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2024-06-14 02:59雷童尧
新西部 2024年5期
关键词:低空空域航空

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国及多省区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当前,我国多省份低空空域陆续全面开放,低空经济产业基础日渐强大,多地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未来我国低空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但总体来看,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依然存在低空空域服务保障要求高、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技术发展不确定性较高、政策保障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制约因素。为了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强化低空经济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夯实低空服务基础设施支撑,三是加大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四是严守低空应用安全底线。

低空经济在国际上普遍以“通用航空”来表达,低空经济是在我国学界业界在通用航空产业基础上演化而来。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列入其中。在学术领域,学者普遍认为低空经济以航空载运与作业装备技术为主要工具,以低空空域为主要活动场域,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最终产出形式。因此,低空经济的产业范畴包括了低空制造产业、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和综合服务产业等。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列入国家及地方重点支持的产业方向。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因此,2024年也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在当前全国各地抢滩布局低空经济新蓝海的背景下,梳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推动我国低空经济稳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多省份低空空域陆续全面开放

2023年12月21日,民航局颁布了《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对我国空域划设和管理使用进行规范,新增民用运输机场、通用航空机场空域以外真高300米以下的G类空域,以及G类空域内真高120米以下的W类空域,并将G类和W类空域列为非管制空域。这一政策的落实使得eVTOL、轻小型无人机、通用航空有了合法的低空空域。2023年底,湖南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开放试点省份,川渝两地与陕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联合形成“六省一市”跨省低空飞行联盟,着力推动跨省低空飞行。多省低空空域的陆续开放将进一步助推低空经济的发展,为低空应用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基础强大

低空经济涉及新能源航空动力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领域。我国在无人机研发设计能力、装备制造技术、应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处于国际前列,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原材料、零部件和整机制造等产业领域已经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其中,在电池、航空材料、飞行控制系统等领域,我国拥有宁德时代、德赛电池、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为代表的头部公司;在低空产品领域,大疆、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纵横股份等龙头企业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在航空器及部件制造领域,中信海直、航发动力、中航电机企业等具备了领先的技术水平。截至2023年底,我国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增长32.2%;运营无人机企业达到1.9万家。2023年,峰飞航空、沃兰特航空等多家公司发布eVTOL产品,其中阿列夫航空eVTOL订单总价值已超过 8.5 亿美元;2024年4月7日,中国民航局在广州为城市空中交通科技企业亿航智能正式颁发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标志着eVTOL正式迈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为下一步的商业化运营提供重要保障。

(三)多地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据统计,全国已有 17 个省市(区)的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经济”列为重要内容,不少城市如深圳、成都、合肥、苏州、芜湖、广州、珠海、赣州等也将低空经济作为2024年本地重点扶持的产业方向,并出台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以广东为例,作为全球低空经济起步最早、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广州已编制完成《广州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3-2035年)》,并出台《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发布了《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围绕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完善产业配套环境等进行针对性资助。此外,2024年5月8日,浙江省发布了《关于支持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要素保障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5月13日,南京市发布了《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5月15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全国多地积极布局抢抓低空经济高速发展战略机遇,低空经济的政策红利将进一步持续释放。

(四)低空经济孕育巨大发展潜力

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面广,具有较强的成长性与带动性。随着国家及地方相关支持政策密集出台背景下,低空经济将在提升创新能级、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需求等方面激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截至2024年2月,我国注册成立超过5.7万家低空经济领域企业,其中近五年新成立的企业有2.1万家。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有统计的民用无人机全年飞行2311万小时;民航局已批准建立17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3个试验基地。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2024年4月1日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到5059.5亿元,其中以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产业占比最大,接近55%。根据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将在2035年达到6万亿元。

低空经济未来应用场景

(一)低空经济+智慧农业

农业无人机是“低空经济+智慧农业”的重要载体。农业无人机在农林作物精细化生产和管理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有利于以精细化生产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地面系统的实时监控与指挥,农业无人机可以在田间进行喷洒施药、撒肥、撒种、撒饲料等多种工作,同时完成植被保护、火情监控及促雨扑火等生产活动,满足农业多样化生产需求。随着我国农业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农业无人机的使用将大幅降低我国农业用工成本,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低空经济+智慧物流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驱动下,我国物流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绩,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行业能耗高、成本高,尤其是物流产业链条中“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相较传统的公路运输模式,通过低空智联网配合,无人机可实现即时配送、够量即飞,在航线范围内实现最快1小时到达,解决了资源分配、交通拥堵等问题,满足医疗救急、农特生鲜等领域对于高时效配送的迫切需求。因此,低空经济将成为快递物流行业迎接的新风口。

