态进行有形化表达,这就需要寻找到意识形态这一精神存在的有形载体,其中最具独特作用的非政治仪式莫属。政治仪式由一系列承载特定意涵的象征符号构成,正如象征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特纳所指出的那样,这些象征符号在仪式的操演过程中“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5]。仪式从来都是为表达意义而存在的。可以说,政治仪式本质上就是一种由声音、符号、行为等组成的象征体系,能够将抽象的价值观念转化为人们易于接受的各种信息。政治仪式这种强烈的隐喻和暗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意识形态教育的抽象化困境。
(二)政治仪式的公共性特点淡化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阶级性属性
意识形态具有极强的阶级性,“就其本质和主要倾向而言,总是体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 [6]。意识形态教育在长时间内也存在着突出阶级性的倾向,在功能指向上趋于整体层面的工具理性,对人的意义世界的建构关注不足,这种自上而下且缺乏互动的教育模式使教育活动显得枯燥乏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多元化和去中心化成为时代的显著特征,单纯突出意识形态教育的阶级性已经很难形成一致的认同,而公众深度参与的政治仪式恰恰弱化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阶级性。谈及政治仪式,人们往往先想到它的权威性,然而,公共性亦是政治仪式不可忽视的重要特点之一。统治阶级依靠政治仪式来建构本阶级的政治合法性,维持现存的政治秩序;社会民众则依托政治仪式参与政治生活,取得与政权主体之间的联系。通过政治仪式,公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满足,意识形态教育的阶级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
(三)政治仪式的在场性特质突破了意识形态教育的灌输性窠臼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教育常常被指责陷入了灌输的桎梏,冷冰冰的理论在教育中常常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接受的自我说服逻辑则被忽视。政治仪式的在场性特质能够释放个体的能动性,改善意识形态教育的灌输困境。政治仪式往往通过营造特定的时空场域,使所有参与者进入预先设定的同一时刻和同一空间,时间刻度和空间定位形成的时空坐标体系将参与者框定在共有的时空网格中,从而形成共同在场的氛围。尤其是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传播媒介日益更新,超越了传统的时空囿限,构建出更大范围的仪式传播场域,极大地增强了受众对政治仪式的体验感。这种体验感会作为一种源动力固定下来,长期凝结到受众的内心深处,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体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并能够在今后的某一时刻被重新唤醒和调动起来。相较单纯的说教而言,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更具有实效性。
二、政治仪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多维审视
意识形态教育是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重塑人的思想意识。人的思想意识形成需要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各个方面共同作用,而政治仪式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功能发挥也是在遵循人的思想意识运行规律前提下发生的。具体来说,政治仪式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之以意、笃之以信以及训之以规的方式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发挥着传递政治价值、激发政治情感、深化政治认同、坚定政治信仰、规训政治行为等功能。
(一)晓之以理:输送意识形态,传递政治价值
人的思想意识运行规律告诉我们,认识是思想形成的起始环节,认识水平的高低显示出人们对事物认知理解程度的高低。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以理服人,形塑教育对象的认知。政治仪式正是借助象征性的符号体系传递和表达主流声音,为社会成员了解政治现实提供认知的途径,改变抽象的意识形态教育引起的认识模糊、认识偏差、认识混沌等意识状态,提高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
政治仪式对认知的改变主要是基于政治仪式对意识形态的承载和政治价值的传递。意识形态教育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任何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凝聚社会意识、建构权力合法性都躲不开、绕不过的一项工作。只要人们还存在于阶级社会中,一切都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因而,无论我们如何界定政治仪式,都无法否认政治仪式的意识形态性。政治仪式承载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信息,内蕴着人们应该遵从的价值取向,包括执政党的思想主张,国家的方针政策,政府的活动要求等。同时,政治仪式也是联系教育主客体的枢纽,党和国家的价值主张借助这一载体进行广泛传播并扩大影响。政治仪式将政治意图附着在一整套符码体系中,在仪式展演过程中,透过符号系统的意指内涵将党和国家的政治主张等传达给民众,激起民众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塑造民众对政治现实的理解,引导民众形成与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相一致的集体意志,整合和凝聚民众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应该说,作为一道仪式化的媒介景观,政治仪式的操演过程就是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操演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主流价值观念进行宣展,经由意识形态的输送和政治价值的传递使社会成员形成对政治合法性心悦诚服的肯认。
(二)动之以情:创设体验情境,激发政治情感
