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倩 张峰
摘 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实施于急诊危重症病人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在2023年2月至8月期间急诊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同时,针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通过了解两组患者抢救方面的数据,研究这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抢救时间、心脏复苏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可有效提高急诊危重症病人抢救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关键词:标准化急救护理,急诊危重症,抢救效果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10.060
0 引 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医院的急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急救护理是急救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将加强急救护理作为优化急救工作的切入点,以满足人们对医院急救工作的需求。选择科学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急救护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应当做好急救护理模式的选择工作。标准化急救护理属于一种先进、科学的护理模式,有助于做好急诊危重症病人抢救工作,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护理,保证他们恢复正常的生命指标。为此,本文研究该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症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在2 0 23年2月至8月期间急诊收治的8 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平均分配的方式,将80 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4 0例患者。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5~6 4岁,平均年龄(42 .11±5.6 4)岁;病程4~7小时,平均病程(5.05±0.38)小时。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 4~65岁,平均年龄(42.35±5.57)岁;病程5~8小时,平均病程(5.36±0.42)小时。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入本院的急诊危重症患者;(2)患者或者家属已经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同意配合本次研究工作。
排除标准:因为不同年龄段的病人对护理的反应和效果有所不同,所以在本次研究排除年龄过大以及过小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抢救护理
(1)评估与记录。患者入院,护理人员实施分诊并配合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获知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并对患者身体情况信息进行记录,保证所记录信息的完整性,以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资料。(2)健康监测。为保证患者安全,护理人员使用仪器密切监测患者身体情况[1],如果患者存在生命危险,护理人员及时通知医生,以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确保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使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处于正常的范围。(3)配合抢救。在医生进行急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1.3.2 观察组采取标准化急救护理
(1)成立标准化急救护理小组。选择专业素养高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并在选拔的过程中注重考察他们的标准化急救护理综合能力,护士长进行培训及考核,指导小组成员开展标准化急救护理工作并协调小组分工,确保由专业能力高、工作专业强的护理人员参与标准化急救护理工作,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2)现场评估患者,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在到达抢救现场后,护理人员需配合医生结合患者的症状,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以掌握患者病情,包括对患者伤口情况、出血情况以及任何其他潜在的并发症等,评估过程中注意与临床医生沟通、交流,方便医生掌握患者身体情况,做出科学的治疗决策,保障患者得到及时可靠救治[2]。(3)院前急救。在将患者由抢救现场运送到医院的过程中,护理小组需要继续针对患者的情况采取可靠的急救措施。配合医生开始急救,如止血、稳定骨折、缓解呼吸道梗阻等,以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同时,对于大量失血的病人,立即进行快速液体复苏,以维持血液循环和组织灌注。同时,需要对患者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形成科学、准确的评估结果,以确保急救护理的针对性、有效性。(4)迅速分诊。提前准备好平板车、氧气泵等急救设施,便于在患者到达医院后得到及时救治。同时,还需要针对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迅速分诊,确保医疗救治的针对性。(5)科学分工。为提高标准化急救护理工作开展效率,护理小组结合护理内容、护理任务等,做好护理分工,以有效推进护理工作。护士长充分了解临床医生工作内容,并做好相应的病情评估辅助工作,保证临床医生形成科学的评估结果。另外,护理人员观察与监测患者身体状态,便于为临床医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6)打开绿色通道,做好急救工作。对症状严重、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患者,及时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科学地治疗。(7)手术配合。对需紧急手术治疗的病人,快速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检查是否有头部、脊柱或其他部位的创伤,并尽快配合医生进行损伤控制手术,注意控制出血和污染。重症多发伤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者,为提高患者治疗水平,需与多学科联系沟通,合作抢救。(8)规范交接流程。经过抢救,患者病症得到一定的恢复后,为方便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护理小组将患者送入普通病房,以继续开展后续治疗工作。在将患者送入病区时,与病区护理人员交接工作,告知患者病情及需加强的管理要点,避免患者病情恶化。
1.4 观察指标
1.4.1 抢救结局
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死亡率进行统计,以评估抢救结局,其中以患者在接受急救护理后,病情得到稳定或改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且无需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措施,表示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患者数 / 总患者数)×100% 。抢救死亡率=(死亡患者数 / 总患者数)×100% 。
1.4.2 恢复时间
记录患者抢救时间、心脏复苏时间、住院时间,来评估患者恢复时间。(1)抢救时间。记录从患者到达急诊室开始,到抢救措施完成,病情得到初步稳定所需的时间,以此作为抢救时间。正常抢救时间应当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2)心脏复苏时间。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会计算从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到心脏恢复正常跳动所需的时间。正常心脏复苏时间应尽可能短,建议在5分钟内完成初级心肺复苏,便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3)住院时间。计算从患者入院开始,到病情稳定或康复出院所需的总时间。住院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恢复速度。一般来说,对于急诊危重症病人,住院时间会相对较长。通常情况下,应控制在14天左右,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结局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抢救时间、心脏复苏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 论
急诊危重症病人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危重等特征。为保证急诊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应当及时对他们进行急救。为提高急救水平,需要认识到急救护理模式在抢救急诊危重症病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是一种通过规范护理流程、护理内容等而形成的一种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可使护理人员有条不紊地推进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工作[3],还可以更好地加强护理人员与医师之间的配合。因此,可以将该模式应用在急诊危重症病人抢救中,使病人在抢救时获得较好的护理,保证生命体征及时恢复到正常状态。
本次研究发现,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对于保证患者及时脱离生命危险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有助于减少心脏复苏时间,确保患者正常呼吸,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由此可见,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症病人抢救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深入地研究与推广该护理模式,有助于为急诊危重症病人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静.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分析[J].中国标准化,2023(16):257-260.
[2]吴玥,王君.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23(8):271-274.
[3]何常芬.标准化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10+194.
作者简介
孙倩,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多发伤护理。
张峰,通信作者, 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重症医学护理。
(责任编辑:刘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