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田 张静 张光顺
◎2023年度山东省民族宗教领域重点研究课题“东部沿海地区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价值意蕴。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境中,梳理当前山东地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状况,从理论上理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间的内在逻辑。继而从空间居住,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等三个层面,探寻当前山东地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创造多元化的居住空间、平衡发展各方利益和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民族关系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2022年9月,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及其他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意见》,决定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创新推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的民族问题应从促进社会结构融合发展上去思考去治理去引导,从“民族互嵌式发展”来探讨解决多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结构问题是一个重要思路。
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深刻内涵。2014年5月,“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各族互嵌式治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效的实现方式。“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作为一个极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概念,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研究焦点。本研究通过对已有成果梳理发现,对于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而言,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具有路径创新的意义(郝亚明,2019)。[2]民族互嵌式治理涵盖了空间互嵌、生活互嵌、婚姻互嵌、文化互嵌和精神互嵌五个方面;公权引导、社会助力、群众参与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了民族互嵌式治理的基本运行逻辑;形势需要、中华文化、顶层设计与族际政治整合为民族互嵌式治理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构成了民族互嵌式治理的主要推进路径(张彦君,2022)。[3]此外在其他研究视角上,“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郝亚明,2019)、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概念阐述(杨鹍飞,2015;陈红平,2022)、民族互嵌格局(黄海波,2016;高向东等,2021)。这些都为中央进一步划定和建设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思路价值。
鉴于此,本课题从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出发,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分析,以山东省的各民族群众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研,收集整理山东省各民族群众在空间居住、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等方面互嵌发展的现实基础,分析当前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更好促进山东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实践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族群众
互嵌式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意识形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国共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未来发展命运的认同感,该价值观深刻反映了形成全体民族团结力量的基础,凝聚各民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而奋斗的共同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事业发展需要、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关系发展需要在全国民族工作中提出的历史性命题,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发展和丰富,已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4]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依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和谐共处、共同繁荣的关键要素。
在共同体意识引领下,多民族群众形成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共同体意识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强化文化认同,构建和谐社会,形成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强大合力。多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强化,将激发全体民族为民族复兴而共同奋斗的动力,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体性建设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通过空间、经济、文化等层面的民族间交流、融合、发展,形成彼此的互嵌式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通过多民族群众的互嵌式发展,可以增进多民族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减少意识认知的误解和偏见,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谊,继而加强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得以促进,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的多民族实体概念。这种合作与共赢的现实基础有助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多民族更加认同彼此共同的文化传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发展目标。
在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下,多民族将共同构建和谐共处的社会格局,实现共同繁荣与进步。因此,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与多民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实体性建设,有助于强化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山东地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现实基础
山东省是少数民族散居省份,56个民族成分齐全,不同地区间多民族的互动、人口流动较为频繁。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少数民族常住人口9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89%),其中8个民族人口过万(回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0%;维吾尔族、藏族常住人口分别为0.9万、0.4万。本文旨从空间居住、社会生活、文化习俗三个方面的互嵌式发展梳理山东省各民族群众互嵌水平的现实基础。
(一)空间居住互嵌水平
空间居住互嵌是指不同民族群体在同一地域内共同居住、相互交流和融合的现象,它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空间互动和相互影响程度。[5]山东省各民族群众的居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空间模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5万人以上的市9个(济南、青岛、泰安、德州等),1万人以上的县(市、区)29个,民族镇4个、民族村207个、民族社区7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50万人,多来自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市较为集中。
