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童年,是每个人心中最灿烂、最快乐、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它给予我们无尽的希望和憧憬,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追寻。回忆起那段纯真的岁月,我们不禁感到一丝酸楚,生发一丝感慨,更多的是对流逝岁月和懵懂童年的怀念。
在美术史上,我们仰望的那些艺术巨匠,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莫奈、梵高、塞尚、毕加索、齐白石、徐悲鸿……也曾是和我们一样的孩子,他们也曾有过爱做梦、爱幻想的童年。正是那段纯真的时光,为他们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源泉。让我们一同探寻他们的童年,感受那份纯真与美好。
色彩、想象与探索的交织
在浩渺的艺术长河中,每一位杰出的艺术家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轨迹。他们的童年,或许并不总是充满阳光和欢笑,但一定是充满了对色彩的追求、对想象的探索和对艺术的热爱。
首先,让我们走进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代表着创新与卓越。然而,达·芬奇并非天生就是艺术大师,他的成长之路同样充满了挑战和机遇。1452年4月15日,这个日后被誉为“全能天才”的艺术家诞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童年在两个家庭之间辗转,与母亲生活在芬奇村,与父亲、祖父母和叔叔生活在芬奇小镇,这段经历让他从小就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氛围和家庭环境。其实,达·芬奇童年留下的史料并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也正是因为如此,达·芬奇喜欢观察大自然,大胆探索,并且充满了想象力。
对于童年时的经历,达·芬奇记录了两件印象深刻的事情。一是他幼年的时候躺在摇篮里,一只鸟飞过来落在摇篮上,用长长的尾巴扫到了自己的脸和嘴——后世的研究者认为,这很可能是达·芬奇的梦境和幻想。第二件事是这样的,达·芬奇有一次在山里徒步旅行,结果发现了一个黑黝黝的洞口。达·芬奇回忆说:“我数次探身,想看看在其中能否有所发现,但是里面一片漆黑。我突然冒出两种互相矛盾的情绪,恐惧和渴望——担心黑暗的山洞有危险,同时又渴望看清里面有无奇观。”最终,达·芬奇走了进去,并发现了岩壁上的鲸鱼骨化石。达·芬奇的好奇和勇敢,不仅让他发现了化石,也让他顺理成章地走上了探索自然的道路。敏锐地感觉和勇敢的探索,最终成就了伟大的达·芬奇。
关于艺术的启蒙,达·芬奇从小就展现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他常常在家里的墙壁上涂鸦,用炭笔画出各种形状和图案。这些看似随意的涂鸦,实际上是他对世界的独特感知和表达。14岁时,他被送到佛罗伦萨的知名艺术家安德烈亚·德尔·韦罗基奥的工作室学习,开始系统地学习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各种艺术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达·芬奇不仅掌握了精湛的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
与达·芬奇不同,米开朗基罗的童年经历更加坎坷。他出生在意大利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镇,父亲是当地最高行政长官。然而,家境并不富裕,他的童年生活并不轻松。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这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他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家里,与石匠的妻子生活在一起。这段经历让他从小就对雕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他常常观察到石匠们的技艺和创作过程。米开朗基罗的父亲曾将他送进拉丁文与希腊文学校学习,但他对素描的热爱远超于文字学习。尽管遭到父亲的训斥和反对,他仍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米开朗基罗的童年虽然经历了母亲去世的打击,但他凭借对艺术的热爱和坚持,以及寄养期间与石匠的接触,为他日后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力量和激情,正是这些童年经历赋予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向。
再来说说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他189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屺亭镇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母亲鲁氏则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徐悲鸿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学习绘画,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这段经历让他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也培养了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厚感情。
徐悲鸿的童年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绘画梦想。他随父亲辗转于乡村市镇,卖画为生,补贴家用。这种背井离乡的日子虽然艰苦,却丰富了徐悲鸿的阅历,开拓了其艺术视野。他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展现出对绘画的热爱和天赋,这种热爱和天赋一直伴随着他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李可染,这位诞生于1907年的艺术巨匠,他的童年便是一段与色彩和想象交织的旅程。他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一个平民家庭,家境虽不富裕,但李可染对艺术的热爱却如同火焰般炽热。他常常用碎片在地上画出戏曲中的人物,那些五彩斑斓的图案,不仅赢得了邻人的围观和赞赏,更成为他心中永恒的梦想。在私塾的两年里,他虽未得良师,却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才华,自学书画,赢得了塾师的喜爱。13岁那年,他更是拜徐州画家钱食芝为师,开始了正式的绘画学习。除了绘画,他还自学拉胡琴,那份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
