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脱贫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可行性路径

2024-06-17 12:14:10陈军
村委主任 2024年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陈军

摘要: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全球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后扶贫时代,脱贫攻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还存在可提升空间。文章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为例,围绕后扶贫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展开讨论,并提出可行性路径,以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困境与方法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2-005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G812 文章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1]。天水市麦积区作为初步脱贫地区,扎实有效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1 研究进展和问题提出

2020年到2025年是专门针对脱贫地区设立的过渡期。全国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已按计划完成,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因此,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机制,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脱贫攻坚旨在消除绝对贫困,集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扶贫、改善民生,激发农村发展动力;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农村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全方位发展,是对脱贫攻坚的接力,二者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2]。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重合点。首先,实施地点都在农村;其次,实施主体都是农民;最后,在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上,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二者仍存在一定困境。第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主体扩展较为艰难;第二,二者目标对接困难;第三,任务衔接不顺畅;第四,政策支持力度把握困难。所以,应在逻辑架构和衔接路径上制定相关策略,充分调动资源,科学促进二者的有效衔接,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

2 研究方法与案例

2.1研究方法

单案例分析方法便于直观、清晰地感受事物发展过程及其规律,进而梳理其结构,探究其本质。本文主要以单案例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为例展开探究,探讨后扶贫时代下脱贫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

2.2案例描述与背景分析

麦积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秦岭西端北麓,是甘肃省和天水市的“东大门”。辖17镇、3个办事处,379个行政村、35个社区。截至2023年,总人口约6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45万人。麦积区总面积3 480km2,城市建成区面积37.5km2,耕地33 360hm2。区内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东西长123km,南北最宽处50km、最窄处不足5km,平均海拔1 100m,年平均气温11℃、年平均降水量600mm,森林覆盖率68%,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2.3案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施

2019年底,麦积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2022年,麦积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0亿元,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083元,增长10%。

麦积区为防止返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实施分类帮扶措施,消除返贫风险295户1 262人,未出现规模性返贫问题。筹资130万元为1.3万人购买“防贫保险”,发放小额信贷8 581户4.27亿元,输转脱贫劳动力5.7万人。实施苹果“保险+期货”项目2 133hm2,赔付资金1 302万元[3]。

3 后扶贫时代脱贫农村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3.1农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国家政策大力向农村倾斜,农村地区产业生态和产业结构获得明显提升,但乡村产业发展理念和规划与市场需求仍不完全吻合。这导致麦积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问题突出,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现实困境。

第一,农村产业规划缺乏科学引导。例如,麦积区个别乡镇在推进乡村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缺乏产业规划、布局意识,导致部分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激烈,效益提升困难。还有部分地区重点关注周期短、收益快的产业,但由于前期调研不深入或市场考察不到位,会推出一些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第二,缺乏金融支持。乡村缺乏统一的信用评估体系,农户在银行贷款的可抵押物少,银行提供给农户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也较少,风险较大,使得乡村产业融资困难。第三,高素质人才短缺。工业化不断发展,农村人才大量涌入城市,直接导致乡村产业劳动主体素质普遍不高,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

第四,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麦积区大多数行政村小农户和农业主体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仅限于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或要素买卖,导致农村现有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缺乏活力,与乡村振兴战略整体规划相悖,阻碍了乡村产业的长期发展。

3.2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麦积区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一,基层党员干部应坚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确保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烂熟于心,自觉提升政治意识,助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第二,乡村基层党组织应持续加强思想建设,转变基层党员干部的传统观念,开展各项工作顺应现代社会发展潮流。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进思想辐射带动人民群众的优势。第三,推进乡村基层党组织各项制度规范化、完善化,补齐削弱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短板,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3.3思想政治教育缺位

在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不仅包括物质层面,其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缺位是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一,传统的乡村文化受市场经济冲击,正逐渐向商业化演变。表现较为明显的是传统农村建筑失去本色,村民、开发者等一味迎合商业化趋势,将其改造成现代化建筑。此外,乡村价值观念扭曲,享乐主义、好面子风气盛行。第二,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一些乡村传统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传承,创新动力不足。第三,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支持力度较小,加之农村资源薄弱,教育水平低,不利于农村居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3.4社会治理保障缺失

