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吴洪成 邓 倩
文安县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地处京津之间,古为燕赵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初年置县,当时的县治在今大柳河东侧,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寓意,称文安县。清代文安县广陵书院因江苏常熟状元、清光绪朝一代帝师翁同龢的参与而颇具独到之处。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文安县知县杨朝麟劝捐创办广陵书院,“集生童数十人,又捐俸购买何恒土地58.5 亩,以资膏火”。院址坐落于县署西侧,拥有书舍十数楹,规模宏大,屋舍宽敞。杨知县兼任书院山长,延请本县才名最著者担任书院教师,“厚其束脯,隆其礼貌”,在薪金待遇及社会地位上给予教师厚待。
清同治三年(1864 年),新任文安县知县曹大俊重建广陵书院于旧址,规模更为宏广。书院大门朝北,门楼上高悬木制匾额“广陵书院”,院内一排排出檐起脊的房屋,林林总总,穿堂之间花树相接,错落有致。北起第一排为储藏室和讲堂,第二排在穿堂的两侧各立一座讲堂,西侧设财务房。在第一排与第二排之间,设有藏书楼和接待室,二者一东一西,中间繁花似锦,碧池荡漾。藏书楼共二层,每层3 间,楼后方有若干槐树屹立。这些建筑建在1 米多高的平台上,前廊后厦,青瓦屋面,大气磅礴。第三排大约有30 多间考房,作为生童自习和考试的场所。
在广陵书院修复扩建不久,知县曹大俊聘请国子监祭酒,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状元翁同龢(1830—1904 年)任广陵书院山长。曹知县还邀请绅董、副贡贺家骏,同邑举人宋芗稷、武举郭梦熊、岁贡刘峻峦等共商书院章程,为书院核定一套简明规范的规章制度,“立章程切切作永久之计”。在历任山长以及院内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广陵书院名噪一时,成为晚清颇有影响的地域性书院。
创建书院,修复屋舍,山长、教师、监院等职事束脩,生员廪膳和考试支出,以及日常教学运作,都需要充裕的经费作为支撑。广陵书院经费的来源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地方政府拨划学田、官绅捐资和市场税收。
自杨朝麟就任文安县知县以来,百废待举,而尤以文教事业最为迫切。为教化文安县民众,提升文安县人才培养质量,他敏锐地察觉到书院禁令的松动,抓住时机创办广陵书院,并拨出专项经费,但地方政府拨款数额远不足以支撑书院的修建运转。为了保障书院拥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杨朝麟又捐俸、筹资,购买土地作为书院学田,并以田亩出租收取税银的方式为书院提供经济来源。
同治十年(1871 年),知县谌命年千方百计筹措经费,复与同人在卢各庄购得土地二顷十一亩三分五厘作为学田收入;丁符九两度莅任文安县知县,劝捐筹款,购置留寨村民四顷多地用以出租,以供给书院的各项支出。
重修广陵书院以来,除了依靠学田租银维持书院运转之外,书院教师、当地士绅也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为纪念捐献者,书院“勒石以垂永久”,立碑于书院穿堂西讲堂北窗外西墙山内。
广陵书院的经费来源还依赖于市场税收,一些村镇布市和牙行的税收也定期定量捐献给书院。社会力量对书院教育的认识程度极高,并付诸支持办学的实际行动。
广陵书院非常注重山长人选的品行及学术水平,由知县亲自选聘。知县杨朝麟从京城高薪聘请少年时代就誉满胶东半岛的国子监生毛九主持书院工作,制订了具体的课程规划和奖惩制度,使得教学活动井然有序。
1864 年,知县曹大俊重修广陵书院后,聘请同科进士、状元翁同龢担任书院山长。翁师才学富瞻,讲学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有典有则,深得学子们的欢迎和敬仰。此后,应邀担任广陵书院山长的本县举人贺家骏、宋芗稷和邻县进士吕拭梿,都是具有广博精湛学识和较好德行之名士,教学及管理组织能力突出。在曹大俊、翁同龢和贺家骏等山长以及其他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广陵书院声名鹊起,报名入院者蜂拥而至,门庭若市。
在清代科举教育目标之下,文安县广陵书院的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同时,随着八股制艺时文的盛行,书院直接教授生徒写作八股文,并开展其他各种考试文体技能训练。杨朝麟院长重视文章技法的传授,每次月课之后,他协同书院教师批阅学子文章,评判优劣。“文字精进者,奖赏不已。短篇讹字者,皆各为摘示,俾知所改正。”翁同龢就任书院山长后,每旬要求学子写一篇八股文,并组织教师认真评改,在讲堂上评判,在学子中传阅,并给予优秀者丰厚的物质奖励,以此激励和调动学子研习八股文的积极性。从此,广陵书院的名气大振,“中丞学使者以下各宪,无不知广陵书院造士之速效也”。
尽管广陵书院反映出浓厚的官学化色彩,但其教学方式具有灵活多样性。学生以个人钻研学习为主,有时相互问答,有时借书阅读,有时山长集中讲学,有时议论风俗民情、地方利害之事。书院对此不作限制,甚至会察纳雅言,据此调整改进教学安排。
在招生方面,广陵书院设置了严格的考试制度,经过山长命题考试,合格者方能入院。翁同龢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将书院学生分为县试童生、府试童生和院试合格秀才三个等级,分别在不同的讲堂里研习。教师根据不同等级的科考科目有针对性地讲学。
广陵书院作为文安县最高学府,自康熙年间创建,经历了数十年的辉煌,却由于种种原因沉寂了7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在曹大俊、翁同龢等清流名士的带领下,广陵书院再次焕发生机,培养出济济人才。
然而,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传统书院“近代改制”风暴呼啸而来。光绪三十年(1904 年),广陵书院改设为文安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学制为4年。民国元年(1912 年),改文安县高等小学堂为县立高等小学校,学制改为3 年。从1906 年至1920 年,共有194 人从高等小学校毕业。
近代书院改制自上而下推动了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是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广陵书院作为晚清以降颇有影响力的地域性书院,不免走向改制的历史命运。虽然如今再也无法窥见广陵书院曾经庄严肃穆的青堂瓦舍与授业解惑的风尚,但仍可从现存县志中探寻到其德育熏陶教化、书院管理运作等方面的做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