与李可染不同,叶浅予的童年则是一段从优渥到败落的历程。他出生于1907年,家境原本优渥,然而随着父亲经商的失败,家境逐渐败落。18岁那年,他不得不休学自谋生计。然而,正是这段艰难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艺术的魅力。他受到表姐胡家芝的剪纸艺术的启蒙,开始接触并学习剪纸艺术。在杭州读盐务中学时,他通过学校的图画课和课外图画小组,正式开始了学习绘画。18岁后,他独自到上海谋生,最初从事广告画绘制。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绘画才华逐渐得到展现,他开始涉足多个艺术领域,包括广告、教科书插图、漫画等,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物塑造能力。
而刘勃舒的童年,则是一段充满梦想和追求的时光。他自幼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种对色彩的敏感和对形象的捕捉能力,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12岁那年,他画了几幅马,并寄给徐悲鸿求教。徐悲鸿亲自给他回信,对他的作品表示赞赏,并鼓励他继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这段经历对刘勃舒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他与徐悲鸿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在绘画的道路上,他从未停止过探索和追求。他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画作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艺术家的童年经历,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们用自己的画笔和才华,描绘出了一个个充满色彩和想象的世界。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艺术不仅是一种技能或才华,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只有那些真正热爱艺术、追求艺术的人,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
童年:艺术家一生创作灵感的源泉
童年是一个充满纯真、好奇与探索的金色年华,也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记忆。对于艺术家来说,童年不仅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更是一生创作灵感的源泉,是他们心灵深处最为真挚的呐喊。
爱德华·蒙克,挪威的表现主义画家,他的艺术生涯与童年经历紧密相连。五岁时,蒙克的母亲因肺结核离世,14岁时,姐姐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疾病与死亡的阴影始终伴随着他的成长,让他对生命充满了恐惧与不安。然而,正是这样的经历,让蒙克在绘画中找到了宣泄与释放的出口。他的画作《呐喊》便是对内心恐惧与焦灼的强烈表达,是对童年痛苦记忆的自我宣泄与排解。蒙克的绘画风格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这与他的童年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用自己的画笔,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化为了艺术的力量。
与蒙克相似,文森特·梵高的童年也充满了不幸。他出生在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从小便受到了严格的宗教教育。然而,这种教育并没有让梵高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反而让他逐渐形成了自卑、冷漠和孤独的个性。梵高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但他却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沮丧与失望。梵高称自己的童年时代颇为不幸,画画是他排解孤独最重要的方式。所以,童年的梵高经常跑到外面去收集各种甲虫和鸟窝,并经常把看到的风景、房子和植物画下来。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梵高在绘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他用自己的画笔,将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化为了绚烂的色彩与有力的笔触,创作出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艺术作品。
林风眠,一位来自广东梅县的艺术家,他的童年同样充满了艺术的熏陶与天赋的显露。由于先天不足,他差点被父亲丢弃,但母亲的苦苦哀求让他得以存活。在祖父的陪伴下,他度过了艰苦的童年时光,经常上山打石头、在草丛中玩耍。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对故乡的自然风貌产生了深深的感情,也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五岁时,林风眠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这是他艺术学习的启蒙之路。在父亲的指导下,他逐渐展露出了惊人的绘画天赋。九岁时,他凭借一幅《松鹤图》卖出了大价钱,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画家。15岁时,他考取了梅州中学,并遇见了对他艺术生涯有重要影响的伯乐——美术教育家梁伯聪。在梁伯聪的严格指导下,林风眠打下了坚实的国画基础,并受到了鼓励去大胆学习西画。