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精准推进的实践向度

2024-06-16 07:18郭丹

摘 要:新时代新征程,精准推进中国式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战略支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之举,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农村现代化是由基础层面物的现代化、核心层面人的现代化以及保障层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成的具有鲜明属“人”性质和文化自觉的系统,其精准推进在目标任务上更加注重质效、在方式方法上凸显创新驱动、在评价标准上侧重融合发展。实现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精准推进应基于我国国情农情并遵循农村发展和建设的内在规律,在物的现代化上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前提,精确聚焦现代美好生活多维度需求;在人的现代化上坚持以内源动力激发为核心,靶向发力农民群众现代文明素养提升;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坚持以治理现代化建设为保障,切实促进农村现代化行稳致远。经由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精准推进三个向度的深入实践,促进农村现代化纵深发展,继而助益于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关键词: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精准推进;实践向度

中图分类号:C912.82;F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24)03-0049-09  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24.03.06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动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强调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30-31农村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内容和重大任务,在党和国家的长期高度重视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重大进展。但就目前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而言,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仍突出存在并制约着新时代“三农”的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农村现代化纵深发展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村现代化在相当程度上仍处于粗放推进阶段,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精准推进中国式农村现代化,具有深刻的理论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从理论逻辑而言,中国式农村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话语生成,是面向不断发展生产力和改善生产关系为目的的国家战略,是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互融互通共筑中国式现代化服务格局的必由之路;从现实逻辑而言,其是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实力的内在要求,是破解农村现代化现实梗阻的应有之义。

目前学界围绕中国式农村现代化进行了诸多探索,主要体现为内隐于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性分析中进行的内涵特征解析[2-3]、现实状况剖析[4-5]和发展路径探讨[6]等。已有研究为理解中国式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但还存在一些值得拓展之处:一方面,既有研究主要着眼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分析,且观点多集中于对农业现代化的关注,对农村现代化实践进路的针对性、系统性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新近提出的宏观发展战略,学界研究整体上还处于初始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模糊性认识。这在理论上不利于对中国式农村现代化基本问题的准确把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认识,在实践上难以切实指导农村现代化建设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研究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精准推进的实践向度,不仅是中国式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同时有助于找准实践中的着力点和关键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7]这一论述彰显了中国式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属“人”性质和文化自觉,其以人的现代化作为价值旨归。物的现代化致力于解决人作为物理性存在的生存问题,治理现代化致力于解决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均是服务和促进人的现代化,解决人在更深层次上作为精神性存在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现代化理论意涵的准确把握为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精准推进指明了方向。将之作为根本遵循,立足于我国农村发展和建设的内在规律,对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精准推进在目标任务上要更加注重质效、在方式方法上要凸显创新驱动、在评价标准上要侧重融合发展。基于对中国式农村现代化以及精准推进理论意涵的理解,继而,从物的现代化基础层面上坚持绿色发展、精确聚焦现代美好生活多维度需求,人的现代化核心层面上坚持内源动力激发、靶向发力农民群众现代文明素养提升,治理现代化保障层面上坚持治理现代化建设、切实促进农村现代化行稳致远三个方面探寻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精准推进的实践进路,以期促进农村现代化深入发展,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持。

二、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前提,精确聚焦现代美好生活多维度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2。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种朴素愿景是亘古不变的,但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却会随时代发展而迭代升级。在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整体上呈现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化的态势。而中国式农村现代化是“大国小农、人多地少禀赋的现代化”[3],其精准推进要锚定绿色发展这一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主要标志,以绿色发展为前提,以农民群众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多维度美好生活需求为指引,并将之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一)推动农村产业绿色发展以夯实美好生活经济基础

农村产业绿色发展倡导和谐、健康、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有机协同,夯实美好生活的经济地基。

1.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实现产业现代转型。农村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即是要在以往具有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等特征的农村产业体系中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优质、生态协调的配套和兼容,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和水平。为此,首先需要转变以往产业发展中投入生产资料——得到农产品的“直线思维”,以可持续的发展观认识产业发展的整体性。继而,坚持科技引领,建立健全绿色生产资料以及生产技术研发体系,加强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绿色化水平。尤其是要利用技术优势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助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叠加呈现,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当中,可将资源利用绿色化作为着力点,集约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并积极推动各类资源的绿色化改造。同时,加强绿色产业环境的监测和评估。积极组建各类环保组织,根据“绿色、循环、低碳”的战略要求,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生态影响监测和评价。此外,建立环保组织沟通交流机制,凝聚推动传统农村产业生态化改造智慧。

