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认知监控水平的初中科学作业纠错实践

2024-06-17 07:51:59夏历
天津教育·上 2024年5期
关键词:元认知错题错误

夏历

笔者通过对日常教学过程的观察发现,初中科学作业的纠错被许多科学教师轻视。笔者利用两份问卷,对初中学生的元认知监控水平及初中科学学情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初中科学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情,从初中科学作业纠错入手进行实践,以提升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学习困难。

一、初中科学作业纠错现状调查

为了调查学生科学作业纠错情况,笔者基于元认知监控水平,以及学生对科学学情的了解,编制两份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学生的元认知监控水平处于一个中等偏下的层次,说明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懂得计划、监测和调整,缺乏主动对作业进行纠错的习惯,也不懂得通过作业错误去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找不到更便捷的解决之道。

二、初中科学作业纠错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科学作业缺乏自觉纠错动机

统观学生科学作业纠错情况,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答案式纠错,只改答案不找原因。2.任务式纠错,只求完成不求过程。3.取巧式纠错,挑简单扔重点。4.抄袭式纠错。以上现象没有抓住纠错的根源问题,忽视纠错过程,这样做只能算“治标不治本”。

(二)教师对科学作业的纠错目的存在误区

有些教师存在“题海能提高学生成绩,我又何必再另寻烦恼”的思想,因此,简单而又机械的题海战术成了教师教学主要手段。然而,做得多,错得也多,简单的讲评与订正,机械地重复,试图把“错误”训练成“识记”,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于是,作业布置流于形式,作业批改流于形式,作业订正流于形式。教师应该“游出”题海,从学生作业错误产生的根源入手进行分析,把作业纠错当成教学效果提升的一个突破口,真正解决教学难题。

三、初中科学作业纠错实践过程

(一)初中科学作业纠错实践框架

针对作业纠错中的不足,笔者分四个阶段加以干预,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温故知新”,避免重复犯错,学会知识迁移,弄清作业纠错与元认知监控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找准症结,开展针对性纠错训练,提升能力,最终提高学习成绩。

1.作业纠错的呈现和总结阶段,明确化、具体化的要求任务有助于学生确定目标,制定计划与措施,控制方向;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查找漏洞,形成知识体系,把握重难点内容,体现元认知监控水平对学生科学思维和方法的监督。

2.作业纠错的辨误阶段,体现元认知监控水平对学生科学思维和方法的控制。辨误阶段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差异,如学优生和学困生、态度端正和思想懒散、仔细认真和马虎大意等,这就是学生元认知监控水平差异的体现。所以,在作业纠错的辨误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灵活、有效地因“错”施法,辅以不同层次要求的形式和方法,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强化学生元认知监控水平和能力。

3.作业纠错的拓展阶段,体现元认知监控水平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调节。元认知监控水平的调节能力,不仅包括对学习行为认知因素的调节,而且包括情绪的调节等非认知因素方面的调节。在此阶段,学生根据纠错过程暴露出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如“面对知识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该如何调节学习方式”“针对逻辑性错误,该如何调节思维角度”“对于策略性错误,该如何调节解题分析的方法”,等等。

(二)初中科学作业纠错方法

1.作业纠错要求。为避免作业纠错出现“贪多求全,逢错必纠”的误区,笔者提出以下要求。

(1)周阅周新,及时强化。以周为单位,整理、分析和归类,于下周一及时消化、吸收错题“营养”。在学期重要时段,如期中、单元复习、期末等,可以再进行二次处理,错题中再找错题,查漏补缺,达到高效强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2)先易后难,逐步提高。起初阶段可以简单要求,当具备一定的纠错方法和能力后,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去突破中等或较难的题。纠正了学生的逻辑性错误或策略性错误,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次提升飞跃。

(3)由厚到薄,持之以恒。要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有坚持下去的恒心,不能因为各种理由而停滞甚至放弃。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手中将会拥有一套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但要懂得增补和删减,由厚到薄,不但有利于学生整理与应用,更为关键的是针对性大大加强。

