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伟
摘 要: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该产量与质量会直接关乎到国民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推动小麦产业实现持续发展,需基于当地栽培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科学田间管理,确保小麦的稳定高产。鉴于此,研究通过对小麦的栽培模式、土壤肥力、病虫害与小麦产量的关系进行深入性探析,确保能让小麦的种植与推广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小麦的产量与质量,旨在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良好参考,助推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麦栽培模式;土壤肥力;病虫害;产量关系
我国有着悠久的小麦种植历史,其种植范围较为广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上有着重要作用。可见,小麦产量会直接影响到国内粮食的总产量。对此,国家在面对粮食需求量增加与小麦产量降低间的矛盾,出台了耕地红线,能为小麦持续增长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为能确保小麦的质量与产量,实现小麦的稳定高产,研究通过对小麦培养模式、土壤肥力、病虫害等与产量的关系进行探析,旨在能助推小麦的持续增长。
1 小麦栽培模式与产量的关系
国内不少地区皆适宜种植小麦,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农作物,在人民的饮食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由于地区条件的限制,南方地区多数是种植水稻,小麦则在广大北方地区种植。现阶段发展中,我国的小麦总产量已经达到世界小麦产量的17%左右,由此可见,对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进行探析十分重要。
1.1地膜覆盖技术
要想提升小麦的产量,则需增强对小麦的肥水管理,此为粮食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前提基础。研究表明,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模式能提高植物水分利用率,此种栽培模式的应用能使小麦等农作物的利用率增产40%左右[1]。地膜覆盖技术是农作物种植中的常规手段,能调节土壤的温度,为农作物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科学控制水分蒸发问题,促使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但是在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时,具有条件限制,倘若在早春早旱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不仅不会提高小麦的产量,还会导致反作用效果,对农作物的产量产生影响。而在湿润的区域内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从中能发现,地膜覆盖技术的使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使用,科学采用覆膜栽培技术,方能增加小麦的产量,否则将会对产量造成影响。
1.2种植的密度
种植的密度是关乎到小麦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种植小麦中,适当的密度范围中增加种植密度,能提高小麦的产量。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环节。具体而言,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内的株数,能增加叶面积和光合作用,当种植密度适宜时,小麦植株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有利于光能的吸收和利用。这不仅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还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和发育,最终转化为产量的提高。而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促进小麦群体结构的优化。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植株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有利于提高抗逆性和抗病性。这种群体结构还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降低极端天气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然而,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过高的密度会导致植株间的通风不畅、光照不足、养分和水分的争夺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导致植株矮小、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等后果,进而降低产量。
1.3适宜的品种
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所在。由于不同品种的小麦对环境条件和生长要求各异,因此,在种植小麦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种植条件来选择适合的品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具体而言,气候条件是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的小麦对温度、光照和降水的要求不同。在寒冷的地区,选择耐寒性强的小麦品种是必要的;而在温暖的地区,则需要选择耐热性好的品种。此外,光照充足和降水适中的地区适宜种植需水较少的小麦品种,反之则应选择需水较多的品种。其次,重视土壤条件。不同品种的小麦对土壤质地、pH值和肥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沙质土壤适宜种植耐旱性好的小麦品种,而黏质土壤则适宜种植耐涝性好的品种。在酸性土壤中,选择耐酸性强的小麦品种可以提高产量;而在碱性土壤中,则需要选择耐盐性强的小麦品种。