林风眠的童年经历为他日后成为杰出的艺术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用自己的画笔,将故乡的自然风貌与自身的人文情怀化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齐白石的童年同样充满了艰辛。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家境贫寒。然而,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锻炼了他的意志力和观察力。他从小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在劳作之余继续学习和绘画。他的第一幅绘画是临摹镇鬼降魔的雷公像,这标志着他艺术生涯的起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技艺的提高,他开始描绘日常所见的各种事物如牛马猪羊、鸡鸭鱼虾等。这些画作虽然简单粗糙,但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实感。齐白石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新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他学习木匠手艺不仅锻炼了他的技艺也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童年并不是一段孤立的时光,而是与整个人生紧密相连的,它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影响了我们的选择、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对于艺术家来说,童年更是他们心灵的源泉、创作的灵感。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童年的梦想、去表达童年的情感。他们的艺术作品不仅是技巧与才华的展现,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与真实表达。
艺术家精神世界里最初的乡愁
童年,既是人生的第一次途经,也是艺术家们精神世界里最初的乡愁。正如巴勃罗·毕加索所说:“我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这句话道出了艺术家们对于童年那份纯真、那份自由、那份无拘无束的向往和追求。
毕加索,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他的艺术生涯与童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881年,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马拉加的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父亲何塞是一位美术老师,擅长沙龙与室内装饰性壁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毕加索从小便与艺术为伴,耳濡目染地接受艺术的熏陶。他的童年充满了色彩和创意,七岁时便开始学习正规的学院派油画,八岁时便完成了第一件油画作品。这样的起点为他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毕加索并不甘于学院派的拘谨与乏味,他渴望像孩子一样自由地探索、尝试和创新。他不断地寻找新的出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充满了对人性、对自由、对爱的追求和向往。这些元素都与他童年的经历密切相关,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与毕加索不同,丰子恺的童年则充满了童趣和温馨。他出生在一个传统的诗书之家,父亲是一位举人并在当地开设私塾。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丰子恺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他的祖母更是一个非常有情趣的人,教孩子们唱戏、刺绣、剪纸、书法、画画等,为他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丰子恺从小便喜欢画画并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童趣和温情,展现了他对儿童世界的深刻洞察和理解。他认为儿童是最富有灵气的,他们的世界充满了纯真和美好。因此,他常常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们的生活,从中获取灵感和创作动力。
在丰子恺的眼中,童年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段更是一个精神家园。他曾经说过:“我真心地爱他们,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他们哭了我觉得比我自己哭更悲伤。”这种对儿童深厚的热爱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童趣和温情,也使他成了一个备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家。
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南水乡,身为家中长子,他的童年虽清贫却充满艺术启蒙。父亲制作的万花筒、母亲绣花的色彩,以及缪祖尧老师的画室,都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在吴冠中画作《春风桃柳》《故乡的苇塘》《水乡》《归帆》中,我们看到他的童年生活场景。在《春风桃柳》中,他描绘了红日、小溪、小鱼和孩子们嬉戏的情景;在《故乡的苇塘》中,他捕捉了孩子们捕鱼、玩水的快乐瞬间;在《水乡》中,他展现了孩子们追逐蜻蜓、与白云共舞的童趣;在《归帆》中,他描绘了孩子们在河边玩耍、睡觉的悠闲时光……无疑,吴冠中是善于捕捉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通过画笔将他们内心的喜悦和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的画作也充满了想象力,如将树叶变成小船、将脚印变成小鸡等,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创造力。
人生回首处,最美是童年。时代在变,年轻的面孔也在变,我们相信人类对于快乐与纯真的向往永远不变。愿祖国未来的花朵,更加茁壮地成长;愿你初心不改,永葆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