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和策略研究

2024-06-12 08:09李森马豫刘岳雄张星梓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3期
关键词:大理市洱海十四五

李森,马豫*,刘岳雄,张星梓

(1.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34;2.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4)

引言

云南省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地处云南省西部,是滇西区域中心城市,以苍山、洱海闻名于世。2015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市洱海考察时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1]。“十三五”期间,大理市牢固树立“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以洱海保护治理为统领,全力实施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本文回顾了大理市“十三五”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对“十四五”时期的生态环境形势进行了研判,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以期为“十四五”期间大理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1 大理市“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大理市不断完善环湖截污体系建设,形成了覆盖全市12 个镇(街道)、431 个自然村的城乡截污治污体系。2020 年洱海保持Ⅲ类水质,没有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成云南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大理红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重污染企业搬迁。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充电桩建设。强化天然气推广使用,深化城市扬尘污染治理,开展VOCs 的污染防治工作,印发实施《大理市餐饮服务场所油烟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守住了“大理蓝”,2020 年大理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9.7%。完成工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实施了农用地分类管理。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做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检查,积极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管理工作,全市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制定《大理市苍山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大理市苍山巡查巡护工作制度》,开展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系统推进洱海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建设洱海生态廊道[2],打造生态安全绿色长廊。

2 “十四五”时期大理市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2.1 水环境质量提升难度大

2020 年大理市洱海水环境质量尚未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化学需氧量和总氮浓度依然偏高,总磷反弹风险仍然较高。因此,洱海流域转型发展压力较大,旅游发展带来的生态空间侵占和污染压力仍然较高。目前,洱海流域截污治污体系尚未完全建成,雨污分流不彻底,老旧城区改造、配套管网建设成为城镇水污染治理的“硬骨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平较低,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缺乏整体的评估。

2.2 大气环境质量稳定提升压力大

大理市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持续压力。随着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扬尘污染影响将愈加突出。机动车环境监管能力薄弱,PM2.5和O3协同防治进展滞后,受不利大气扩散条件、复合空气污染[3]等各因素叠加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极易下降。

2.3 土壤环境治理仍处于起步阶段

大理市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处于起步阶段,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支撑队伍的技术能力薄弱。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进展较为滞后,污染土地安全利用和修复治理任务进展缓慢,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有待巩固提升,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有待加强。

2.4 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洱海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流域水资源减少,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水生生态系统依然脆弱。植被覆盖分布不均匀,局部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突出,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入湖河流河口湿地、湖湾湿地等重要生态节点缺乏系统修复,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尚不能满足需求。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能力薄弱,生物安全风险防范任务繁重。

2.5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待提升

大环保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系统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土壤监测、地下水监测、辐射环境监测、应急监测等能力亟需提升;环境监管任务繁重,环境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足,存在人少事多、疲于应付的问题。

3 大理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思路

“十四五”时期,大理市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湖区、公园城市”目标,把改善以洱海为重点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工作重心,以洱海保护治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推动洱海流域人口、经济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匹配,切实保护好大理市的绿水青山,建设绿美大理,为建成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以及打造世界一流绿色品牌示范区奠定坚实生态环境保障。

4 大理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

4.1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

推动主导产业绿色低碳改造,提升新能源汽车生产、信创产业、食品饮料、烟草烟辅、生物医药产业等制造业绿色低碳化水平。充分结合产业基础、优势和特色,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促进一二三产业高端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引导洱海流域内外协调发展,推进人口和产业向流域外转移。加快文旅融合[4],培育新型旅游产品。以水环境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等领域为重点,发展壮大环保装备、环保材料、环保产品等环保产业[5]。鼓励采用“新能源+”和分布式光伏等方式,推动光伏与矿山治理、生态修复、现代农业等融合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弘扬生态文化,发展民族生态文化。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4.2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能源、交通和建筑等重点行业的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公共交通分担率,持续鼓励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建筑体系,提升城镇绿色建筑比例,强化对政府办公、旅游景点等公共建设用能监测和低碳运营管理,推动零碳建筑试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养殖。发挥森林、草原、湿地、土壤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6]。

4.3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4.3.1 深化“三水”统筹 巩固提升洱海水生态环境质量

强化洱海流域空间管控,以精准治污为突破点,科学施策,全面实施生态搬迁与转型发展、截污治污体系提质增效、节水与水资源统筹利用、河流清水入湖、陆域生态保护修复、湖泊水生态调控与修复,打破保护治理瓶颈,切实提升治理效率。

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这“三水”的统筹治理。以完善海西和北部片区水循环体系为重点,建设苍山十八溪等入湖河道清水通道,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以村镇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为重点,完善洱海流域截污治污管网,强化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以河湖库塘湿地修复和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实施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波罗江、白塔河支沟综合整治和河流滨岸带生态修复。

4.3.2 强化协同控制 巩固环境空气质量

坚决守护“大理蓝”,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加强对优良天数比率、PM2.5、O3浓度的管控。强化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推动NOx和VOCs 协同减排。实施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汽车维修等重点行业VOCs 深度治理。全面推进建筑施工、城市道路、公路交通等领域绿色施工,实现扬尘精细化管控。

4.3.3 推进系统防治 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优先保护类耕地源头控制和严格管控类耕地污染源精准管控。加强工矿企业污染源环境监管,监督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义务。加强企业拆除活动监管,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加强开展耕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提升农用地分类管理水平,完成污染地块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加强流域畜禽养殖禁限养区管理,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4.4 统筹生态保护与监管 增强生态服务功能

构建生态保护格局,加强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与生态脆弱敏感区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推动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现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推进自然保护地标准化建设。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的统筹领导机制,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工作制度。推进城乡绿化美化,结合大理市城市形象与文化特征,建设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加快推进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系统实施河湖岸线管控,推动入湖河道生态治理、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让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加强自然保护地的监测与评估,评估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实施成效[7]。发掘整理传承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

4.5 防范环境风险 守牢安全底线

完善危险废物收集和贮存设施,提升小微企业、工业园区、科研机构、学校等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能力。统筹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等基础设施,完善协同应急处置设施和物资储备体系。巩固提升大理丰顺医疗废物处置公司处理能力,推动扩能提标升级改造。抓住参照“无废城市”建设的机遇,打造“无废文旅”,创建“无废工厂”“无废园区”,开展苍山洱海“无废景区”建设试点。开展大气、水、土壤中的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加强新污染物排放控制。健全辐射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体系。

4.6 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并按程序完成验收销号。落实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落实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创新环境治理模式。以“智慧洱海”建设为重点,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完善生态监测网络。统一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形成执法合力[8]。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争取把洱海流域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结语

“十四五”时期是大理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和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的关键期。针对大理市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提升难度大、土壤环境治理水平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等问题,应正确面对“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统筹谋划“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任务、重大工程和重要举措,以洱海保护治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协同推动大理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猜你喜欢
大理市洱海十四五
大理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洱海月下
洱海,好美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洱海
富滇银行:大理分行提供亿元贷款助力脱贫攻坚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
大理市周城戏台及戏曲木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