情感指人们对事物的好恶态度,在人的思想意识形成过程中是一股重要的推动力。对此,马克思深刻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 [7]在新时代,以情感人这种弱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教育进路能够利用情感上的一致性将理性矛盾化解,更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仪式产生伊始就与人们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追求理性并不是仪式的首要任务,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才是主要方面。政治仪式更是自带神圣感和庄严感,力求用情境化的方式进行表达,深入人们的内心世界以激发情感共鸣。
政治仪式对情感的催化主要是基于情境的创设和情绪的调动。政治仪式具有鲜明的表演性,通常会借助语言、文字、音乐、动作以及器物等象征符号的运用和特定时空氛围的营造创设既定的场景,将在场者带入情境体验中,通过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冲击感染在场者。同时,政治仪式也是一道亮丽的媒介景观,经由媒体传输尽可能使公众进入政治生活中,无论是现场参与者还是媒体参与者都会产生对政治仪式直观的感受,激活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共同情感,拉近与政治世界之间的距离,实现共同体和个体之间心灵上的通达。涂尔干认为,仪式旨在“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 [8],并将仪式带给人们的这种情感体验称为“集体欢腾”。千百年来,统治者们始终致力于精心设计仪式,以此唤起民众的某些观念和情感,激起民众追随政权的热情。政治仪式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意义,在政治仪式展演的过程中,在场者在深刻体悟的基础上会油然而生出各种正向情绪,或自豪或感慨或敬仰或振奋,这些情绪在与世俗生活相隔离的虚拟时空中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并且通过仪式的反复强化会根深蒂固地驻扎在人们心灵深处,形成一种持续而长久的政治情感。
(三)坚之以意:共享集体记忆,深化政治认同
意志是为达到目标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倾向,集中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意识形态教育中,教育对象常常会面临各种诱惑,如若不锻炼其意志力,教育活动便很容易偏离既定目标。政治仪式通过共享集体记忆,深化政治认同,规范教育对象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使教育对象保持心态上的平稳,也推动着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进一步转化为信念和行动。
政治仪式对意志的磨练主要是通过群体意识的激活和集体记忆的共享来实现的。政治仪式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体狂欢,这种多人在场的群体性活动一般会给参与者带来归属感,也更易产生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的现象。因而,在参与政治仪式的过程中,民众更易强化自己的身份归属,将自己融入到群体中。这种归属感的形成不仅是处于群体中的无意识行为,更多的是政治仪式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使然。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9],它的唤起充当着民众自我身份确证的催化剂。每一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积淀,这些精神符号代代相传存续至今,成为本民族的精神纽带,建构着本民族的集体记忆。政治仪式通过重构并唤起集体记忆,将这股精神力量浸润到民众的内心,连结起民众和国家共在的命运,以此来剥离群体中的异质性因素,从而生发出对共同体价值观念的肯认,促进群体共识的达成。历经如期而至、循环往复的仪式操演,人们在政治仪式实践中获得的集体记忆也有了惯性,这就确保了集体记忆的传承和稳固,也推动了政治认同的持续深化。
(四)笃之以信:开展历史叙事,坚定政治信仰
信仰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相信和追随,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对个人而言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在群体中则是起着团结和凝聚作用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历经苦难创造辉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定的政治信仰是一种深层次的强大精神力量,显示出对权力合法性最为强烈的认同,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层次目标诉求。仪式被称为“行动中的信仰”,政治仪式功能发挥同样通过坚定政治信仰来实现。
作为一种象征性的陈述形式,政治仪式对信仰的洗礼主要是依靠进行历史叙事,讲述历史故事。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10]当下的政治仪式也越来越多地通过整合历史资源进行共识的凝聚,以此拉近政治仪式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对于一些历史事件人们总是乐于想象它原初的面貌,政治仪式则具有讲述历史的叙事功能,特别是在一些纪念性政治仪式中,政治仪式通过诉说荣耀和耻辱、苦难和奋斗以及英雄和理想等打动人心的故事,并通过展望美好的未来进而激起人们内心追随的力量。历史不仅是对过去事件的描述,也是民族精神和国家信仰的凝结,参与者往往会被充满隐喻的故事所感染,腾升出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经历“分离——阈限——再聚合”的过程,实现自我观念的升华。加之,政治仪式与生俱来的严肃性会营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形成强大的感染场,使参与者更乐于倾听历史故事,由此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融入到有相同信仰的共同体中,而且这种精神冲击会在日后持续发挥作用,对形成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政治信仰大有裨益。
(五)训之以规:表达权力秩序,规训政治行为
恰当合理的行为始终是人们思想意识形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接受的新思想自觉转化为社会化的行为实践,这是对思想意识形成的延伸和巩固。一次成功的政治仪式应该以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作为追求,将对政治仪式的敬畏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政治仪式向人们展示着政治权威,规训着个体的政治行为,以此来强化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