城市化进程和社区建设的推进为不同民族之间的空间居住互动提供了便利,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不同民族群体的居住区域交错分布,形成了多元共融的居住环境;同时注重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和居住环境,一些城市和社区采取多民族共居的规划和设计,通过在规划中考虑不同民族群体的居住需求和文化特点,创设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多元共融的居住环境。多民族之间在社区、小区或街区层面上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较多。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居住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少数民族群体在这些地区的居住相对集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居住空间模式,这种分散的居住模式缺乏密切的接触和互动机会,可能限制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二)社会生活互嵌水平
社会生活互嵌强调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共同参与,促进彼此的了解、包容和合作。[5]社会生活互嵌水平涉及到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交往、婚姻、经济合作等方面。“十三五”以来,山东聚焦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着力向扶贫开发的民生重点领域、产业引领项目倾斜,投入1.78亿元,扶持500多个项目,涵盖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目前全省64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建档立卡14275名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已基本实现脱贫。
社会生活的互嵌结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在社会交往方面,社区活动、文化节庆等活动为各民族群众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政府还鼓励多民族互助组织和社团的发展,各民族群众之间的社会交往逐渐增加。在文化活动方面,文化节庆、艺术表演、展览等活动为不同民族的群众提供了展示自己文化特色、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平台。此外,山东省还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多民族的艺术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民族通婚方面,政府加强了对跨民族婚姻的支持和保护,为夫妻双方提供婚姻登记、家庭服务和法律保障。
(三)文化习俗互嵌水平
文化习俗互嵌水平反映了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和融合程度。[6-7]山东省多民族群众社区发展时间长、社区建设稳定、涉及民族众多。多民族群众在社区内稳定居住,基本建立了良好的民族互动关系,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正逐步走向生活化常态化。不同民族在生活习惯上相互适应,彼此包容,形成了一种相对融洽的社区生活。多民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共享公共资源和服务设施,共同参与社区活动和庆典,这种互动与融合的过程中,多民族之间逐渐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和包容的态度,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联系。
山东滨州市强化社区服务效能,积极营造各族群众的互嵌式社区环境,助力打造“五维六共”互嵌和融社区。山东省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的发展,通过广泛开展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培训,加速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涵养。政府提出“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提倡民族团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山东省多民族文化习俗是互嵌结构提供一定的文化支撑。
山东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区域分布不均衡,社区建设缺乏多元性
从民族学意义上界定,民族互嵌式结构社区的核心要素是多民族交错混居,每个社区单元内都有不同民族的居民。[8]虽然山东省多民族群众之间的居住地相互交错,但是仍存在一些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住房和居住条件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来说,存在地理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即不同民族群众在山东省的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一些地区或城市存在民族聚集现象,导致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的居住空间互嵌程度较低,这种不均衡的分布可能影响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限制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合作。此外,还存在社区建设不够多元化,一些社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多民族群众的需求和文化特点,缺乏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场所和设施,难以满足他们的宗教、语言和传统文化需求,造成山东省部分多民族社区没有真正实现结构互嵌。
(二)特定领域不公平对待,社会资源缺乏开放性
山东省多民族群众的社会生活互嵌水平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社会交往、就业机会和教育机会均等性以及婚姻等方面的互动和融合日益增强。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推动为多民族群众之间的互嵌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在一些特定领域,少数民族居民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就业和教育机会的差距、社会交往的障碍、社会排斥、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具体来说:
一是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的均等性存在差异,少数民族群体可能面临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待遇、就业歧视或机会限制,在职业发展和经济参与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其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平衡。
二是社会交往和婚姻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由于文化差异和社会偏见,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婚姻将会受到限制,影响社会互动和融合的程度。
三是经济合作方面存在着合作机会不均等的问题,由于语言、文化、教育或就业歧视等原因,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合作可能受到制约,限制了彼此间的共同发展。
(三)族际间交往形式单一,深层交流缺乏融入性
尽管山东省多民族群众社区在共有文化互嵌方面不断提升,但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的流动性、异质性导致族际间交往形式单一,形成泾渭分明的现象。[9]部分少数民族担心本族文化会在族际交往中弱化且被时代冲击甚至消失,因而更倾向于在自己的族群中保持文化习俗和传统,与其他民族群体之间的缺乏交流互融性,并且产生排外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这一错误意识认知。在多数的民族性活动中参与对象仅是少数民族群体,弱化汉族群众成员的参与,造成以民族性活动为主的社区文化建设中汉族群众成员无法获得相同的文化服务活动,减少族际之间的认知与交往。
二是各民族对它族民族文化的存在一定的认知偏见,造成各民族群众社区的交往受限。例如,由于这一小部分人的行为,整个民族人群往往会被贴上一个不正确的标签。这种认知偏见实际上就是族际之间缺乏交流与融入。
山东地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路径探析
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关系的挑战与机遇,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本质就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撑问题。尤其是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恰当的路径放到社会地区多民族中,这是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多元空间的构建,互嵌社区环境的形成
在山东省的多民族社区建设中,要注重多民族成员聚居的嵌入方式及形式,合理创造多元化的居住空间。
一是建立合理的居住区域规划,避免不同民族群体住宅区的分离,营造多元共生的居住环境,多民族之间的居住空间相互接触和交流。在社区规划中,可以设置公共活动场所、文化交流中心等共享空间,为多民族居民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
二是鼓励各族群众互嵌式社区的多元空间的改建。建立以多元文化为特色的社区,吸引多民族群众居住在嵌入式结构社区,共同分享社区的公共资源和服务设施。社区应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不仅可以在硬件设施等方面保障多民族社区文化有队伍、平台建设,在软件设施等方面也具有地域、民族与现代文化的特征。
