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回乡见闻”微博评论中关于乡愁的记忆书写

2024-06-17 04:08丁倩冯广圣
艺术科技 2024年9期
关键词:情感分析乡愁

丁倩 冯广圣

摘要:目的:媒介记忆是人类一切记忆的桥梁与纽带,作为社交媒体空间的微博,汇聚着大量网友的交流与讨论,无疑是研究媒介记忆的重要网络社区。文章探讨在“回乡见闻”微博评论中,乡愁的记忆书写方式及其表达与回归过程,揭示乡愁如何通过微博这一社交媒体平台得以展现和传递。方法:文章借助网络大数据挖掘和情感分析法,以集体记忆和乡愁情感为理论基础,深入剖析微博“回乡见闻”话题中自主发声的传播主体建构的集体记忆与差异表达。结果:分析评论数据的关键词和情感倾向,发现微博“回乡见闻”话题不仅仅是春节仪式化的情感表达,更是乡愁的回归,人们在流动的地域和身份中表达着自己对家乡和过去的追忆,形成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乡愁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丰富的意象表达以及真挚的情感流露得以书写,微博评论的互动性也为乡愁的传播与共鸣提供了平台,使其在网络空间中得以扩散和深化。结论:乡愁在虚拟媒介的记忆书写是一种情感回归和文化认同的体现,为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提供了重要途径。深入探究乡愁记忆的情感内涵,传播好乡村故事,有助于建构人们对乡愁和对传统文化的依恋,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回乡见闻”;乡愁;微博评论;情感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9-00-03

“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政策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这些政策不仅关注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注重保护乡村文化和传统习俗。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选择进城务工,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强,乡土性和现代性的交融成为流动群体最明显的特质。微博“回乡见闻”话题折射的城乡发展变化和时代变迁,为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本文立足于微博社区这一虚拟交流空间,分析发帖用户交流的内容,借此烛照流动群体在社交新媒体中的集体记忆书写和乡愁表达,为城乡发展中媒介记忆的延续提供思路。

1 理论回顾

1.1 媒介记忆下的集体记忆

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把记忆从微观的个体考察扩大到社会层面进行审视,“我们对于过去的概念,是受我们用来解决现在问题的心智意象影响的,因此,集体记忆在本质上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1]。

美国学者卡罗琳·凯奇最早提出了媒介记忆,她认为“媒介记忆试图从媒介研究与记忆研究出发,探讨媒介作为记忆代理角色如何运作完成与社会其他领域的互动过程”[2]。数字技术让人类的记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媒介记忆的研究对象也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数字和网络媒体,普通个体更倾向于使用短视频和评论来表达想法。在此背景下,个体的记忆不仅是个人的宝贵财富,也成为社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乡愁

乡愁又译为“怀旧”“怀乡”,学界将其表述为对村落、乡村、故乡的一种情感,“传统意义的乡愁指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现代性的乡愁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3]。前者一般基于空间变化形成,以物质家园中的自然景观或文化实体为引发物,如文化习俗、田园景象、老物件等,形成怀旧式的想象,后者是现代性引发的[4]。

乡愁是流动中的中国人重要的“情感结构”。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物质环境的变化,还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迫使个体以美化的想象来填补对过去的追忆,空间维度的“思乡”和时间维度的“怀旧”两种情感相互交织形塑了现代集体记忆的乡愁。微博话题内容中,用户分享和构建的回忆场景充满浓烈的乡土情感、独特的风土人情、诗意的田园景色,这是身处快速演变社会中的人们的共同回忆,微博为个体提供了情感抒发的平台。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收集

本文以新浪微博“回乡见闻”话题中的发帖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微博高级搜索功能,以“回乡见闻”为关键词,采集2024年1月1日至2月24日发布的文本。将时间设定为2024年1月1日至2月24日,是因为“回乡见闻”话题评论主要聚焦春节期间返乡观察,而1月1日为2024年第一天,2月24日是元宵节,春节假期和返乡活动基本结束,围绕此话题的个体讨论也基本趋于平和。

