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誉楼40年长盛不衰的生意经

2024-06-19 08:33戚德志
商业评论 2024年6期
关键词:信誉供应商顾客

戚德志

1984年,信誉楼从河北黄骅新华路上一家营业面积280平方米、员工30人的“小卖场”起步。40年后的今天,信誉楼已拥有43家门店,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员工约4万人。在多种不利因素交织的2021年、2022年,销售额连续突破200亿元,2023年销售额达到236.27亿元,同比增长18.09%。

以我们的走访、调研所见,信誉楼的不同门店,即便是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其客流量都显著高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零售百货企业的周末客流量。

这固然有北京、上海等地的人均商业面积远高于沧州、淄博等地,消费者被分流等客观原因,但随机采访的数十位消费者,无一例外都表达了对信誉楼的忠诚,一个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几天不来信誉楼逛逛,感觉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

当逛信誉楼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最终的结果自然而然。

百强企业中绝无仅有的长跑冠军

信誉楼成立后的这40年间,中国零售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家乐福为代表的外资巨头纷纷进入中国零售领域,淘宝等电商企业飞速发展,新零售概念盛行一时,线上线下一体化成为潮流。而信誉楼承受住了不同发展阶段种种不利因素的冲击。这一点,从开店节奏和营业收入的变化上,可见一斑。

2001年,信誉楼第一家分店青县店开业。22年来,信誉楼总共开了42家分店,平均每年接近2家新店。这22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经济快速发展的22年,是多家零售企业跑马圈地快速发展的22年。不急不躁、稳健前行的信誉楼,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

比开店步伐还要稳健的,是信誉楼的营收增长。以线下零售遭遇电商冲击、百货和大卖场式微、社区团购分流等一系列变故最为剧烈的2012年为起点,信誉楼销售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国连锁百强排名从2012年的第84位逐年攀升至2022年的第32位,被曾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的裴亮赞为“百强企业中绝无仅有的长跑冠军”。

新冠疫情沉重打击了线下零售,而恰恰是在这三年,信誉楼继续表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2020年营业收入为181.2亿元,增速为19.60%;2021年营业收入为202.6亿元,增速为11.81%;2022年在多家门店因疫情长时间闭店的情况下,营业收入仍然突破200亿元。

面对时代之变,信誉楼何以穿越经济周期,走出一条平滑的上升曲线?

尊重规律,留有余地

信誉楼之所以40年持续稳健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做企业而不是赚钱上。遵循规律,注重过程,不懈怠,不冒进,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几千年农耕文化教会每个中国人的道理。地地道道农民出身的张洪瑞以农民耕耘土地的心态做商业,不断摸索总结企业规律、商业规律,扎扎实实地带领信誉楼行稳致远。

找准定位,抗拒诱惑 1999年,信誉楼有了稳固的财力基础、管理基础、人才基础,张洪瑞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失败企业案例之后,就确立了企业定位(以百货零售业为主,向连锁经营方向发展,决不涉足高风险投资领域)和发展原则(夯实基础,把握规律,顺其自然,留有余地),到20多年后的今天,一字未动。

张洪瑞认为:“找准企业定位,一切行为都不偏离企业目标,这是最根本的一条。作为企业,不但要清醒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企业家的精力和企业的实力都是有限的,顾及太多的结果,往往导致精力分散,顾此失彼,事与愿违。”

“今天,我们成功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抗拒诱惑。一是抗拒金钱暴利的诱惑,二是抗拒短期利益的‘点子的诱惑,始终如一地用核心理念指导我们的经营和发展。”

信誉楼成立之初,曾经规定过“三不”:不搞紧俏商品,不搞代销,不搞集团供应。

这是根据信誉楼当时的特点制定的。作为一个由农民创立的商场,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没有能搞到紧俏商品的渠道,也没有门路联系企事业单位在自己商场做大批量采购,所以张洪瑞就不让主管们在这上面费心神。

尽管当时大家都不理解,认为这两种做法是当时最赚钱的路子,其他商家也正是在这上面赚大钱的,但张洪瑞告诉大家:“坐门等客,踏踏实实做好对普通消费者的服务,这是信誉楼的特长。”

信誉楼保持着平均每年不到两家新店的开店节奏,它开新店不是为了扩大规模,而是为了给成长中的干部、员工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

