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一般是指阿尔茨海默病,典型表现是记忆力减退,先是短期记忆变差,再是遗忘最近发生的事情,然后是遗忘更遥远的事情,直到记不起同事、朋友,甚至家人……同时,还会伴随言语能力、行动能力下降,认知受损等诸多问题,最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 为何会患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遗传因素、蛋白异常沉积、神经递质失衡和神经元损伤等。
1.遗传因素:部分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其他基因变异以及家族遗传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如果家族中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个体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2.蛋白异常沉积:患者的大脑神经细胞会产生异常蛋白质,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异常蛋白质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导致脑神经细胞功能下降甚至死亡。
3.神经递质失衡:患者脑内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的水平可能降低,导致神经元之间的通信受阻,影响认知和情感等功能。
4.神经元损伤:随着疾病的进展,神经元会受损,包括神经元细胞体的形态改变和突起的数量减少,以及神经元的死亡。
还有一些因素如炎症、自由基积累、脑代谢异常、肠道微生物失衡、头部外伤等,可能与上述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 阿尔茨海默病常见的2个认知误区
误区1:人老了忘事儿很正常。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可能会有轻微减退,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记忆力减退是病理性的,与正常的退行性变化不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记忆力减退是持续性的、进行性的,逐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虽然目前尚无法治愈阿尔茨海默病,但通过药物治疗、认知训练、行为疗法以及支持性护理等综合措施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记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误区2:老年人才得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不只影响老年人,年轻人也可能患上这种疾病。尽管大多数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但约有5%的病例在30多岁、40多岁或50多岁时出现症状,被称为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与晚发性病例有所不同。研究表明,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通常与致病基因的突变有关,如在45—64岁之间的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约有98%的患者携带的致病基因发生了突变。
▲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主要提供生命支持和康复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目的是延缓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石杉碱甲以及卡巴拉汀等,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提高神经元之间的乙酰胆碱水平,改善认知功能。
(2)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作用于谷氨酸-谷胺酰胺系统,降低谷氨酸递质对神经细胞的毒性,减少神经细胞死亡。
(3)甘露特钠胶囊:有条件批准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具体疗效需进一步验证。
(4)单克隆抗体:如阿杜那单抗、仑卡奈单抗,是以淀粉样蛋白为靶向进行治疗的药物。
2.非药物干预
(1)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适度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终身学习、均衡饮食等。
(2)认知康复训练:通过康复治疗师的指导进行常规认知训练、软件辅助训练等。
(3)其他疗法:心理治疗、音乐疗法、语言治疗、中医治疗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