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在遵循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互动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回顾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为了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的期待,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探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系统阐释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全景全貌。党的二十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旨在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对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丽中国梦,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高度重视,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现实担当。这一认识源于对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全面认知,即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还必须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2010 年GDP 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我们面对的生态形势:
一是资源约束日益严重。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总人口约为13.397 亿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这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对物质生活需求的增加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中国仅占全球土地面积的7%,但却容纳了约22%的全球人口,人均耕地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加剧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能源和物资消耗加剧,废水、废气和固体垃圾不断增加,全国整体环境状况持续恶化。
二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首先,水污染问题显著,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水系的水质情况堪忧。《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地表水总体水质轻微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重。长江、黄河、珠江等10大水系国控断面中,I—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68.9%,劣V 类水质断面的比例为10.2%,其中海河水系劣V 类水质断面比例超过40%,为重度污染,其余水系均为中度或轻度污染。[1]其次,大气污染严重。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远远超过国际标准。世界银行报告称,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前20 个城市中16 个位于中国,依照新的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我国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空气质量超标严重,如果增加PM2.5 监测指标,则全国将会有70%的城市空气质量情况由达标变成不达标。最后,土壤污染扩散趋势明显。我国局部地区土壤污染严重,长江中下游某些区域普遍存在汞、铅、砷等异常,城市及其周边普遍存在汞、铅异常,部分城市明显存在放射性变异,这些问题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还对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
三是生态系统恶化严重。湿地、森林和草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根据统计数据,森林、湿地、草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3.8%。2007 年,我国湿地面积约为6590多万公顷(不包括江河、池塘),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l0%。然而,这些湿地正呈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譬如三江平原湿地损失136.75 万公顷,面积比例由原来的52.49%下降到15.71%:滨海湿地面积累计丧失约219公顷,威胁到了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我国在快速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重大风险和挑战。为了应对这些严峻的挑战,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望,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展。从“四位一体”上升为“五位一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注和坚决决策,不仅体现了对国内生态问题的深刻认识,更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成段成节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更加明确和凸显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依据、外部条件、政治保证和关键地位,立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全面回答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景全貌,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提供了深刻的思想指导和战略规划。
事物的主要矛盾是变化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必然会发生变化。社会生产力水平表征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加迅猛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角度看,社会主要矛盾实质上是人民群众的需求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就社会生产而言,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工农业生产稳步推进,220 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这些成就清晰地表明,中国在社会生产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人民需求来看,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建立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的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2020 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现阶段,人民群众的需求逐渐从生存需要转向了发展需要,从自然需要演变为社会需要,从物质需求拓展到了精神需求,人民群众更加期盼美好生活,这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之间的关联性日益凸显,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公众的“必需品”。从过去单纯追求物质文化生活满足,到今天秉持追求美好生活和环保意识,美好生活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的满足,也不再只代表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还包括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在物质丰裕的基础上人们必然更加向往健康的饮食、新鲜的空气、蔚蓝的天空。尤其值得强调的是,随着人们权利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也日益深入,环保问题引发的社会反响变得更加强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态利益诉求,致力于解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福祉的环境问题,以人民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幸福感来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首次将“美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这既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生态文明不断推动的时代应然,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应有目标和内驱动力。美丽中国意味着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幸福生活和健康生态的综合体现。建设美丽中国既是新时代中国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的追求的阶段性目标。从本质上讲,建设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高了对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明确指明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关键在于“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全过程”[3]。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为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了新目标,也为建设美丽中国勾画出新的路线图。根据规划,2025 年,我国将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87.5%,并确保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 类水体比例达到85%。2035 年,我国计划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坚固,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2050 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当前,我国正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2022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现代化越往前走、物质生活越丰富,人民群众越喜欢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农业除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其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的功能就越能发挥积极作用。”[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生态文明要求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其实质就是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的十年期间,中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6]。
一是环境治理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水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控也取得一定进展,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根据《2022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22 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21年下降3.3%,为29 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9%,空气质量总体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全国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国地表水监测的3629 个国控断面中,I-III 类水质断面占比为87.9%,劣V 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明显。中国着力强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保护生态系统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2022 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当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面积2.31 亿公顷,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83万公顷,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
三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在立法方面,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政策体系方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政策,包括生态补偿、生态保护红线、碳排放权交易等,鼓励企业和社会公众更好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制度创新方面,我国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境监察体制、河长制等,加强了环境执法监管,提高了环保力度。
四是绿色能源和低碳发展积极推进。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积极布局碳中和,提前完成2020 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2021 年,我国宣布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将碳达峰、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 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5%,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比2012 年下降了12.5 个百分点[7],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五是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8]我国积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运用新鲜活泼的大众语言形式,将抽象的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增强直观性、体验性、亲和性、互动性,将理论话语变成“口语化”“通俗化”“大众化”“形象化”的话语,开展绿色教育和绿色实践活动,将生态文明意识渗透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
六是国际合作与大国责任担当。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贡献者。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绿色能源和低碳发展提供了平台,在建设跨国电网、开发清洁能源基地等方面与沿线国家加强合作,推动绿色能源的区域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和双边国际合作机制,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能源署等组织,共同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和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