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童
(福建省惠安第三中学,福建 惠安 362100)
“知行合一”的教学理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空间,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推出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实践操作中提升学科综合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借助多种助学手段,整合丰富教学资源,推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社会调查等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内驱力,并开展自主实践、合作创造、自评互评等训练活动,强化学生学科知识应用意识,真正突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较清晰,个体差异越发明显,教师具备学情调研意识,针对性筛选特色鲜明的教育主题,组织生动、真实的教育活动,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构建“知行合一”教学程序,启动学生学科学习思维。
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细致梳理教学内容,筛选相关教育主题,开展多元化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感知的机会,让学生在更多实践操作中强化学科认知体验,提升学科综合素养。在主题筛选时,教师具备取舍意识,合理吸纳网络资源、校本课程等教学内容,整合丰富的教育主题资源,为学科教学提供助力。
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的教学时,教师从课程的题目入手,鼓励学生思考编者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及法律是如何保障人民生活的问题。学生看到这一课的主题后,纷纷响应,积极参与讨论中,进行主动猜测。学生能够围绕主题,从法律的作用和价值的角度进行思考:有的学生以为法律就是秩序,有了法律对犯罪行为的约束,才能减少损伤他人事件的发生;有的学生以为需要加强普及法律知识,让更多的人明白自己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的学生说有了法律的保护,受害人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等。在猜测环节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正面肯定,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并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对法律特征和法律作用两个主题进行探索,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认知体系。
不同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兴趣取向、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呈现差异化,教师深潜学生群体,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从不同角度采取教学措施,开发更多形式的教学活动,强化生本情感体验,提升学生政治认同感。教师针对不同学力基础的学生,投放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在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升教学内容的适配性和激发作用。
初中生的身心快速成长,对生理、心理问题开始关注,对青春相关话题较为敏感,教师留意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适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为教学程序组织提供参考。在《青春的心弦》教学时,教师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心理特点、思维特点、接受能力等学情,投放自主学习任务:进入青春期的大部分初中生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但也会出现男生没有明显生理变化,嗓音依旧是童声,女生剪短发作男性化打扮的现象,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看法?学生积极响应,主动进入思考、讨论环节。教师适时加入其中,与学生展开多重交流,引导学生从性格特点、个性追求、场合需要等多维度展开思考。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思维顺利启动,研学意识逐渐建立。教师对接学生基本学情,针对性设计思考任务,顺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教师优化教学活动组织,创新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融入趣味性元素,推出多元化实践活动内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并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及时避免学生成为负面情绪的“奴隶”。
在教学活动组织时,教师具有优化意识,结合学生基本学情,对接当前教学内容,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布设具有实践性、互动性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思考、实践中建立全新的学习认知基础。自由阅读、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生活观察等,都属于实践性学习活动,学生对此类训练任务有主动完成兴趣,并在不断探索性学习中调动学习思维,逐步形成道德与法治学科能力。
教师在教学《青春的邀约》这部分内容时,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学力基础,优化学习活动设计,推出设计类活动形式,要求学生围绕如何顺利度过青春期设计活动主题、活动程序、活动形式、活动标语等。设计类活动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特点,对于学生创造力开发和探索性学习思维启发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学生主动展开讨论和设计,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进行班级巡视,关注学生设计进度,及时给予一定技术指导,确保实践活动顺利推进。在成果展评环节,教师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创造思路和设计意图,并解读他人作品内涵,形成良性学习循环。教师整合教学内容,投放适配性较高的学习任务,创新组织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获得更多学习启迪。
枯燥、单一的知识灌输模式和大量的习题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高效内化学科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养,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程序开展时融入课堂辩论、角色扮演、情景再现、时事播报等游戏形式,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建立学科认知。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品质,教师对接学生的兴趣取向、认知水平进行学习活动组织,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品质。
在教学《“我”和“我们”》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和班集体,教师设计“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要求学生在白纸上利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介绍自己和班集体,以匿名的方式上交到讲台上。教师随机抽取不同的纸条,让学生根据纸条上的特征描绘进行猜测,并阐述这样猜测的理由,当猜对时,邀请当事人分析他人的描述有哪些地方是自己认可的,哪些地方是不认可的,课堂学习气氛达到高潮。在班集体介绍时,学生能够从同学帮助、学习氛围、教师鼓励,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关联点等角度展开分析,形成正面认知基础。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调动,有利于学生快速过渡到深度学习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积累,教师将教学内容接轨学生现实生活,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建立完善的实践机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学术研究,促使其获得更为丰满、鲜活的学习体验。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深度学习环节,教师对接学生生活实际,布设生活方面的学习任务,推出系列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轨现实的机会,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学生深入生活中进行信息搜集、关注时事,不仅能够提升社会关注力,还能从不同层次的实践操作中获得更多心灵启迪,赢得学科学习主动权。对接生活的学习活动组织时,教师投放时事播报活动,以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调度效果。
