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野
短剧的营销价值在诸多品牌方的实践中得到印证后,各个互联网平台也不甘示弱,纷纷走上了短剧之路。
短剧被称为“最盈利赛道”,如今短剧已然成为互联网大厂的解决流量困境的万能钥匙,几乎所有App都能插上短剧这个栏目。
尤其这两年以来,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大厂都吹上了短剧的风,就连美团也开始下场了。
自从2023年上线短视频入口之后,美团App的内容板块就在不断在扩大,今年3月短视频栏目改版,新增了剧场频道;4月剧场频道首栏新增了编辑精选,精选内容为短剧。
另外,针对传统影视剧集,美团还精细化划分为你推荐、正在热播、下饭神剧、高分必刷、经典老片等子频道。
那对于互联网平台,短剧到底能带来什么新增量?
在商业模式上,短剧通常通过付费观看、品牌植入以及制作方与平台依据播放量进行分账等方式实现盈利。
然而,在美团的短剧频道中,并未看到品牌植入或付费观看的选项。这引发了外界的猜测,一种可能性是美团已经买下了这些短剧的版权,以内容吸引用户,进而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商业变现。
自从2023年上线短视频入口之后,美团App的内容版块就在不断在扩大,今年3月短视频栏目改版,新增了剧场频道,剧场频道主要承载商业变现任务,用户可在本地频道挂上商家的店铺链接。如今点进“视频”,可以看到有“关注”“本地”“剧场”与“推荐”四大栏目,都以上下滑动的feed流形式呈现。“本地”的视频都与相关实体店铺关联,观众可通过视频直接进入店铺页面,查看评分、团购等。
完善短视频功能的同时,前不久,美团还推出了新一轮的创作者招募激励计划——春鸣计划,不仅开放了全员创作者报名通道,在奖金、流量扶持上也全面升级加码。其中,单账号最高奖励3万元/月。还新增了MCN机构特别激励金,最高奖励数额达1.8万元/月。
不过,目前淘宝短剧与电商的联动相对简单,主要是在品牌定制短剧播放页面挂商品链接、一键识别画面商品、短剧演员走进品牌直播间等方式。
其实从链路上来看,淘宝与其他平台还没有形成完全的差异,玩法也相对简单,但从带货的角度,淘宝短剧有独特的生态优势。
一方面是品牌资源优势,当前站内很多品牌短剧,都是淘宝牵头品牌和MCN完成的。而且从当前的合作情况判断,对短剧更谨慎的一线品牌对淘宝有很强的信任基础,海蓝之谜、三星、修丽可等品牌均在淘宝上推出了短剧内容。
另一方面是用户心智优势,相比内容平台,淘宝用户的强购物诉求是品牌短剧得以出效果的重要背景。从业者表示:“其实去逛淘宝的人,本身就有购物的心智,如果再通过短剧这种内容营销的形式去触达用户,转化反而是更容易的。”
此外是转化路径优势,淘宝上的品牌短剧可以在左下角直接挂产品链接,其他平台则是需要点开评论区或者关键词跳转。“直接展示给用户的转化效率肯定比用户在不经意间找到它更高,这个还是有区别的。”
显然,淘宝在短剧上的野心比想象中更大,核心原因则是在“淘宝内容电商”的战略驱动下,包括短剧、短视频、直播在内的多个内容形式,都成为淘宝博得增长的新锚点。
短小精悍、剧情紧凑且充满反转的短剧正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其强大的吸金能力令人瞩目,短短一天便能吸引两千万的关注度,八天内更能突破一亿大关。这种明显的财富效应让短剧成为了市场的宠儿,拉开了一场百剧混战的序幕。在这场大战中,不同领域的从业者纷纷涌入。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预计2027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1 000亿元。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底,横店影视相关企业存量为3 101家,而截至2023年9月底,该数量上升至3 350家,多了近250家。
与电商平台明显指向带货的逻辑不同,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平台布局短剧更多是为了提升用户活跃度、缓解流量和用户增长焦虑。
目前的短剧要么是C端付费模式,要么是品牌合作定制,都有清晰的盈利路径。但在拼多多、美团上线的短剧主要是免费观看,这进一步说明平台布局短剧的核心诉求,就是用户时长和流量。