2.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生态低碳产业链。农村产业发展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工程,秉持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农村产业融合理念,构建低污染、低耗能、高增长、具有竞争力的生态低碳产业链,可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在理念上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农村产业而言,自身的地理位置、生态基础、乡土风情等为其发展提供了不同条件,要综合考虑地形、农田、人居、水系、自然风光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筹划、科学布局,积极发展特色型农村优势产业;在方法上要立足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和山区县生态优势,以本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加强绿色产业的开发力度,逐步构建和完善生态低碳产业链。具体而言,要加强产业链与农村各类资源的对接和融合,在尊重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安全的基础上,运用一切有益资源改造和延长传统产业链。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乡村旅游、生态康养、农村电商、文化体验等新业态,鼓励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横向全链铺开、纵向深入挖掘的特色型生态低碳产业链。

(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补齐美好生活支撑短板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方面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公平正义,是当前我国农村最普遍的民生需求。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可助益于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精准推进。

1.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农村基础设施作为产业兴旺的先行资本、生态宜居的前置条件、生活富裕的基本保障以及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能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伟业以及农民群众横向扩展、纵向深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农村基础设施的量与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整体上实现了从总体滞后、瓶颈制约到基本缓解、整体适应的根本性转变,但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亟待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就不均衡发展而言,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3.01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7.9%;城镇网民规模达7.7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72.1%。这些数据可从侧面印证我国城乡间通讯基础设施的显著差距[8]。就不充分发展而言,截至2021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仅为28%,污水治理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9]。基于此,要锚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需要兼顾总量规模扩张和提质增效、软硬件兼施。具体而言,要加强规划指导,以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等“新基建”工程为牵引,加强资源整合与衔接协调,推动基础设施数量和质量双跃升。要统筹基础设施网络空间布局,推进基础设施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空间共用。与此同时,既要大力完善农村水、电、煤、气、路及各种物流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乡镇寄宿学校、乡镇卫生院、养老机构、体育娱乐等社会基础设施的投入。

2.推动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比如,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10]。但是,新发展阶段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以及外界严峻多变的风险挑战等要求农村公共服务更加高质量发展,以更高标准、质量和效率水平的农村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促进城乡融合、质量适配、供需平衡,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要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11]立足于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具体工作:一是实施农村公共服务分类分层匹配供给。不同农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类型和重心存在差异,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准识别并对接农民群众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领域的真实需求。二是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和结果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层级和类型的农村公共服务,建立服务流程和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丰富相关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等,引导农村公共服务提升供给效率和质量水平。

(三)发掘和弘扬优秀乡土文化以创造美好生活文化生态

在新时代建构农村美好生活文化生态实质是创造一种普惠的民生福祉[12]。优秀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的独特精神标识,又是农民群众乡土记忆、乡愁情感的重要依托。通过对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大力挖掘和弘扬,塑造由“乡土性”带来的“当地感”和“历史感”所构成的与现代文明互相浸润和渗透的美好生活文化生态。

1.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进行挖掘和弘扬。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以GDP为导向,而是以文化创造力为核心。这就促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秉持因村制宜、因势利导、就地取材的原则,对本区域内的历史建筑、村落环境、田野风貌等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传承、利用和保护等,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开辟优秀乡土文化挖掘和弘扬的有效路径。比如,依托一村一貌的自然风景和民俗风物等文化遗产,将现代优秀文创元素融入其中,打造独树一帜的文创品牌、文创产品、文创旅游等。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内涵式发展的同时,也对优秀乡土文化进行了挖掘和弘扬。

2.在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行挖掘和弘扬。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乡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理念,涵盖对人、社会、自然的关系等方方面面,其将自然之美和文化之光作为社会生产力统一起来指导着农村生产生活实践。当前,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立足植根于乡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理念的当下实践。进一步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强调人、社会和自然的彼此关系和秩序的有机统一,突出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体生态的安全协调,提倡因时因势进行农业生产、合理有度利用自然等。伴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日渐深入发展,优秀乡土文化也必将被深度挖掘和大力弘扬。

