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林 徐挺 彭裕红
基金项目:四川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SCGJ2022-48)
作者简介:李守林,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作品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通信作者,E-mail:2260210645@qq.com
摘要:南路边茶制作技艺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四川省雅安市特有的传统制茶技艺,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基于社会传播理论,对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当前的国际传播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其存在主体缺位、渠道有限、内容不足、对象不明,以及语言和文化障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明确传播主体、统筹传播事务,制定传播策略、构建传播体系,拓展传播渠道、更新表达方式,突出语言差异、扩大传播范围,培养传播人才、破除传播障碍,精选传播内容、避免文化误解等一系列措施,以求进一步推动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传播,为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高其国际知名度,进而提高相关产品的国际认可度和销售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藏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TS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50(2024)06-77-5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outhern Route Dark Tea Processing Technique
LI Shoulin, XU Ting, PENG Yuhong*
Ya'an Polytechnic College, Ya'an 625100, China
Abstract: The Southern Route Dark Tea Processing Technique is a traditional tea making technique in Ya'an, Sichuan Province, the birthplace of tea culture in the world. It i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ki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made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Southern Route Dark Tea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believed that there were problems such as the absence of organizers, limited channel, insufficient content, unclear object and language and cultural barriers.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a series of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Southern Route Dark Tea Processing Technique. It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epening the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between Chinese and other civilizations, improving their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and then the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and sales of related products.
Keywords: Southern Route Dark Tea, processing technique, Ya'an Dark Te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南路边茶是指以四川雅安为制造中心,行销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及卫藏(在明代指阿里、卫、藏和康四部分,今西藏)等边疆地区的茶叶[1],亦谓边销茶,今多称藏茶[2],属于黑茶的一种,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羌族等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始于唐代,在宋代得到改进和提高,至清末民初已趋于成熟[3],并随着藏茶的流行而逐渐为世人所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4]。2008年,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名录。2022年,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文旅非遗发〔2021〕61号)提出要“加强非遗国际传播,充分运用非遗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和改进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传播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精神[5]的重要举措,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方式,对继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意义重大[6]。
1 基于传播理论的非遗国际传播要求
国际传播是指民族、国家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是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社会传播。社会传播是指人(或者团体)与人(合作团体)之间的信息传递、互动、交流、沟通的过程,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形式。1948年,现代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美国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一个传播的定义:“传播就是谁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效果。”首次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5个方面对传播行为进行了过程分析,这就是著名的“5W”传播模式,进而演绎出传播的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7]。尽管时代已大不同,但非遗的国际传播仍然需要遵循社会传播的基本模式。
2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国际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传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 传播主体缺位