乡村社会治理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乡村社会治理缺乏保障成为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第一,人才资源短缺,缺少治理主体。首先,乡村人口外出打工,人才流失严重,使得乡村振兴中坚力量匮乏。其次,乡村社会治理资金存在缺口,加之过度依赖国家财政支持,治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第二,乡村社会治理思想落后。某些乡村干部大搞“一言堂”,权力边界不明晰,忽视了真正的治理主体。同时,现代化乡村治理和防止返贫各项行动有待加强。

3.5生态环境面临威胁

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当前乡村生态建设与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存在差距。第一,农村生态环境面临挑战,农民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开荒毁林、乱砍滥伐现象多有发生,破坏了原有乡村地形地貌,减弱了自然环境的修复能力,给生态环境造成负担。例如,个别村民在林区随意砍伐树木,其中不乏国家珍贵树种。第二,人居环境受到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乡村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美好生态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但现有农村生活垃圾、废水等仍缺少统一规划与管理,造成环境污染。

4 后扶贫时代农村实施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针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在后扶贫时代脱贫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4.1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机制保障

在后扶贫时代,脱贫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第一,优化分类目标体系。首先,对乡村进行功能定位,合理整合乡村资源。对开发型乡村进行科学开发,对保护型乡村进行重点保护。其次,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例如,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村是花牛苹果的故乡,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瓜果特色乡村,推动农业绿色生产。

第二,积极构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首先,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其次,切实增强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最后,有效规避和防止权利滥用,保障农民切身利益。

第三,科学构建乡村振兴评估体系。首先,坚持人民至上,重视人民的满意度。其次,制订科学、多样、系统性评价内容,合理运用评价方式。最后,坚持公平原则,确保评价符合中国社会价值评估体系逻辑,并能有效运用评价结果,健全评价机制。

4.2构建“三农”发展新格局

立足于农业农村农民,构建“三农”发展新格局。第一,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数字化和科技化,推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同时,推动农业管理企业化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科学指导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此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与市场联结,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信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牢牢把握人才资源优势。以县区为依托,以县域发展带动周边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数字乡村建设为重点,将数字化技术融入乡村建设,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4.3抓好关键,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抓好“人、地、钱”三个关键,通过人才引进、土地改革和拓宽乡村资金引入渠道,全面提升乡村发展水平。第一,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引进需提速。首先,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保障人才基础设施各项服务和合理待遇。其次,加大乡村振兴人才动员力度。加强农村宣传工作,破除涉农偏见和固有观念,帮助青年树立新时代世界观,培养其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完善乡村振兴人才晋升机制,让人才看得到广阔的发展前景[4]。

第二,深化土地改革创新。首先,针对农村土地受到不合法侵占和开发的情况,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明确土地产权归属,让土地真正“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其次,在宅基地问题上,农村人口结构复杂,应深化制度改革,规范宅基地的使用范围,明确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确保宅基地合理利用。

第三,拓宽乡村振兴资金来源渠道。首先,设立国家专项保障资金,增加财政投入。其次,改革农村金融体制,促进资本合作,推动本地内生资金发展,保障乡村振兴资金充足[5]。

5 结束语

后扶贫时代下,乡村振兴有利于防止农村脱贫人口规模性返贫,是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J].老区建设,2022(08):4-13.

[2]张永丽,高蔚鹏.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3):139-147.

[3]王惠萍,任泽瑄.天水麦积:发展庭院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EB/OL].(2023-09-22)[2023-12-15].https://news.cri.cn/n/20230922/556387f5-a3be-bbfc-de4d-842af8891581.html.

[4]张明皓,叶敬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构建和政策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21(10):110-118.

[5]李净净,马良灿.“数字下乡”的技术结构化实践过程探析——以Z县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数据平台为例[J].党政研究,2023(05):45-54+125.

作者简介:陈 军(1975—),男,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科学与财富(2018年1期)2018-03-03 01:52:47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成人教育(2018年2期)2018-02-08 21:09:28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经济与管理(2018年1期)2018-02-05 16:21:39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决策与信息(2018年2期)2018-02-02 22:09:10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新一代(2017年17期)2018-01-31 20:00:2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人民论坛(2017年33期)2017-12-21 17:55:53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