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地方党报乡村振兴宣传报道创新路径
——以《贵州日报》为例

2024-06-12 09:32:12何华琳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5期
关键词:宣传报道日报贵州

何华琳

(作者单位:贵州省教育宣传中心)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主流媒体掀起乡村振兴宣传热潮,各地各类党报积极设置议题、策划专栏、引导舆论,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氛围。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新时代,作为曾经贫困程度较深的省份之一,贵州省担负起为我国西部地区改革发展探路的崭新使命。202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强调,贵州要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走具有贵州特色的发展之路。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

《贵州日报》是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在贵州省内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传播影响力。近年来,《贵州日报》不断探索媒体融合路径,运用《贵州日报》报纸、电子刊、“天眼新闻”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微信公众号等,围绕乡村振兴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传递政策、回应关切、引导舆论等方面的作用,在贵州乡村振兴进程中推出大量高质量、有温度、接地气的新闻报道,为推动新时代贵州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传媒力量。

1 《贵州日报》乡村振兴宣传报道的特点

1.1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及时地传递政策

地方党媒要真正做好乡村振兴宣传报道,首先就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党的政策引领为基本导向,及时、准确地传递和解读中央与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近年来,《贵州日报》各传播平台找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贵州农村改革、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关键点,深刻把握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脉络,及时跟进政策发布和政策解读,在一篇篇报道中,把党的政策要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发挥各类政策的指导作用。

2023年12月19日至12月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贵州日报》在12月21日的报纸头版和各大平台跟进报道,刊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一文,第一时间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同时阐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为贵州在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除此之外,《贵州日报》还紧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相关会议精神,刊发政策解读和评论,及时引导舆论。例如,《不断夯实“三农”“压舱石”》一文围绕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内容展开解读,指出贵州要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阐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下一步方向和具体做法。2022年1月23日刊发的《用奋斗激情 建设美丽乡村》一文聚焦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三联组会上政协委员的提议,就保障农村食品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三农”问题建言献策。2022年7月30日,刊发《省乡村振兴局局长穆嵘坤: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一文,围绕《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展开解读,指出好政策来之不易,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把蓝图变为现实,实现在乡村振兴开新局上探新路、走前列、作贡献。

《贵州日报》乡村振兴宣传报道不仅将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迅速传递给群众,拉近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还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解读,持续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2 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层次丰富地展示成果

近年来,《贵州日报》紧盯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民生需求、生态治理等要点,总结并推广各地在促农持续增收、改进乡村人居环境、树立文明乡风等乡村振兴实践中涌现出的新方法、新经验、新典型,持续展现贵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新亮点。

乡村振兴,基础靠教育。2024年1月23日,《贵州日报》整版聚焦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乡村振兴,推出《深化产教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等文章,深度报道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型做法,以及结合乡村种植、养殖、农机、文创等产业的发展需求,对相关专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大力推广高校服务乡村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成果经验。

2023年,贵州纪检监察机关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把监督重点放到保障促进乡村振兴上来。《贵州日报》各平台迅速跟进,报纸以整版报道贵州各地专项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做法,聚焦安顺市、黔西南州、黔南州在纠治影响乡村振兴政策落实的突出问题和惩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同时,“天眼新闻”微信公众号同步跟进,发布《贵州通报7起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贵州广大群众发现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可扫码举报!》等文章,传统纸媒和新媒体平台双向发力,多维度、立体化地展现治理经验和成果。

《贵州日报》关于乡村振兴的宣传报道亮点突出,层次丰富,充分展现了贵州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成果经验和地方特色。这些报道一方面可以为相关部门完善乡村振兴政策提供多元化、针对性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认识和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为贵州“三农”建设营造较好的舆论氛围。

1.3 聚焦典型,讲述故事,声情并茂地引领价值

典型报道在传授经验、树立楷模、传播主流价值、引导社会风尚中发挥重要作用[2]。近年来,贵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实践中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贵州日报》大力聚焦典型,做好做活做全“三农”领域典型报道,为推动贵州乡村全面振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也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效、保障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贵州日报》持续用好纸媒,聚焦典型做深度报道。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2022年11月18日,《贵州日报》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特别报道《乡村振兴稳扎稳打 内涵颜值双双提升》,整版聚焦大学毕业返乡的海雀村村委会副主任朱跃花、“让苗族文化活起来”的都匀苗花溪庄园主人陈青等人物的典型事迹,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不同侧面切入,以人为本地展现贵州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上的累累硕果。另一方面,《贵州日报》善用新兴媒体,多管齐下拓展报道形式。如2023年3月6日,“天眼新闻”微信公众号发布《花式出圈!贵州各地文旅局长“席卷”而来》一文,文章图文并茂,前后穿插4条文旅局长的宣传短视频。在视频中,贵州各地文旅局长亲自出镜表演“绝活”,结合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展现贵州乡村旅游特色。超“燃”的扮相、动感的音乐激起受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受众纷纷留言“最牛文旅人”“最美多彩贵州!”“思想的解放、文旅的创新”“贵州需要这样的宣传”等,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贵州日报》各平台聚焦人物、讲述故事,通过文字、视频等,多类型、多角度地展现乡村振兴各领域的人物事迹,成功塑造了众多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贵州人形象,充分展现出贵州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兴产业、聚人才、重文化的良好风貌。这种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受众的内心共鸣,在优化社会风尚、引领主流价值、传播社会正能量上具有一定作用。