此处的传播主体特指负责统筹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国际传播事务的政府机构或协会组织、民间团体等。截至2023年,雅安有藏茶生产企业11家,其中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藏茶)定点生产企业8家,占全省73%[8],是全国主要的藏茶产地,2008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雅安市“中国藏茶之乡”称号。此前,藏茶主要供应西藏和青海、甘肃,以及四川的阿坝、凉山、甘孜等地,在其他省市知名度较低。当前,当地行业企业正积极将藏茶从“边茶藏饮”推广到“边茶内饮”或“藏茶汉饮”,但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据中国海关总署的可查数据,2015—2023年,藏茶的出口量为零,仅个别企业如雅安茶厂通过电商模式有零星外销。藏茶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离“藏茶世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雅安当地也提出要推动“三茶”统筹发展,但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行业企业或非遗传承人,都缺乏对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茶文化)国际传播对行业企业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缺乏对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国际传播的组织领导或统筹协调,更谈不上制定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国际传播规划,而个别企业、传承人或个别学者的零散传播,其影响力又远远不够。
2.2 传播渠道有限
尽管《“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要“鼓励各驻外使领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等驻外机构开展我国非遗的宣传推广。配合重大文化交流项目、利用国际知名节会,举办非遗展示、交流活动。支持非遗相关产品走向海外市场”。但非遗国际传播的“文化传播、文明互鉴”价值取向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利益期待错位,导致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传播几乎没有获得政府以及行业企业的任何资金和资源支持。缺乏支持的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传播,有再多的传播渠道也是枉然。而当前的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国际传播还停留在国际友人来访和出国参展时的简单介绍,没有自己的专题网站,更别提时下流行的抖音、微信公众号(海外版),以及Twitter、Facebook等其他海外社交平台。
2.3 传播内容匮乏
目前,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传播还没有构建起独特的叙事体系,缺乏对非遗项目蕴含的中国思想及中国理念的深度解读,也缺乏对最新科研成果的介绍。在国际传播格局中处于散乱少状态,导致国际受众对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及其健康价值。
2.4 传播对象不明
首先,南路边茶制作技艺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因受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审美观念等因素影响,国际受众对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认知和态度存在个体差异。其次,历史上,南路边茶的主要外销地是印度、不丹、尼泊尔等非英语地区,当前的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传播却是以英语为主要传播媒介,以南路边茶市场占有率几乎为零的欧美地区为传播重点,这种错位导致国际受众对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知晓度极低,传播效果不佳。
2.5 语言文化障碍
一方面,现有关于藏茶文化(包括制作技艺)的传播主要在国内散见,且以中文为表达语言,难得看见面向国际受众的外语版本。另一方面,由于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与特定的地域文化紧密相连,其名称、内涵和术语等都深受当地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在译介过程中难免出现丢失或难以准确传达,导致国际受众对其理解和接受困难。同时,语境缺失带来的文化表层化与碎片化,以及西方国家一贯的偏见等给中国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造成巨大障碍[9],导致国际受众对中国非遗的理解困难或偏差。
总之,在传播主体缺位、传播渠道有限、传播内容匮乏、传播对象不明,又存在语言和文化障碍等情况下,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传播效果无从谈起。
3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国际传播对策
“5W模式”表明传播过程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过程,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目的。基于此,为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到中国南路边茶制作技艺,感受我国茶文化的魅力,进而爱上中国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优化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传播。
3.1 明确传播主体,统筹传播事务
传播主体的核心作用体现在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的充分选择权。尽管南路边茶(藏茶)被视为藏区同胞的民生之茶,作为民族特需保供商品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其生产得到了基本保障。但近年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雅安藏茶的生产和销售要想进一步提升,需要从多方面大力拓展。加大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传播,通过文化传播改变和提高国际受众对藏茶的认知,可以增强其体验欲望,进而引导其形成藏茶产品偏好。作为地方特产,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传播还需大力依靠当地政府和行业企业。成立由文旅部门牵头,外事、教育、科技和新闻出版、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国际传播工作领导机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落实非遗国际传播工作。建立非遗国际传播工作信息共享、协作配合、联动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3.2 制定传播策略,构建传播体系
突出“目标导向”,制定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国际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责任主体、考核评价等。整合利用各种传播资源,支持南路边茶制作技艺非遗保护单位、各级非遗传承人,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民间力量参与或开展国际传播;支持高校、科研、文化以及传媒等专业机构开展非遗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项目申报、成果展示、学术交流等;开展非遗国际交流示范项目选拔,引领非遗国际交流高质量发展。
