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与服用全指导

2024-06-16 00:00:00王劲松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药效药液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疗效早已被验证,随着国家大力推广中医药,许多患者能接受,并主动寻求中医治疗。中药饮片是将中药材炮制后,制成适合煎煮的片状或块状,煎煮中药饮片后服用药液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方式。不同于西药或中成药拿回家就能直接吃,如何正确地煎煮和服用中药饮片是一门学问。

煎煮前的准备

1.器具选择

煎煮中药饮片时,推荐使用砂锅、瓦罐。这些材质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材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能更好地保留药材的功效。日常烧菜的铁锅、铝锅等金属器具在煎煮过程中可能会与药材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利于健康的物质,甚至降低药效。因此,在选择煎煮器具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器具。

2.饮片清洗

中药饮片在炮制过程中已经经过了清洗、晾晒等步骤,中药饮片是干净的,可以直接煎煮。如果再进行清洗,可能会导致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流失,影响药材的治疗效果。有些药材如含有糖类或苷类成分,水洗后容易减少或丧失药性,对疾病的治疗毫无益处。部分中药饮片的颗粒较小,如菟丝子、补骨脂等,在清洗过程中容易被冲走。对于一些草类中药,如果其中有少量泥沙,可以快速漂洗一下,禁止浸泡。

3.水分控制

煎煮中药饮片时,水分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首次煎煮时,水面应高出药材2—3厘米,药材在煎煮过程中会吸水膨胀,同时释放有效成分。如果水量过少,可能导致药材煮焦或有效成分析出不完全;如果水量过多,可能导致药效稀释。在煎煮前,应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煎煮时间合理控制水量;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量变化,及时补充水量或调整火候,确保有效成分充分析出且药液浓度适中。

煎煮过程

1.火候掌握

火候是煎煮中药饮片的关键。开始煎煮时应使用武火(大火)迅速将饮片煮至变色,这一阶段是为了快速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同时使药材软化,有利于后续煎煮。当饮片变色后,应立即转为中火,保持水面微微沸腾。中火煎煮可以避免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因高温而被破坏,同时保证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火候和水量,避免干锅。

2.煎煮时间

煎煮时间因药材的种类和用途而异。一般情况下,补益类药材需要较长时间的煎煮,充分提取有效成分;解表类药材煎煮时间要短,避免挥发油成分损失过多,具体的煎煮时间应根据医嘱或药师建议确定。没有特殊要求时,首次煎煮的时间会稍长一些,大约20—30分钟,后续煎煮的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但也要保证有效成分充分析出。

3.煎煮次数

一般情况下,中药饮片可以煎煮2—3次。每次煎煮后,将药液倒出,再加入适量清水进行下一次煎煮,充分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避免浪费。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加入的水量应适量,不宜过多或过少;每次煎煮的时间应适当调整,后几次可以缩短时间。最后将几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均匀,分次服用,保证每次服用的药液药效相对均匀。

服用方法

1.温度适宜

服用中药时,药液的温度应适中,既不宜过热,也不宜过凉。过热的药液可能烫伤口腔和消化道黏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过凉的药液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胃部不适、肠胃痉挛等问题。在服用中药前,应该先测试药液的温度,确保温度适口后再慢慢服用,药液在温热状态下更利于药效的发挥和身体的吸收。

2.服用时间

中药的服用时间应该根据病情和药材性质确定。一般情况下,含有补益类药材如人参、黄芪等,宜在饭前服用,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和利用,发挥最大的补益效果;含有清热解毒类药材如金银花、连翘等,宜在饭后服用,可以减少药材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也利于在体内发挥药效。具体的服用时间应根据医嘱或药师的建议确定。

3.剂量安全

服用中药时,剂量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剂量过大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或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剂量过小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服用中药时,一定要按照医嘱或药师建议的剂量服用,切勿自行增减剂量。同时,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服药情况,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还需要注意中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应咨询医生或药师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组合使用。

注意事项

1.遵循医嘱

医嘱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的用药指导方案,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在服用中药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师的建议进行,不要自行更改药物种类、剂量和服用时间。不同种类的药材具有不同的药性和功效,自行更改可能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过大或过小的剂量以及不恰当的服用时间可能影响药效的发挥。患者必须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饮食禁忌

中药与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某些食物可能影响中药的药效,在服用中药期间,需要注意饮食禁忌,避免食用与中药相克的食物。一般情况下,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都可能影响中药的药效,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还应避免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饮品,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具体的饮食禁忌应根据所服中药的种类和性质确定,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3.特殊人群

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生理、代谢和免疫功能等方面存在特殊性,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不同,在服用中药前,这些特殊人群应谨慎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应使用适宜儿童的药物并严格控制剂量;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需要减少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总之,正确地煎煮和服用中药饮片对发挥中药药效、保障用药安全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为您解锁中药饮片的煎煮与服用之道,助您更好地利用中药这一宝贵资源。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药效药液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农技服务(2020年7期)2020-12-17 20:45:50
治斑秃
妇女生活(2018年12期)2018-12-14 06:43:30
药效
故事大王(2017年11期)2018-01-21 19:10:23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6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中药饮片小包装探讨
药效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