1.4灌溉的方式
水分作为小麦生长的必要条件,不同的灌溉方式对其生长与产量有着一定的影响。适当的灌溉能确保小麦的水分充足,避免出现水分过多、过少等问题。由此可见,适时的灌溉也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具体而言,了解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在制定灌溉计划时,需要考虑小麦的需水量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如降雨量、蒸发量、土壤湿度等;根据灌溉水源和水质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灌溉方式,如沟灌、喷灌、滴灌等,在选择灌溉方式时,需要考虑水源和水质的情况以及灌溉的效率和效果;根据灌溉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在灌溉过程中,密切关注小麦的生长情况、土壤湿度、天气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灌溉计划和灌溉量,确保能为小麦提供充足的水分,为其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奠基。
2 土壤肥力与小麦产量的关系
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有许多,其中的因素之一是土壤肥力,直接对小麦的产量产生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也开始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科学合理施肥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证明农作物的生产率与施肥水平有着正比关系,而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则是确保农作物增产的强有力保障[2]。通常而言,施肥是一种农作物增产较为显著与快速生长的方式,但在施肥的过程中也需秉持着科学合理原则,施用化肥过多会直接对环境造成污染,加剧农作物的种植成本,无法实现良好增产的目的。因此,需在种植小麦中,合理地进行施肥,借此来促使绿色农业发展。研究发现,单一地施肥与有机肥相比,使用有机肥的农作物产量更加显著,年产量会平均增加15.8%左右,而采用定位施肥则能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尤其是氮肥、磷肥、钾肥等,对植物的生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化肥中的复合肥都蕴含了这三种元素,对小麦的增产具有积极作用。在对小麦施肥时,可以将氮肥运用于小麦栽培中,通过施加适量的氮肥,能有效提高小麦农作物对养分与水分的吸收,为小麦的增产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施加氮肥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变化,倘若土壤中的水分适宜小麦生长,则只需要施加少量的氮肥,就能让小麦收获良好效果;如果土壤中的水分不足,则需增加氮肥的施加量,能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在施加氮肥时,可以结合小麦是否采用覆膜技术进行考虑,倘若采用覆膜技术,需减少氮肥使用,若采用传统栽培技术,则需增加氮肥使用。磷肥也是影响小麦产量的要素,通过给小麦施加磷肥,能助力小麦根系成长,确保小麦能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助力小麦抗旱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应对多种气候条件,真正落实增产目标。在施加钾肥时,需对土壤中的养分进行检测,若土壤中具有丰富的钾元素,在覆膜技术的使用上能控制土壤表层水分蒸发情况,避免土壤水分不足的情况,确保土壤水分充足,增加小麦对于钾元素的需求,提高钾元素的利用效果。
除此之外,小麦的产量还与不同的土层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关系。在对土壤的肥力与培肥要素实施判断时,有机质为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小麦种植中采用科学合理的覆膜栽培技术能直接增大小麦的生长潜质,小麦对土壤肥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种植同一种农作物时,即便其他要素相同,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同,也会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采用覆膜技术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加快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使养分得到充分释放,确保农作物能得到有效吸收,真正落实增产的效果。但是在传统的栽培模式中,倘若小麦种植地区域土壤养分含量不足,通过施加适量的零元素,也能达到促进小麦根系生长的效果,确保小麦能收获足够的土壤养分,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由此可见,当土壤养分不足时,通过施加磷肥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同时,施加钾肥也能避免土壤水分不足的问题。而在实际过程中,有诸多的农民在种植小麦时,并没有施加钾肥,在不同产量土地上,钾肥的施加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速效钾在土壤40~80㎝的深度区间的含量较高,且产量比较高的小麦的土壤中含有速效钾的含量远低于中低产地。鉴于此,农户需施加适量的钾肥,规避长期不施加钾肥所导致的土壤钾量消耗严重现象,降低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减产的影响[3]。
