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 迈向制造业强国

2024-06-12 15:06邹平座
经济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价值链供应链制造业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阔步前行,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我国工业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出的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 40 万亿元大关,占 GDP 的比重达到 33.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 33.5 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加快向制造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基本形成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

从现在到2035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时期。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要加大利用外资力度、促进重点制造业产品进出口,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创新制度与技术。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促进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扩大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是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棋子。

制造业的制度创新与开放是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前提条件

本轮科技革命意义重大,必将推动全球制度重构。中国的党政管理体系将逐步实现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生态化。政府将成为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武装到牙齿”的科学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和生态系统。要把高水平、高效率的党政体系转化为现代制造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系统,成为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坚强后盾。

现代化制造业对外开放需要一个内外融合的理论支持,这是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基石。一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全球经济理论出现了“世界命运共同体特征”。“通证制”的出现,使得分配制度数字化和公平化,使生产者、消费者与资本持有者共同参与分配。二是进一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用科技革命的数字化、信息化、生态化和智能化技术,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发展,形成全球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思想,必须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形成全球统一的、科学的、百花齐放的理论体系。三是创新未来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现阶段,全球经济理论都面临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科学化转型,面向科技革命的理论体系正在形成。中国要加大对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力度,把握全球经济理论和思想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对于中国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意義。

研究和建设全球制造业金融中心,为现代制造业提供一流的国际金融服务

中国现有的金融制度和体系与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不相适应。在货币制度、金融服务、风险管理、数字金融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要着手建立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金融体系,抓紧解决一些短板和瓶颈,研究和建设“全球制造业金融中心”。

“制造业金融”是专门为制造业服务的金融体系和生态。中国制造业已经占到全球制造业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此庞大的体系如果没有一个高水平的货币金融体系的支持,面临的风险是巨大的。况且制造业的沉淀成本巨大,研发周期长,供应链复杂多变,价值链脆弱,面临巨大的国际风险,特别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受控于人的情况下,中国急需研究和建设全球制造业金融中心和总部基地。

把科技金融战略、数字金融战略、绿色金融战略、供应链金融战略、价值链金融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融为一体。大力发展租赁金融,推动设备租赁证券化,建立全球设备租赁平台与生态,使中国现代制造业在融入全球租赁金融市场的同时,建立全球大市场。应当允许销售额超过3000亿元的现代制造业企业建立租赁证券化公司,开办数字化专利银行。通过市场微观机制,建立供应链联合体和价值链联合体,使现代制造业企业与全球企业联为一体,是防止地缘政治风险对企业造成伤害的“先发优势”。通过全球制造业金融中心把中国现代制造业企业定位在全球价值链制高点,防范各种货币金融风险。

可以参考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功经验,向国家控股的前十大管理好、风控好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注入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打造全球一流投资银行,在全球布局,全面提升中国现代制造业在全球的并购重组和风险管理能力,为现代制造业企业对外开放提供强大的资金基础。

实施全球供应链战略,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全球供应链联合体和数字系统

美国于2012年实施了全球供应链战略。但美国去全球化的以邻为壑的经济战略使该战略走进了“死胡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供应链规划、战略与信息系统,以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平台与数字化生态系统,以科技金融公司和数字金融公司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系统。发展供应端的订单与应收购融资模型,生产端的仓单融资与证券化,消费端的消费供应链闭环系统,使企业面向全球客户获得资金来源。研究与设计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全球性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联合体,赋能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

实施全球价值链战略,帮助现代制造业企业占领全球价值链制高点,实现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持的高质量发展

价值链一词最早由迈克尔·波特提出,是指企业内外部的价值关系。科技革命使价值链的概念向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向拓展,使价值链成为价值运动的信息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企业价值,还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的消费价值。价值的概念也发生了重要的扩展,价值是一定时间对人有用的信息。这一概念实现了马克思价值理论与效用价值理论的有机统一。最早提及这个概念的是2020年诺贝尔奖得主保罗·米尔格罗姆,他在拍卖模型中引入了基于纳什均衡的信息价值算法。个人的价值是价值的“原子”,商品价值和企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复合函数。

全球价值链的运动是人的价值运动。在中国制造业对外开放中,构建制造业企业的全球价值链战略,一是实施数字中国战略,把科技人才与知识产权的价值数据进行数字资产化管理,使工作量证明与个人价值数据建立纳什均衡函数关系,从而求解价值数据(邹平座,2023)。二是通过价值链管理,实施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就业与再就业工程,为制造业企业对外开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三是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制造业企业的员工价值数据进行托管、确权和私有化,推动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以科技革命为契机,研究和建立中国式“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现代制造业企业营造安全、赋能、稳定的国际货币环境

中国在发展数字人民币的同时,需要在全球范圍内研究和发展以人的价值数据为基础的数字货币。这是货币发展历史的客观需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客观需要。货币发展历史贯穿三个重要的阶段:商品本位制、信用本位制和价值本位制。

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性质强调人民的中心地位,要推动中国优质的大型数字化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研究和发展以人的价值数据为基础的数字货币,建立全球价值公链,设计全球价值链度量衡系统,形成以中国为主体的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是支持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的重要武器,可以有效规避全球货币风险,并且把握全球货币主导权和话语权,为中国现代制造业企业的长期发展创造长期红利。

在中国产品“走出去”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基于价值链的数字化易货贸易,防止国际货币的异常冲击,探索建立新的数字化的国际贸易体系。

研究和建立“数字专利银行”制度,实现科技、金融、制造业企业联动发展

专利银行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专利银行是从专利权人手中吸纳有价值的专利,在不改变专利所有权的前提下对专利进行统一的托管运营,创造价值后与专利权人分享。在信息化、智能化的背景下,运用价值链模型能够准确求解知识产权的价值,因为知识产权数据本身就是一定时间对人有用的信息,可以通过米尔格罗姆方程式与纳什算法准确求解。这个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为数字化专利银行制度奠定了基础。

研究与设计全球性的“数字化专利银行制度”,将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推动高新技术研发、基础科学研发与教育、前沿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进而保护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并且形成与把握全球科技数据,为中国现代制造业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动力,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先发优势”。

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应当谋定而后动。要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创新理论与战略,研究和设计面向未来的对外开放战略与技术。高度重视本轮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做好顶层设计,为中国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营造一个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造全球最好的价值链系统。

(编辑 宋斌斌)

猜你喜欢
价值链供应链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