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高血压的患病率持续增高,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结构和内皮功能进行性退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高血压的特点是患者数量多、并发症多,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一些高血压患者不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认知存在诸多误区,不合理用药情况严重,并且临床治疗高血压药物繁多,患者乱用药情况普遍存在,最终导致血压控制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 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误区
1.只要血压高,就使用降压药物
一些高血压患者不了解自己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认为只要血压升高,就需要使用降压药物。血压升高并不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特异性表现,多种疾病(急慢性肾炎、醛固酮增多症等)均可能导致血压异常升高,其他疾病导致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该纳入继发性或症状性高血压范畴。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致病因素多且杂的独立性疾病,通过积极使用有效的降压药物就能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而继发性高血压需要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降低血压。
2.根据自我感觉调整用药剂量
一些高血压患者不重视测量血压,只是根据自我感觉用药,如果没有严重不适感,就减小用药剂量甚至不用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后又立即服用药物并且增加剂量。因为每个人耐受血压的程度不同,血压水平和不良症状并不成正比关系,脏器的损伤程度和血压升高程度也不一定完全成正比关系。根据自我感觉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不仅可能导致血压不稳定,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听信别人的话乱用降压药物
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几十种,患者自己不能确定哪种药物能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一些患者听信广告宣传或他人经验,盲目选择药物,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这样必然导致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问题,从而血压控制效果不佳。
4.想快速降压超量使用降压药物
并不是药物剂量越大疗效越好,降压药也是这样。如果高血压患者一天服用1次1种降压药物,已经能起到平稳降压的作用,就不要增加剂量或同时使用其他降压药物。如果血压骤降,也会诱发不良反应,如头晕、心悸等。
5.盲目选择价格高的降压药物
一些患者错误地认为降压药物价格越高效果越好。所有药物的价格并不和药效成正比,一些降压药物的价格虽然很低,但降压效果非常好,患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
6.盲目追求将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
老年人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硬化问题,因此血压舒张压在90毫米汞柱、收缩压在140毫米汞柱左右,对脏器血供情况是有利的。如果高血压患者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可能导致脏器缺血,损伤脏器功能。
7.自行增减降压药物用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只有服用足量降压药物,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才能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患者不能擅自更改使用剂量。一些患者短期足量服用降压药物后,没有取得理想的降压效果,便自行增加药物剂量,过量服用药物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可能损伤肾功能。
8.血压达标后自行停药
一些患者在血压达标后自行停药,导致血压短时间内恢复至治疗前,甚至更高,然后再开始用药,如此反复,导致血压不断波动,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还会引发高血压危象、严重并发症等。
9.睡前用药
很多高血压患者错误地认为睡前用药降压效果更好。人体在睡眠中处于放松状态,血压是白天的80%左右,如果睡前用药,血压会显著降低,导致脏器供血不足,使血管中聚集凝血物质(血小板、纤维蛋白等),久而久之可能积聚成块,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10.不断更换降压药物品种
很多高血压患者遵医嘱用药依从性较差,不断更换降压药物品种,导致血压波动幅度较大。有的患者服用一种降压药物几天后没有取得理想的降压效果,便立即换药;有的患者用药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就立即换药;有的患者听别人说另一种药物降压效果好,就盲目换药。
11.认为用药就能控制血压,忽视了其他影响因素
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有吸烟酗酒、不运动、不良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心理压力等。只有坚持长期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控压效果,并不是只用药就可以了。
▲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的原则
1.根据病情合理用药
患者应到医院做全身检查,遵医嘱选择对症药物,定时监测血压,对降压程度和速度密切关注,确保药物效果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和抵抗能力较低,如果降压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心脑血管损伤。
2.遵医嘱用药
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能自行根据感觉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品种。如果患者记忆力较差,家属要监督患者定时定量用药,确保血压处于稳定状态。
3.正规途径购买药物
目前临床使用的高血压药物种类较多,来源复杂,价格相差较大。高血压患者在购买药物时,不能只关注价格,还要选择安全渠道,避免使用假药尽量只在医院拿药。
4.小剂量阶梯疗法
阶梯疗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治疗高血压方法,即患者先小剂量使用单一药物,慢慢增加剂量,直至足量用药后,患者血压水平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联合其他药物,最终使患者血压达标。
5.缓慢平稳降压
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急进型高血压患者,其他高血压患者都不能快速降压。稳定降压才能降低靶器官损伤的程度,同时降低猝死、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血压患者可选择降压效果持续24个小时的药物,即用药后24个小时最大降压效果依然保持50%以上。
6.长期规律用药
长期坚持规律用药是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关键。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但这并不代表已经将疾病治愈,只有维持用药才能将血压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一旦停药,血压短时间内可能恢复到治疗前,甚至更高。
总而言之,高血压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也需要选择疗效好、安全性高的药物,同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改善血压控制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