第一家分店青县店开业后形势大好,市领导主动找到他:“洪瑞啊,我再三考虑,咱还得发展得快点儿。你看看人家的企业,发展那么快,按照信誉楼的水平、基础,可以再快一些。”

张洪瑞说:“据我所知,凡是速生的都是短命的,这是规律。你看那灰菜,一年长那么大个,它的生命期只有一年;槐树你都看不出它生长,可是它能活两三百年。”

留有余地,忌盈戒满 张洪瑞用“留有余地”诠释了中国哲学中最重要概念之一的“度”,并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专注、坚定,坚决不做违背规律的事情。

河北有个企业家,曾经提出满负荷工作法,张洪瑞很是反对。他说:“你满负荷,设备发生故障了,要影响合同,人也不可能轻松。工作的目的是更好地生活,所以我赞成留有余地。尤其涉及安全的,比如消防泵配备两套,这套坏了那套马上就可以用。”

他认为,依靠拼搏取得的成就,是不会长久的,因为拼搏不会增加能力,它只是拼消耗,拼体力。用心地干、尽兴地玩,工作生活有规律,有节奏,张弛有度,身体和精神都是健康的,这才是信誉楼所倡导的。“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首先要考虑的是跑到终点,而后才是速度。”“ 能挑100斤,就挑80斤,别挑120斤。人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好自己的定位,既不要勉强自己,也不要浪费自己。”

信誉楼不提倡加班,倡导轻松高效地干好工作;春节假日关门停业,让员工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

长把勺的故事

2012年,信誉楼创始人张洪瑞和企业高管一起聊天的时候,说道:“信誉楼最大的特色或者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切实为他人着想。”

在信誉楼的《小故事选编》中,有一个“长把勺”的故事。

有人问上帝,天堂与地狱究竟有什么不同?上帝便带他来到地狱:地狱里的人正在吃饭,一群人围着一桌子美味佳肴,却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痛苦不堪。原来他们每个人手里的勺把都很长,他们都尽力往自己嘴里送,却怎么也送不到嘴里。上帝又把这个人带到天堂,天堂里的人同样用长把勺子吃饭,但他们双双结伴,每个人都把自己勺子里的东西往别人口里送,他们一个个神情欢愉、健康丰满,整个天堂充满友爱和温馨。上帝说:“天堂与地狱其实就这一点点区别。”那人顿悟,地狱只比天堂少了一样东西——爱。

信誉楼就是做长把勺的,商业是长把勺的一种表现形式。

“既然存在这种社会化的机制,那就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必须千方百计搞好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那就必然得为他人着想。如果只想着自己,那是吃不到美味佳肴的,最终只能被饿死。而为他人着想,既让自己吃到了美味佳肴,又让他人吃到了美味佳肴,大家都活得很好。如此,信誉楼的长把勺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

信誉楼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张洪瑞认为:“只有切实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着想,才能为企业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企业才能生存与发展。”“重复博弈实验表明,最大的赢家是那些从一开始就为他人着想的人。”

为员工着想

张洪瑞创办企业的初衷,不是为了赚钱发财,而是“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他说:“有的人创业是想赚钱,通过赚钱体现自身价值,而我做企业就是想干成点儿事。做事和赚钱有很大差别。为了赚钱的企业,把员工的各种待遇都纳入成本;为了做事的,则将其纳入投资范畴。纳入成本的人总想削减成本,但是作为投资就舍得了。所以,信誉楼在对待员工方面比其他企业做得要好。”

在企业愿景中,信誉楼明确将员工列在第一位:“员工健康快乐;企业健康长寿。在不断夯实基础、把握规律、顺其自然、留有余地的原则下,采用裂变模式发展——也许,成为世界知名的基业长青企业。”

把钱分给核心人员 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被张洪瑞视作信誉楼的核心能力之一。

1989年,信誉楼正式成为一家股份制企业——尽管当时还只是称作劳动股份制,但这是河北省第一家劳动股份制企业。

2002年,信誉楼正式实施新的股权设置方案。该方案的架构是:全部实行岗位股(不是全员持股),对不同的岗位授予不同的股权,岗位变动时股权随之变动,持股员工退休或离职,其股权全部按离退时的价格收回,以保证股权永远掌握在对企业有用的人才手里;包括创业者在内,股权不允许继承,不允许个人控股。

