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视域下学校运动空间重构的思考与实践

2024-06-18 19:30陈智伟吴昌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4年5期

陈智伟 吴昌平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浙江省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和+生态链:数智融合视域下小学美好班级结构化评价样态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ETC1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作为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友好学校的建设理应受到重视。当前,学校运动空间面临空间小、布局不合理、设施单调等现实困境。基于儿童视角和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儿童友好视域下重构学校运动空间,通过拓展空间、合理布局、开发设备等策略,破解运动空间之困,实现运动空间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儿童友好;运动空间;空间重构;学校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5-0096-03

2021年3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同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在这些文件指导下,杭州市开启了儿童友好城市的本土化探索与建设。作为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友好学校的建设也受到了重视。

然而,当前很多学校的空间构建、设施配置都由成人规划,未考虑儿童的需求,更鲜有儿童的参与。因此,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儿童的行为需求,明确儿童友好学校的环境改善策略,对助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杭州市和家园小学为例,谈谈儿童友好视域下学校运动空间重构的思考与实践。

一、审视:学校运动空间现实之困

1.运动空间小

学校在城市环境中面临空间受限的问题。为确保教学空间充足,只能不断缩减运动空间,导致学校运动空间的狭小化,限制了儿童在学校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可能。

2.布局不合理

由于在学校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运动空间布局对未来教学的影响,学校布局不合理、设施不完善,从而限制了儿童参与多元化运动项目和活动的可能。

3.设施单调

学校在建设运动空间时,没有设置多元化的运动项目和提供充足的活动选择,导致儿童无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二、思考:儿童友好视域下学校运动空间重构原则

1.儿童视角

运动空间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儿童友好视域下,学校应该思考如何重构运动空间,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不同年龄段儿童对运动的需求和运动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学校运动空间应具有多样性,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运动场地和设施,让儿童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科学合理

儿童在运动中容易受伤,因此,学校运动空间应该具有安全性。学校应该增添安全设施,如软质地面、防护网等,以避免运动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教育,让儿童了解运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在重构学校运动空间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设置绿化带,为儿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环境,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三、实践:儿童友好视域下学校运动空间重构的策略探索

1.拓展空间

拓展运动空间非常重要,它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身体、团队合作、增强自信心等机会。学校可以重构多元的运动空间,使其不仅可以作为课程场所,还可以充当激发学生兴趣的能量场,使学生真正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1)校内

其一,唤醒地下“沉睡”空间。学校将多元化运动挑战中心向地下空间拓展,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这里不仅有力量训练中心,也有展示、挑战、讨论等区域,整个空间多元复合,拥有更多的可玩性,衍生出更多的交互方式。如,力量训练挑战空间建设非常重要,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效的锻炼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通过打造一间力量训练房,设置一个专门的区域,提供举重架、哑铃、杠铃、平衡球以及其他常见的力量训练设备,以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此外,还可以在地板上添加防滑材料,为器械提供适当的保护垫等。这样,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其二,盘活角落“失宠”空间。校园里常常有一些“边角料”区域,不仅无法发挥作用,还容易成为卫生死角。学校通过开展项目化活动,以“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空间”作为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参与,通过已有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运用不同形式、不同色彩、不同材料,设计出拥有自由、开放、多元属性的寓教于乐的运动空间。如,在教学楼的拐角连接点,设置智能对战棋类设备,学生闲暇时间可以和机器人智能对战。除了可以选择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多种类型,还可以选择对战难度等,辅以周围环境的布置和渲染。学生在课余时间聚集在此,不仅有了挥洒智慧和汗水的空间,更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发现、感受、欣赏,整个学校也因此有了不一样的气氛。

其三,墙面与运动“合璧”。色彩是人对空间的第一印象,明亮、鲜艳的色彩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学校运动空间重构中,适当添加对比度较高的颜色,能使场地充满吸引力。通过墙面、地面的彩绘涂鸦,将运动空间划分为攀爬区、攀岩区,并绘制数字等图案。这样可为学生提供趣味运动空间,吸引学生自由探索,激活了场地的热度和学校的生命力。如,学校墙面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将学校墙面打造成一个展示学校特色和校园文化的空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首先,可以在墙面上绘制校训等体现学校文化的内容,以增强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可以在墙面上展示优秀学生作品、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达标人员名单等,以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最后,还可以定期更新墙面内容,将学校最新的体育荣誉、活动照片等展示出来,以保持墙面的新鲜感和活力感。通过墙面布置,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2)校外