2 《贵州日报》乡村振兴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进入全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乡村振兴宣传报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行业变化,《贵州日报》必须积极融入全媒体发展大潮,多维拓展报道形式,贴心服务老百姓,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宣传报道的影响力、引导力、传播力。

2.1 运用“文本+”,拓展报道方式

《贵州日报》的新闻报道以文字呈现为主要表现形式。单从文本来看,它是具有多元意义的存在,传播者应当结合传播环境选择最适宜的呈现方式,使之意义最大化[3]。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4]。新闻报道要想更好地融入老百姓,就必须融合当下主流的传播方式,运用“文本+”,将新闻报道内容进行多样化呈现。一是大力开拓网络新闻报道,在乡村振兴报道中摒弃单一的数据呈现方式,采用饼状图、柱状图等方式直观化呈现相关内容;同时,合理运用短视频、条漫、小游戏等,让新闻更加便于理解;二是纸媒适度与新媒体结合,运用二维码链接,让受众“扫一扫”即可观看多样化的信息,包括音频、视频、动画等;三是联合“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进行策划,开展“乡村振兴”打卡活动,给予受众一定的积分奖励,培养受众阅读深度报道的习惯。这些做法不仅可以扩充文本内容和传播渠道,也能让受众更加便捷、迅速地获取资讯,不断增强受众的黏性。

2.2 满足需求,贴心服务群众

“吃透上情、了解下情、摸清底情,才能用通俗易懂、充满感情的语言,写好写活乡村振兴的事情。”[5]乡村振兴宣传报道要想更好地吸引受众,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就必须深入基层,瞄准农村的人和事,坚守“人”在宣传报道中的主体地位,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无论在任何传播平台,贴近群众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一是要为群众谋利益,针对老百姓可能存在的利益受损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报道,促进科学发展,让群众增收、农业增效。二是要为农村谋发展,要了解农民欢喜什么、忧愁什么,不断挖掘农村发展中的“亮点”,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振兴宣传报道。三是要为群众服务。在报道内容中,不仅要真实反映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要为群众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信息。例如: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等;提供国内外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实用的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提供一段时间内农产品最新的价格、需求、销售渠道等信息,帮助老百姓搭建产销对接渠道,把乡村振兴新闻宣传真正做到老百姓心坎儿里去。

2.3 立体定位,打造均衡议题

乡村振兴是系统性工程,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应统筹发展,缺一不可。地方党报在乡村振兴宣传报道中,要立体定位,打造均衡议题。面对选题的多样性,地方党报一方面应定期对乡村振兴宣传报道进行复盘总结,仔细观察研究几大议题和新闻点分布情况,对议题设置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作出及时调整,为新闻从业者寻找新线索,提供思路。另一方面,每个地区的实际发展重心不同、特色不同,地方党报在文化产业类报道、典型人物报道等方面的侧重点也不同,应当因地制宜地结合地方特色挖掘新闻素材,在均衡议题的基础上,突出宣传侧重点和亮点,让受众感受到乡村建设是在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地推进,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宣传报道走深走实,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具体实践。

3 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党的十九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党报在乡村振兴报道中发挥着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贵州日报》作为贵州省内最具代表性的党报,在乡村振兴系列宣传报道中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及时地传递政策;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层次丰富地展示成果;聚焦典型,讲述故事,声情并茂地引领价值,充分展现了贵州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兴产业、聚人才、重文化的良好风貌,为贵州乡村全面振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挑战,地方党报应积极融入全媒体发展大潮,运用“文本+”,拓展报道形式;满足需求,贴心服务群众;立体定位,打造均衡议题,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宣传报道的影响力、引导力、传播力,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猜你喜欢
宣传报道日报贵州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贵州,有多美
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49:28
沉醉贵州
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0:10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新闻传播(2018年15期)2018-09-18 03:20:00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贵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50
我与贵州茶一起
贵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36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传媒评论(2017年10期)2017-03-01 07:43:19
灵感日报
37°女人(2016年12期)2016-12-09 17:32:36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6
灵感日报
37°女人(2016年12期)2016-02-07 03: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