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思想及启示

2024-06-11 12:39吴旭侯麟军
南方论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干部作风作风理想信念

吴旭 侯麟军

(1.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成都 610500;2.深圳大学 广东深圳 518060)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和构造系统中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在各个时期都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他们既是人民的“公仆”,又是党政形象的“名片”,百余年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实践探索中,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聚焦现实问题,形成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系统思想。这不仅对于促进党风社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塑造党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新时代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走好群众路线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和实践指导。

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风气进步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习近平特别强调:“领导干部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党风社会风气就不可能好。”[1]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邓小平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同志是全党的表率,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因此,“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2]。这也就强调了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做好表率的重要性,质言之,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必然能发挥巨大引领作用,有利于培育新风、弘扬正气、刹住歪风邪气,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

(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习近平深刻指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邓小平认为“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2]367,要努力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水平,提高共产主义者的“嗅觉”。“党的先进性建设固然要求发挥全体党员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好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而表率作用主要靠领导干部的作风来体现。”[3]党的领导干部不仅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执行者、维护者。领导干部只有时时处处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对照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够真正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宗旨、清正廉洁。

(三)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利于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离不开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全体党员是塑造大党形象的共同主体,而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责任担当,是党形象的第一代言人。作风是个人思想、工作和生活等多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态度或行为,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就是领导干部作风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作风是人民群众观察中国共产党形象的重要窗口,通过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来评判党的形象,因为“干部的作风是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群众往往从他们直接接触到的干部来看我们党。”[4]领导干部作风如何是衡量一个政党能否在公众心中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指标,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就等于加强党的形象建设,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有利于塑造党的良好形象。

二、邓小平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重视思想作风建设,解决思想僵化、信念不坚定问题

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思想作风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为民众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实现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2]143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2]143但是,在领导干部中“解放思想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2]141,不少干部的思想“还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2]141。对于这个问题,他强调肃清封建主义的遗毒是干部“解放思想,提高觉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为人民作贡献,为社会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2]335-336的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领导干部要打破僵化思想,争做解放思想的促进派,才能承担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二是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是把稳思想之舵的重要途径,要“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5]205,邓小平谈到“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5]190在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必须要注意了解他是不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262否则,必须要加强思想教育,“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还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2]262只有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领导干部才能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在实现美好生活的正道上不懈奋斗。

三是增强党性,反对派性。邓小平认为“每个干部都要把党性放在第一位。”[2]2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修好党性这门终生课,才能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同时,他提出派性问题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他认为“反对宗派主义,也就是反对派性,增强党性,是很重要的一条”[2]13,所以,领导干部要注意增强党性,反对派性。对于那些喜欢垒山头、搞宗派的领导干部,他直言要以加强干部交流的方式进行调整,“有了山头,一定要去掉,要把山头平一平,把干部交流一下,不要挤到一堆。”[2]23

(二)重视学风建设,解决主观主义问题

牢牢抓住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同时联系现实、转场实践,坚决与主观主义作斗争,是邓小平在领导干部学风建设中突出强调的内容。

一方面,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指出,要“使全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5]147。这种理论学习教育“不仅是专对新干部,对老干部也同样适用”[5]146,而最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153。同时,他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5]146领导干部要“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从自己和人家的经验教训中学”[2]153,既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运用理论指导好、领导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

另一方面,好的学风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认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5]3他认为多联系实际、多联系群众、少点主观主义就是好作风,“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当‘收发室’,简单地照抄照转”。[2]118如果领导干部脱离了客观的实际条件、离开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则必然会陷落主观主义的泥沼。

(三)重视工作作风建设,解决官僚主义问题

邓小平认为,领导干部沾染上官僚主义特别是命令主义风气就“不可能联系群众,不可能进行自我批评,也不可能完成任务”[6]155,所以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以身作则,恢复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光荣传统,解决官僚主义问题。

一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一方面,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认为不少干部“在作出决议、指示以前,既不同群众商量,在执行决议、指示的时候,对群众又不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6]222这种“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6]219的做法要坚决摒弃。针对这个问题,他专门强调领导干部“要注意听取群众的呼声,同群众商量办事”[2]229,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地做工作,把道理向群众讲清楚,就能得到群众的同情和谅解,再大的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2]229另一方面,要让群众监督领导干部。邓小平指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2]332走群众路线就是要“让群众来监督批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6]160。

二是坚持以身作则。邓小平坚信“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2]124“高级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影响是很大的”[2]125,是“能不能深入下去,工作能不能落实”[2]124的关键。因此,他强调,领导干部改变“现在有少数人就是做官当老爷”[2]218、摆架子、耍威风的形象,转变“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5]121,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认可、效仿的榜样,才能避免人浮于事,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

三是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邓小平发现党内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错误倾向暴露出了在领导同志中间还存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6]159的问题,干部骄傲自满的情绪严重,“只能听人奉承赞扬,不能受人批评监督”[6]222。所以,他多次强调领导干部需要正视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能听得进反面意见”“要能更谦虚谨慎”[6]309,还要能自觉地“做点批评和自我批评”[6]331。邓小平认为,领导干部的威信“建立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上”[6]309。因此,领导干部既要有自我批评的觉悟,又要能倾听他人的批评意见,还要在听了正确的批评之后接受、照办。