在教学《品出情感的韵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几组照片,要求学生观察这些图片,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思考,分享自己的解读。当学生摸不着头绪时,教师适时投放引导性问题:“你对父母、亲人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你对班集体的感悟是怎样的?”“你对祖国的情感是怎样的?”“你对朋友、对同学的感悟又是如何的?”学生回顾生活经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对祖国的情感大多用“热爱”这个词,对亲人的感情大多从父母对自己的无私付出角度进行剖析,对朋友之情大多从互相帮助的方向进行思考。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投放引导思考性问题,创造更多自主探索机会,成功激发学生学习思维。
倡议设计、主题演讲、自查自省、小品创编、游戏竞赛、自由发言等,都是典型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教师对活动形式和活动主题进行创新,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初中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对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活动有主动参与兴趣,教师紧抓学生心理特点,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设,建立全面、系统的实践教学机制,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学生对生活化案例比较感兴趣,教师围绕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活动组织,以提升实践活动的契合性。在教学《美好集体有我在》时,教师列举具体案例:小明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举报谁违反纪律、谁作弊、谁作业没完成等问题。你觉得小明的做法对吗?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请你为班集体提出建设性建议。学生接受任务后,主动加入讨论,积极发表个人看法,课堂学习气氛高涨。在学生的答案中,教师发现有的发言具有可行性,对于班级管理方法探索、管理活动方案设计等具有积极建设作用。在案例的列举时,教师结合案例内容进行多点调动,鼓励学生提出班级管理建议和改进方向,成功启发学生学科学习思维,其调动效果更为明显。学生对班级管理较为熟悉,能够从班级发展角度展开思考,提出管理方法,从而学习主动性被调动。教师借助案例列举的教学形式,其适合性更高,实践效果更为显著。
教师延伸课堂训练维度,推出多样化研究课题,布设具体操作任务,促进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将课内所学应用到课外,帮助学生开阔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意识,形塑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时,需要结合大量的真实社会案件,以及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行合一意识,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推出研究性课题,发动学生展开社会调查、信息搜集、案例分析、数据整合等操作完成课题研究。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能力,从教材、网络、教辅材料等渠道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素材,为课题研究顺利推进提供助力。
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更强。在教学《揭开情绪的面纱》这节课内容时,教师列举生活案例:小红参加赛跑,因为太过紧张,导致起跑过慢,从而输掉了比赛,比赛结束后,她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小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数学成绩从80 分变成了98 分,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小刘借给小兰一本故事书,小兰不小心将冰淇淋蹭到了书上,还书时很不好意思。这些都是什么样的情绪?如何控制和调节负面情绪?如果是你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学生对这些问题有应对经历,能够迅速给予反馈。教师梳理学生的反馈信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为研究课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互动交流。初中学生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积累,对案例信息能够主动展开思考,并具备自我反思意识,主动进行自我检查。生活案例的导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促使学生展开探索性学习,进而建立更为深刻的学科认知。
为了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教师为学生设计案例分析、情境再现、课堂演绎、互动辩论等实践性案例内容,让学生对案例展开深入研究,探索其中的学科道理和做人道理。探索性学习包含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索,教师适当增加合作学习活动比重,让学生在多重互动中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感知和体验。在互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不妨加入其中,在为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同时,及时给予学生正向引导,其助学效果更为显著。
在教学《法律伴我们成长》时,投放电子作业,要求学生借助网络渠道进行未成年人被伤害的案例信息搜集,以文字、报告、图片等形式进行呈现,参与班级展示。学生对信息技术类学习任务有较高参与兴趣,能够主动完成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工作。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学习习惯,教师适时推出网络交互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探索成果进行班级群展示,并组织自评、互评的多重评价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电子作业和网络交互活动的投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机会。特别是信息交互活动的组织,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需要做好信息储备,并对信息进行梳理和解析,形成个性化观点,以便于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独到的观点。教师适时投放电子作业、信息交互、网络训练等实践活动,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索、合作探索机会,促进学生探索学习习惯的快速养成。
教师在学科教学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遴选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索,从更多维度展开科学调度,推出新颖实践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索学习机会,搭建多元化互动学习平台,布设针对性实践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知识应用到课外,实现学科知识内化。学生对趣味性、实践性活动有训练兴趣,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思维展开科学设计,投放丰富形式的探索任务,培养学生探索学习习惯,激活学生学科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