政治仪式对政治行为的规训主要通过权力秩序的表达和准则规范的倡导来实现。政治权力是存在明显的等级次序的,下级要服从上级,民众要忠于国家。政治仪式是一种权力生产工具,具有严格的规范性,通常按照相对固定的程序、规则和标准开展,权力指称的差异秩序在政治仪式中或隐或现。尤其是在一些政治仪式中,参与者的位次等会根据权力等级进行相应的安排,以此来凸显权威性。仪式是秩序的外在表现形式,政治仪式的秩序安排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压力,权力行使者可借此获得对权力的敬畏,社会大众则从中受到极强的震慑。“仪式之所以直击人心,在于仪式的核心是规矩。”[11]对政治仪式而言,价值导向和价值纠偏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政治仪式在向人们倡导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抑制某些非主流价值观,向人们传递出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明确人们的权利义务观念。可以说,一次政治仪式的操演过程就是一次权力行为的表达过程,向人们传达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规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经过多次的政治仪式展演,人们会更加体会到政治秩序的权威性,自觉按照秩序要求行事,这就确保了国家权力和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
三、充分发挥政治仪式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实践路径
客观来看,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载体,政治仪式对推动意识形态教育已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政治仪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在发挥中仍然存在着刻意呆板、形式主义以及主客体互动不足、实效性有待提高等问题,这就从实践层面对充分发挥政治仪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提出要求。政治仪式有着内在的运作逻辑,包括筹划展布、操演互动以及记忆刻写等多个环节,在每一阶段掌控和运用好政治仪式,才能充分发挥政治仪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
(一)筹策展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政治仪式的意识形态功能要充分发挥,根本上说还是要让政治仪式符合教育载体的特点,首要的就是要使政治仪式承载意识形态教育的信息,这是在政治仪式的筹策展布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科学有效的政治仪式载体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既不为了博取眼球而单纯追求形式,也不为了教化意图单纯突出内容。因而,在政治仪式的筹策展布阶段,既要注重政治仪式主题的升华,也要注重政治仪式符号的编码。
其一,要合理突显政治仪式主题,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仪式主题是指象征符号背后指涉的价值意义,主题是仪式的灵魂,具有极强的方向性和指引性,整个仪式都要围绕着主题这个轴心开展。政治仪式的主题鲜明,通常与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纪念节日相联系,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服务;体现时代主题的政治仪式才能强化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政治仪式主题的突显是一个操作性的技术问题,非常考验举办者的能力。主题突显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显”与“隐”的关系,坚持内隐性和渗透性原则,将意识形态主张附着在象征符号体系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因而,要将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合理地嵌入政治仪式中,保证政治仪式的内隐价值与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相一致,并使内蕴主流价值的象征符码多次呈现,从而达到不断强化主流价值认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效果。
其二,要精心编排政治仪式符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感召力。仪式符号是仪式必备的基本要素,充当着政治仪式内隐价值的解释工具,是人们感知政治仪式的直接载体。政治仪式之所以引人注目,与其特有的仪式形式和象征意义是分不开的。一般来说,仪式的象征符号体系由时间、空间、人物、器物以及声音、语言、图像等构成,这些象征符号的意义是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政治仪式展演实践的基石。象征符号体系是能指和所指的组合,能够将抽象的仪式主题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政治仪式正是将所要传达的内容借助符号的选择和意义的赋予促成一场独特的文化表演,为意识形态的传递提供柔性传播场域。象征符号在被赋予意义之前都是普通的社会存在,而且象征符号的意义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政治仪式的象征符号编码原则最重要的便是要紧紧围绕着仪式主题展开,使其不沦为空洞的修辞符码,而是诠释仪式主题的精神符号。因而,要通过合理的编排和设计,将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毫不违和地放在同一场域内,用更加直观和浅显的方式输送意识形态,使每一种象征符号都各司其职,最大化地发挥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操演互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还要求政治仪式是能为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借以互动的形式,这是政治仪式的操演互动阶段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仪式的主体是指仪式的组织者,仪式客体是指仪式的参与者。目前来看,仪式主体关注的焦点停留在如何更好地运作仪式,但是新时代的意识形态教育并不需要被动参与的观礼者,仪式客体对在政治仪式中的存在感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探索政治仪式开展过程中仪式主体的运作以及仪式主体和仪式客体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一,保证展演程序规范,展示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政治仪式的操演互动是政治仪式在实践中的现实呈现,直接关系到政治仪式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自政治仪式产生以来,一直是作为仪式主体对仪式客体进行规训的方式存在的,虽然仪式的教育效果是主客体作用的结果,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规训和教化的本质都不能改变,否则就背离了政治仪式的初心。政治仪式普遍具有严格的标准性和规范性,每一次仪式的程序和步骤基本固定,应当明确,这些固定化的程式是在长期的重复性展演中沉淀下来的,凝结着人们的认同和归属。如若随意变动这些程序规范,难免存在造成价值传递中断和集体记忆割裂的风险。只有确保政治仪式在展演过程中程序严格规范,才能展示出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因而,仪式主体身为整个仪式的主导者,要把控好仪式的走向,严格执行既定的程序和规范,确保政治仪式沿着确定的轨迹运行,不偏离既定的目标。