使用网络爬虫方式收集初始发帖文本,经过清洗,初步获取1 0554条文本数据,筛除无效文本后,获得2594条文本数据。另外,微博活动的转发帖较多,去除无相关性的篇目后,共获得1181条文本数据。

2.2 主题挖掘与情感分析

研究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完成文本获取,利用Gephi构建主题知识图谱,利用ROSTCM6进行情感分析。对海量文本进行高频关键词梳理、主题相似度划分,形成文本主题和相关词的集合。基于词频统计的主题分类有以下四类:社会发展、城乡变化、新年祝福、微博话题。

研究借助ROSTCM6软件进行情感分析(情感分为正面、中性、负面三大类),并结合评论内容对情感词进行调整,尽可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 记忆的文本书写:媒介仪式与情感记忆

3.1 词频分析:个体化的表达

清理采集到的文本数据后,借助ROSRTCM6软件,选取文本中的前30个高频关键词。从关键主题词来看,用户对“回乡见闻”的讨论集中在回乡感慨、城乡变迁和家庭春节等方面,内容侧重于情感抒发,以及对中国春节、农村的土地情结;“发展”“变迁”则反映了在人口流动频繁的背景下,不断迁徙的人们难以获得稳定的安全幸福。从时间来看,网友倾向于即时表达当下的想法与观点,因此很多文本都是生活化、碎片化的。在空间上,“武汉”“疫情”“中国”“县城”“老家”等为高频词,与时代、生活等紧密相关,契合过往媒介记忆研究所言的“个体与社会”的张力,通过共同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来形成群体认同。

其中关于新浪、媒体、话题等的讨论主要是因为该词条是在新浪新闻的倡导下发起的,人们愿意在该话题中分享交流以获得热度。此外,“春节”“拜年”“红包”等春节问候词,表明网友已形成在此打卡问候的“微博春节”的仪式化传播。网友共同参与话题讨论,将线下的活动延伸到线上,集合共同情感,最终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媒介仪式。

3.2 情感分析:外部驱动与内部情感耦合

利用ROSRTCM6对文本进行情感分析,访谈文本的积极情绪总占比76.21%,中性情绪总占比为10.32%,消极情绪为13.47%。这说明积极是多数网友撰写评论时的情感,占13.47%的消极情绪则反映了网友在流动变迁中复杂深沉的心理状态,当意识到时间流逝时,情感往往伴随着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外部事件对情感唤起的影响是比较强烈的,同时也是复杂耦合的。近十年来,“回乡见闻”已成为“微博春节”标志性的文化现象,2024年微博联合中国“三农”发布发起活动,相关学者的调查研究、报告话题、直播等成为网友的讨论热点。外部议程引导下正负情感参半,如“县城消费升级”“农村养老”“婚嫁观念”等是目前人们较为关心且存在争议的话题,由此发布的官方系列文章也成为评论文本的主导内容。

4 乡土素描:流动群体媒介实践与集体记忆的勾连

4.1 返乡仪式:官方议程下的日常表达

传统春节仪式的习俗活动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不断萎缩,线下活动逐渐转移到线上,期间社交媒体成为交流沟通的关键。2024年微博“回乡见闻”的导语是“我们从故乡奔向世界,也从世界回望故乡”。

库尔德里的媒介仪式理论认为社会存在一个中心,而媒介就是塑造和进入这个中心的关键,通过仪式塑造,媒介将自身置于社会的中心地位[5]。人们通过仪式活动不断加深自我认知,微博地位也在循环中不断凸显。微博11年来在春节这一特定节点上的话题重复讨论,以及各类活动奖励,使得“回乡见闻”逐渐成为“微博春节”庆典的新焦点。只有通过微博,“回乡见闻者”才能分享交流春节期间的美好时刻和回乡前后的感受,这塑造了微博作为“社会中心”的认知。

4.2 无限追忆:流动乡愁中的集体记忆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口流动频繁,春节期间的返乡潮也让人们对城乡流动中的差异矛盾产生了自我认同冲突。具体而言,人们遵循“根”在乡下的文化传统,期待能够缓解在城市中的孤独感,找到同类,又期望在城市中“扎根”,但面对高昂的生活开销,身份悬浮的认同困境让他们成了所谓的“都市异乡人”[6]。面对身份和情感的双重矛盾,“都市异乡人”迫切需要进行情感宣泄,找到群体归属,因此社交媒体成为情感载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发帖、评论等形式抒发情感。