做了20多年股权研究的董湘岩教授评价说,信誉楼的人力资本股权化改革,是比华为、TCL还要早的。

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的实施,决定了信誉楼能成为与员工共享经营成果的独创企业。企业利润除用于发展之外,都合理地分配给员工,各层面的收入在国内同行业中具备足够竞争力。如今,信誉楼的绝大部分股权由近8,000名“星级”导购员与核心员工持有,张洪瑞的个人股份已经很少,且不许子女继承。

在信誉楼创办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张洪瑞自己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是非常大的,但是到了企业成功以后,他把利益几乎都给了员工。

帮助员工成长 1994年,信誉楼的规模还不大,各方面资源都很匮乏,却大手笔投入十几万元成立职工业校,常年聘请特级教师讲课,讲授从企业理念到市场营销,从唯物哲学到卡耐基成功之路等各方面知识,并号召每位员工上台演讲,锻炼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职工业校是信誉楼教学型组织的雏形。

信誉楼还推行“管理即培训”的管理方法,要求各级主管将80%的命令变成培训,将60%的精力用于检查。主管不要简单地要求下属必须做,而应讲明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要当好教练,尽好培训职责。

对员工要少批评、少指责、多欣赏、多赞美。公司明确要求主管们:“部下的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但是提高部下的素质是你的责任。”公司把员工能力的增长作为对主管评价的主要方面。因此,各级主管都实行走动管理,随时随地对下属进行现场培训。

在信誉楼,不仅各级主管注重培训下属,而且人人培养接班人,比如记账员培训见习记账员、老员工培训新员工、师傅培训实习生。可以这样说,在信誉楼,工作即培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 张洪瑞创办信誉楼就是“为大家搭起一座舞台,大家来唱戏,都唱得大红大紫”。

公司鼓励大家在试错中成长,同时,用人是要用其长,而非用其短。

张洪瑞经常告诫主管:管理者要做木匠,而不要做医生。常话说,木匠眼里没废料,即便是一根小木条,也可以用来做楔子。而在医生眼里没有完全健康的人,是个人就会有点儿大大小小的病。

信誉楼在为员工安排工作,考虑其日后发展时,都会考虑他的特长是什么,他以后干什么工作最合适。适合管理工作的,可以往管理方向发展;有服务特长并喜欢服务工作的,也可以在柜台上做自己喜欢的服务工作——高星级优秀导购员同样会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并且同样可以得到尊重,这份尊重不光来自企业给他们的荣誉,还来自许许多多每当购物就会想起他们的顾客。

“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是人生最理想的定位。”张洪瑞说。

《信誉楼人》总编高怀波一度认定自己不适合干业务,张洪瑞就说:“不适合干业务,确实有文字特长,那你就多发挥一下文字方面的能力。”

高怀波后来接替王国选主编《信誉楼人》,他的压力特别大。张洪瑞知道高怀波压力大,专门跟他说:“差错率就连国家都有规定,不出错怎么可能,《人民日报》都出错呢!假如有人跟你说这不对那不对,你不要当回事,很正常。假如要求一个字也不错,不是不可以,但投入的精力太大了,没必要。”

高怀波从一开始整理会议纪要,到后来参与店刊编辑、编写内部教材,再到后来担任《信誉楼人》总编辑,还撰写了从《十五年耕耘》到《信誉楼:三十年耕耘》的耕耘系列图书,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顾客着想

从给企业取名“信誉楼”开始,张洪瑞就颠覆了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坚信“一心想赚钱的路越走越窄,只有诚心诚意为消费者和供应商着想,财源才会滚滚而来”。

为顾客利益着想,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张洪瑞说,很简单,当顾客向你走来,你就当成是你最亲近的同学、朋友或者亲人在向你走来。商品能不能卖出去与你的收入没有关系,只要能满足他们买到合适商品的要求,你就是一名合格的导购员。

在信誉楼,员工收入不与销售额挂钩,“售货员”改称“导购员”。这种营销方式被称为视客为友营销法。导购员既要尊重顾客意愿,不强行推销,又要主动热情,当顾客拿不定主意时,应主动推荐,甚至帮顾客拍板——既然顾客是我们的亲友,为什么不给亲友出个好主意呢?