3.在开展农村民俗文化活动中进行挖掘和弘扬。组织农民群众广泛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是挖掘和弘扬优秀乡土文化的重要维度。当前,农村诸多优秀民俗文化活动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生存空间逐渐萎缩,存续举步维艰。这就需要立足现实采取保护性策略,对能够完整反映村风村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的民俗文化活动进行继承、弘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此外,还需对农村民俗文化活动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保护,支持和鼓励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开展民俗文化公益活动等。

三、坚持以内源动力激发为核心,靶向发力农民群众现代文明素养提升

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坚持以内源动力激发为核心,与西方主要将外源式的资本和技术作为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动力不同,其始终将农民群众作为最本质的元素。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所有要素投入在根本上都要依靠农民群众这一能动主体。精准推进中国式农村现代化,必须且只能依靠农民群众,从提升其现代文明素养着手,实现农民群众现代化,激发农村现代化的内源动力。而农民群众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思想变革、观念转型、能力提升等,表现为思想科学化、观念现代化和能力职业化。其中,思想科学化是统帅,指引着发展方向;观念现代化是核心,指导着具体实践;能力职业化是必备条件,发挥着保障作用。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促进农民群众思想科学化

思想指引实践,只有以科学的理论引领农民群众思想,才能转化为彻底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从而推动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1.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科学指南,要以其引领农民群众思想,对其进行广泛宣传教育。而鉴于农民中青年群体的特殊社会责任地位,尤其要加强对青年农民群体的宣传教育。在顶层设计上,要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的宣传教育责任以保障宣传教育的连续性和自觉性,并对不同层级党组织的具体职责进行细致分解以避免工作重复。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院坝会、讲习所、评议会等面对面、实打实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为契机加大宣传教育,也可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数字服务平台开展领学、集体学、自学等灵活多样、便捷高效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学、主动学、自觉学,领会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和具体内容。以此,帮助农民群众从政治站位和思想高度把握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推进方向,确保其思想不偏,沿着正确的道路方向推进中国式农村现代化。

2.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传播。面对当前外来文化和多元思潮的冲击,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传播,有助于凝聚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思想基础,提振其投身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思想、信心和力量。具体而言,首先,要提高传播主体素质,发挥以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以新乡贤为代表的多方传播力量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在更多的基于人情、关系之上的我国农村“熟人社会”中,出身并成长于农村的新乡贤与农民群众有天然的情感价值联系,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具有更强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独特优势,要提升新乡贤示范带动能力,通过他们身体力行的带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其次,要促进传播内容生活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灵活嵌入农村日常生活,帮助农民群众理解、领悟与践行。在这之中,最重要的是实现传播话语生活化、大众化、通俗化转译。这就需要找准农村发展与农民群众思想的共鸣点和利益的交汇点,创设有内涵、接地气的传播内容,以此突破传播话语的意识形态宏大叙事特征,引导农民群众实现长期性、内在性的价值认同。再次,要注意契合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和认知方式等优化传播方式方法。比如,把理论宣传嵌入民生服务类手机平台,构建传输快、覆盖广、渗透力强、全时段、全天候的宣传教育平台,以农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有认同、愿参与、真点赞”的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二)推进农村社会文明事业以促进农民群众观念现代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式农村现代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部分农民群众的观念滞后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实践,或固化于以封闭的农业文明意识为外在表征的小农经济传统观念,或受到现代化进程中“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领域”[13]后工具理性蔓延等消极观念的浸染,未完成观念与时俱进的创新与转化,成为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纵深发展的羁绊,亟待推进农村社会文明事业以促进农民群众观念现代化。

1.促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农民群众观念革新。农民群众的观念革新内嵌于农村社会特有的文化生活中,而文化生活必然处于特定的文化阵地中。故而,在推动农民群众观念革新的过程中,要促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首先,秉持传统与现代交融互动理念,组织和开展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农村本身具备传统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但现代社会的改革观念、开放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民主法制观念等的冲撞使其兼具新的文化特色。组织和开展农村文化活动,要用好农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深厚历史积淀和时代气息相融合的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在文化活动参与中启智润心。其次,进一步建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文化设施并加强农村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民群众观念革新的顺利展开提供前提基础和必要保障。再次,积极搭建网络文化阵地。在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中,要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传播正确、科学、正能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文化阵地建成后,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富有时代感的网上文化活动,帮助农民群众形成现代化的精神面貌和精神文明。