三是不宜片面追求多民族在互嵌式社区聚居形式,而是应充分考虑多民族社区内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文化、习俗、交流习惯等多种因素,创设一种长期稳定且平衡的互嵌式居住空间格局。确保各族群众互嵌式社区的发展是在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的前提下,通过结构互嵌进行相互的接触和交流,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四是相关部门应开展大量的基层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各层级辖区中多民族群众现实精准需要的居住空间格局,在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建设稳定性、长期性、合理性的居住比例和居住方式,以实现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应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差异等因素,为多民族社区提供相应的文化支持和服务,以促进多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此外,在实施决策执行的过程中,政府要注意社区资源的整合和平衡,积极引导社区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多民族成员都能够享受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均等待遇。
(二)公共服务的建设,消解社会资源的分化
公共服务的建设是在传统“熟人社会”的整合瓦解下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新纽带。因此,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中需要注重社会成员共享生活与社会资源,并从多民族社区的共性需求基础之上,精细把握其个性化生活需要,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互嵌式社区的归属性。
一是优化各族群众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中,要合理制定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群体的优秀风俗习惯,并建立互嵌式居民需求反馈机制,精准保障多民族群体在饮食、节庆、婚嫁、丧葬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减少因习俗认知偏见带来民族歧视或变相歧视的行为;建立社区纠纷排查机制和突发事件预警处置机制,减少多民族群众的不稳定因素的突发,正确引导与保障多民族群众基本权利的行使,提升互嵌式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服务水平。
二是以维系、延续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打造民族民俗风情浓郁的文化旅游品牌,同时积极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手工艺人及相关从业者的经济收入稳定增长。
三是通过教育系统,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宣传,在学校教育中,应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语言、习俗、传统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构建多种知识共享交流平台,提高网络民族团结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与宣传效果。
四是鼓励多民族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政府可以提供贷款、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少数民族提升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三)公共文化的涵养,培育共同体精神
公共文化的重构是各族群众互嵌式文化交融的内生性动力。公共文化的涵养也是多民族群众形成共同体精神的纽带。[10]多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融也是消解文化隔阂,建立社区互嵌式发展认同感的基础。
其一,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应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举办主题讲座、文化展览和座谈会等形式,不同民族的居民可以在互嵌式社区建立共同的精神纽带,增强对各族群众互嵌式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
其二,加强民族文化研究与传承。通过设立研究机构、资助学术研究项目,深入挖掘和记录山东多民族的文化习俗,以促进对多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组织专家学者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推动多民族文化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其三,建立跨民族交流合作的平台和机制。支持社区与大中专院校、文化艺术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民族文化交流项目;鼓励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多民族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居民了解和传承各自的文化习俗,为跨文化意识的增强提质。
其四,注重社区层面的各民族文化习俗结构互嵌。通过成立社区文化小组、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开展邻里交流等方式,促进多民族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政府还可以支持多民族社区的文化建设项目,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鼓励居民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如民族音乐会、舞蹈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
其五,鼓励创新,让多民族的居民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政府可以提供支持和激励措施,鼓励民族艺术家和文化团体开展跨民族合作,创作融合创新的文化作品,展示各个民族文化习俗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政府应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多民族的传统技艺和习俗得到传承和发展,使其成为多民族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 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具有多维度的整体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提供了政治价值的目标,而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设稳定的实体性建设。通过对山东地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存在问题为基点,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探析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路径。
以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激活多民族的共同精神、智慧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融会贯通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多民族的发展提供共生共融共发展的社会空间。
参考文献
[1]齐卫平:《灵魂与总纲:党的二十大主题意蕴的理论阐释》,载《行政论坛》,2023,30(02):5-11页。
[2]郝亚明:《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03):8-12页。
[3]张彦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族互嵌式治理初探》,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56-64页。
[4]《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载《人民日报》,2021-08-29(1)。
[5]孙钦忠:《对口援疆与新疆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04):119-124页。
[6]高向东、高鹏飞:《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创新举措:民族互嵌格局研究进展与未来进路》,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05):116-124页。
[7]张鹏:《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向》,载《广西民族研究》,2018(1):10-17页。
[8]刘永刚、胡玲惠:《民族互嵌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治理路径》,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118-126页。
[9]李玉雄、许廷云:《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境遇和突破路径》,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05):97-104页。
[10]汤夺先、王增武:《互嵌与共享:新时代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交融研究》,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03):5-16页。
作者简介
夏 田 山东现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张 静 山东航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经济、区域发展
张光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民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