3 病虫害与小麦产量的关系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病虫害,倘若在发病初期没有对病虫害采取有效的处理,会对小麦的产量与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针对小麦的病虫害实际情况采取防治措施,确保不会影响到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形成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3.1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播种期的虫害有小麦根腐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赤霉病、蚜虫、地下虫等。此类疾病的出现会直接危害小麦的生长,影响到小麦的产量。需针对虫害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第一,选取抗病虫麦种,对种子进行处理。种子选择关乎到是否实现丰收,倘若种子抗病性较弱,不适宜当地土壤墒情与气候,会直接造成种子出苗不均匀、植株生长乏力、低质低产等情况。因此,须选择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抗病能力与抗倒能力较强的麦种,以便能提高播种量,获得高产。具体而言,在10月份上中旬播种,要选择半冬性品种,10月份下旬播种,则选择春性品种。针对病虫较为严重的地区,需依据操作流程实施拌种,小麦播种前10d左右即可拌种,选择一些有较强杀菌防虫能力的拌种剂进行拌种,借此来预防病虫害传播,控制蝼蛄等地下害虫对小麦产生的伤害[4]。
第二,采取专项预防治疗。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提前预防模式,依据病虫害采取针对性治疗。对于赤霉病,需依据小麦抽穗扬花期前后,以预防穗腐发生为主。倘若遇到下雨天、阴天,需及时喷洒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复配制剂及耐雨水冲刷的农药,此过程中需交替进行轮换用药,借此来延缓小麦的抗药性;对于根腐病,要增强田间管理,在苗期控制病害,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与施基肥,第一时间进行追肥。倘若采用药剂拌种,需严格控制好药剂量,避免产生药害。通常根腐病会发生于生长初期或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每亩地可以用苯醚甲环唑、烯唑醇等杀菌剂50mL兑水40kg,对小麦进行喷雾,确保喷洒均匀,让药液能充分浸透根茎部,每隔7~10d喷洒一次,连续喷洒两三次;对于纹枯病,需选择一些抗病性较强、耐病的品种进行播种,要避免早播情况,并采取配方施肥技术,配合磷肥、氮肥、钾肥使用,增强小麦植株的抗病力;针对全蚀病,需采取轮作倒茬形式,与其他经济作物轮作,并选用15%三唑酮500倍液进行灌根,将其浇在小麦根部,倘若病虫害发生严重,则间隔7~10d再灌胶一次;对于蚜虫,每亩地采用20%菊马乳油80mL,兑水50kg,在露水干后进行喷洒;对于地下虫,每亩地采用5%辛硫酸颗粒剂1.5~2.0kg,将其均匀喷洒在地面或翻入土中。还可以采取物理防治手段,针对该虫害的趋光性、趋味性等进行人为捕捉,或设置障碍防止虫害的蔓延,对该类害虫实施诱杀。
3.2 小麦生长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在不同的生长周期中,所出现的虫害类型也不一样,倘若要提高小麦的产量,则需要做好小麦不同时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小麦在返青时期、拔节时期,经常出现的病虫害为麦蜘蛛、根腐病、白粉病、纹枯病等,针对此种虫害病,可以将除草剂与杀虫剂混合在一起使用,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苯磺隆、麦草、杜邦巨星等,是较为常用的除草剂,在使用剂量方面,要以10g/667m2为宜,杀菌剂较为常用的则是多菌灵、三唑酮、粉锈宁等。为了能实现理想的除草与防治虫害的效果,在进行虫害防治时,需依据小麦返青或拔节前,选择气温在10℃左右的天气喷洒药物,能达到良好的防治虫害的效果。
小麦孕穗期主要出现的病虫害为吸浆虫、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吸浆虫主要是在小麦孕穗期间出现,从土壤中出来并于地表化蛹,在小麦孕穗期间对该虫害实施防治,能起到良好效果。通过采用2%甲基异硫磷颗粒与细土混合搅拌在一起,二者的比例为1.5∶25,在下午时分将搅拌均匀的药剂撒到种植区域中,浇水进行灌溉。通过此种形式,能有效防止该虫害出现,助力小麦产量的提高。而在小麦的灌浆期,则需要重点对锈病和白粉病进行防治,采用硫酸二氢钾、氧化乐果及20%粉锈病实施防治,以便能起到预防病虫害蔓延的效果,并且还能提高小麦的抗旱抗干热风能力,对提高小麦的重量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小麦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栽培技术、土壤肥力、病虫害等皆会影响小麦的产量。要想提高小麦的产量,实现增产增收的效果,则需要优化小麦栽培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及解决小麦病虫害,借此来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同时,还要科学治理田地,改善种植地的土壤质量、蓄水不足等问题,科学合理地采用栽培技术,方能助力小麦的增产增收,助力小麦产量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王磊,樊廷录,闫妍,等.不同覆盖栽培对旱作冬小麦土壤水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37(3):248-257.
[2]石荃.冬小麦覆盖栽培模式对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J].种子科技,2023,41(4):21-23.
[3]陶艳.栽培模式对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4):34-36.
[4]胡根生.栽培模式对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