2.作业纠错过程。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学生把每一次作业纠错都当作对自己学习的检验和反思的过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作业纠错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作业纠错第一阶段方法:呈现。要有一个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明确了一项特定目标后去计划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构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

教师前期要多引导学生进行作业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整理出典型性错题摘录。考虑多方面因素,可以结合科学特点,采用多法并举的呈现方法,如图表、公式、化学方程式、演算过程的规范要求等,将学生的问题完整地呈现出来。

(2)作业纠错第二阶段方法:总结。开展认知活动过程中,要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情况,以发现认知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第二阶段是承接上下的重要阶段,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重要性,那么作业纠错就会成为另类的作业订正而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纠错初期,70%~80%的错误集中为知识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但纠错的重点是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逻辑性错误是思维混乱、推理不严、表达不清导致的错误;策略性错误是缺少分类讨论、多角度思考问题导致的错误。这些错误才是最具价值的,是最能帮助学生提升能力的错误。

(3)作业纠错第三阶段方法:辨误。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根据认知目标评价认知活动的结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作业纠错并不是简单的错改对的过程,而是通过反思理解和巩固不明白、不清楚的知识点,是提高能力的过程。

在辨误阶段,教师可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剖析原因,解决一些难度较低的知识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而难以解决的逻辑性错误与策略性错误,才是辨误的主力军,需要教师及时批阅并整理,从学生纠错内容中挑选出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有特色的题目,进行讲评和分析。

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的纠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水平,通过多次辨误阶段训练,促使学生在解决错误问题、获取正确解题方法的同时,提高相应的能力和水平。

(4)作业纠错第四阶段方法:拓展。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完成了前面三个阶段之后,学生对自己的情况掌握到位,能力水平自然提升。但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伪纠错”现象:学生只是解决了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问题,但不会将解决错误问题的方法举一反三。

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可知,当某一个认知活动有了正确的结果后,如再次遇到相似或同类的作业内容,也许还会继续出错。为此,笔者实施第四阶段拓展,在作业纠错的呈现、总结、辨误的基础上,对于纠错内容进行拓展。

第一,作业纠错内容交流与互评。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学生把纠错内容收集起来,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互评,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进而发现自己可能忽略的错误,也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

第二,作业纠错内容再纠与测试。学生总是面对同一个错题的纠错,会产生一种惰性,只是机械地记忆,却没有真正掌握解题方法或解题策略。以一个章节学习内容为单位,对纠错题进行适度的修改与改编,如反向提问、更换数据、方法变化,这些都是对学生的又一次有效训练。练习内容题量不宜过大,“性价比”最高,完全做到“对症下药”,能够帮助学生彻底解决知识漏洞、思维缺陷、方法匮乏等问题。

第三,作业纠错内容的思维导图。一个章节的纠错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知识性错误所带来的问题,查找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漏洞,并且把所学知识用一条主线贯穿起来。

四、初中科学作业纠错实践收效

初中科学作业纠错实践后,笔者再次对学生进行两份问卷调查,并分别对两份问卷中的同一问题进行前后测数据比对。

调查数据表明,学生意识到对自己科学学习的监督,学会了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控制,懂得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也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会运用多种补救措施来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这就是元认知监控水平提升的一种迹象。作业纠错的实践研究对学生元认知监控水平的影响,使得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能够保持如此高的水平。

通过实践研究,笔者深刻体会到,学生作业纠错过程是一种自主学习过程,纠错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监控水平。

对于乡镇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教育环境可能无法与城区学生相比,但通过作业纠错的实践过程,随着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成长,接受事物的能力逐渐增强,学生的元认知监控水平获得意料之中的提升,这是他们的最大收获。

元认知监控水平的提升,促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更好地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主动地进行改正和纠错行为,加强了学习的目的性、自主性和灵活性,有效减少了盲目性、冲动性行为,提高了纠错效率和成功概率。同时,随着元认知监控水平的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最终学习成绩提升也就会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元认知错题错误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成才(2023年15期)2023-11-16 03:44:02
在错误中成长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