美国学者博伊姆认为“怀旧的对象是位移了的空间和时间”[7]。

在空间怀旧层面,场景和地点的符号化、表征化呈现为情感的勾连代入起到激活作用。对熟悉的地区、场景、画面进行符号化处理,融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能引发群体对家乡的回忆,譬如“孩提时期”“武汉”“院落”等高频词。熟悉化的场景能迅速将观者拉入自身回忆,使其或产生情感共鸣,或表达个人特殊经历。

在时间怀旧层面,文本对家乡和时代发展变迁的描述,表达了流动人口对青春、童年等美好岁月的追忆。在人员大量流动的春节期间,久居固定场景的个体的情感迅速被激发,日常生活的普通情境对流动群体来说,是逝去的生活与美好记忆。人们在春节这一大团结、大归家的旅程中,再次回到那似曾相识的场景时,时间流逝与空间回归相重合,乡愁情感与个体表达相互交织。

4.3 自我认同:乡愁表达中的具象差异

乡愁不仅是对某个地方的回忆或思念,更涉及人们的身份建构和认同。这种身份认同与人们的情感、记忆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涉及个体对自己身份的审视和定位,当生活环境或所处位置发生变化时,乡愁常常被触发。

除了对乡村情感的一致怀旧之外,年龄、文化、民族不同的群体对乡愁的表达有所差别。年轻群体对家乡的感情不如中老年人深厚,他们的乡愁可能更多的是对过去的怀念,对童年的留恋;而中老年人的乡愁则更加深沉,他们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有更深的感情;而更年长、弱势的群体可能没有机会、渠道发声,去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最终成为互联网时代被遗忘的大多数。

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南北差异上。南方多山水之景,人文气息浓郁,南方人的性格和情感也深受其影响。因此南方人往往更注重细节,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家乡的风土人情。而北方人更加直接、热烈,他们不拘小节,文本充满对家乡的自豪和对亲人的思念。

贯彻乡愁表达的除了个人认同、群体认同,还有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具体体现为对春节团圆的期待、对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自豪等。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织的背景下,个体的乡愁与文化认同紧密相连。正是这种认同感,使每个人对乡愁的表达都充满独特的魅力。

5 结语

本文深入分析微博“回乡见闻”,探讨社交媒体中关于乡愁的记忆书写。乡愁在评论中通过具象化的记忆仪式、情感化的叙事表达以及差异化的自我认同得以体现。这些评论不仅反映了评论者对故乡的真切思念,也展现了故乡变迁对个人记忆的深刻影响,对传播大众媒介记忆,以及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深化、细化具有积极作用。社交媒体为流动群体构建了情感表达的媒介载体,但若想实现乡愁情感与现代流动性的释怀,还需结合现代城镇发展与乡村振兴,将其在真实物理空间加以整合,努力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2-45.

[2] 邵鹏.媒介记忆理论:人类一切记忆研究的核心与纽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4.

[3] 路璐,李嫣红.留住乡愁:记忆理论视域下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J].中国农史,2018,37(1):122-130.

[4] 王杰,史晓林.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下与未来[J].当代文坛,2018(1):25-32.

[5] 尼克·库尔德里.媒介仪式:一种批评的视角[M].崔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3.

[6] 梁光苇,宋壮.从自我异化到文化反哺:短视频视角下乡村青年影像空间的文化转向[J].中国传媒科技,2022(8):21-25.

[7] 博伊姆.怀旧的未来[M].杨德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14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城乡互望:乡村传播转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FXWB008;2021年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后疫情时代乡村传播的现实困境与模式重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ZDA150

作者简介:丁倩 (2000—),女,研究方向:融媒体传播;冯广圣 (1973—),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传播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情感分析乡愁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寻找乡愁
乡愁凭寄
基于语义的互联网医院评论文本情感分析及应用
基于双向循环神经网络的评价对象抽取研究
回头一望是乡愁
基于SVM的产品评论情感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词典与机器学习的中文微博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