(四)重视生活作风建设,解决享乐主义问题

邓小平认为,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反对享乐主义风气,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一步。

一是反对生活特殊化。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搞生活特殊化,甚至横行霸道,为非作歹,还好像是理所当然”[2]218的现象,邓小平尖锐地指出:“要讲特殊化,恐怕首先表现在高级干部身上”[2]216,“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2]218。他认为,在生活作风建设上要防止干部生活特殊化,首先是防止党的高级干部特殊化,“只要高级干部带头,这个事情就好办了。”[2]216

二是发扬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邓小平反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2]257,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被他赋予了极大的意义。同时,他指出实行艰苦创业“最大的问题还是要杜绝各种浪费”[2]260,因而倡议“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在艰苦创业方面起模范作用。”[2]260,一定要“把我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作风很好地恢复起来,坚持下去。”[2]230领导干部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以艰苦奋斗的党风,助推勤俭节约的政风。

此外,邓小平还尤其注重在领导干部中培育法治风气。邓小平指出,“甚至有些干部本人,为了出国,为了搞钱,违法乱纪,走私受贿,……这是非常可耻的。”[2]337-338,因此,他强调,“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不管牵涉到谁,都要按照党纪、国法查处。”[5]152。领导干部应主动树立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遵守党纪法规,带头维护好党政形象、培育好法治风气。

三、邓小平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以领导干部的政治建设统领作风建设

“作风体现政治,没有不讲政治的作风;作风受党性制约,丧失党性的作风必然出政治问题。”[7]因而,必须从政治高度出发,抓好新时代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一是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觉悟,始终把牢政治方向。无论何时,政治问题一直“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8]。邓小平常引用毛主席讲过的这样一个例子来谈政治觉悟,那就是“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他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向南走向北走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问题。这说明我们军队的战士都是关心战略的。”[6]300-301后来,他用“跟着走”回答了“长征是如何过来的”这一提问。“跟着走”三个字道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觉悟,蕴含着“跟谁走”的深意。跟着走就是跟着党组织走,跟着党的路线方针、理想信念走。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政治觉悟,把牢政治方向,永远跟党走,才足以消除思想困惑和政治迷惑,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是要求领导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邓小平指出,“党一定要有领袖,有领导核心。”[9]他反复强调,“中央要有权威”,“不能否定权威,该集中的要集中,否则至少要耽误时间”[5]319,他表示“党中央的权威必须加强”[5]319,“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门就要坚决执行”[5]277,这样才能有领导有秩序成功改革。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以及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样才能够在面对各种风浪考验时进一步加强党的团结统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

(二)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

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决定着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廓清社会主要矛盾,将“党的工作重心再次聚焦于人民的需要,进一步提出‘人民标准’并将其作为党工作的根本衡量标尺。”[10]“人民标准”是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工作线。

一是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邓小平始终以“中国人民的儿子”自称,将人民群众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而习近平也一直强调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以人民为中心,担当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始终把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的试金石。

二是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同时,以在全党开展调查研究为契机,带着问题下基层,真正地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听实话、察实情。从邓小平的“所谓群众路线,包括调查研究”[6]290到习近平的“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1],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更好地获得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力量支持。

三是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从邓小平的要让群众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到习近平的党的群众路线需要“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诚恳请群众评判”,说明重视和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领导干部才能够在基层问题上听到群众的“第一呼声”,看到群众传递的“第一信号”,于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中收获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三)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相结合,推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

邓小平强调:“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365,“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2]342但仅有思想教育不足以确保党内不良作风的消除,严格的制度规范是优良作风形成的制度保障。邓小平认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2]328。所以,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必须坚持两手抓,既抓思想教育又抓制度规范,二者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推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

一方面,抓实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就是要加强理论武装、增强理想信念,使领导干部能够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邓小平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具有深刻认识,他谈到:“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5]190习近平也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2]因此,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必须通过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思想上做个清醒人,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另一方面,健全制度规范。制度规范是通过制订党内法规制度,划定底线和红线,用严明的纪律来实现他律,扎紧制度的“篱笆”,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领导干部远离歪风邪气,做到知敬畏、守底线、不逾矩。1979 年,邓小平亲自推动出台《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以严格规范高级干部生活待遇,让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起带头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坚持依规治党,注重发挥制度规范在治党治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干部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要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13]。所以,对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现有制度,将好办法制度化,进一步推动党内制度建设的规范化、系统化和体系化。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14]新时代的干部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在作风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形成新举措、开创新气象。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邓小平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思想和论述,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头雁”效应引领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对加强和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思考借鉴、探讨和研究。

猜你喜欢
干部作风作风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加强煤矿企业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
“抠”字眼,暴露干部作风成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论“四清”运动中党的干部作风建设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