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粤北瑶族“盘王节”仪式舞蹈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影响下,呈现出文化变迁特征,从原生舞蹈逐步递进演化成再生性舞蹈,又生成新生性舞蹈。在“文化共生”理论视野下,“盘王节”仪式舞蹈的身体技术与文本叙事相印证,即一种体化的身体实践。在不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之下,仪式舞蹈身体技术也逐渐形成共生、共享的态势,而这种发展也是为适应主流社会、政治经济的自我调适行为,更是瑶族传统舞蹈传播与传承的需求。
一、粤北“盘王节”传统舞蹈类型及其特征:原生、再生与新生
“盘王节”是我国第一批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俗节日,它是盘瑶支系纪念盘王和祖先仪式的一个总称,不同支系叫法不同,如排瑶称“耍歌堂”,过山瑶“拜盘王”“众人堂”等,其内容和程序不同的支系也有一定差别。“盘王节”是瑶族人祭祀祖先、回溯历史、酬谢还愿、崇拜英雄、驱散恶灵、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健康、弘扬本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
在瑶族“盘王节”传统舞蹈中,原生舞蹈主要有巫傩舞等。巫傩舞又称“傩舞”,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早在原始社会就有甲骨文记载,而后“傩”经历史的变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图腾象征,其主要寓意就是驱邪祈福。而瑶族“巫傩舞”就是盘王节中典型的祭祀仪式舞蹈。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有着很强的原始性,其主要是通过仪式舞蹈祈神驱鬼、除灾求安。舞者一般是佩戴面具手持法器的巫师或师公,基础动作包括“张开双臂上下跳跃、晃身、摇摆、旋转、颤跳”等,并且舞蹈动作一般都有特定的含义。如动作“开山”——师公手持法器;先向上跃起随后借势做一个向下“跨步踏地”的动作;同时挥舞手中法器做一个“劈”的动作。这一连串的舞蹈动作象征了瑶族祖先“开山辟地”,到一个地方寻找居所。巫傩舞根植于民间,且不以表演为目的,几乎没有经过加工、锤炼,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性舞蹈。
瑶族“盘王节”中的再生性舞蹈有小长鼓舞。“长鼓”是瑶族舞蹈的典型象征,“小长鼓舞”是经原生性舞蹈“大长鼓舞”演变而来的。小长鼓约三尺长,鼓面口径宽三寸,由舞者手持着表演。舞者从最原始的由男性表演演变为男女对舞,既包含群舞形式也有独舞形式。服装方面则多以展示本民族的特色为主的民族服饰。由于瑶族的频繁迁徙,使得他们每到一处就要建好栖身之所,所以盖屋建房就成了该舞蹈主要的表现内容。比如“寻屋地”“量屋地”等,其中“莲花盖顶”“飘摇过海”“行江”这三个典型动作便表现出了瑶族同胞迁徙过程的历史记忆。
瑶族“盘王节”中新生性舞蹈的代表有木狮舞。木狮舞又称“舞木狮”“布袋木狮舞”,是与汉族醒狮文化互动交融的产物,受汉族醒狮文化的影响,瑶族木狮舞与汉族的狮舞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其表演形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木狮舞的道具十分别致,是由一个木制的狮头和狮被构成;狮头由上下两块木头雕刻组成,上面一块头顶雕有五角,下面一块雕有下巴、牙齿且上下两块可以开合并发出“夸、夸”声响。舞蹈动作包括“狮子滚俏”“狮子生仔”“狮子摆台”“狮子牵仔”等,其中“变船十变拾盒”“变椿凹十黄狗过海”就印证了瑶族子民自明朝以来漂洋过海的艰辛迁徙史;“变青山,变小石山,变大石山”等动作反映了瑶族人常住青山千万山,吃尽一山过一山的生活史。
粤北瑶族传统舞蹈主要是与汉族、藏族、壮族以及客家文化相融合进而产生新生性舞蹈,这种舞蹈与原本的瑶族民间形态和舞蹈整体风貌已经大不相同,且具有更强的表演性。原生性舞蹈是另外两种舞蹈的根基,而再生性舞蹈的发展也能助益原生性舞蹈的保存和绵延。新生性舞蹈是对于原生性和再生性舞蹈的舞台“升华”,其审美价值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是具有具体情绪和完整情节的舞蹈,这种舞蹈不仅丰富当地的旅游业,还是面向群体、面向市场发展的潜在动力源。
二、 “盘王节”传统舞蹈形态建构
(一) “盘王节”仪式舞蹈生成:国家制度下互动、主体性意识选择
自宋朝起,相关史料记载瑶族聚居之地是所谓的“化外之地”,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戎狄”“蛮荒”之地。瑶族从洞庭湖一路沿着南岭走廊往南迁至连州,地处行政边缘地带,并以山脉为界,不同的行政区其国家制度也不同。从史籍记载看,在明朝之前瑶族遍及广州二十州县,后来瑶族人口骤然下降,这与当时的国家制度背景和社会权力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元末受封建王朝压迫,瑶民不断起义,统治者对瑶族实行“羁縻”政策,即“以夷制夷”迫使瑶族起义者从内部瓦解。随后统治阶级派汉兵驻守瑶地,是以瑶人和汉人在生活中有了交流和互动。而后两族杂居使得汉人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随时间的迁移逐步渗透到瑶人之中。汉人崇尚道教而道家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这与当时瑶人的巫术中的某些观念不谋而合。道教承袭了古代社会的巫术、求仙之术,可以用符咒“招鬼请神”“禮灾求福”,瑶族的“送鬼治病”仪式中,师公也会请道教神。由此可见,瑶汉间存在文化互动、宗教同化等,除宗教信仰还有很多舞蹈山间民歌流传至今。所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不管是道教文化、布袋木狮舞还是祭祀仪式神老节,都反映了瑶人主观意志对文化的认同和选择。
(二)“盘王节”仪式舞蹈变迁:身体操演与“盘王大歌”文本叙事的双向印证
人类社会从原始时期就存在各种各样的仪式、巫术、宗教、图腾。盘王节仪式舞蹈其实就是一种体化的身体实践,借助习惯的形成和身体的实践通过一整套连续的动作得以完成。仪式舞蹈的变迁过程其实就是身体实践助力记忆的过程,一段瑶族族群的仪式舞蹈活动既是瑶族人民表达和传播社会记忆的重要方式,也是演示历史记忆、促进族群认同的庆典仪式。