3.3 拓展传播渠道,更新表达方式
一方面要利用好国际会议、展览、比赛等重大平台,组织开展产品的展示、体验、交流等活动,增强非遗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充分利用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布局,精心设计以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体验为特色的国际研学旅行课程,开展非遗海外推广,提高非遗的国际接受度。另一方面加强技术支持,广泛应用5G、VR、AR等技术,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线上展示、互动、教育、推介等活动,让数字科技与古老技艺相互碰撞,赋予南路边茶制作技艺更多元、时尚的表达方式,提高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传播影响力,增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
3.4 突出语言差异,扩大传播范围
语言是交流的桥梁。做好国际传播,一方面要重视欧美主要经济体的国际受众,利用国际通用语言进行传播;另一方面要重视印度、不丹、尼泊尔等有南路边茶产品消费传统的地区,选择当地通用语言进行传播,实现更广范围、多语种、跨地区、跨文化传播。通过差异化的语言传播,破除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国际传播的语言障碍,增强国际受众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促进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文化传播。
3.5 培养传播人才,破除传播障碍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非遗的国际传播需要依靠语言来进行跨文化表达。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际传播离不开既了解南路边茶历史及其制作技艺,又具备涉外交流能力的人才。一方面,发挥驻地高校的人才优势,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语言培训,增强其国际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政府、企业与驻地高校的合作,联合培养非遗翻译传播人才,增强中国非遗的表达能力[10]。同时将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纳入来华(来雅)留学(游学)学生的文化教学体系,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借助他们扩大“非遗”文化在他国的传播[11]。
3.6 精选传播内容,避免文化误解
按照拉斯韦尔观点“传播只有适应受众心理和文化,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12]。历史上南路边茶有治边稳边的政治功能,涉及西藏等地区。在向世界传播南路边茶制作技艺时,要注意跨文化传播的问题,要重视并加强非遗外宣文本译介,既要保留非遗的文化特色,又要易于国外受众理解、接受,不能不加选择“原封不动”地全盘译介,以免引起文化误解,影响传播效果[13-14],尤其是要避免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击我们的口实。以“南路边茶”的翻译为例,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除个别译者将其译为“Border tea”或“Brick tea”外,学界大多译为“Southern route tea”。“Border tea”或“Brick tea”属于典型的直译,未能将该茶属于全发酵黑茶(Dark tea)的本质特征译出,且“Border tea”不仅让人难以理解,还容易导致对“边销”的文化误解。“Brick tea”仅译出了该茶的包装外形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茶的包装及外形都在不断改变,此类翻译不便于国际受众对该茶及其制作技艺的深入理解。“Southern route tea”虽然避免了文化误解,却没有译出该茶的本质特征,而“Southern route dark tea”既体现了南路边茶的历史,又凸显了其黑茶的本质特征。
4 结论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非遗国际传播已成为各国各民族互为传受主体的文化行为。当前,南路边茶制作技艺“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尚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艰。要想做好非遗国际传播,需要在明确传播主体的前提下,通过制定传播策略、构建传播体系,拓展传播渠道、更新表达方式,突出语言差异、扩大传播范围,培养传播人才、破除传播障碍,精选传播内容、避免文化误解等方式,提高传播效果,让更多国际受众了解南路边茶制作技艺,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籍此提高国际受众对南路边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促进南路边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长治, 谢雪娇. “南路边茶”历史发展述略[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3(1): 68-73.
[2] 陈书谦. 雅安藏茶的前世今生[J]. 中国茶叶, 2017, 39(7): 45-47.
[3] 罗莉, 迟艳娜. 雅安:关于藏茶的传奇[J]. 中国民族, 2009(4): 20-23.
[4] 谢雪娇, 赵长治, 朴永焕. 南路边茶制作工艺的变迁与保护[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7(5): 54-59, 175.
[5]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6] 刘军丽. 四川雅安“南路边茶”传统制作技艺与多元价值探讨[J]. 农业考古, 2015(2): 249-253.
[7] 拉斯韦尔.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 何道宽, 译.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7: 18.
[8] 郑雨莎. 雅茶进藏 用藏茶再续川藏农业合作共赢新篇章[N]. 雅安日报, 2023-08-30(05).
[9] 张帅, 毕程. 非遗语境下茶文化对外传播的方法与路径探索[J]. 中国茶叶, 2024, 46(2): 74-82.
[10] 邓军, 段慧如. 中国非遗对外翻译传播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与培养模式[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8(1): 188-192.
[11] 段兴臻. 基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来华留学生“非遗”文化教学[J]. 国际公关, 2023(16): 134-136.
[12] LASSWELL H D. Propaganda technique in world war I[M]. Canbridge: MIT Press, 1971.
[13] 田亚亚, 付丹亚. 基于5W传播模式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 2021, 37(6): 144-147, 156.
[14] 曹胜强, 刘俊玲. 跨文化视域下非遗翻译与国际传播思考——以《非遗里的中国》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3(10):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