信誉楼不只对导购员的评定不依赖销售额,对柜组主任、商品部经理乃至楼层经理,也都没有把收入与效益挂钩,而是更多地关注他们对过程的管理。因为一旦挂钩,他们就会把任务层层分解,最后“分解”给顾客。

主动退款 1993年,信誉楼从南方进了一批西服,样式很好,卖得也很快,上市几天便取得了不错的销售额(当时物流不畅,长途进货比本地进货要便宜得多)。其中一位顾客为自己买到如此合适的西服而扬扬自得,却被在另一家百货公司上班的家人泼了冷水:“西服是不错,我们柜组也卖,我们的售价和信誉楼差不多。”

几句话就把这位顾客原本对信誉楼的信赖,刹那间打上了问号:信誉楼长途进来的货,怎么价格和本地商品差不多?怎么想都觉得不甘,这位顾客辗转找到张洪瑞,讲述了此事。

当张洪瑞了解情况后,他甚至比这位顾客还觉得“心寒”。虽然这批西服加价后的价格并没有超过当地的市场价,多卖出的钱也没有流入个人腰包,男装柜组的主管也是本着为信誉楼多赚些利润的初衷,但这种做法还是违反了信誉楼的规定。张洪瑞狠狠地批评了这位主管:“做生意不能赚昧心钱,加价率高也是不讲诚信,你们这样做,是在砸信誉楼的牌子,把企业往绝路上推啊。”

张洪瑞责令调低这批西服的价格,并主动向社会认错道歉,向那些已经知情的和不知情的、已经购买的和没有购买的消费者,公布自己的这一失信行为,表明自己讲信誉的决心。

对于已经购买了这批西服的顾客,信誉楼接受无条件退货或退款。

信誉楼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哪怕责任在顾客,信誉楼也必须把理让给顾客。这样做看似会吃点儿小亏,但长期坚持将心比心,信誉楼得到的是比什么都珍贵的信誉。

能少卖不多卖 信誉楼业校课上有这么一个案例:有位老顾客来到信誉楼,想买一款风衣,既可以搭配连衣裙出席一些场合时(孩子结婚)穿,又可以平时穿。导购员为她推荐了一款紫色风衣,在试穿中还为她搭配了一条酒红色连衣裙,寓意是大红大紫,适合孩子订婚当天穿。顾客很喜欢这个颜色和面料,很痛快地说“来这一套吧”。但导购员并没有着急开单,而是提醒她之前买过一条酒红色连衣裙,因为穿红色裙装的机会比较少,没必要多买一条。这位顾客很感激导购员的提醒,高兴地离开柜组。

把顾客当作自己的亲朋好友,发自内心地为顾客着想,真诚对待顾客,才能换来顾客长久的信任。

1997年、1998年入店的几位老员工都还记得,实习第一天,男鞋柜组主任就明确教给她们如何区分皮与革,并强调主动向客人说明材质;羊毛衫柜组主任则要求告知顾客,只要是羊毛的,就一定会起球,这是正常的,是由材质和工艺决定的……

究竟关注销售额等短期利益,还是着眼于重复博弈的长期利益?信誉楼人的选择非常简单:宁肯这次因为如实告诉顾客而导致顾客不在你这里买,等顾客在其他地方上当后,他还是会相信你。这个选择背后的考量,一方面是诚信,另一方面是视客为友。

“能修不卖”“能少卖不多卖”“卖合适的不卖贵的”以及“知道同行有更好的促销商品时提供给顾客信息”等理念,让信誉楼人逐渐认识到,为顾客着想的做法,在某一次交易中,甚至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不赢利,甚至赔钱,但努力维护了顾客的利益,就会赢得顾客的信任。赢得了顾客的信任,还愁没有利润吗?顾客因信任而经常光顾的企业,还愁不会发展吗?