2.创新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强化农民现代化意识。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是将内蕴着现代观念的农村文化服务资源和服务内容真正融入农民群众生活的有效载体,其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特性。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学校教育、社会组织、村组织及农民自组织等多方力量的合力作用,创办文明健康、喜闻乐见、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惠民工程,夯实我国农民群众现代化的观念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数字信息时代,尤其要加强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内容建设,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内容供给满足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比如,作为我国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积极实施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家园”“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文化服务,进行现代生产生活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旧观念,助力其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意识、文化心理等与现代化相衔接,以此不断提高农民群众观念现代化的水平和质量。

(三)建立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以促进农民群众能力职业化

农民群众职业化能力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教育培训是农民群众现代性生成过程中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这就需要根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现实需要,全方位构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以促进农民群众的能力职业化。

1.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领导保障机制。一方面,巩固本地区农业部门在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中的全面领导,另一方面,汇集地方财政和村委会、农业科研院所和涉农院校等公益培训机构、农民合作社和培训公司等市场主体的多方力量,协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这之中,尤其是要注意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在本地区农业部门统筹下,设立教育培训专项资金以保障经费来源。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可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民间金融机构、地方龙头企业等参与其中。同时,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职业农民的信贷支持,推进民间资本参与教育培训相关工作。

2.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组织实施机制。针对新型农民继续教育培训中各方力量的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的日常工作方案,注重过程化记录和考核,引导各方力量高质量投入日常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搭建内部沟通交流平台,形成各方力量之间多维度、多层次、系统性沟通途径,以打通各方力量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

3.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内容标准协同机制。近年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以“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为内容层面的顶层思想指引,围绕农业创业及生产相关知识进行内容繁多纷杂的教育培训实践。当前,在顶层思想的指导下,需要进一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内容标准协同机制。通过制定统一性的教育培训内容挖掘、整理、分类建设和创新标准等,为各个层面和层次的教育培训提供协同化的内容标准和方法支撑。具体而言,要秉持促进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而非单项技能培养的理念,根据农民群众特点和市场需求,围绕延伸农业产业链的目标,以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人才为培养方向,进行教育培训内容挖掘、整理、分类建设和创新标准制定等。

4.优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考察反馈机制。考察反馈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培训过程、财政支出、承办机构资质等方面。其中,对教育培训过程的考察反馈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维持生命力的更深层要求。在此,主要以教育培训过程为例进行探讨。对教育培育过程进行考察反馈,要求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关注其发展过程和长期效果以及对农民群众全面、持久、稳定的影响。在教育培训初始阶段,主要考察制定的教育培训方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状况。通过构建以农民群众真实需求为依据的分层分类评估机制,考察和衡量教育培训方案制定状况。在教育培训实施阶段,主要考察教育培训资源、载体、方法等与农民群众的契合状况。通过建立学情动态监督机制,以此了解和把握农民群众的学习状况和问题等。在教育培训评估阶段,主要考察农民群众参训后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情况。通过建立教育培训跟踪反馈机制重点进行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育成质量评价,了解“育人”精准度和效果。

四、坚持以治理现代化建设为保障,切实促进农村现代化行稳致远

农村治理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进行农村治理现代化建设,意味着要在现代化语境下引导各方治理主体发挥协同共治作用,注重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同时创新发展治理制度机制,以此增加农民群众福祉,保证农村健康有序、和谐美丽发展。

(一)统筹协调构筑“一核多元”共治治理格局

农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和农民群众参与的有机结合,为实现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治理现代化中需具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集中体现为政治引领势能和经济发展效能。这就要求在进行农村基层党组织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时将政治引领势能建设置于首位。政治引领势能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其成效直接决定其他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政治引领势能建设的开展主要可着眼于强化政治意识和优化组织人员结构两个方面。就强化政治意识而言,可通过推行制度化、常态化的政治学习教育以及开展乡村振兴实地观摩学习活动等方式增进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和认同来实现。就优化组织人员结构而言,可将内部组织培养与外部人才延揽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通过促进空心化环境下组织内的人才要素集中以确保组织顺畅运转,发挥应有的政治引领功能。经济发展效能建设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的关键部分。进行经济发展效能建设,要始终围绕村级集体经济振兴这一主题,通过选派优秀党员干部驻村扶贫、创新组织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将基层党组织建到产业链上实现组织全覆盖等方式,实现党的领导加强与集体经济振兴的良性互动。