(三)低空经济+旅游

当前,人们对旅游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低空+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通过提供低空观光、景区低空游览以及空中主题活动等多元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有助于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和吸引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旅游服务的现实需求。未来,随着低空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低空经济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低空旅游将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经济赋能旅游模式创新将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低空经济+社会治理

随着无人机的使用与普及,低空飞行在社会治理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无人机在环境监测、河湖治理、森林防火、应急指挥、安全巡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城市低空调度监管平台指挥下,通过无人机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GPS 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化工厂、电力电网、高速公路等场景的运营监测、流量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各区域间要素调度效率,降低空间交流成本。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低空空域服务保障要求高

尽管当前我国对空域分类进行重新划分,但目前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权限仍集中于中央空域管理委员会和空军。低空经济涉及到的飞行种类繁多,低空空域飞行密集、地面障碍物多、气象条件更复杂,必然导致需要与之配套的低空空域通讯、导航、监视等服务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安全挑战。

(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低空经济场景运用过程中,由于低空与地面之间交互联动具有高度复杂性较高,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如机场、航空器起降站、空域管理信息系统、高速无线网络等。当前我国适应低空经济广泛应用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初期建设环节多、难度大、成本高。

(三)技术发展不确定性较高

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低空经济没有成熟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多领域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导致低空经济项目周期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从需求侧来看,普通消费者对低空消费的需求欲望受到消费习惯、收入水平、安全因素等限制,与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下商业模式盈利的稳定性有待时间的考验。

(四)政策保障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

低空经济总体仍处于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在低空经济产业政策扶持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低空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围绕低空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及时出台相应保障措施,建立包括场景应用标准等在内的监管体系,完善针对低空空域开放、多场景应用的有关法律法规,以确保低空经济的稳定发展。

推动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低空经济装备制造方面,推进电池、电机等应用到航空工业的关键技术创新,加快应用场景需求、低成本、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的低空装备产品研发与生产。低空经济应用服务方面,充分发挥我国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推进服务低空经济的智联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构建保障低空安全高效运行的服务体系。在构建小型无人机、定制通用飞行器等新产业线时,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及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优化生产流程等方面,加强航空产品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升航空传统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注重氢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技术的发展及航空应用,促进绿色航空理念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的落地实现。

(二)夯实基础设施支撑

统筹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在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对通用航空机场的布局规划,进一步完善提升通用机场建设标准,推动通用机场和航空器临时起降点建设。适应低空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新需求,将地面飞行管理服务平台、通信基站、飞行场站、通航机场、飞行服务站等纳入国家新基建重点发展领域。加快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相关政策,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为低空经济的长足稳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试点划设低空航路航线,组织编制低空飞行航图,建立全国统一的低空三维数字化网格化地理信息系统。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进一步优化低空产品取证审批流程、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营航空企业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以应急救援、城市安全管理、旅游服务、智慧农业等为重点,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示范体系,进一步探索低空领域应用场景,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推进低空产品创新,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发展低空经济。开拓低空经济产品电子商务新途径,针对民用需求,拓展飞行汽车、城市eVTOL等产品的应用渠道,扩大低空产品应用覆盖面。全面深化航空院校、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促进航空新技术落地转化,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所需航空前沿技术人才储备,充分激发低空经济创新活力。

(四)严守低空应用安全底线

坚持加强空中管控能力,构建低空飞行器实时监控系统,积极推进“G+北斗+ADS-B”体系落实,建立高效的、安全的、统一的空中交通管理机制,以实现航空风险的有效管控。应用“电子围栏”等技术,建立空中管制区域“云管控”系统,保障空中管控区域安全。聚焦低空经济应用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降低低空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低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建设低空飞行国家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有效整合航路规划、空中避障、空域管理、交通管制等低空飞行要素,打造集任务执行、资源配置、安全监管为一体的服务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覃睿:《再论低空经济:概念定义与构成解析》,载《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3,41(06):59-64页。

[2]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构想》,载《当代经济研究》,2023(11):51-58页。

[3]张雄化:《低空经济兴起及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深圳的视角》,载《特区经济》,2023(08):15-19页。

[4]李凯、丁晓宇、吴沂宁:《eVTOL航空器研制现状及发展趋势》,载《民航管理》,2023(12):40-44页。

[5]沈映春:《低空经济:“飞”出新赛道》,载《人民论坛》,2024(8):74-79页。

作者简介

雷童尧 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低空空域航空
我国全空域防空体系精彩亮相珠海航展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低空自由飞行短期冲突探测算法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
无题(2)
浅谈我国低空空域运行管理现状及发展
基于能量空域调控的射频加热花生酱均匀性研究
低空无人机在测绘中的应用分析
某陆航旅复杂地形低空突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