为供应商着想

很多企业跟供应商打交道,都是想方设法压低产品价格,并努力把经营风险转移给供应商,但是信誉楼不这么做。

让供应商有利可图,始终是信誉楼与供应商打交道坚持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信誉楼规定:不搞代销,不拖欠供应商货款,不向供应商转嫁风险;不接受供应商回扣,纯洁合作关系;不接受供应商宴请,避免给供应商造成麻烦;做供方心目中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

零售业有一种怪现象,以盘剥供应商为获利模式,向供应商收取高昂的进场费,并附加名目繁多的各种收费——促销费、人员管理费等。而信誉楼从来没有把供应商置于敌对的位置,而是给供应商留下合理的利润区间,不伤害供应商的生产积极性。

为了防止柜组向供应商转嫁经营损失,信誉楼制定了《柜组回供应商处退换货检查内容及相关规定》,明确规定了相应的退换货标准,例如:“由于节假日备货量过大压货,节后不允许调回;多次进货后不允许将剩货调回供应商处换新款。”

目前中国零售市场上用现金进货的零售企业,是比较少的,特别是那些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大多采用账期的形式。

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用现金进货是信誉楼与供应商合作中的一大优势。信誉楼用现金进货的目的,是提升与供应商合作的优势,从而降低商品进价,让利于顾客。

当然,合作双方约定认同的合理账期,是比较通行的做法。对于有些零售企业违反商业合同,人为将供应商的货款逾期压在自己企业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充实自己的现金流和财务收入,却给供应商带来风险,甚至以不合理账期作为获利手段之一,信誉楼认为是十分不恰当的做法。

有一家羽绒服厂商,与信誉楼合作多年。一年冬天,气温明显偏高,导致该厂商的羽绒服销量大幅下降。按照约定,该厂商应该付给信誉楼21万元补偿款。

但信誉楼负责人综合考虑后认为,滞销是暖冬所致,与厂商无关,决定免去补偿款。该厂商十分感动:“人心都是肉长的,信誉楼切实为我们着想,我们也会这样对信誉楼。只要信誉楼有要求,我们一定第一时间满足。”

为商界同仁着想

如果说,切实为员工着想、切实为顾客着想、切实为供应商着想,还没有超出人们对于商业经营的理解范围,那么,当张洪瑞和信誉楼提出并践行“切实为商界同仁着想”的时候,的的确确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认知。

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同行是冤家”。市场份额有限的前提之下,同行越多,意味着各方所分得的市场“蛋糕”越小。善于系统思考和哲学思维的张洪瑞,明显是从更高的维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

“竞争如果以打垮对手为目的,不论结果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树敌太多、结怨太深,给自己的企业无端制造一个非常恶劣的环境。如果以宽广的胸怀视对手为伙伴,采取共赢策略,就可避免彼此敌对、猜疑、紧张的局面。”张洪瑞一直强调:“真正的强大不是消灭对手,而是练好内功,在保持自己不败的基础上与对手共同发展壮大。”

信誉楼不搞恶性竞争,不参与商战,更不以把对手打败为荣耀,而是倡导与众多商家一起,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合作双赢,共同培育潜在市场,共同做大商业“蛋糕”。

信誉楼无论到哪里开店,更多呈现出来的是“成就伙伴”,而非“消灭对手”——张洪瑞从来不用“竞争对手”这个词形容同行,他用的词是“竞争伙伴”。

1996年,附近一座城市的一家大型商企来黄骅开分店,这个分店就开在老信誉楼的正对面,单从外观上极易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反差——当时的信誉楼只是一座三层小楼,而对方却是一座七层大楼,营业面积是信誉楼的好几倍。

在对方开业之际,信誉楼在门口挂起了两条落地的条幅广告,上面是张洪瑞想好的广告词,一条是祝贺其隆重开业的,另一条是“与黄骅商界同仁携手共建周边地区商业中心”。

两条条幅,将信誉楼不搞竞争、搞竞合的经营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说明了张洪瑞对自己已然成形的经营方式的自信;另一方面,则表达了他对黄骅市场前景的自信。

※※※

张洪瑞不止一次说过,信誉楼只要始终做好“切实为他人着想;把主要精力放在做企业而不是赚钱上”这两条,就一定能够健康长寿。

切实为员工着想,集中表现为关注关爱员工,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切实为顾客着想,集中表现为“视客为友”的服务理念;切实为供应商着想,让供应商有利可图;切实为其他利益相关者着想,提倡和谐共生的商业理念,以实际行动成就中国式美好企业。

40年来,一批又一批信誉楼人,不断进化,既保有鲜活个性,又不断向老董事长的精神精髓逐光而行,这是信誉楼文化生生不息之根。

猜你喜欢
信誉供应商顾客
以质量求发展 以信誉赢市场
基于单片机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信誉如“金”
江苏德盛德旺食品:信誉为翅飞五洲
让顾客自己做菜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