其二,促进主客体交流互动,释放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政治仪式的操演实际上是一种传播实践活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在传播政治仪式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是一个“万物皆可媒”的时代,网络成为政治仪式传播的主要媒介。网络媒体技术将仪式实时动态地传播到全世界,仪式客体的范围也因为媒体参与者的增加大大拓展。政治仪式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受众对政治仪式的接受程度。因而,新时代的政治仪式要促进主客体交流互动,在遵循现代传媒规律的前提下兼顾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一方面,在政治仪式的开展过程中更多地设置民众参与的环节,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政治仪式;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全媒体技术,扩大政治仪式的传播范围,让更多受众通过网络媒体感受政治仪式,也通过网络互动间接参与政治仪式。
(三)记忆刻写: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在以政治仪式为载体的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为应对人的思想意识的复杂多变以及思想问题的反复性和顽固性,要探索更好地将政治仪式固定下来周期性展演,使之成为一种惯习性的教化活动,将每一次政治仪式中获取的政治信息和政治态度转化为政治记忆。政治仪式虽说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但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上,政治仪式在充当意识形态教育的载体过程中必须直面历史和现实,注重当下教育效果的巩固强化。
其一,强化仪式效果,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应当明确,政治仪式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政治仪式推动意识形态教育才是意义所在。更多时候政治仪式被看作一道壮丽的文化景观,轰轰烈烈的仪式过程通常是短暂的,仪式结束后深入人们内心世界的精神力量更能够发挥出长久的作用。当前,在纷繁复杂的多源信息干扰下,经由政治仪式获得的认同感极易被弱化。因而,不能将政治仪式的效果仅仅保留在仪式的某一瞬间,要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总结政治仪式的感受和收获,延续政治仪式的影响和作用,增强教育效果的持续性。同时,对政治仪式的科学动态跟踪和科学评估也必不可少,要建立政治仪式的意识形态教育效果评估体系,全面搜集与政治仪式开展的相关信息,及时总结每一次政治仪式的成效和问题,为下一次政治仪式的开展提供经验借鉴,切实提高政治仪式推动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其二,传承延续记忆,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政治仪式仿佛是历史的“存储器”,能够将个人和群体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联系在一起。任何时代都需要循环往复的政治仪式展演,在特定的时刻进行重复性追溯,唤起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并使这些集体记忆历久弥新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长久而又深刻地作用于政治生活。政治仪式对记忆的传续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基于对集体记忆的认同,这种认同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通过对集体记忆进行刻写、重构以及固化等方面的主动建构实现的。在对记忆进行重构的过程中要坚持“扬弃”的原则,对政治仪式唤起的集体记忆进行筛选,剔除不合时宜的内容,保留符合时代要求的部分并注入新的内容或者赋予新的形式,通过后续的多重传播途径将其固定下来。同时,要通过政治仪式实现集体记忆的传承延续还应该实现政治仪式的制度化安排,将政治仪式纳入当前的意识形态形态教育体系中,对政治仪式举行的周期和规范等做出制度性规定,促成利用政治仪式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王海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2]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
[4]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01).
[5]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3.
[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4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8]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敬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21.
[9]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9.
[10]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
[11]王淑琴.政治仪式推动政治认同的内在机理:兼论政治仪式的特性[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9):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