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 施磊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跃迁方向,是基于全面剖析我国现阶段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背景下,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本文立足于陕西资源禀赋,深度剖析产业发展现有布局,探寻陕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地域优势,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三方面入手,为陕西锚定产业转型关键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突破路径,推动陕西依托自身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竞争点。
当前,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为生产力的跃迁提供了技术支持,使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成为可能。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升级与变革。当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积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是陕西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因此,探索陕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路径,是陕西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
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版图下所孕育的全新经济引爆点,是传统生产力的跃升与进步,是以技术攻关为抓手、创新驱动为支撑、质量牵引为纽带,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规律的新生产范式。
第一,技术攻关夯实生产力基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使数字技术的攻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关键性颠覆性技术通过搭建全新应用场景、赋能传统工艺升级和转变生产经营模式,为打造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生产力提供转型思路,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应运而生。
第二,创新驱动引领生产力变革。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自主自强创新能力,筑牢竞争优势,创新成为驱动生产力向“新”、向“优”变革的重要引擎,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三重维度为核心,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作为任务导向,为新质生产力的打造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第三,质量牵引架构生产力模型。高质量发展要求摒弃竭泽而渔、急功近利的视阈,而新质生产力致力于为现实问题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和操作范式,拉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景与规划。
陕西产业发展现状
1、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陕西以《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牵引,持续夯实数字经济底座,推进“双千兆”网络、5G配套设施建设和IPv6规模部署及应用,积极培育10个数字产业集群,持续优化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生态;围绕特色产业,通过打造“基于物联网+北斗的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基于5G的煤矿智能化建井”等典型示范案例,强化数实融合的示范引领效果。以传统产业的数智赋能,积极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2、新兴产业创新集群加快建成
近年来,依托蓬勃发展的数字技术,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长足的发展势头,聚焦信息服务、人工智能、光子、卫星等优势特色领域,一批根植于陕西沃土、竞争优势明显的新兴产业创新集群加快建成。并依据地域产业特色形成独特的分布特征,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地区基本涵盖了对于新兴产业的布局;陕北地区更多的聚焦于能源领域,在能源高地培育产业链的壮大和延伸;陕南地区,因为资源差异和环境保护要求,建设重点则主要围绕在绿色产业领域。围绕抢抓机遇、补足短板的原则,陕西以新兴产业孵化竞争新优势,以集群效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3、加快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进程
随着秦创原平台的搭建,西安双中心的获批,陕西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独占鳌头,并坚持技术攻坚,瓶颈突破,积极赋能第三代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元宇宙等尚且处于起步阶段的产业形成集群,对6G、类脑智能、智能仿生、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进行超前谋划,开展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和战略前瞻布局,从未来产业的培育中汲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灵感。
虽然陕西在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方面收获颇丰,但仍然存在核心技术有待突破、数字转型力度偏弱、产业融合进程缓慢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陕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优势
第一,在推进重点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陕西省汇集各方资源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的技术攻关,并持续深化科技成果“三项改革”覆盖范围,开展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组织科研创新,实现供需对接破解核心技术难题,让产出成果及时应用于具体产业,实现以产业技术升级带动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和培育,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新兴产业支撑底座,推进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第二,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陕西深入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4项培育工程,打造更多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执行效率高的科技型创新企业;并以奖补、投资等形式,助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以聚链成网的形式融通创新生态网络,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增长势头强劲,从微观层面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夯实底座。
第三,在驱动产业转型提质增效方面,陕西省广泛布局建设特色产业创新集群,统筹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针对各市区位优势,设计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巩固现有特色产业的同时探索先发优势,形成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杠杆;同时,加强跨区域、跨主体、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打造融通共享的产业创新平台,推动产业内部资源沿链条网络实现充分流动、高效利用,推动产业内全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孵化与壮大。
陕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路径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分别针对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开展路径的探索与规划,围绕地域特色有的放矢地打造陕西的独特竞争优势。
第一,针对传统产业,一方面要加强数字核心技术攻关。鼓励“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技术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并依托资源禀赋,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时,研发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在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领域的适用性技术,取得一批原创性、前瞻性成果,如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陕西)分中心和行业分中心建设,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开展物流无人仓、无人车等规模化应用等。另一方面要打造传统产业新模式。将数字技术融入各个产业应用场景,针对能源、交通、制造等陕西特色产业打造数字赋能应用样板典范,同时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升级,丰富服务产品供给,持续优化“游陕西”“秦农码”“三秦智医”等平台,以促进具有地域竞争优势的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第二,针对新兴产业,一是要加强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能级。针对智能终端、物联网、新型显示等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陕西新兴产业集群,深入推进集群提质工程和跃升行动,并加快补齐集成电路、关键软件、高端装备等产业链短板弱项,针对不同集群发展特点及前景,打造“一群一策”的规划方案,同时,结合区位特点,以系统性、整体性视角优化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统筹协调关中、陕北、陕南各区域间的特色产业集群,搭建互联互通的共享平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布局空间优势。二是要积极推进新兴产业跨界融合。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业互联网平台、西咸新区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等产业跨界融合工程,深化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推动新兴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向纵深发展,在融合应用的模式下孵化并壮大新质生产力。
第三,针对未来产业,一要鼓励领军企业进行前瞻规划。以西安“双中心”和秦创原创新平台为抓手,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企业的作用,加快关键性和颠覆性技术突破,加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生命科学研发投入,促进未来技术模式的规模化应用推广,同时,引导领军企业前瞻谋划新赛道,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基地,并形成未来产业先导区,协同布局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图景,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二要加强资金人才的扶持力度。一方面构建未来产业金融支持体系,重点投资和服务于成长期未来产业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未来产业企业到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破解技术攻关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另一方面,精准引育未来产业高端人才,充分发挥陕西科教资源优势,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和人才需求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资金与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载《改革》,2023(10):1-13页。
[2]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载《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14(06):127-145页。
[3]蒲清平、黄媛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06):1-11页。
[4]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优势条件、关键问题和路径选择》,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06):12-22页。
[5]郭晗、侯雪花:《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载《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37(01):21-30页。
[6]刘志彪、凌永辉、孙瑞东:《新质生产力下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以江苏为例》,载《南京社会科学》,2023(11):59-66页。
[7]洪银兴:《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载《当代经济研究》,2024(02):7-9页。
[8] 张文武、张为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主体架构与实现路径》,载《南京社会科学》,2024(01):56-64页。
[9]杜传忠、李钰葳:《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理研究》,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7(01):100-109页。
[10]余东华、马路萌:《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理论阐释和互动路径》,载《天津社会科学》,2023(06):90-102页。
作者简介
张 鸿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
施 磊 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