2.吸纳社会协同力量,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农村治理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决定了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各类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协同治理。要积极培育文化教育、调解维权、群防群治、公益慈善等多方面社会组织开展农村治理工作,在提供公共服务、繁荣乡村文化、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专业效能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社会组织以其较强的灵活机动性可以协助拥有法定权威的政府治理做好有关方面和环节的治理工作,有效满足农民群众多元个性的公共服务需求,推进农村治理精细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组织的参与有助于密切联系组织内外农民群众,凝聚乡邻力量,促进和谐发展。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首先要健全广泛吸纳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治理的制度体系。与此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宣传引导,帮助其深刻认识自身在农村治理实践中的角色定位,并协调好其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激发其参与动力,充分发挥专业服务功能。

3.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其积极参与。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受益者和实施者是广大农村群众,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是达成农村治理现代化各项目标的先决条件。通过对本土农民进行组织整合和对在外务工脱域农民进行再组织等措施,最广泛地凝聚群众力量,发挥好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政策和文化宣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培养和提升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为农村治理现代化奠定群众基础;还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群众主体参与的关系,增强政府服务意识,打造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到农村治理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

(二)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农村“四治”融合方式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农村治理的复杂化。这就需要在党组织领导下不断完善农村治理方式,实现治理和谐有序。由自治、法治、德治和智治融合构成的治理新体系是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新方式。其中,自治为法治、德治、智治提供前提和基础;法治为自治、德治、智治提供保障和底线思维;德治贯穿于自治、法治、智治的全过程;智治为自治、法治、德治提质增效。四者之间动态互补、彼此包容,共同构成农村治理“四治”融合新方式。

1.深化自治实践以夯实治理根基。农民群众自治是遵循农村内生力量运行逻辑的基层民主治理制度。在实施农民群众自治过程中,应通过制度设计将农民群众从被治理者转化为治理者,激发其参与和担当农村内部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唤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治理活力,由此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目标,稳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和自治传统,筑牢农村治理现代化基础。

2.建设法治乡村以筑牢基本屏障。法治是维系农村基本秩序的规范力量,通过规则的有效性和程序的透明性在农村治理中保障着秩序运行。建设法治乡村,一方面,要强化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法治思维,保障农民群众自治权的实现和实施。同时,进行农村法治队伍建设,为多元主体提供法律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对农民群众进行常态化、多载体的普法宣传教育,培育其法治思维,以此夯实乡村治理的法治基础。

3.提升德治水平以激发深层动能。德治作为农村治理的价值自觉,一直以来是乡土中国治理的主要方式,是最具有弹性和富有包容力的柔性治理,也是农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具备的得天独厚优势。提升德治水平,可通过整合、继承和弘扬以治理现代化为归旨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并挖掘和改造蕴含于农村社会的传统道德伦理规范和乡规民约,发挥其引领约束作用;还可通过挖掘新乡贤、“引凤回巢”聚人才等措施汇聚德治人才资源,将其转化为组织资源,发挥其积极性。最终,通过唤起内在自觉而润化人心,夯实农村社会善治的思想基础。

4.探索智治模式以增强治理效能。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数字乡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为农村智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源。综合国家统计局和中宣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表明,截止2019年,全国行政村已发展到村村通4G、村村通光纤,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基本覆盖所有省份[14]。农村治理现代化可立足于此进一步探索智治模式,增强农村治理的科技支撑。将互联网、大数据、智慧治理等现代技术手段和科学治理理念充分运用到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治安、提供公共服务等治理领域,实现乡村治理智能化、高效化。

(三)创新发展农村治理制度机制

推进以现代化为根本取向的农村治理重在进行治理制度机制建设,即发展农村治理的制度规则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治理制度机制创新发展,需抓住诸多制度机制中的主要方面,而人口基数庞大是中国农村迈进现代化面临的最大国情。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约有5亿农民群众,占全国总人口的36.11%[15]。要推进覆盖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于如何将农村现代化成果惠及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因此,持续改善民生和强化秩序保障就成为当前阶段我国农村善治实践的重要方向,继而从这两方面进行农村治理制度机制创新发展分析。