相传《盘王大歌》产生于唐宋时期,“盘王大歌”亦被称作“盘王歌”,它是瑶族祭祀仪式“众人堂”上由师公唱诵的主要唱本。笔者通过比较发现:盘王大歌的文本叙事与仪式舞蹈的身体操演正好可以得到双向印证,“盘王节”传统舞蹈亦可以在文本叙事中进行溯源。在《盘王大歌》伏灵圣歌词中“圣人屋盖琉璃瓦”等文本与瑶族长鼓舞中的身体操演“盖屋地”等动作双向印证;唱词“早禾谷种在人乡”与舞蹈“耕田地”等动作相印证。除此之外,在《盘王大歌》的唱词中还有关于“龙”的文本叙事——“龙为歌词”中记载“龙彰为天不见面,空见龙巫彰上天。春季移来龙为宅,龙彰鲁鲁为过江”。而瑶族的“舞龙灯”仪式(“舞龙灯”在连山瑶族流传甚广,这种新生性舞蹈与汉族舞龙颇为相似),以及神老节中有关对“龙”的记载,可见,不同流域之间的文化一直都是相生相长的。
三、粤北“盘王节”传统舞蹈共生传衍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实际上是在众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传承。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我们须以文化生态理念为指引,构建艺术文化与社会生活共生的机制,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当代传承开辟一条系统、全面的道路。
(一)舞蹈的历史传衍——多民族文化共生中再生产
“文化再生产”是布迪厄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文化的创造和再生产,始终都同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意向在生活过程中的表现形态,也是人的本性和内在本能的自然展现。”多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不是单一的复制,而是指各民族为适应时代发展以一种动态更新的方式延续。笔者认为“文化再生产”这一理论对舞蹈的历史变迁研究的意义不只是它提供了整体分析的框架,而且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瑶族传统舞蹈文化变迁的实质。瑶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迁徙史绵长,所以与其他民族交往也甚多,由此也导致了其族群内部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而不同支系的瑶族舞蹈也在历史漫长的发展中变迁、“再生产”。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村落的“耍歌堂”表演长鼓舞时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比如,油岭排长鼓舞在瑶族长鼓舞中是最具有代表性风格特点的一个,其动作刚健粗犷,跳起来热闹非凡,像是置身在欢庆的节日中。油岭长鼓手的服饰绚丽,上身披着缀满银饰的披肩,下身穿短裙,跳舞时喜欢把披肩和短裙甩起来,形成一种以旋转、扭动为主的动律,动作中讲究转得猛,收得净;南岗排是连南瑶排中最古老的瑶排,其长鼓舞节奏短促响亮,动作利索,鼓点节奏一领一合,听起来变化丰富,节奏明快;军寮排长鼓舞的丰收鼓节奏平缓,动作幅度大,膝盖屈伸运动方式富有弹性,始终保持弯腰屈膝、深蹲悠长的形态,有一种似静却动的厚重感。此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二)舞蹈的当代存续——多民族文化共生与共享
本文以粤北盘王节传统舞蹈的历史建构为研究脉络,剖析粤北盘王节传统舞蹈的生成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深挖其文化内涵和文化再生产的本质意义,在最后笔者想在此针对粤北盘王节传统舞蹈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护多元民族文化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第一,传承保护传统的粤北盘王节仪式舞蹈。如今由于传承方式的变化,一些瑶族的仪式舞蹈由编导来传授舞蹈技艺,大多数的表演者也只是在完成编导的“意图”。而原本的“自然传承”(即举办盘王节仪式活动,由非遗传承人——师公、师公徒弟进行传承)正在逐渐流失。第二,以民族旅游业为媒介,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传播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原生歌舞戏剧、民族手工艺还能发展地方经济,以文旅活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第三,尊重多元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传衍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一般存在两个及两个以上民族聚居(或与汉族聚居),不同民族其文化风俗、生活习俗皆有不同,政府应大力宣传民族平等交流等工作,做好民族间交往的媒介,调节好不同民族间的关系,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和传递。
四、结语
费孝通先生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和谐共生在未来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走向,并且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建立“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在共生理念的指导下多民族文化互动交流、交往交融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婷. 国家在场·族群互动·文化交融——粤北过山瑶盘王节仪式舞蹈及其历史建构[J].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1(4).
[2] 李默. 关于瑶族迁徙和漂洋过海史事的探讨[J]. 广东社会科学,2005(5).
[3] 李筱文. 瑶山起舞[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4] 安菁华. 舞蹈社会功能的转化——试论原生性、次生性、再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J]. 黄河之声,2018(11).
[5] (法)布尔迪厄.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 包亚明,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何雨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