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玮
公募基金阵营还在持续壮大。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公募基金规模为29.20万亿元,连续两个月站在29万亿元大关之上。
事实上,在2023年公募基金已经首次超越银行理财,坐上了“资管一哥”宝座。2023年末,公募基金产品规模达到 27.60万亿元,同期银行理财规模 26.80 万亿元,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超越银行理财,成为整个财富管理行业的主力军。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近两年公募基金领域“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愈发凸显。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15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披露了2023年年度报告,经统计本期公募基金合计亏损4347.74亿元。
今年来,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的“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日前,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被异地证监局驻场检查,引发广泛热议。4月15日,昔日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涉案开庭的消息在市场引发极大震动。
恪守信义义务,真正把投资者的利益摆在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前面,切实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业务本位……业内普遍认为,“严监管”之下,公募基金行业将迎来深刻变革。
日前,公募基金2023年年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的整体业绩也随之出炉。从“成绩单”来看,有帮基民赚钱的,也有令基民亏钱的。
从基金类型来看,2023年年报货币市场基金与债券基金总利润均超2000亿元,为近3年同期最大盈利,混合基金整体亏损超5000亿元,单只产品平均亏损0.73亿元;股票基金整体亏损超3000亿元,单只产品平均亏损0.94亿元。
基金的利润是衡量一段时间内基金为持有人创造收益或损失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15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中,共有67家基金管理人本期合计利润为正,其中博时基金以88.18亿元位居榜首。建信基金、兴业基金、中银基金、永赢基金分别以83.30亿元、69.56亿元、69.25亿元、55.23亿元排在其后。
从基金管理人旗下产品平均利润来看,北京京管泰富基金以14865.82万元位居榜首;在该榜单前十中,国寿安保基金参与统计的基金数量最多,共计150只。
由于基金公司通过收取管理费确保稳定收入,“旱涝保收”的稳健商业模式使其在盈利能力方面依然表现出色。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在产品管理费方面,近3年年报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3期总管理费分别为92.74亿元、101.51亿元、106.06亿元,均位居第一;睿远基金3期产品平均管理费分别为1.64亿元、2.55亿元、3.80亿元,均位居第一。
公募基金管理费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推动公募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业务本源。这被市场视为是“迈出了打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第一步”。
2023年7月,证监会发布实施《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按照“管理人—证券公司—销售机构”路径,分三个阶段稳步降低公募行业综合费率。
据测算,第一阶段的工作已于2023年10月底前完成,相关改革举措落地后,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节约费用支出约140亿元。第二阶段的工作即将于今年7月1日前完成,以2023年静态数据测算,2024年、2025年将分别为投资者节省32亿元、64亿元成本。
万得数据显示,自2023年7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方案以来,基金降费成效显著。2023年公募基金管理费共计1356.15亿元,同比下降7.04%。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混合型基金,管理费共计557.49亿元,同比下降19.91%。
两年前,公募基金备受追捧,市场上涌现出数十只规模达百亿的基金,许多基金经理因此声名鹊起,备受推崇。然而,在市场相对高位时受到追捧的“爆火”产品,却在后续的市场震荡中回报表现欠佳,不少顶流基金经理也走下“神坛”,而基民更是直接伤及“真金白银”。
在探究基金亏损的原因时,除市场因素外,人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毋庸讳言,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对基金的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基金经理对市场的判断出现偏差,或者投资决策过于冒险,就可能导致基金亏损。
另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指出,此前不少公司借助旗下知名基金经理的“光环”进行营销,使得其管理资产的规模急剧增加。但这也带来了双重风险:一是在市场相对高位时,大量资金的涌入可能加剧市场波动,增加投资风险;二是基金经理可能并不具备管理如此庞大资金规模的能力,这两种情况都可能使基金投资者面临更高的风险。
今年1月,“基金经理纷纷道歉”的话题一时登上热搜。不少基金经理在四季报中选择向投资人道歉。
有基金经理提到:“虽然做出了努力,但整个四季度以来,组合还是出现了比较大的下跌。对此我们心情很沉重,也感到很抱歉。”还有人直言:“2023年我们业绩较差,排名落后,整体不理想,对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我们深感歉意。”还有人反思:“回头来看,既有看错的错误,也有看对但是应对失当的错误,既辜负了持有人的信任,也给持有人带来了损失,在此,作为基金经理,诚恳地对持有人表示歉意。”
4月15日,昔日“顶流”基金经理蔡嵩松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不过这次却是因为涉案开庭的消息。
据媒体报道,据金华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曲泉儒、董博雄、蔡嵩松的“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案件于3月27日正式开庭。案号为(2024)浙07刑初1号。2023年9月29日,蔡嵩松离任诺安基金,此后并无新就职消息传出。此外,曲泉儒此前也同为诺安基金经理。
除了基金经理,公募基金机构本身也频繁进入监管视线。有统计显示,去年公募基金市场约有20家机构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今年3月,北京、上海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被地方证监局驻场检查的消息,引发广泛热议。监管对此公开回应,近期确有对公募的例行检查,包括交叉异地检查等形式。这体现了对证券基金行业监管“严”字当头的监管定调,强化日常监管、现场检查和执法问责,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与全员合规管理,是当前监管的基本要求。
出于各种原因,今年以来,基金经理似乎迎来了一波“离职潮”。记者查阅同花顺iFinD发现,截至5月5日,2024年关于“基金经理变更”的公告,已高达935条,涉及超过60家公募基金。
舆论普遍认为,随着“严监严管”的态势持续加强,基金圈的“大地震”才刚刚开始。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我国基金投资者已超7.2亿人,占据了全国半数以上的人口。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正在成为全民理财的首要选择之一。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的“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聚焦校正行业机构定位、促进功能发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监管效能,提出了7个方面25项政策措施。
《意见》提出,近年来,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稳步发展,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乃至金融体系的重要中介力量,在服务实体经济、国家战略、居民财富管理等方面作用日益增强,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但对标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行业机构经营理念有偏差、功能发挥不充分、治理水平待强化、合规意识和水平不高等问题仍较为突出,证券基金行业监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意见》明确,聚焦投资者长期回报,健全基金投资管理与销售考核及评价机制。强化管理人、高管及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做好投资者服务和陪伴。扎实推进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稳步降低行业综合费率水平。持续优化基金行业销售生态,督促基金管理人、销售机构加大逆周期布局力度。
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这被市场称为是资本市场的新“国九条”。
《若干意见》强调,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其中提到,完善与经营绩效、业务性质、贡献水平、合规风控、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证券基金行业薪酬管理制度。持续开展行业文化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分类名单制度和执业声誉管理机制,坚决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风气。
在4月12日的发布会上,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司司长申兵强调,完善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引导基金公司全面提高投资、研究和综合服务能力。规范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薪酬制度,更加突出稳定投资者回报的政策取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吴清在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未来监管工作的重点要突出“两强两严”,其中,“强”是要“强本强基”,“严”就是“严监严管”,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
对公募基金行业的“严监管”回应社会关切,不仅是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保护,更有利于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机构,推动公募基金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编辑:孙晓萌sunxiaomeng@ceweekly.cn
美编:孙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