1.坚持民生改善导向,进行治理制度机制创新发展。在这一制度建设中,尤其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以民生改善为导向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供给功能。可以通过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加大资本下乡制度设计等方式增强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活力,固本强基,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其社会保障供给能力,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提供经济支撑。同时,还要从完善收入再分配的角度优化个人、集体和国家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构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多元社会治安维护机制、多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16]等推进农村公共事务有效治理,保障民生。

2.坚持秩序保障强化原则,进行治理制度机制创新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法治的制度体系,通过加强党领导农村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社会组织依法参与农村治理的制度建设以及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等,不断完善农村法律法规体系,以保证农村治理有法可依。同时,不断推进村规民约的制度化运作,发挥其软法治理功能,形成多层治理规则,以提高农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多元治理主体和多元治理规范的协调机制。多元主体和多元规范的协同参与对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创新多元规范协调机制,促进多元主体有序参与农村治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健全党在农村治理中的全面领导制度,通过对党领导多元治理主体的制度进行建设以及对党领导农村治理的设计、规划、部署、组织、协调、评估等各环节具体制度进行建设,凝聚农村治理现代化目标导向下政府、社会组织、农民群众等治理主体的治理共识,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等治理方式在农村公共事务、社会秩序、文化建设、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协调搭配、有效发挥。此外,还需要健全多主体参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工作机制,构建各司其职、各尽其用、协同共治的农村治理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高原.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意涵[J].农业经济问题,2023(04):28-40.

[3] 蓝红星,王婷昱,施帝斌.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成逻辑、内涵特征与推进方略[J].改革,2023(07):105-115.

[4] 陈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层逻辑与中国道路[J].经济体制改革,2023(04):5-13.

[5] 刘传明,宁安宁,贾蓓蓓,等.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统计测度与时空特征[J].统计与决策,2023,39(11):43-48.

[6] 高杰,苏艺,付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解析、生成逻辑与推进战略[J].农村经济,2023(03):1-9.

[7] 汪晓东,李翔,刘书文.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综述[N].人民日报,2021-09-23(01).

[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09-12)[2023-09-18].https://cnnic.cn/NMediaFile/2023/0908/MAIN1694151810549M3LV0UWOAV.pdf.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到2025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要达4%[EB/OL].(2022-04-22)[2023-09-12].http://news.cnr.cn/dj/20220422/t20220422_525802980.shtml.

[10]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02).

[11] 习近平.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推动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J].紫光阁,2017(02):7-8.

[12] 齐骥.“两山”理论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实现及文化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144-145.

[13]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7.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数说新中国70年农业农村巨变[EB/OL].(2019-11-14)[2023-04-05].http://www.moa.gov.cn/xw/zwdt/201911/t20191114_6331856.htm.

[15]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EB/OL].(2023-02-06)[2023-05-02].https://www.stats.gov.cn/sj/tjgb/rkpcgb/qgrkpcgb/202302/t20230206_1902007.html.

[16] 王浦劬.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取向、核心议题和基本路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1):18-24.

The Practical Dimension of Precise Promotion of Chinese Style Rural Modernization

GUO Dan

(School of Marxism,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Xian 710021,China)

Abstract:The precise promotion of Chinese style r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new journey is a strategic support for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social stability,a key move to comprehensively build a socialist modernized power,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Chinese style rural modernization is a system with distinct “human” nature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consisting of modernization of basic level objects,modernization of core level people,and modernization of guarantee leve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ies.Its precise promotion places more emphasis o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target tasks,highlights innovation driven methods,and emphasize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evaluation standards.The precise promotion of Chinese style rural moderniz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agricultural conditions,follow the internal laws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adhere to the premise of green development in material modernization,and accurately focus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needs of modern beautiful life; Adhere to the core of internal motivation stimulation in human modernization,and target efforts to enhance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literacy of farmers and the masses;Adhere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as a guarantee,and effectively promote rural modernization to achieve stability and progress.Through the in-depth practice of accurately promoting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hinese style rural modernization,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rural modernization,and then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common prosperity of the people.

Keywords:Chinese style rural modernization;accurate propulsion;practical dimension

(责任编辑:王倩)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3YJC710028);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3A036);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2023HZ1345)

作者简介:郭丹,女,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