其一,与集团兄弟学校联动。学校运动空间重构可以借鉴集团兄弟学校的经验,调研集团兄弟学校的运动设施与规划,了解集团兄弟学校的设施布局和设计理念,包括操场、体育馆和其他特色运动设施,以及设施的使用情况和管理经验等。此外,可以参考集团兄弟学校的管理经验,制订适合本校的设施使用规则和管理制度,确保设施的长期可持续使用。如,了解集团兄弟学校的场地管理措施,包括场地预约、使用规则、安全保障等,并根据需要进行借鉴,制订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了解集团兄弟学校在运动空间举办的活动,参考这些活动的举办方式和组织形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合适的运动活动,或联合举办一些运动对抗比赛。这样,共用集团兄弟学校运动场地,既促进了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又提升了运动场地的使用效率。

其二,校社合力。学校运动空间要具备开放性和包容性。学校应该向周边社区开放运动场地,让儿童和社区居民都能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同时,鼓励开展不同活动,包括主流和非主流的运动项目,给予每个儿童发展的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的体育设施,扩大学校的运动空间,或与当地体育协会、运动俱乐部等建立联系,利用他们的场地和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机会。如,学校可以建立家校社区合作平台,与家长和社区居民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学校运动空间的需求和建议,进一步增强学校和社区的联动效果。通过与社区联动,学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其三,高校共建。根据高校运动空间打造经验,学校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根据土地条件、场地大小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确保运动空间的充分、灵活利用。在规划和设计运动空间时,要考虑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和协调性,合理布局各类设施,确保运动空间的多功能性和灵活性。如,学校位于小和山高教园区附近,通过与高校联动,在课余时间、周末或假期,将运动场地开放给学生使用。这样便于学生进行户外运动,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同时,高校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邀请学生前去观摩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和健康水平。

2.合理布局

学校运动空间的布局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运动健康和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合理的运动空间布局应该考虑到设施设备的多元性和安全性,并兼顾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和学生的安全舒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场景融合

根据学校场地特征,通过增添游乐设施、户外拓展等方式,将游戏空间与运动场所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动、在动中玩。运动空间也是学生的自主课堂,艺术、文学、科技、体育等不同主题活动都可以在此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主题活动,能成就其个性化发展。如,使用智能感应技术,在运动场地内安装智能感应器,以获得学生的运动轨迹、动作准确度等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反馈给学生和教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巧。又如,通过投影技术,将运动场地变成一个强互动性环境,通过在地面上投影各种运动项目的图案和目标,让学生进行互动式训练。

(2)“准备—实际—放松”动线

以基于活动的主题性、故事性、参与性,配合多元环境,将常见构筑物、空间空地、高差关系、单一功能等与儿童景观进行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结合,给予儿童舒适的运动空间体验,让儿童能够在实际运动中娱乐身心。如,利用大屏幕、投影仪等设备,使用视频分析系统、运动模拟软件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建立一套信息化健康管理系统,记录学生的健康数据和运动情况;通过智能手环等设备,监测学生的运动量、心率等指标,并与学生、家长和学校进行实时互动与反馈。

3.开发设备

设备开发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机会和锻炼方式。学校运动空间设备应具有多元化、安全可靠、智能化、舒适度高和环保节能等特点,以确保学生获得更好的运动体验和锻炼效果。

(1)多元化

学校要积极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包括传统和非传统的体育项目。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意识。如,学校与西溪湿地合作开发非遗体育课程,与社区卫生机构、妇联、文化中心等建立健康联盟,共同开展健康教育、健身活动等。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运动资源,还可以促进学校运动空间的整合,更好地为学生的运动锻炼服务。

(2)科技化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学校应该与时俱进,引入智能运动仪器和设备,升级运动空间功能,开展AI、VR等高科技运动项目,通过环环相扣的互动游戏设计,提高学生身体和大脑的协作能力。如,学校在健身房和运动场地引入智能跑步机等健身设备,以监测学生的运动数据,提供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和指导,增强学生的运动体验和运动效果;利用VR技术创设虚拟运动场景,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参与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运动体验,增加学生运动的乐趣。

四、展望:儿童友好视域下学校运动空间重构之思

学校运动空间不应从成人的角度出发设计,而应该基于儿童特质,致力于为儿童开拓更广阔的运动空间。这种泛在式的运动和混龄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和积极主动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学校应以儿童为中心,思考和实践如何重构运动空间,以提供更好的运动环境和机会;教师要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空间的功能,助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雷雅娴,吴小凤,魏勇刚.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实践路向:基于国际经验的启示[J].少年儿童研究,2023(3):79-87,103.

[2] 黄一帆,周福盛.“双减”背景下学校育人的空间转向[J].当代教育论坛,2022(3):116-124.

[3] 齐军,赵虹艳.基于“5G+教育”的新型教学生态系统:构成、功能及构建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4):80-87.

[4] 洪婧婧,李世宏.体育环境对儿童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运动承诺的中介作用[J].中国体育科技,2022,58(10):40-46.

[5] 卢鸿鸣.创建儿童友好型学校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9(19):17-19.

[6] 王英童,李轶凡,杨秉宏,等.更智能、更舒适:面向未来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J].中小学管理,2018(4):29-35.

(责编 蔡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