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从提升用户活跃度而言,大量免费短剧的确能够吸引用户,尤其是拼多多用户本身就与短剧用户高度重叠。虽然是强工具属性的平台,但在经历内容平台的电商、本地服务业务的崛起后,这些平台不得不开始布局内容来抢夺用户注意力。
从用户增量来看,短剧的一大特点在于盘活了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流量,因此借助免费短剧内容可以帮助平台触达下沉用户,实现用户新增量。
配合上述诉求,比如,美团短剧同步配置了“刷内容得金币”的玩法,在看剧的过程中,系统会不断提醒“金币到账”,以“看剧-赚币-提取现金”的方式吸引用户继续观看。
当然,这些平台布局短剧也并非完全与原有业务割裂。
拼多多虽然不直接用短剧带货,但用户在免费看剧时,每看7~9集内容,系统就会自动弹出一条带货视频,而且弹出的视频也是基于用户近期的消费情况精准推送的,用户不想看的话可以直接划走继续看剧。
美团借助“霸总”短剧的形式,在营销节点前后吸引流量和话题讨论,并以霸总合体直播间等方式,完成一次事件营销。
不过目前美团上免费播放的短剧内容,暂无关联产品、店铺链接。
拼多多、美团的短剧打法更加简单粗暴,而且内容成本也更低。但问题也同样存在,这些免费短剧内容与原有业务的关联较弱,难以在转化上以小搏大。
随着互联网红利退潮,各大平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寻求生意新增量逐渐成为他们唯一的出路。
与之对应的是,互联网平台从单一维度的竞争转向综合能力的竞争,开始通过完善的产品矩阵,提升整体的商业化水平,进而为平台打造综合竞争力。
依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快手、抖音、小红书纷纷拥抱本地生活服务,而淘宝、京东、拼多多和美团则相继加入内容转型行列,互联网平台之间的竞争早已从流量竞争,演变成了内容生态的竞争。
几年来,各大平台都面临着用户留存时长变短的危险趋势,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电商。
数据显示,2023年,每个用户平均使用4.5个平台搜索各类信息,较2022年增长42%。这些增长,虽然总体量并不大,但是却足以说明一个问题:用户不是增多了,而是开始分散了。
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当整个互联网都在追击内容,内容门槛一再被拉低,内容水化已经成为各个平台的通病,甚至有些平台已无“内容”可言,所以用户只能在不同平台寻找需要的内容。
去年,短视频领域莫名其妙火起来的几个顶流,全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的特征,这也说明了内容赛道开始有些捉襟见肘。即使在最活跃的流量池抖音平台上,想要如从前一般靠优质内容涨粉,也变得无比艰难。
流量风向的不确定性,正在使得优质内容变得可有可无。
数据显示,2023年抖音涨粉量超过1 000万的账号寥寥无几,回望2020年,这个数字高达96个,是目前的5倍还多。
短剧之所以能成为各家平台的宠儿,成为内容赛道最炙手可热的组成部分,关键就在于流量无常,创作产出匮乏的当下,影视娱乐的热点势头还算不错。
电商平台在内容薄弱的基础上,想要快速形成一些流量优势,短剧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
与此同时,短剧的内容价值也一直被质疑。
据悉,一部100集的短剧出圈周期一般只有半个月,如果超过半个月没有水花,存在的意义基本为零,不会再有获得流量的机会。
短视频这种快消品对于内容产业的帮助,说不好是正是负。
总而言之,电商平台造势内容,看中的也从来不是内容,归根到底还是流量,是观众捧起来的一张张熟悉面孔。最终,这些短剧中人物都要从霸总的世界抽身而出,进入直播间,接着带货。
当短剧从品牌方的青睐进化成互联网大厂的战略选择,这的确证明短剧有强大的商业价值,但与任何营销手段一样,短剧不是万金油,谁能真正在短剧这个赛道中成功上演属于自己的故事,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