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常林
创新基层治理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能够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效能上,更在于其有助于乡村基层治理构建新格局、开创新局面。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基层的创新治理举措仍存在不足。例如,在管理理念上对创新基层治理缺乏足够重视,在管理实践上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等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乡村基层治理的创新性与有效性。新时代下,要想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治理根基,也需要以党建促经建,以富民促治理,还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地方特色。只有从思维到行动实现全方位的整体治理,乡村基层治理才能推陈出新,以更加高效的治理方式切實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新时代,基层治理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创新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提升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纵观世界强国发展史,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必须有强大农业作支撑。为了推动农业发展,各地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治理体系。然而,在传统模式下,乡村基层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使乡村基层治理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各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性。
换言之,创新基层治理对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之一就是提升治理效能。在新时代,乡村基层治理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刚性、加强监督引导和促进全面发展等领域。这明显区别于传统治理模式,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可行性举措。
构建治理新格局
从整体上看,传统模式下的乡村基层治理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粗放化、随意性问题。因人而异的治理方式不仅使乡村基层治理缺少稳定性和长效性,也从根本上破坏了基层治理架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也是新时代创新基层治理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另一重要意义,即构建治理新格局。通过更加科学、理性、客观的路径重塑治理架构和完善治理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治理效能,更能从根本上推动乡村的持续发展。
创新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常见问题
重视程度有所不足
与农业产业经济创新发展带来的直接收益与利润相比,基层治理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显得更为长期,效果显现更慢,且产生的效果或效益也相对间接。这会导致部分乡村对基层治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盲目性、随意性
部分乡村基层治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的问题。部分村干部对本地情况的了解不够全面,对创新治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他们往往会选择直接模仿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或有效措施。然而,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实力、发展水平、治理架构等不同,这种“抄作业”的做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创新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
创新基层党建,夯实治理根基
乡村基层治理归根到底还是通过对人的教育引导,实现人、财、物的系统化、规范化治理。而针对人的教育引导,相关主体需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形式与手段。尤其是偏远的乡村地区还存在思想政治工作缺、散、乱、差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乡村基层党建不作为和工作不到位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创新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基层党建,夯实治理根基。
完善乡村基层党建的“三会一课”制度至关重要。首先,“三会一课”制度的严格执行增强了乡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刚性。其次,通过“三会一课”,可以将党的政策纲领等融入乡村的生产生活中,推动乡村有序发展。最后,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环境和工作氛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乡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完善乡村基层党建的“三会一课”制度不仅有助于改善长期以来因忽视党建工作而造成的组织架构老化、松散的问题,更能引导部分疏于自我管理的党员干部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还可以拓展乡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外延与内涵。譬如,通过创新“三会一课”的组织形式,为党员家庭挂牌、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主题纪念日活动等。这不仅改变了党建工作的传统模式,也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通过创新实践,乡村基层党建将更好地引领乡村走向更加繁荣与和谐的发展道路。
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乡村基层党建工作构建了新格局。部分乡村人口大量外流,造成基层党组织出现碎片化、分散化的问题,使得乡村基层党建“有形无实”,形式有余实质不足。而信息技术的引进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一方面,外出打工、远离家乡的人们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参与乡村组织的活动,基层党建工作相关信息、资讯也能借助互联网得以迅速传播。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可以进一步加深乡村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干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信息技术既可以为乡村基层党组织构建起“线下+线上”的立体架构,也可以大幅降低基层党建工作的物质成本,同时还可以提升整体工作效能。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有助于乡村基层党建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有利于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觉悟和增强党性自觉。
基于此,乡村基层治理将拥有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党建队伍,党的基层组织将充分发挥出其作为战斗堡垒的积极作用。这不仅从根本上巩固了乡村基层治理的组织基础,也大幅提高了相关主体对乡村基层治理的重视程度。
以党建促经建,以富民促治理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乡村基层治理创新离不开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以党建促经建,以富民促治理至关重要。因此,在创新乡村基层党建的基础上,加快乡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当务之急。
物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逐步被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农机具所取代。如今,育秧机、播种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农机具齐上阵。它们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让农业生产焕发出勃勃生机。乡村基层治理的关键是充分挖掘科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借助科技的力量不仅能促进农业生产收益实现指数级增长,还能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在此过程中,乡村党员干部应发挥出更加积极主动的引领作用。只有当基层党员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领军人,才能进一步激发起更多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
聚焦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乡村文旅产业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新时代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热点。乡村的自然环境优势明显,如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质、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是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乡村基层治理可以从保护自然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入手。
一方面,乡村基层治理应着重教育引导乡村民众,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减少人为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确保绿色低碳理念始终贯穿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为了推动乡村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需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确保进村入乡的道路畅通无阻,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道路硬化;打造符合城市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餐饮与住宿条件,让游客在乡村也能享受到舒适便捷的服务;建设整洁宽敞且数量充足的停车场所,以满足游客的停车需求。只有兼顾绿色与便捷、环保与舒适,乡村文旅才能真正赢得游客的青睐,才能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壮大乡村文旅经济,也有助于推动第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凸显个性特色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由于地域差异,不同区域在发展形式、特点、目标及成果上各具特色,因此不同地区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同。在新时代,创新乡村基层治理并非简单地复制其他地区的模式,而是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凸显个性特色。因此,相关主体应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对于经济基础较差、发展速度缓慢的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乡村基层治理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外,由于这些地区在主观和客观条件上均存在不足,乡村基层治理必须采取稳健的步伐,循序渐进地推进。
对于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地区来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同时,这些地区通常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可供投入,这为乡村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力度,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不仅能够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还能进一步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不断提高群众思想认识水平,这不仅能够激发群众的创新活力,还能促使他们在意识和行为上更加自省、自律、自觉。
由此可见,不同地区创新基层治理不仅需要脚踏实地、因地制宜,也当避免盲目模仿。只有尊重本地区群众的根本意愿,顺应区域发展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创新基层治理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同与支持,才能切实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因此,文章提出创新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包括创新基层党建,夯实治理根基;以党建促经建,以富民促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凸显个性特色。此外,新技术的应用为乡村基层治理的全面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是重塑治理框架、重构治理格局的关键。创新基层治理必须与时俱进,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党支部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推动乡村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坚持“两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则。只有从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法治建设、道德教育等方面同时发力,乡村基层治理才能从根本上突破瓶颈,实现从思想到行动的整体革新。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